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33味利水滲濕中藥的性味與功效

為響應國家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精神,為了普及中醫藥知識,讓中醫藥知識走入普通百姓家,今天是2022年7月26日桃花島陳藥師就來說說利水滲濕的中藥。

何謂利水滲濕中藥?凡是以通利水道,消除水濕為主要作用的中藥統稱為利水滲濕中藥。又稱利尿中藥。主要适應于水濕濁停蓄體内而引起的水腫、小便不利、淋澀疼痛、淋濁、痰飲、咳喘、腹瀉、黃疸、濕痹、濕疹等症,西醫診斷為急慢性腎炎、急慢性前列腺炎、淋病、急慢性肝炎、肝膽結石、腎結石、膀胱結石等病患者可酌情使用。據功效側重點不同分别有:利水退腫中藥、利尿通淋中藥和利濕退黃中藥。

使用利水滲濕中藥注意事項:1、要據臨床症狀辯證論治,合理選用、适當配伍;2、利水滲濕中藥藥性多甘淡平,能滲能利因此一般中病即止。3、對陰虧津少,腎虛精滑、遺精、遺尿者慎用或忌用;

【利水退腫的中藥】

1、茯苓甘淡,歸心肺脾,利水滲濕,健脾補中,甯心安神。2、豬苓甘淡,歸腎膀胱,利水滲濕,抗癌消腫,水腫要藥。3、澤瀉甘寒,歸腎膀胱,利水滲濕,滋陰瀉熱,善瀉伏水。4、防已苦寒,肺脾膀胱,利水消腫,祛風除濕,風水要藥;5、赤豆甘平,心脾小腸,利水消腫,解毒腓膿,腳氣良藥;6、冬瓜皮涼,歸肺胃腸,利水消腫,清肺止咳,清熱解暑。7、冬瓜仁寒,歸肺胃腸,利水消腫,清熱化痰,解毒消癰。8、薏苡甘涼,脾胃肺腸,利水退腫,健脾止瀉,滲濕除痹。9、土茵藤辛,歸脾胃經,利水消腫,清暑解表,活血祛瘀。10、燈草甘寒,歸心肺腸,利水消腫,清心除煩,治兒夜啼。11、玉米須甘,肝膽膀胱,利尿消腫,利濕退黃,平肝降壓。12、烏豆甘平,歸脾膀胱,利水消腫,祛風活血,益陰補腎。13、綠豆甘涼,歸心肝膽,利水消腫,清熱解毒,消暑止渴。14、瓠殼甘寒,心胃小腸,利水消腫,清熱止渴,潤肺止咳。

【利尿通淋的中藥】15、車前子寒,肺肝腎腸,利水通淋,清熱明目,化痰止咳。16、車前草寒,肺肝腎腸,利水通淋,清熱解毒,清肺止瀉。17、木通苦寒,心膀胱腸,清熱利尿,下乳通經,通乳要藥。18、通草甘寒,歸肺胃經,清熱通尿,下乳通經,清肺止咳;19、滑石甘寒,心腎膀胱,利水通淋,清熱解暑,收濕斂瘡;20、萹蓄苦寒,歸膀胱經,利水通淋,殺蟲止癢,淋病要藥。21、瞿麥苦寒,心腎膀胱,利水通淋,活血通經,淋病要藥。22、海金沙寒,膀胱小腸,利水通淋,分清别濁,淋病要藥。23、石韋苦寒,歸肺膀胱,利水通淋,涼血止血,化痰止咳。24、萆薢苦平,肝胃膀胱,利水通淋,祛濕化濁,膏淋要藥。25、冬葵苦寒,歸大小腸,利水通淋,通經下乳,潤腸通便。26、連錢草涼,歸肺膀胱,利水通淋,清熱止咳,活血祛瘀。27、地膚苦寒,歸腎膀胱,利水通淋,清熱祛濕,祛風止癢。28、枳椇子甘,歸胃肺經,清熱利水,止渴除煩,善解酒毒,

【利濕退黃的中藥】29、茵陳苦寒,脾胃肝膽,利濕退黃,燥濕祛風,黃疸要藥;30、虎杖苦寒,肝胃膀胱,利濕退黃,活血止痛,清熱解毒。31、金錢草淡,心腎膀胱,利濕退黃,利水通淋,清熱解毒。32、地耳草苦,歸肝膽經,利濕退黃,清熱解毒,消腫散結。33、垂盆草涼,肝膽小腸,利濕退黃,清熱解毒,消腫抗癌。

【注釋】

1、茯苓:處方上又稱白茯苓、雲苓。是多孔菌科的菌核入藥,道地藥材為雲南福建。其味甘淡,性平;甘能補,淡能滲,它補而不峻,滲而不猛,具有利水滲濕、健脾補中,甯心安神的功效,用于五髒六腑等身體各部位出現的水濕停滞引起的水腫、小便不利等症以及脾虛濕困的納少、便溏等,同時它還甯心安神作用,治因心脾兩虛,心血不足的心悸失眠、心神不安健忘,常與飛朱砂相拌入藥,稱朱茯苓。茯苓菌抱松根切下來稱茯神,抱茯神(注:安神中藥提過),甯心安神為主,茯苓的皮稱茯苓皮,性和氣平,善利水消腫。

茯苓與澤瀉藥材

3、澤瀉:為澤瀉科植物塊莖入藥,道地藥材是福建,所以有的稱建澤瀉。其味甘而淡,性寒。能滲濕瀉伏水,利小便,消水腫,用于水濕停滞而緻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在瀉膀胱之水濕同時還可瀉相火,滋陰而瀉虛熱,用于陰虛有熱,濕熱下濕的黃疸證、婦人的帶下證。澤瀉不可久服,否則清氣不升反而耗損真陰。4、防已:又稱粉防已、漢防已,為防已科植物的根入藥,其味苦,其性寒,歸肺脾腎膀胱經,它以祛風滲濕利水為主業,善除濕痹,瀉下焦濕熱,治療濕熱下注的肢體煩痛、屈伸不利,不便短赤以及風濕痹痛,為痹痛之要藥,在利水消腫方面它性寒趨下行,對膀胱等下焦有濕的水種,小便不利,特别是下半身水濕停滞的浮腫更為适宜。

防已

赤小豆與紅豆的區别

5、赤豆:即赤小豆也,豆科植物種子入藥,其味甘酸,其性平,藥食兩用,不但能利水消腫治腳氣水腫,小便不利,由于味甘因此它是一種滋補性的利水消腫藥食兩用中藥,而且還能清熱解毒排膿用于各種瘡瘍腫毒。在臨床中凡見到濕熱下濕的水濕停滞,舌苔黃白膩相間的均可與黃柏、茵陳、白豆蔻等一起使用。

10、燈草:即燈芯草,為燈芯草科植物的莖髓入藥,生于水旁或沼澤邊緣潮濕地帶,其味甘淡,其性微寒,歸心、肺、小腸經,燈芯草能通心而入小腸,概心與小腸相表裡,既通水道,則小便無壅滞之苦,小腸既通利,而心中之熱随之下行,入于膀胱,從前陰而出。因此常用于治療心煩失眠、尿少澀痛等,具有清心火、利小便等功效。它清心而除煩還可治小兒因熱而煩躁的夜啼。

燈芯草

28、枳椇子:見https://m.toutiao.com/is/2XhpM35/ 至少每天認識一味中藥——千杯難醉枳椇子 - 今日頭條

枳椇子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