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準定位:陽池穴在腕背橫紋中,當指伸肌腱的尺側緣凹陷處。人體手少陽上的重要俞穴之一。
陽池穴的準确位置圖
取穴方法陽池穴位于腕後區,腕背側遠端橫紋上,指伸肌腱的尺側緣凹陷中。伏掌取穴。
俯掌,于第三、四掌骨間直上與腕橫紋交點處凹陷中取穴;或于腕關節背部指總伸肌腱和小指固有伸肌腱之間處取穴。
穴位解剖陽池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腕背側韌帶、三角骨(膜)。有腕背靜脈網,腕背動脈。分布着尺神經手背支及前臂背側皮神經末支。皮膚由前臂後皮神經和尺神經的手背支雙重分布。皮下筋膜緻密,手背靜脈網的尺側部和小指的指背靜脈漸彙成貴要靜脈的起始部。深筋膜增厚并形成韌帶。針由皮膚、皮下筋膜穿過深筋膜,在小指伸肌和指伸肌腱之間,直抵三角骨面。以上二肌(腱)均包裹有腱鞘,由桡神經支配。
層次解剖:皮膚→皮下組織→腕背側韌帶→指伸肌腱(桡側)與小指伸肌腱之間→桡腕關節。
布有尺神經手背支,前臂背側皮神經末支和腕背靜脈網、腕背動脈。
陽池穴的作用陽池穴意義:三焦經氣血在此吸熱後化為陽熱之氣。
氣血特征:氣血物質為陽熱之氣。
運行規律:一是别走厥陰,二是循經上傳。
陽池穴的功效:生發陽氣,溝通表裡。陽池穴有舒筋、通絡、解熱,清熱通絡,通調三焦,益陰增液作用。
主治病症陽池穴主要用于頭項及局部疾患等:如頭痛、項強、耳聾、口幹、喉痹、臂肘疼痛不能舉等。
現代又多用陽池穴治療感冒、扁桃體炎、腕關節及周圍軟組織疾患等。
陽池穴主治腕痛無力,臂肘疼痛,耳聾,瘧疾,消渴等。
五官科疾病:耳聾、目紅腫痛,喉痹。
運動系統疾病:手腕部損傷,前臂及肘部疼痛,頸肩部疼痛。
其他疾病:流行性感冒,風濕病,糖尿病等。
穴位配伍陽池配、、、治手臂拘攣。
陽池穴配、、曲池穴、合谷穴治發熱頭痛。
陽池穴配治腕關節炎。
陽池穴配大椎穴、外關穴治瘧疾。
陽池穴配外關穴、曲池穴,有行氣活血,舒筋通絡的作用,主治前臂肌痙攣或麻痹。
陽池穴配、,有清熱通絡利咽的作用,主治咽喉腫痛。
陽池穴配、,有疏調三焦,養陰潤燥的作用,主治糖尿病。
刺灸法治法: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針出氣。
針刺方法直刺0.3~0.5寸,深刺可透大陵,局部酸脹,可擴散至中指。 平刺0.5-1.0寸,向左向右平刺,局部酸脹,可擴散至整個腕關節。
艾灸方法艾炷灸或溫針灸3~5壯,艾條灸5-10分鐘。不宜瘢痕灸。
陽池穴解析陽池為經穴名(Yángchí TE4)。出《黃帝内經靈樞·本輸》。别名别陽。屬手少陽三焦經。陽池是手少陽三焦經的原穴。陽為陰之對,池即水池,此穴在腕背陷中,經氣至此如水之入池,故名陽池。
陽池。陽,天部陽氣也。池,屯物之器也。該穴名意指三焦經氣血在此吸熱後化為陽熱之氣。本穴物質為中渚穴傳來的弱小水濕之氣,至本穴後,受外部傳入之熱,此水氣吸熱脹散而化為陽熱之氣,如陽氣生發之池,故名。
别陽。别,離别也。陽,陽氣也。别陽名意指三焦經的陽氣由此别走厥陰心包經。本穴物質為吸熱脹散的陽熱之氣,因其強盛飽滿,而與之相表裡的手厥陰心包經相對部位天之上部的陽氣虛弱,因此三焦經的陽氣由本穴别走厥陰心包經,故名别陽。
發陽。發,生發也。陽,陽氣也。發陽名意指三焦經在此生發陽氣。理同陽池名解。
三焦經原。原,本源也。本穴物質為陽熱之氣,性幹燥,表現出三焦經氣血的本源特性,故為三焦經原穴。
附注:三焦經原穴。
文獻摘要《針灸甲乙經》:肩痛不能自舉,汗不出頸痛,陽池主之。
《外台秘要》:治寒熱痎瘧,肩痛不能自舉,汗不出,頸腫。
《類經圖翼》:主治消渴口幹煩悶,寒熱瘧,或因折傷,手腕提物不得,臂不能舉。
上一篇
黃道日和黑道日速查表
下一篇
關于針刀松解椎間孔外口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