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武漢雙年展提前看,金木水火土中“淬煉”藝術魅力
2022武漢雙年展即将開幕,武漢美術館(漢口館)作為三大主展覽場地之一,将為觀衆呈現哪些作品?近日,記者來到展覽現場,揭秘39位中外藝術家,如何在金木水火土中“淬煉”藝術魅力。
一進美術館,就可觀賞《徐冰天書号》藝術火箭
隋建國作品。記者許魏巍 攝
2022武漢雙年展邀約285位中外藝術家及團隊的446件(組)作品參展,在武漢美術館(漢口館)展出的專題為“綠色生态”,共有39位中外藝術家參展,分為“金”“木”“水”“火”“土”五個闆塊。探館當天,長江日報記者一進入美術館,“金”與“火”撲面而來。安置在美術館入口處的雕塑家隋建國作品,是“金”這一闆塊的代表性作品。隋建國曾擔任中央美院雕塑系主任,其作品的原料是泥。但他并不是要把泥塑成一種形狀,而是戴上了拳擊手套打泥巴,以此強調物和人之間的互動關系。尤為特别的是,藝術家把這個沒有預設結果的作品鑄成青銅,讓它變為一個經典的紀念碑式的雕塑。
黃銳作品。 記者劉斌 攝
再往裡走,大廳内大屏幕上,播放的則是以“天書”蜚聲國内外的著名藝術家徐冰的影像作品《徐冰天書号》,影片記錄了藝術家參與發射藝術火箭“天書号”的全過程,将火箭和藝術相結合,從中探讨藝術和科學如何相互置入,“科學看不見的東西用藝術看,反過來也是這樣。”
大廳另一側還有黃銳的裝置作品,作為當代藝術史上最具争議的藝術家之一,黃銳用鵝卵石、畫作在美術館内搭建了一個小型繪畫劇場,帶領觀衆領略先鋒藝術的魅力。
有藝術形式的創新
也有對中國文化及現實的關注
章燕紫水墨長卷。 記者劉斌 攝
“綠色生态”專題策展人、《美術》雜志副主編盛葳介紹,該專題展出的作品有藝術形式的創新,也有對中國文化及現實的關注。在他看來,金木水火土是中國古人理解世界組成的五種基本元素,在中國文化裡,“金”有創造之意,“木”則代表生長,“水”意寓滋養,“火”體現能量,“土”則代表了孕育,無論是這五種物質,還是它們衍生出來的意義,都跟綠色生态緊密相關,很多參展的中外作品,不但體現出了“金木水火土”的意寓,藝術和生态的融合升級,也能讓來現場的觀衆,進一步感受到武漢藝術生态生機勃勃。
美國生物藝術家蘇珊·安克作品。 記者劉斌 攝
記者在現場看到,來自美國的生物藝術家蘇珊·安克,作為生物藝術領域的先鋒藝術家,用金色、紅色、藍色、綠色等區分,在現場安置了巨大的透明櫃,從中可以看到我們熟悉的金色的菊花茶、核桃、黃豆,紅色的蘋果、皮筋、印泥,藍色的椰汁、訂書機、清潔海綿、綠色的風油精、口香糖、綠葉等。在這裡,生物培養皿成了她的全新“畫布”,雞蛋與小螃蟹、荷蘭豆與蟑螂放在一個個培養皿中,遠看像是靜置在培養皿中的絢麗彩色小雕塑,近看才能發現它們的本體是正在腐化的生物遺體,以此提醒大家關注基因、氣候變化、物種滅絕等話題。
盛葳表示,為了體現武漢雙年展的國際性,在選擇參展藝術家和作品時,充分考慮到他們的參展作品能否通過藝術語言創新,讓中外觀衆都能看懂。以中央美院教授章燕紫的《炁》長卷為例,20餘米的長卷,并沒有按照常規的方式挂在牆上或是放在展台上,而是把它蜿蜒布置在展廳的頂上,地上則鋪滿了稻草。觀衆觀看這個作品時,感覺就像是沿着京杭大運河走了一遍,有很強的體驗感,“用當代藝術的方式,通過共通的藝術語言來理解中國的文化和傳統。”
讓藝術介入現實生活
不少作品鼓勵觀衆參與
邀請觀衆行走的綠色小徑。記者周滿珍 攝
為了引發更多觀衆共鳴,不少作品鼓勵觀衆參與,進行二次創作和體驗。藝術家楊心廣的“綠色小徑”,用7000棵模型樹搭建成一條通道,觀衆可以在中間走來走去,讓觀衆的行動構成了展覽的一部分。
實物+影像展示取水過程。記者劉斌 攝
盛葳表示,武漢毗鄰長江,号稱百湖之城,有着豐富的自然資源,生态環境也很多樣化,在都市化的進程中也面臨很強的環保壓力和挑戰,因此,讓藝術介入現實生活,也是2022武漢雙年展的一大特色。藝術家任前的“取水”,通過1999年——2022年這20多年間,藝術家在世界各地旅行,水域取水樣的持續行為,試圖從藝術、曆史、文化、自然、宗教等角度來關注人類的生存狀況。觀衆可以藉由文字、照片以及牆上的屏幕,直觀感受藝術家到中國重慶、長江九渡口水城、香港維多利亞港灣、泰國曼谷安葩窪水上市場、意大利威尼斯聖馬可廣場、美國新澤西瀑布等地取水的全過程。有意思的是,這些取回的水,也用當地礦泉水品牌瓶子裝好,在現場展示出來。
藝術鄉建單元。 記者劉斌 攝
展覽中還有一個小單元,展出 “藝術鄉建”的内容,藝術家介入到不同的鄉村,和農民一起動手改造鄉村景觀,建設各種藝術場景,并把這些改造重新搬回美術館,以裝置的方式來呈現。
盛葳期待雙年展舉辦以後,會對武漢本地的生态建設和生态保護帶來一些啟示。
(長江日報記者周滿珍)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