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是暑假作業,不過是說了幾句,為什麼女兒會如此義無反顧一躍而下?
不久前,在知乎上也有一個媽媽求助:
“二年級孩子,輔導作業時情緒崩潰,每次大哭時都會說出極端的話,該怎麼辦?”
媽媽列舉了她在輔導孩子暑假作業時,遭遇的一些問題。
第一:孩子做作業效率低,不但拖拖拉拉,而且粗心大意,經常出錯。
第二:孩子自尊心強,甚至偏激,指出她的錯誤時,她很抗拒,大吼,用橡皮把作業紙都擦破,嘴裡說知道,但仍然反複出錯。
第三:容易情緒崩潰,摔筆、摔書、摔本子、哭鬧,甚至說出極端的話。
尤其是第三點,讓媽媽既傷心又震驚,但又不能不重視,因為類似的話,孩子說了好幾次。
媽媽也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盡量做到對孩子心平氣和的溝通,并且賞罰分明,可仍然無濟于事,孩子依舊常常在做作業時情緒崩潰,該怎麼辦?
第一:孩子的問題,就是父母的問題
在電視劇《小歡喜》中,資深教師宋倩的一句話,非常有道理,她說:“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
的确,孩子是父母的鏡子。
父母是孩子最初接觸和模仿的對象,父母言行舉止會投射在孩子身上,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
所以,育人先育己,你希望孩子有什麼樣的表現,那你自己先要有什麼樣的表現。
許多父母無法理解孩子的行為和反應,明明是自己表現不好,作業做錯了還發脾氣?
其實,這時父母更應該冷靜,首先讓自己的心态平和,态度溫和,因為壞情緒會傳染。
你越是焦躁不安,越是大喊大叫,孩子越會做錯,越錯越急,然後情緒崩潰。
學習确實重要,但和孩子的心理健康比起來,就顯得微不足道。
所以,身為父母,一定要明白,和孩子好好說話,比什麼都重要;走心的溝通,往往勝過千萬條育兒建議。
有些父母認為,在輔導作業過程中,我并沒打罵孩子。可是,孩子的心理是敏感的,你雖然沒有打罵,但你心中的不耐煩,她能感受到。
孩子學習時的情緒很關鍵,當她抱有抵觸情緒時,她怎麼能做好?育兒先育己,教好孩子,首先從控制自己情緒開始。
第二:父母要透過表象看本質,一味催促并不能解決問題
泰戈爾曾說,你今天受的苦,到最後都會變成光,照亮你前行的路。
父母的心态也是如此,他們希望孩子努力、勤奮,哪怕多吃點苦,也是值得的,但他們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而且,父母也忽略了孩子為什麼做作業效率低,并經常出錯?父母隻是一味地催促,一味地指出孩子的錯誤,并讓他改正。
但父母并沒有看清本質,孩子經常出錯的原因是什麼?是學習方法不對,還是學習心态不好?
沒有正确的方法,隻是一味地催促,或反複練習,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讓孩子在反複出錯的情況下,自信心受損。最終情緒崩潰。
在《小歡喜》裡,“差生”方一凡曾對父母說:“爸媽,我不是壞孩子,我隻是成績不好的孩子。”
其實,許多孩子也是想要把作業做好,隻是因為各種原因不能夠完成,父母應該透過表象,幫助孩子找到原因。
不要認為通過獎勵或者懲罰,就能讓孩子避免錯誤。這樣是行不通的。
第三:孩子需要認真學習,父母同樣也需要
在電視劇《請回答1988》裡,德善爸爸說了一句讓許多人感動的話:
“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是爸爸,爸爸也是頭一次當爸爸。”
生而為人,很多事情都是第一次,做父母也是如此,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
遇到問題時,首先不要着急,孩子需要通過學習來成長,父母同樣也需要。
而且,父母的責任更大,因為你不但要通過學習,來幫助自己成長,你還要幫助你的孩子成長。
著名家庭問題專家史蒂夫·比達爾夫,因為在青少年成長領域的突出貢獻,英女王曾親自頒發勳章。
蒙台梭利說:
“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隻有正确認識了死亡,才能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義,更加尊重生命、熱愛生活。”
孩子的學習很重要,但孩子的心理健康一樣重要,作為父母,一定不要忽視。
插圖:電視劇《小歡喜》劇照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