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有皇後市,新西蘭有皇後鎮,我們俄羅斯有座皇後城,前面兩個都是虛構和比喻的皇後,隻有葉卡捷琳堡是真正有過皇後的城市。”
俄羅斯人有個習慣,跟外國人介紹葉卡捷琳堡時總會強調這座城市的“皇後屬性”,據說曆代沙皇都以“嗜殺”著稱,隻有葉卡捷琳娜女皇以溫婉聞名,相對于暴虐,人們更希望君主以寬容博愛禦下,所以相對更崇拜葉卡捷琳娜。
既然是女皇,為什麼不叫“女皇城”?
因為這座城市新建時,是由封疆大吏主動向彼得大帝請求命名的,而那個時候彼得大帝正值盛年,葉卡捷琳娜還隻是一位受寵的皇後,所以隻能叫“皇後城”。
彼得大帝遷都聖彼得堡并誓言要将其建成“歐洲之窗”,而皇後登基成為俄國曆史上第一位女皇後,也下定決心要将葉卡捷琳堡建成“亞洲之窗”,幾乎将畢生精力都用來規劃這座城市,頗受烏拉爾民間尊崇,使得葉卡捷琳堡雖然沒有莫斯科的大氣和聖彼得堡的繁華,卻勝在文化氛圍更加濃郁。
葉卡捷琳堡,2021年經濟總量排名俄羅斯第三(僅次于莫斯科與聖彼得堡),常住人口排名第四(150萬),人均GDP約1.85萬美元,比俄聯邦人均水平高出50%左右。
看似收入頗高,但實際上已經是連續三十年不斷下滑後的結果,巅峰期的葉卡捷琳堡(當時已改名為“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可是蘇聯五大工業中心之一,二戰時更是赫赫有名的軍工裝備建造中心,也是蘇聯最大的裝甲車生産基地,堪稱全民都是“軍工人”。
在蘇聯解體前兩個月,市民們聯合投票将市名改回葉卡捷琳堡,明明再過兩個月就能名正言順的改名,為什麼要在解體前冒天下之大不韪呢?因為這座城市是在蘇聯時期被改名的,自然也要在蘇聯時期改回來,可想而知女皇在烏拉爾民間的影響力有多大。
那麼,普通遊客如何讀懂這座“皇後城”呢?
當地朋友給出的建議是參觀軍事博物館和韋納街。軍事博物館就是全球藏品最多、品類最全的私人軍備博物館(上一篇已經寫過),韋納街則位于葉卡捷琳堡中央區的列甯大道和古比夫街之間,是該市最古老的街道(289年曆史)。
19世紀初,這條街因修建“聖母升天教堂”而被民間稱為“教堂街”,每逢教堂開放日都會聚集大量人流,逐漸形成以貿易行、商鋪和市場為主的購物街,1906年進一步擴建,新增了書店、劇院、酒會、文化中心、美術館和銀行等等,給這條街帶來了濃郁的文化與藝術氛圍。
這也是當地朋友為什麼會說“從街頭走到街尾就能看懂這座城市”的主要原因。
一百多年前,當地人就這麼有意識地開始規劃文化街區了嗎?
事實上,韋納街的藝術氛圍與女皇息息相關,甚至可以說是女皇的遺願。
按照蘇聯時期出版的《沙俄樞密院》一書所說,葉卡捷琳娜在皇後階段就已經在協助彼得大帝規劃聖彼得堡新城建設,因此積累了大量土木與規劃經驗,進入女皇階段後,葉卡捷琳堡對标的是聖彼得堡,所以在城建規劃上融入了大量比聖彼得堡更加先進和超前的設計,韋納街的文化主題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蘇聯解體後,葉卡捷琳堡黑幫盛行、治安混亂,韋納街因巨大的人流量和強大的銷售力,被各個黑幫當成聚集地甚至是“總部駐地”,短短幾年時間就違規建了近百棟酒吧、酒店、拳館等建築。
直至2007年後才拆除了其中的37棟,保留了其中超過百年曆史的建築,随後統一規劃才有了現在的格林威治購物娛樂中心。
為什麼要起個英國名字?因為二戰期間格林威治生産了一批食物定點援助葉卡捷琳堡,所以戰後就結成了“姐妹城市”,雙方來往十分頻繁,後期更是相互投資互助發展,而格林威治購物中心産權雖然歸屬葉卡捷琳堡,但最終利潤是要分出一部分給英國的格林威治,用來維護拓展雙方文化聯系。
而格林威治為了回應葉卡捷琳堡的善意,連續多年邀請歐洲各國的藝術家來葉卡捷琳堡舉辦展覽等等活動,其中又以街頭遍布的雕像著稱。
街頭的第一座紀念碑名叫“時間螺旋”,設計者是當初格林威治的捐助者後裔,她的解釋是:螺旋象征着空間,噴泉代表時間,無論昨天、今天和明天有什麼變化,格林威治與葉卡捷琳堡的友誼都不會變化。
繼續往前就是購物中心門前的邁克爾·傑克遜紀念碑,當地朋友解釋說:市政早在2007年就多次發出邀請,邁克爾·傑克遜也很痛快地答應了,結果陰差陽錯直到病逝都沒機會成行,事後又一直申請設立紀念碑,直到2011年才正式獲得授權。
也就是說,在獲得正版授權的邁克爾·傑克遜雕像中,這是最年輕的一座。
歐洲第一輛自行車紀念碑也在這條街上,相傳最早發明自行車的是俄羅斯人阿爾塔莫諾夫,他為了給沙皇一個驚喜,騎着自己發明的自行車從葉卡捷琳堡到莫斯科。
雖然俄羅斯曆史學家拿不出相關的證據,但仍然在2006年立了這座雕像,對外宣稱這是一個适合孩子遊玩的“玩具”,也是整條街唯一準許“上車”拍照的雕像。
自行車對面就是葉卡捷琳堡收視率最高的電視連續劇主角:赫納金布。
據說每個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都看過這部連續劇,赫納金布在劇中飾演一名修鞋匠,劇情以二戰為背景,将平民在戰争中的颠沛流離和艱難生活演繹得淋漓盡緻。
街道中心點是德國贈送的柏林熊藝術雕像,德國上百個城鎮都有這個款式的彩繪熊雕像,但多數都是單座出現,隻有送給葉卡捷琳堡的是兩座聯體。
柏林熊是2009年在德國舉辦的第12屆田徑世錦賽吉祥物,當時共邀請了幾百名藝術家和設計師,根據不同國家、不同城市的特色來創作,賦予每座雕像不同的特性和寓意。送給葉卡捷琳堡的兩座柏林熊雕塑,代表柏林和皇後的友好(女皇在位時曾與德系結盟)。
在烏拉爾銀行舊址門口的兩座雕像分别是銀行家和他的司機,也具有很多童話元素,傳言這名銀行家樂善好施,每每遇到家境貧寒的農戶時,總會盡可能的給予優惠貸款,甚至倒貼錢扶持農民,因而被當地人稱之為“普魯都斯”(西方神話中的财神)。
傳說撫摸銀行家的戒指,你就可以永保生活富足。
街區中心還有一座愛情雕塑,創作思路來自俄羅斯歌曲《戀人》,傳說一名烏拉爾少年與地主家的女兒相愛,地主看不起少年的牧民身份,準備将女兒嫁給另一名地主的殘疾兒子,二人便相約殉情跳河。
附近就是小販紀念碑,《沙俄女皇史》一書曾有記載,那個年代鼻煙盛行,女皇為了讓民衆戒斷這個失财又傷身的陋習,下令不得在葉卡捷琳堡街頭賣煙,煙販若改行售賣藥品香料,則可領取一定補償,這就是全球最早實施的煙草禁售令。
除了蘊含曆史和文化意義的雕塑外,韋納街還有很多極具現代意義的塗鴉畫,例如提醒衆人戴上口罩的巨幅公益畫,還有各種深藏寓意的牆繪。
(此篇部分照片拍攝于2016年,略顯粗糙,望大家海涵)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