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 > 正文

什麼是俄羅斯流鬼國?

“ 一直到1711年,阿特拉索夫的軍事行動并沒有取得過多成效。 一直到俄國人開辟了從鄂霍次克河口到勘察加半島的航線後,俄國軍隊在勘察加半島上的軍事行動才有所起色。

NO.186

時間魔法師/文

稱王稱雄

校/捕風者 畫/一條人文主義狗 圖/地緣谷

流鬼國是中國古代文獻中經常提到的一個位于北海的小國。在古人的印象中,流鬼國充滿神秘感,那麼這個國家具體在什麼地方,它後來又到哪去了呢?

大唐最北的“藩屬國”

雖然國名有個“鬼”字,但流鬼國的國民卻是實實在在的人,不是鬼。他們是古代活躍在東西伯利亞地區的原住民,自稱為“伊捷爾緬人”。

因為東西伯利亞地區處于高緯度地區,冬季漫長且寒冷。在遠古時代,生活在這一地區的人類無法從事大規模的種植業和畜牧業,隻能從事原始的漁獵活動。

勘察加博物館描繪原住民獵殺海豹

除了流鬼人外,生活在我國東北地區的女真、契丹等民族也都從事着漁獵活動。因為長相和裝飾的原因,當時的中原人認為他們的長相很像魔鬼,而且他們居住在北方苦寒之地,也符合中原人心目中惡鬼居住的地區,這便是“流鬼國”這一國名的由來。

雖然古人把流鬼人活動的區域稱為國,但流鬼人還處于原始的氏族社會時期,連像樣的城池都沒有,而且人口數量非常少。所謂的“國”,其實是流鬼人主要的活動範圍。

在唐代史書《通典》裡有記載,“北至夜叉國,餘三面皆抵大海”。從這句話可以看出,流鬼人活動的地區是一個半島,而他們的北部是另一個漁獵民族——夜叉人的活動範圍。夜叉人其實就是今天俄羅斯境内的楚科奇人。因為他們喜歡将海象的牙齒放在嘴唇下方作為裝飾品,看上去好像是長着長長的牙齒一樣,所以中原人把他們稱作“夜叉”。在楚科奇人活動範圍以南的半島,就是今天的勘察加半島。因此流鬼人活動的大緻範圍是今天的勘察加半島。

中國古代民俗裡的夜叉

在《新唐書》中也有關于流鬼國的記載,裡面也提到了流鬼人生活在一個半島之上,且這個半島在靺鞨以北。這也證明了流鬼人活躍在勘察加半島。

雖然流鬼人距離中原很遠,但仍然和中原王朝保持聯系。7至8世紀是大唐最為強盛的時期,此時的大唐王朝的勢力已經擴展到了外興安嶺地區,并且在此設立都督府。靠近靺鞨的流鬼人也因此知道了大唐的強大,于是派人前往大唐朝貢。因此,流鬼國具有“大唐最北藩屬國”的稱号。

安史之亂後,大唐國力受到了嚴重的削弱。而與東北地區相鄰的河北地區也被河北藩鎮控制,東北地區與大唐中央的直接來往被切斷。這使得大唐與流鬼國的聯系中斷。唐朝滅亡後,中華大地陷入到内亂之中,再也沒人關心這個千裡之外的漁獵民族,流鬼國也逐漸從中國的史籍中消失。

俄國的征服

勘察加人與中原的聯系中斷後,除了與周邊的一些同樣處于氏族社會階段的漁獵民族來往外,就沒有和其他文明有直接接觸。直到俄國人的到來。

俄國原本是一個在東歐平原上的小國。在蒙古人在東歐的統治崩潰後,俄國的前身莫斯科公國趁機崛起,逐漸統一了俄羅斯公國,成為東歐平原上的一個強國。到了伊凡雷帝時期,莫斯科公國改名為俄國,并開始向東方擴張。

"雷帝"伊凡四世的對外戰争,25年征服喀山汗國

而此時俄國的東方,都是一些處于内憂外患的蒙古汗國,這些國家根本就不是俄國人的對手。而且在跨過烏拉爾山脈後,就是一望無際的西西伯利亞平原,平原上還有多條大河,這樣的地形非常便于俄國人向東擴張。用了不到一百年的時間,俄國就擴張到了東西伯利亞地區。

滅亡西伯利亞汗國的油畫

1652年,俄國人伊凡·伊凡諾維奇·堪察基在遠東探險的過程中,發現了流鬼人活躍的勘察加半島,并在此半島以北建立了第一個武裝哨所。1658年,伊凡·伊凡諾維奇·堪察基深入到勘察加半島腹地,宣布正式發現了勘察加半島。此後俄國人就以伊凡·伊凡諾維奇·堪察基的名字命名勘察加半島。在給勘察加半島命名的同時,俄國人也開始了征服勘察加半島的征程。

伊凡·伊凡諾維奇·堪察基所繪制的堪察加地圖

勘察加半島上的土著人,面對俄國人的入侵并不是束手就擒,而是想辦法抵抗俄國人的侵略。其中科裡亞克人對于俄國的抵抗最為強烈。在與俄國人接觸後,科裡亞克人也認識到自己手裡的冷兵器根本不是俄國人火槍的對手。于是他們就想辦法買各種各樣的火器與俄國人戰鬥。

但大多數隻有這個

除了骁勇善戰,勘察加的科裡亞克人還甯死不屈。大部分的科裡亞克人意識到自己無法戰勝俄國軍隊後,甯可把自己的妻女殺死,然後自殺,也堅決不向俄國人投降。

由于土著人堅決抵抗,加上勘察加半島距離俄國核心地區距離太遠,而且氣候條件惡劣。所以一直到17世紀末,俄國都沒能徹底征服勘察加半島。

由于緯度太高,勘察加很多地方終年積雪

直接進攻不行,俄國人就采取分化的方式瓦解勘察加半島上的抵抗力量。勘察加半島上除了科裡亞克人外,還生活着楚科奇人、尤卡吉爾人和伊捷爾緬人,這些土著人内部還分成多個村舍。這些村舍時而友好往來,時而兵刃相向。

俄國人就利用土著人内部的矛盾,采取遠交近攻的方式,将部分楚科奇人、尤卡吉爾人和伊捷爾緬人拉攏到自己的陣營當中。但仍有部分土著人堅決抵抗俄國人的入侵。

同樣骁勇善戰的楚科奇人

為了徹底消滅抵抗力量,俄國人阿特拉索夫率領一支軍隊進入勘察加,與土著人的抵抗力量開戰。一直到1711年,阿特拉索夫的軍事行動并沒有取得過多成效。一直到俄國人開辟了從鄂霍次克河口到勘察加半島的航線後,俄國軍隊在勘察加半島上的軍事行動才有所起色。18世紀30年代之後,勘察加半島上的土著人基本接受了俄國人的統治,很少再反抗俄國的活動。

俄國的哥薩克可是戰無不勝的

俄國和蘇聯對勘察加的統治

在征服了勘察加半島後,俄國人開始着手治理勘察加半島。勘察加半島雖然面積大,但是常住人口非常少。因此俄國把勘察加半島和鄂霍次克海沿岸地區劃為一個行政區,稱作鄂霍茨克縣,隸屬西伯利亞總督區。

到了19世紀20年代,随着來到遠東的俄國人數量增多,俄國對遠東的行政區劃又進行了改革,将原先的鄂霍次克縣拆分成鄂霍次克和勘察加兩個濱海行政區,隸屬于東西伯利亞總督。

19世紀中葉以後,俄國在西方的擴張屢屢受挫,而此時東方的大清王朝也逐漸衰落。所以俄國把擴張的重心轉向了東方。勘察加半島的地理位置,如同亞歐大陸打入北太平洋的一個楔子,所以俄國将勘察加半島作為其向北太平洋地區擴張的跳闆。

直到在克裡米亞戰争被英法聯軍先進的槍炮教育了,

俄國才停下了擴張的腳步

到了1884年,俄國對于北太平的擴張基本結束,再次對遠東地區的行政區劃進行改革,将包括勘察加半島在内的遠東地區的部分領土從西伯利亞總督區拆分出來,成立阿穆爾總督區。

與此同時,俄國也加緊對遠東地區進行大規模的移民。尤其是在農奴制廢除後,獲得解放的大批農奴湧入地廣人稀的遠東。這一舉措使得包括勘察加半島在内的遠東地區的俄羅斯族人口比例快速上升,俄羅斯族也逐漸成為遠東地區的主體民族。

拖家帶口準備遷徙的俄國農奴

為了方便遠東地區的開發,俄國還修建了橫穿俄國東西部的西伯利亞大鐵路,大大方便了俄國人從歐洲部分移民到遠東地區。可惜的是,鐵路并沒有向北延伸至勘察加半島。當時的俄國人如果要去勘察加半島,在海參崴下火車後,還需要轉乘輪船進入勘察加半島。

轟鳴的蒸汽火車将大量俄國移民送入遠東

蘇聯建立後,由于工業化運動的開展,蘇聯更加重視遠東地區的開發。為了開發勘察加半島,蘇聯政府還專門将勘察加半島南部單獨設為一個州,稱為勘察加州。

蘇聯根據勘察加半島的地理位置和所蘊含的資源的調查結果,決定将勘察加半島作為一個農業、漁業以及伐木業基地。雖然勘察加氣候嚴寒,但因為三面環海,并且處在季風的影響範圍内,因此勘察加半島的降水相對充沛。所以蘇聯政府在勘察加半島一些地勢較為平坦的地區發展畜牧業,以及種植部分耐寒作物。

開荒種植勘察加的土地……雖然實在不是很好種

由于受到洋流的影響,勘察加半島附近的海域有着豐富的漁業資源。因此漁業成為勘察加半島發展的支柱産業。為此蘇聯于1933年專門修建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港。随後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逐漸成為蘇聯的漁業生産中心。

今天的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

冷戰時期,由于勘察加半島距離美國非常近,所以蘇聯将勘察加半島打造成對抗美國的前線基地。為此蘇聯在勘察加半島上部署了大量的軍隊。冷戰結束後,俄羅斯仍然在此部署包括彈道導彈核潛艇在内的大量軍隊。

今天的勘察加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經濟進入到低迷時期勘察加半島上的大量企業也陷入困境。為了發展經濟,除了發展傳統的漁業、農業和伐木業外,勘察加州還着重發展旅遊業。2003年10月25日勘察加州公民投票決定,于2007年7月1日與科裡亞克自治區合并成堪察加邊疆區。

勘察加半島分布着大片的原始森林、活火山群以及野生動物,這些都是豐富的旅遊資源。除了自然風光外,勘察加的土著文化以及冷戰遺迹,也是一項不可多得的人文景觀。未來勘察加州的經濟能否騰飛,就看他們的政府如何發展旅遊經濟了。

參考資料

唐代“流鬼”位于勘察加半島考 . 沈一民

俄羅斯遠東地區的伊捷爾緬人 . 孫運來

科裡亞克人 . 侯育成

俄國在太平洋的擴張1641-1850 . [俄] 弗·阿·戈爾德

蘇聯時期遠東移民開發政策論略 . 強連紅

蘇聯的遠東移民政策與人口增長 . 王曉菊

俄羅斯遠東:加速增長問題 . [俄]В.А. 紮烏薩耶夫

* 本文由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緣谷立場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