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寒濕痹外敷劑.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風寒濕痹外敷劑.pdf(4頁珍藏版)》請在專利查詢網上搜索。
1、(10)申請公布号 (43)申請公布日 (21)申請号 201510019323.X (22)申請日 2015.01.15 A61K 36/9068(2006.01) A61P 19/02(2006.01) A61P 19/00(2006.01) A61P 31/06(2006.01) A61P 19/08(2006.01) A61P 9/14(2006.01) A61P 29/00(2006.01) A61P 17/00(2006.01) (71)申請人 李鳳綱 地址 471000 河南省洛陽市廛河區中州東路 恒大綠洲 76-3-201 (72)發明人 李鳳綱 (54) 發明名稱 風寒濕痹外。
2、敷劑 (57) 摘要 風寒濕痹外敷劑涉及中藥外敷劑技術領域。 由多位中藥精制而成, 主要用于治療中、 老年的風 寒濕痹疾病。如 : 關節炎、 頸椎病、 肩周炎、 局部不 紅腫的皮下腫塊、 術後陰天刀口處痛癢症。 患者可 自行敷藥, 使用方便。無副作用, 治愈率高。 (51)Int.Cl. (1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産權局 (12)發明專利申請 權利要求書1頁 說明書2頁 CN 105878972 A 2016.08.24 CN 105878972 A 1/1 頁 2 1.一種風寒濕痹外敷劑, 其特征是 : 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藥制成 : 川烏 ( 制 )5-8 ; 草烏 ( 制 )2-6 ; 。
3、川姜 ( 炮 )10-20 ; 南星 ( 煨 )5-9 ; 肉桂 2-4 ; 赤芍 ( 炒 )12-22 ; 細辛 1.2-2.4 ; 附 子 ( 制 )4-7 ; 白芷 ( 炒 )2-3.5。 2.根據權利要求 1 所述的風寒濕痹外敷劑, 其特征是 : 所述的風寒濕痹外敷劑由下述 重量份的中藥制成 : 川烏 ( 制 )5 ; 草烏 ( 制 )2 ; 川姜 ( 炮 )10 ; 南星 5( 煨 ) ; 肉桂 2 ; 赤芍 ( 炒 )12 ; 細辛 1.2 ; 附子 ( 制 )4 ; 白芷 ( 炒 )2。 3.根據權利要求 1 所述的風寒濕痹外敷劑, 其特征是 : 所述的風寒濕痹外敷劑由下 述重量。
4、份的中藥制成 : 川烏 ( 制 )6 ; 草烏 ( 制 )4 ; 川姜 ( 炮制 )10 ; 南星 ( 煨制 )9 ; 赤芍 ( 炒 )16、 細辛 2.4、 白芷 ( 炒 )3、 肉桂 2.5、 附子 ( 制 )4.5。 4.根據權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或 4 所述的風寒濕痹外敷劑, 其特征是 : 所述的風寒濕痹 外敷劑為粉末狀, 每 65 克裝一袋。 權 利 要 求 書 CN 105878972 A 2 1/2 頁 3 風寒濕痹外敷劑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于中成藥制劑技術領域, 主要涉及的是一種風寒濕痹外敷劑。由多味中 藥精選炮制而成, 主要用于治療風寒濕痹疾病。 廣泛适用于。
5、關節炎、 肩周炎、 頸椎病 ; 筋肉麻 木、 酸困 ; 早期脈管炎、 骨結核, 皮下無名腫塊、 骨質增生、 術後陰天刀口處痛癢等症。 背景技術 0002 風寒濕痹症在中、 老年人群中患病很普便, 屬于常見病, 多發病, 這是因為工作、 生 活中局部關節、 筋肉受到風寒濕邪侵襲或是因身處風寒濕環境中, 風寒濕交織, 病邪入侵, 久而久之, 肺衛不固, 而成疾病。往往纏綿難癔。其症狀是 : 身體局部關節或局部筋、 肉出現 麻木、 疼痛或痛癢或形成不紅腫皮下腫塊, 天冷或陰天加重。 現在治療此病的外用藥種類繁 多, 但效果不甚明顯, 對局部痹病無治愈或隻臨時顯效, 且多次使用後效果更差, 甚至無效。。
6、 發明内容 0003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解除或減輕患者上述疾病帶來的痛苦而提出一種風寒濕痹外 敷劑, 通過采用外敷治療方式, 達到使用方便、 無毒副作用、 療效顯著的目的。 本發明具有活 血化瘀, 祛散風寒, 除濕, 破凝散結, 止骨痛、 筋肉疼痛 ; 可強力改善微循環, 使陰症轉陽, 結 節散祛的功效。 0004 本發明為實現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 采用一種風寒濕痹外敷劑, 它由下 述中藥及重量組分組成 : 川烏 ( 制 )5-8 ; 草烏 ( 制 )2-6 ; 川姜 ( 炮 )10-20 ; 南星 6-9 ; 肉桂 2-4 ; 赤芍 ( 炒 )12-22 ; 細辛 1.2-2.4 ;。
7、 附子 ( 制 )4-7 ; 白芷 ( 炒 )2-3.5。 0005 本發明所述的風寒濕痹外敷劑為粉末狀, 每 65 克裝一袋。 0006 本發明組分中, 川烏、 草烏是君藥, 有祛風除濕, 散寒止痛、 溫經通絡的作用, 是本 方中的主藥 ; 川姜、 赤芍、 南星是臣藥, 可強力協助君藥以增強溫經, 活血, 散結, 祛瘀、 止痛 效果 ; 肉桂、 附子、 白芷是佐藥, 可輔佐主藥增強其溫經、 引經、 散寒的作用 ; 細辛是使藥, 辛 溫行散, 芳香透達, 起輔助作用, 可加強主藥的透、 竄、 散作用。 0007 總結上方, 其中川烏、 草烏、 南星 : 走竄發散, 破惡氣, 驅風毒, 活死肌,。
8、 除骨痛, 消結 塊 ; 川姜、 肉桂、 附子 : 助陽氣以祛寒, 活血, 改善微循環 ; 赤芍、 白芷 : 活血散滞, 止痛 ; 細辛 : 祛風、 散寒、 止痛。 0008 以上諸藥組方炮制後為成品其功用是 : 活血化瘀, 祛散風寒, 除濕, 破凝散結, 止骨 痛、 筋肉疼痛 ; 可強力改善微循環, 使陰症轉陽, 結節散祛。 0009 上方中赤芍應炒制, 其目的是, 因為赤芍性微寒, 炒制後能祛其寒性, 保留其活血 破瘀的藥性 ; 川姜應炮制成炮姜, 作用是進一步增強川姜的溫中散寒, 回陽通脈的作用 ; 川 烏、 草烏應炮制, 作用是祛除或減輕其毒性 ; 南星應煨制, 以減輕其毒負作用 ; 。
9、附子應炮制, 以加強其辛散溫通, 散寒止痛作用 ; 白芷應炒制, 以增強其燥濕、 消腫的作用。 以上諸藥按要 求炮制後連同未炮制的細辛(宜用遼細辛) ; 肉桂(用優質肉桂)等藥混合後打粉, 并攪勻。 每 65 克裝一袋, 袋尺寸 : 12 13cm 寬, 17 18cm 長, 裝袋、 封裝、 儲存, 備用。 說 明 書 CN 105878972 A 3 2/2 頁 4 0010 本發明具有強力祛風除濕, 通經活絡, 活血散結, 祛痛, 消腫的作用。适用症 : 關節 炎、 肩周炎、 頸椎病 ; 筋肉麻木、 酸困 ; 早期脈管炎、 骨結核, 皮下無名腫塊、 骨質增生、 術後 陰天刀口處痛癢等。本發。
10、明有如下優點 : 配方精良, 易配制, 療效好 ; 易于患者自行敷 藥治療 ; 無副作用, 愈後不易複發。 具體實施方式 : 0011 實施例 1 0012 一種風寒濕痹外敷劑, 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 : 川烏 ( 制 )6 ; 草烏 ( 制 )4 ; 川 姜 ( 炮 )10 ; 南星 6 ; 肉桂 2 ; 赤芍 ( 炒 )12 ; 細辛 1.2 ; 附子 ( 制 )4 ; 白芷 ( 炒 )2。 0013 實施例 2 0014 寒濕一種痹風外敷劑涉, 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 : 川烏 6 ; 草烏 4 ; 川姜 10 ; 南 星 9 ; 赤芍 16 ; 細辛 2.4 ; 白芷 ( 炒 )。
11、3 ; 肉桂 2.5 ; 附子 4.5。 0015 實施例 3 0016 一種風寒濕痹外敷劑, 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 : 川烏 ( 制 )8 ; 草烏 ( 制 )6 ; 川 姜 ( 炮 )20 ; 南星 9 ; 肉桂 4 ; 赤芍 ( 炒 )22 ; 細辛 2.4 ; 附子 ( 制 )7 ; 白芷 ( 炒 )3.5. 0017 上述 1-3 的制備方法是 : 0018 川烏、 草烏、 附子應按要求常規炮制, 入藥宜用制川烏 ; 制草烏 ; 制附子 ; 南星應煨 制 ; 赤芍需炒制 ; 川姜應炮制成炮姜 ; 白芷應炒制 ; 細辛、 肉桂無需炮制。 将上藥混在一起打 粉 ( 愈細效果愈佳 ),。
12、 然後攪勻裝入無紡布做成的袋内, 備用。 0019 适應症 : 0020 風、 寒、 濕痹造成的人體局部麻木, 腫脹, 痛疼 ( 微循環障礙 ), 如 : 頸椎病 ; 各種關 節疼痛 ( 冷天加重者 ) ; 骨質增生、 局部骨、 筋、 肉疼痛麻木 ; 術後陰天刀口處癢痛等。 0021 使用時, 應浸高度優質白酒, 将藥直接敷于患處, 每袋藥可反複使用56次, 每次 使用前應浸新酒。本藥使用時絕大多數患者感覺有灼熱感, 個别患者用藥後會在患處皮膚 上出現水泡, 屬于過敏反應, 應停止敷藥, 待水泡痊愈後再敷就不會出水泡了。 0022 典型病例 : 0023 李某 女 54 歲 ( 已退休 ), 。
13、1984 年春自述其患頸椎病多年, 犯病時嚴重頭暈, 頸項 疼痛難忍, 多次去醫院就醫, 無效而返。自用此藥, 3-4 袋全愈。至今未犯。 0024 吳某 女63歲1985年自述其右踝關節疼痛難忍, 每天早晨起床下地時都要自按摩 30-40 分鐘後才能走路, 外用藥幾乎全用過無效。自用此藥 2 包後痊愈, 至今未再犯。 0025 韓某 25 歲 ( 紗廠紡織擋車工 )1992 年 4 月患嚴重的頸椎病用此藥兩包後症狀消 失, 恢複工作, 至今未犯。 0026 劉某 41歲(某幼兒園園長)2014年春, 自述右大腿外側有5cmx5cm大的區域麻木 涼痛難忍, 用此藥兩包後症狀消失, 至今未複發。 說 明 書 CN 105878972 A 4 。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