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甘草幹姜湯也許并不陌生。這個隻有兩味藥的簡單方劑因為央視新聞的報道而名聲大振。2020年3月初,正值抗疫的緊張時刻,央視報道了一則新聞:河南省開封市通許縣人民醫院收治的4例新冠肺炎患者和31例有症狀的疑似病例,都已全部治愈出院,整個治療過程中,通許縣人民醫院全院1200多名醫護人員零感染。
實現全院職工零感染,主要是預防得當。首先,喝中藥——甘草幹姜湯,它的作用就是強胸陽、健脾胃,增強人的抵抗力;其次,在感染科和呼吸科等重點科室進行艾熏。據中醫專家在臨床一線總結,一緻認為本次新冠肺炎是寒濕疫。幹姜是溫中散寒的,甘草可補氣、解百毒、止咳平喘。所以結合這次疫病的病因、病機,可用幹姜甘草湯預防。
甘草幹姜湯隻有兩味藥,出自《傷寒論》。原方劑量是炙甘草四兩(~60克),幹姜二兩(~30克),水煎後,分兩次服。央視報道的預防用量是甘草和幹姜各10克。
《神農本草經》中關于甘草和幹姜藥性:
【甘草】味甘、平。主治五藏六府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倍力,金瘡。尰,解毒。久服輕身延年,生河西川谷。
【幹姜】味辛、溫。主治胸滿,咳逆上氣。溫中,止血,出汗,逐風濕痹,腸澼下痢,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氣,通神明,生犍為川谷。
《傷寒論》原文:
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幹,煩燥,吐逆者,作甘草幹姜湯與之,以複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
《傷寒論》條文解讀:
傷寒脈浮,有表證。自汗出,小便數,人體津液大量流失,因此出現津液流失導緻的虛煩。微惡寒,很多人解讀為“脈微惡寒”。這是津液流失,導緻血容量減少;同時,人體的熱量(陽氣)也随津液流失,即陰損及陽,所以脈微細弱而怕冷。同樣因為體液和熱量的流失,導緻肌肉失養,腳痙攣。如果這時候,卻用桂枝湯解表,就錯了,因為已經沒有津液可發汗了,已經變成裡虛寒的陰證了。如果用桂枝湯發汗,繼續造成津液流失,就會導至“厥”。“厥”的本意是陰陽氣不能順接,症狀是手腳四肢發冷,咽喉幹,煩躁吐逆。這是體内陰陽兩虛,已經不接受外來水谷。這時候要用甘草幹姜湯,取辛甘化陽之意。甘草幹姜湯是能量藥,幹姜溫化寒濕,提振胸腹的陽氣,甘草補氣補津液。這相當于把汽車加滿油,又把發動機點起來。兩者合作恢複體内的氣血循環,好轉的标志就是“厥愈足溫”。即,四肢末梢的血液循環被打通。然後,再用芍藥甘草湯,取酸甘化陰之意,補充津液到四肢肌肉,腳攣急就好了。這一條文,強調中醫在人體陰陽兩虛的情況下,一般采用先補陽,後補陰的原則。芍藥甘草湯又名“去杖湯”,下一篇詳細說說。
回到新冠的預防。人體正氣不足才會被感染生病。新冠病毒最初的毒株主要攻擊人體的肺部和胃腸道。用甘草幹姜湯振奮中焦的胸陽和脾陽,補充津液,增強正氣,會起到很好的預防效果。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