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專業立場講述通俗中醫
這是書生第297篇原創文章
《本草中國》展現了中藥從種植、産地加工、炮制到臨床應用的過程,第一次讓“神秘”的中藥炮制技術為大衆所知。基于此,尊古炮制的概念被人們熟知,“九曬九蒸”幾乎成為尊古炮制的代名詞,網上因此冒出很多古法炮制的“優質中藥”,價格是普通飲片的好幾倍,号稱的療效也是驚人。那書生要是告訴你,現在的藥房裡賣的古法裡需要九蒸九曬的中藥,一個都沒有,你将作何感想?
現代炮制技術
其實九曬九蒸并不是說一定要蒸九次再曬九次,這個九是一個虛詞,用來表達反複多次的意思。那麼為什麼非要是九呢?因為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九為陽數中的極數,被認為是數字的終結,又稱天數。《黃帝内經·素問》說:
“天地之主數始于一,終于九焉。”古代以奇數為陽,偶數為陰,奇數象征天,偶數象征地,因此,“九”可以象征為天,傳說中玉皇大帝的生日(天誕日)是正月初九,即陽數之首的正月和陽數之極的九日。因此,九代表着一種極限,一種神聖。那麼九用于形容炮制藥物時的次數,就很容易理解了,表達出藥工炮制時嚴肅而恭敬的态度,以及追求極緻的精神。
制首烏九曬九蒸的代表藥物便是何首烏。
其實,何首烏九曬九蒸的炮制方法,始載于宋代的《本草圖經》
“采時乘濕以布帛拭去土,後用苦竹刀切,米泔浸一宿,曝幹。九蒸九曝,乃可服”,受到後世廣泛重視與沿用。一般方法為:将何首烏切片,曬幹,浸入黑豆汁、黃酒内,充分吸收,撈起,放入蒸籠内,中央留孔加蓋,隔水蒸4h,熄火焖8h 隔天曬幹,第二天再浸入黑豆汁酒液内潤透,再蒸再曬,如此反複使内外都呈黑褐色,取出,曬或晾至外幹内潤即成。現代何首烏主要炮制方法為黑豆汁制。具體方法為:取生首烏或塊,用黑豆汁拌勻,潤濕,置非鐵質蒸制容器内,密閉,蒸或炖至汁液被吸盡或蒸至藥物内外均呈棕褐色時,取出,幹燥。
簡化的炮制與古法相比,何如?那麼問題來了
除此以外,地黃、黃精等在傳統上均采用九蒸九曬法炮制,但是,九蒸九曬法工藝繁鎖、藥材耗費量大、生産周期長,為了提高炮制效率、節約成本耗,現代一般以簡單的蒸制代替。帶來了的問題就是簡化後的炮制效果會不會不如傳統繁瑣的九曬九蒸?
中藥炮制的核心便是
“減毒增效”,如何首烏炮制過後消除了生首烏滑腸緻瀉的作用,增強了補肝腎、益精血、烏須發、強筋骨的作用。黃精炮制後可以去除生品麻味,以免刺激咽喉。地黃炮制後,藥性由寒轉溫,功能由清轉補,具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的功效。古代對于中藥炮制的質量控制,以外觀性狀為主。而現在在外觀性狀的基礎上加上化學物質的含量作為質量控制手段,不僅在外觀上有保證,還保證一些化學物質含量符合要求。我們暫且不論檢測的化學物質是否就是藥效物質,至少現代在古代的基礎上發展了新的方法,取得了進步。現代的炮制工藝既達到了古代外觀的要求,又簡化工藝,還可以節約能源。
地黃炮制後,藥性由寒轉溫,功能由清轉補,具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的功效。
事物總是在不斷地變化,中藥的炮制工藝也一樣,每個時期都有各自的特點,光何首烏在曆史上就有黑豆汁制、酒煮、水煮、九蒸九曬、酒炒、炒制、米泔水制、姜甘草浸焙等炮制方法。九曬九蒸隻是其中一種比較好的方法而已,由于其局限性,在現代自然不能大規模應用。所以說大家不要迷信于所謂的“古法”,一味地貶低現代的中藥炮制方法,也許這隻是某些網絡騙子招搖撞騙的把戲罷了。
遵古不應拘泥于工藝形式,而應是“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識,以及兢兢小心、精益求精的嚴細精神。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