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社會 > 正文

孩子對金錢的認識與态度最先來自家庭


孩子對金錢的認識與态度最先來自家庭
來源: | 作者: pmo088ebc | 發布時間: 2020-11-18 | 485 次浏覽


1

在我還很年輕的時候,特别看不上父母積累“财富”的方式——辛辛苦苦賺錢,角角分分存銀行。

說角角分分可能有點誇張,但至少他們手裡有千元以上,留個百兒八十的,剩下的細數存進銀行。

當然,這是long long ago的 事了,那時候的錢還很值錢,銀行存款利息挺高。

我想說的,并不是父母積累了多少财富——實際上,他們存進銀行的錢根本稱不上“财富”,充其量不過是積攢了支付未來生活與我們姐弟學費的存款。

作為農村純種地的農民,父母不僅養大了兩個孩子,支付了孩子們的大學費用,還在我們結婚買房的時候,分别給了好幾萬。

在我們整個村,絕無僅有。

更為重要的是,父母對待金錢的态度與存錢的行為,對我和弟弟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首先,無論讀書還是工作以後,我們都沒有花未來錢的習慣。量入為出,适當儲蓄。

其次,我們都工作勤奮,沒有任何不良嗜好,不賭博、不買彩票、不借貸(住房貸款除外),甚至不用信用卡。

再次,工作後的第一目标,就是攢錢買房。我們兩個定居在不同的新一線城市,攢夠了首付款,立即在所在的城市買了第一套房子。

2

這一路走來,也和父母當年一樣,我們辛辛苦苦賺錢,老老實實儲蓄,雖然稱不上“财富自由”,至少房車都有,衣食無憂。

像我們這樣的人,很多很多。

我說這些,不是表明我們不平凡,恰恰相反,是想表明我們都是非常普通的人。

也想表明,對于一無背景、二無資源的“城市第一代移民者”,通過踏踏實實的工作,一點一滴的累積,經過幾年、最多十幾年,在城市立足并不難,即使在房價居高不下的今天。

小時候,覺得父母對自己的影響很大,長大後,發現這種影響大到了連自己都吃驚的地步。

同樣在很年輕的時候,曾暗下決心:不像父母一樣賺錢攢錢過一生,太苦了。

現在人到中年回頭看,即使年輕時折騰一番,不過是從農村換到城市,從田野換到辦公室,依然賺錢攢錢、循規蹈矩過了半生。

并不覺得苦,反而很踏實。

如果後半生如此平安,不再奢求更多。

當然,還會繼續賺錢攢錢,為退休後的生活做準備,我不想自己的晚年過得凄慘,也不想父母的晚年過得凄慘。

3

經常在網上看到中小學生給遊戲充值或者打賞主播,動辄幾千上萬。且不說孩子的家庭條件如何,至少孩子對待金錢的态度是模糊與随意的。

一個孩子,能随随便便在網上支付幾千幾萬的,說明父母在金錢方面存在兩個不足:

一是沒有向孩子傳授過關于金錢的概念,

二是沒有保管好自己的支付密碼。

所以,如果孩子出現充值、打賞、偷錢等行為,本質上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家庭對待金錢的态度出了問題。

記得我小的時候,母親會放些零錢在抽屜裡,買什麼東西就自己拿,也會經常講:不用擔心讀書的錢,你們讀到研究生,我們家也供得起。

父母從來沒有說過類似“我們這麼辛苦,都是為了你們”或者“不要亂花錢”等之類的話,隻是勤勤懇懇種地,老老實實攢錢,我們從不亂花錢,且懵懂年紀就曉得了父母的辛苦。

我的父母現在都65歲了,依然日更不辍。許多人勸他們“該享清福了”,吃吃喝喝就行,何必那麼辛苦?

我和弟弟也曾勸他們,甚至責備他們是“勞碌的命”,家裡又不缺他們那點錢,何必那麼辛苦?

母親每次都說,隻要能動,我們總要自食其力,不會成為你們的負擔。

好在,他們身體健康,沒什麼慢性病,這可能與一直勞動有關。

4

去年,一個半生不熟的熟人找我借錢,說是母親腎功能衰竭住進了醫院,并且微信發來了他母親住院輸液的病曆和照片。

因為與這個人沒有深交,不了解他是個怎樣的人,本想拒絕,但借錢救命這種事,又不忍拒絕,就借了一萬給他。

随後他斷斷續續在微信上和我說了自己的情況,大緻是,母親住院花了十幾萬,病情穩定出院後需要定期透析,每個月的費用是大幾千。

父母一輩子好逸惡勞,沒有攢下錢,自己當年靠勤工儉學讀完的大學。現在,一邊養家糊口、一邊還房貸、一邊給母親治病,心力交瘁。

更要命的是,母親出院後根本不遵醫囑,明明有水腫和高血壓,還喜歡吃鹹菜,說了也不聽。

我不知如何安慰,隻能說,

不着急還錢,看病要緊。

後來,他又提出借錢的事,我拒絕了。

此後很久沒有聯系。

今年五月,一位也借了錢給他的我的朋友突然打電話給我,說這個熟人因挪用公款被抓了,問有沒有還我錢。

這時我才知道,今年年初,他的母親就去世了。在他母親去世後,他依然用母親在醫院的照片到處“借錢”,若不是因為挪用公款被抓,還不知他要行騙到何時。

至此,隻能說,他的父母好逸惡勞,他耍小聰明行騙,都把自己的後路堵死了。

5

大道至簡。

許多事都遵循着一條樸素到我們不屑一顧的道理,比如:踏踏實實工作、老老實實攢錢(買基金、買理财、買房子,都是“攢錢”的變體),經過十幾、幾十年,也會是一筆可觀的财富。

相反,總想着賺快錢,不屑于一點一滴的累積,或者好逸惡勞、渴望天上掉餡餅,很可能一輩子在溫飽線掙紮,即使有所累積,也可能一夜回到解放前。

我常跟老公自嘲,說我們對待金錢的态度是一顆赤子之心加傻瓜式管理方式。

之所以說“傻瓜”,是在查理·芒格的語錄中看到:

“許多人問我有沒有傻瓜也能懂的辦法,可以用來确保有足夠的錢花或不為退休後的生活發愁。我總是設法逃避這些問題。

後來實在逃避不了,我說:量入為出,養成儲蓄的習慣。把存起來的錢放進一個延期納稅帳戶。日積月累之後,它就會變成一大筆錢。這是傻瓜也能明白的辦法。”

我的父母不是“聰明人”,我也不是,隻能通過“傻瓜”的辦法讓自己退休後衣食無憂。

目前看來問題不大,因為後面還有很多年用來“勤勤懇懇工作,老老實實攢錢”。


來源璇紫教育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