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第十一章的重點是講“伏食”,就是怎麼吃進來,其實并不是真吃一個什麼,而是自己本身的性命之藥。現在第十一章就是講這個道理,叫做“真土造化”。這個“土”用五行來代表,我們現在先把它揭穿了,比較容易了解。這個“土”在正統道家是“意土”,講的是這個意,意就是土。這個意,我們現在用得很多,像意識形态、意志等等。我們常常說,你是什麼意思?意跟思想的思配在一起就是意思。意含義很多,佛家的分析很清楚,我們現在能思想、動感情等等,這些作用是第六意識,又叫分别意識,也叫了别的作用。這些隻是外層,不是真的。為什麼我們這個心不能定?就是第六意識的了别作用搗鬼之故。這個意有個根,叫“意根”,在佛學的唯識學上講,就是第七末那識,是生命的根根,也就是俱生我執,與生命同時來的,包括異熟、等流的作用。道家把真土這個名稱也叫做真意,真意不是分别妄想,不是妄想心的意識。
這個陰陽五行之學,有兩句傳統的話,諸如算命、看風水、看相等等都用得着的:“四象五行皆藉土,九宮八卦不離壬。”你們諸位學陰陽、學算命學的,這個很重要。本篇講“伏食”,是靠這個真意,道家的結丹要三家會合,這三家比喻是嬰兒、姹女,外加一個媒婆(黃婆〉,即童男、童女加上真意,三家結合才能成丹。
很多人讀了弄不清楚,就認為是采陰補陽了。其實黃婆的意思是“中黃真土”,是指真意;嬰兒是比喻那個本性,明心見性的那個“性”字;姹女是比喻命。性與命,一個屬陰一個屬陽,性命雙修結合。這兩樣東西如何結合呢?要透過真意,如果用思想用妄想心去守竅,有心去入定去求證,那是第六意識作用,沒有用。真意是什麼呢?如如不動,雜念妄想沒有了,也等于禅宗講的“一念不生全體現”,那就是真意境界。在這個一念不生之間,嬰兒、姹女就陰陽結合了。所以三家合一才能成丹,就是這個原理。
現在我們已經講完了這一段的大要,但是,我們這位祖師爺不是這麼說的,他用蠻複雜的說法,告訴我們很多原理、方法,我們要有智慧才能了解。原文這一章很麻煩。所以學道家的東西,必須要懂得《易經》八卦、陰陽五行、天幹地支、奇門遁甲等等。道家的學說綜羅萬象,也就是這樣來的。下面我們看原文,正式讀天書了。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