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争開始之前正好是慈禧的60大壽,說來也比較有趣,慈禧40歲的時候正好趕上日本人攻打台灣,50歲的時候,趕上中法戰争。
這兩次大壽,都因為這兩次大戰壞了心情,慈禧也是憋了一肚子的氣。心想,這次60大壽,無論如何,一定要辦的風風光光,以彌補前幾次的遺憾。
甲午戰争,慈禧本來是不想打的,一直想着能和解就和解。但是慈禧越不想打,日本人就越是挑釁。北洋水師是李鴻章一手建立起來的,他很清楚中日兩國海軍的戰鬥力。北洋海軍有定遠、鎮遠兩艘排水量7000噸的鐵甲艦,北洋艦隊當時号稱亞洲海軍第一勁旅。但自從翁同龢掌管戶部後,軍費嚴重短缺,根本來不及更新武器裝備。
日本軍艦雖然沒有定遠、鎮遠的排水量大,但是武器裝備都是一流的。李鴻章知道一旦與日本開打,雖然不知道會不會失敗,但肯定不會輕松勝利,而且一旦失敗将會是對大清的一個嚴重打擊。但在當時朝堂之上,清醒的隻有李鴻章一個,大部分人都是主戰派。
主戰派總是把日本看成一個蕞爾小國,不堪一擊。他們甚至還提出,組織沿海船民配合水師直搗日本列島。
還有人嘲笑:日本人短小若侏儒,身高四尺以上的寥寥無幾,不似華人體态昂揚。一經開仗,我華兵必然會以大壓小。
在朝堂上下強烈地要求下,光緒皇帝和慈禧也坐不住了,主動對日本發動了戰争。甲午戰争的結果,大家都知道,我就不一一闡述了。在開戰前,隻有李鴻章知道,傳說中的“亞洲第一,世界第七”的北洋艦隊,隻有8艘軍艦可用。
寫到這些,小編不僅想到了“文人誤國”這句話,他們總是不懂打仗,還總喜歡指手畫腳。中國曆史上,“文人誤國”的例子數不勝數,然而這種曆史卻不斷在重演,不禁讓人深思,對于這些,大家怎麼看的呢?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