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名由嶺南東道、廣南東路演變而來,簡稱“粵”,省會廣州,是中國大陸南端沿海的一個省份。位于南嶺以南,南海之濱,與香港、澳門、廣西、湖南、江西及福建接壤,與海南隔海相望。自1989年起,在國内三十多個省市中,廣東省的GDP力壓江蘇、山東等省份,連續二十多年占居第一位,已成為中國第一經濟大省。
一
對于廣東省,别名“南粵”,簡稱“粵”。同時,狹義的粵商指廣府商幫,廣義的粵商則包括廣東廣府幫,潮州幫,客家幫、海陸豐幫以及其餘廣東各地的商幫。此外,廣東話、廣府話又被稱為“粵語”。凡此種種,都跟廣東省的簡稱“粵”存在直接的關系。那麼,廣東省為什麼會簡稱“粵”呢?對此,常見的說法的是,越即粵,在古代曆史上,粵、越通用,類似于知通智等等。廣東古代被稱為“百越”,當然也可以可以叫“百粵”。
二
根據黃現璠撰《試論百越和百濮的異同》,在先秦時期,古越族就是生活在長江以南的一個古老的民族。夏朝稱“于越”;商朝稱“蠻越”或“南越”;周朝時期的“越”,除專指“越國”外,亦同樣是對南方諸族的泛稱。春秋戰國時稱“百越”,古越族有“斷發文身”的風俗。值得注意的是,廣東稱“粵”還可能是為了跟浙江有所區分,因為浙江也可稱“越”,比如吳越、楚越、越劇等,這裡的越都是指浙江及其周邊地區。比如瓯越的地域概念,主要包括今浙南的溫州、台州、麗水等地。
三
對于廣東來說,早在商與西周時代,廣東先民便與中原商、周王朝有了經濟文化往來。春秋戰國時代,嶺南與吳、越、楚國關系密切,交往頻繁。在《國語楚語上》上,也有“撫征南海”的記載,可見當時嶺南與楚國有軍事、政治關系。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剪滅齊楚燕魏趙韓六國,建立中國古代曆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此後,秦始皇派屠睢、趙佗等人率領50萬秦軍攻打嶺南;公元前214年,秦軍基本上占領嶺南。随即,秦始皇将所奪取的嶺南地區,設“桂林、象、南海”3個郡。
四
最後,今廣東省的大部分地區屬南海郡。此外,湛江等地屬象郡,粵西有一部分屬桂林郡,粵北部分地區屬長沙郡。這是廣東地區納入到中原王朝版圖的開始,秦朝滅亡之際,趙佗武力攻并桂林、象郡,建立南越國,自稱“南越武王”。漢武帝平定南越後,漢朝将南越地劃分為南海、蒼梧、郁林、和浦、交趾、九真、日南、儋耳、珠崖9個郡。清朝初期,承襲明制,不過将明時的布政使司正式改稱為省,“廣東省”名稱正式使用。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