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家訓》是中國古代清官廉吏之典範包拯,教導後輩廉潔奉公的家書。兒時常詠的歇後語“開封府的包公,鐵面無私”就是他喽。宋代包拯立朝剛毅、廉潔公正、不附權貴、鐵面無私,且英明決斷,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師有“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之語。後世将他奉為神明崇拜,認為他是奎星轉世,由于民間傳其黑面形象,亦被稱為“包青天”,深受百姓的愛戴。
原文:
包孝肅公家訓雲:'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殁之後,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雲:'仰珙刊石,豎于堂屋東壁,以诏後世。'又十四字。珙者,孝肅之子也。
釋文:
包拯在家訓說道:“後代子孫裡做官從政的人,要是觸犯了貪污受賄,一律不允許回老家;死了以後,也不允許葬在祖墳上。不順從我志願的,就不是我的子孫後代。”原文共有三十七個字。在家訓後面簽字時(包拯)又寫道:“希望包珙(把上面一段文字)刻在石塊上,把刻石豎立在堂屋東面的牆壁旁,用來告誡後代子孫。”原文又有十四個字。包珙,就是包拯的兒子。
寥寥三十七字,卻字字珠玑!它凝聚着包公的一身正氣、兩袖清風,足為世人風範,令人肅然起敬。據史書記載此家訓并非包拯的遺囑,而是正當他身居高位之時所寫,再結合《朱子家訓》中“讀書志在聖賢,為官心存君國”,對于當代的我們來說同樣适用,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
說起清官,包青天自然當仁不讓。包拯不但以自身的清廉公正聞名于世,而他的後輩也皆能居官者廉潔,為民者淡泊,深受好評。人們把這一現象常與包拯所制定的37字家訓聯系起來。37字家訓:“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殁之後,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
趙樸初行書《包拯家訓》
包拯,宋仁宗時任監察禦史,公正廉潔,執法不阿。包拯不但以自身的清廉公正聞名于世,而他的後輩也皆能居官者廉潔,為民者淡泊,深受好評。
人們把這一現象與包拯所制定的37字家訓聯系起來:“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殁之後,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就是說,包家後世子孫當官,如有貪贓枉法者,開除族籍,不準再回包家;死後也不準葬入包家祖墳。不遵從包拯此訓,包拯就不承認他們是自己的子孫。這在封建時代,是十分嚴厲的家法。包拯還囑家人請工匠,把這則《家訓》刻在石碑上,豎立在堂屋東壁。昭德塞違,垂照後世。
包拯不但是家訓的制定者,更是家訓的踐行者。據說北宋嘉七年春天(公元1062年),北宋仁宗皇帝因包拯居官清廉又家境貧寒欲将整個廬州城賞賜給他。但包拯堅辭不受,在宋仁宗的堅持下,包拯最後才要了廬州城郊的一段淤塞已久的護城河。留下了“不要廬州府一轉,隻取護城河一段”的千古佳話。“一轉”在合肥土話裡就是一圈的的意思,這是指整個廬州城。由于河道不比田産,它分不開賣不掉也富不了,因此包拯的後代子孫多依河而住,靠捕魚挖藕采蓮為生。後人為了紀念包拯,便把這一段護城河稱為包河。
包拯治家嚴格,他的後輩子孫無不謹遵家訓。有史可考的是,包拯祖孫三代都是深受百姓愛戴的清官。長子包,授官太常寺太祝,他廉潔自律,但卻英年早逝,留下夫人崔氏和幼子包永年。次子包绶,包拯過世時剛滿5歲,由寡嫂崔氏撫養。包沒有留下家業,崔氏依靠替人家洗衣縫補勉強度日。後來崔氏變賣了一點房産,供養包绶和包永年求學。包绶不辜負寡嫂崔氏的厚望,官至六品。在任期間,包绶無論身居何職,都能清苦守節。包绶死後,箱囊之内,除了書籍、著述外,再也沒有其他值錢的物品,衣袋裡也隻找出46枚銅錢。甚至有人猜測,包绶的死,極有可能和清貧有關。
包拯的孫子包永年官至正七品,曾任鹹平縣主簿,崇陽縣令。他任職期間,“凡厥莅官臨事,廉清不擾”。遺憾的是,期未滿而病卒,終年41歲。清理他的财物時,人們發現竟然“了無遣蓄”,甚至喪葬費用,還是兩位堂弟資助的。
民間傳說包拯出生在貧苦人家,自幼父母雙亡,由嫂子撫養長大,這與曆史事實不符。其實,包拯出身官宦之家,父親包令儀曾經做官。包令儀對包拯的管教十分嚴格,正是在這樣的教育下,包拯潛移默化地受到了儒家思想和清正家風的影響,為他後來清廉從政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包拯官至中央大員,對子孫的教育也非常重視,他專門給家族制定了37字家訓:“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殁之後,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就是說,包家後世子孫當官,如有貪贓枉法者,開除族籍,不準再回包家;死後也不準葬入包家祖墳。不遵從包拯此訓,包拯就不承認他們是自己的子孫,這在古代是十分嚴厲的家法。包拯還囑家人請工匠,把這則《家訓》刻在石碑上,豎立在堂屋東壁。
包拯不但是家訓的制定者,更是家訓的踐行者。傳說北宋嘉祐七年春天(公元1062年),北宋仁宗皇帝因包拯居官清廉又家境貧寒欲将整個廬州城賞賜給他。但包拯堅辭不受,在宋仁宗的堅持下,包拯最後才要了廬州城郊的一段淤塞已久的護城河。留下了“不要廬州府一磚,隻取護城河一段”的千古佳話。由于河道不比田産,它分不開,賣不掉,也富不了,因此包拯的後代子孫多依河而住,靠捕魚挖藕采蓮為生。後人為了紀念包拯,便把這一段護城河稱為包河。
包拯治家嚴格,他的子孫無不謹遵家訓。在包拯嚴格的家教下,他的兒子也成為深受百姓愛戴的清官。長子包繶,授官太常寺太祝,他廉潔自律,但卻英年早逝,留下夫人崔氏和幼子包永年。次子包绶,包拯過世時剛滿5歲,由寡嫂崔氏撫養。包繶沒有留下家業,崔氏依靠替人家洗衣縫補勉強度日。後來崔氏變賣了一點房産,供養包绶和包永年求學。包绶不辜負寡嫂崔氏的厚望,官至六品。在任期間,包绶無論身居何職,都能清苦守節。包绶死後,箱囊之内,除了書籍、著述外,再也沒有其他值錢的物品,衣袋裡也隻找出46枚銅錢。甚至有人猜測,包绶的死,極有可能和清貧有關。
包氏後裔也是将士林立。他們為抗敵衛國而捐軀,成為千古英烈。有的從武一世,戎裝至終。明代武進士包永懷,率兵參與鄭成功收複台灣後,又轉戰南北,暮年才歸休。司令員包盛标是老紅軍,身經百戰,累立戰功。負傷緻殘不離職,年逾古稀未卸戎。不少裔孫遠征平叛,固守邊陲。西南地區的包氏始祖,多是平叛以後奉命鎮守關隘而落業的軍官。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