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朋友在讀名著之類作品的時候,讀完後有時會感覺雲裡霧裡,抓不住要領,難以進入。
就像一個外行人看一場球賽,聽一場音樂會,行家裡手熱血沸騰,而該君竟至昏昏欲睡。
下面我們談談名著這類嚴肅小說的閱讀。
一篇嚴肅的小說,最最核心的東西是人物。人物又有兩大要素:
人物性格
人物命運
我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那麼,任何小說,
一個天然的邏輯基礎就是人物性格與命運的這種内在因果關系。
根據這個邏輯,那麼,小說一般會呈現如下結構:
一,美好的人物性格+美好的人物命運,這是喜劇(激勵,織夢,讴歌)
二,美好的人物性格+悲慘的人物命運,這是悲劇(感慨,憤怒,深思)
三,醜陋的人物性格+美好的人物命運,這是鬧劇(諷刺,抨擊,不滿)
四,醜陋的人物性格+悲慘的人物命運,這是正劇(勸誡,警醒,宣洩)
我們看到,好萊塢的電影,一般都是第一種結構模式。
電影是什麼?電影是夢。目的是為了給人們編織一個夢,
讓人們在難以令人滿意的現實中暫時超脫那麼一下,做一下白日夢。
斯皮爾伯格的公司幹脆就叫夢工廠。
這種文學作品是一種激勵,是一種安慰。
《三個傻瓜》那部電影便是這樣一種典型結構。
當然,還有一些作品有政治宣傳的任務。
《小二黑結婚》這類紅色作品即如是。
第二種類型,好人不得好報,這是一種悲劇。
會給人帶來無限的怅惘。無限的同情。
這類作品中,《平凡的世界》非常典型。
開始用濃墨重彩塑造了一個完美的好人,可這個好人的結局卻又非常慘痛。
《永别了武器》,《山楂樹之戀》是類似的作品。當然更典型的是《紅樓夢》。
先把人物美好的一面寫到極緻,然後在大家都在期盼美好結局的時候,
命運突然發生了轉折。悲劇降臨。讓讀者唏噓感歎不已。
另有一些悲劇作品,會引發人們另一角度的共情,
為什麼會這樣?是社會原因還是個人原因?
如何避免這樣的悲劇發生在自己身上?
如果是社會原因,人們會由此憎恨人物所處的社會。
第三類型的作品往往帶有一定的政治性。
小人得志,壞人當道。暴露出社會的病态。
有一個長篇笑話,《連升三級》,
那個不學無術的張好古竟然陰差陽錯連升三級。
充分暴露了古代官場的烏煙瘴氣。
第四個類型的作品就非常主旋律了。
壞人得到了應有的下場,大快人心。
這類結構在紅色作品裡非常普遍,漢奸,惡霸一般都是這個現場。
最新的版本就是《讓子彈飛》裡面那個黃四爺。
一般來說,在一個美好的社會裡,
第一種類型和第四種類型的作品占主導容易讓人理解。
也就是說,在這樣的社會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人盡其才,物盡其用;能者上,庸者下,是一種常态。
但在一個病态的社會裡,
整天寫第一和第四種類型的作品。
那麼這樣的作品就很有谄媚的嫌疑,麻醉劑的嫌疑。
當然,上面這樣一個分析框架,是比較簡略的。
好人的結局未必就一定是喜劇或者悲劇,
還有可能是喜中帶悲,悲中帶喜。
另一方面,社會上的人,也不是好人,壞人這樣簡單,
有些人好中帶壞,壞中帶好,有些人不好不壞,性格模糊,
現實生活是豐富多變的,但為了分析方便,我們先用這樣一個簡單的框架。
有一些長篇巨著,涉及的人物可能有數百個之多。
人物的性格與命運多姿多彩。但無論人物如何衆多,
重要人物的性格以及命運,這樣的基本寫作要素是不可缺少的。
所以我們在閱讀一部作品中,
如果腦子中有這樣一個導航圖。那麼你在閱讀的時候,
就會有一個清晰的目的性。這是采蜜式閱讀的一個要領。
一部好的小說,首要的任務就是把一個人的性格刻畫出來。
這個人物的形象豐滿了,個性鮮明了,才容易讓讀者産生共情,
才能對他此後的人生命運産生了解的沖動,産生一種閱讀的期待。
地球上的人多得數不清,具有無限性,
但是,人們的性格特點卻是相對有限的。
一個閱讀高手。他的頭腦中會有一個人物庫。
所以他看過《簡愛》,就可以聯想到《傲慢與偏見》,
因為這兩個小說都塑造了一個灰姑娘的典型形象。
對于一個缺乏閱讀訓練的人來說,
他讀一個大部頭的小說很難讀下去。人物一多就開始頭暈,
看了後面,忘了前面。
如果有了一定的閱讀訓練,知道任何小說背後都有一定的脈絡與紋理,
再讀起來就容易多了。
他可以邊讀邊準備一個筆記本。出現一個新人物,
便把這個人物的一些信息簡單記錄一下。
如果這個人物出現若幹次,一般來說,他的個性特點就能比較好的把握了。
與此同時,重點人物周邊會有一個人際網絡。
可以用概念圖的方法,出現一個人物就做一個标記。
這樣,無論一本書有多厚,人物有多少,都能較好的把握,不至于迷失方向。
經典名著與快餐讀物的區别是,經典名著裡面有許多可以挖掘的寶藏,
裡面的人物性格以及命運,可以給當代人以精神滋養。
快餐小說往往脫離生活,胡編亂造,裡面的人物,性格與命運之間沒什麼邏輯性可言。
也就很難用來指導我們的實際生活。
未來我有一個打算,這個系列寫得差不多的時候。
大家每個人讀一部小說。用一種新的視角,新的方法來讀,
大家把成果彙總在一起,我們得到的收獲是幾何數字的增長。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