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猛禽一年内都在幹嘛?
猛禽難得一見,因為這些鳥類确實是居無定所,常年都在到處遷徙。
一項研究跟蹤了草原鷹一年的旅程,這些鳥類的遷徙距離和時間令人驚訝,它們穿越了整個中東地區。
不過比較有趣的是,它們隻會沿着海岸線飛行,而不會嘗試飛躍海洋,包括面積較小的裡海和紅海也都沒有嘗試去跨越過。
另外,跟蹤數據顯示,這些鷹每天的大部分時間都在飛行,一次最長的飛行距離大約為 355 公裡。
在整個一年周期中,一隻鷹在越冬區花費了大約 31.5%,在繁殖區花費了 41.9%,其餘 26.6% 用于遷徙。
不過,這些研究的定位裝置好像影響到了鳥類飛行了,或者可能影響到它們捕獵了,野外老鷹的壽命很長(鳥類基本體型越大壽命越長),可以達到20-30年,但這項研究的老鷹基本沒能活得太長時間,一年的時間内基本都死亡了。
如果讓鳥類自由發揮的話,估計遷徙的數據會更加驚人吧!
2、被藝術家關顧過的牙齒
哺乳動物的牙齒都非常強大,但是沒有一個像食蟹海豹的牙齒非常特别,它們的一些牙齒就像是刻意雕刻過的藝術品一樣,令人難以置信。
這種海豹生活在南極洲,雖然被稱作食蟹海豹,但其實人家不是吃小螃蟹的,而是食用南極洲特産南極磷蝦。
南極磷蝦以種群數量驚人的龐大而聞名,很多捕食者甚至會遊動數百上千公裡特地去捕食磷蝦。
而食蟹海豹95%的食物來源都是磷蝦,所以它們的牙齒實際上是為了吃磷蝦而高度特化的身體特征。
這些牙齒的工作原理就像是篩子或過濾器一樣,海豹在捕食磷蝦的時候會連同海水一起大口吸入嘴巴,然後閉上嘴将海水從牙齒之間推出,磷蝦則困在嘴裡。
有趣的地方是,在磷蝦供應不足的時候,它們會抓幾隻企鵝充饑,而為了偶爾捕捉企鵝,它們還留有專門捕食企鵝的牙齒——前排那些。
由于磷蝦量非常充足,在南極隻要适應了磷蝦,都可以活得不錯,食蟹海豹就是适應磷蝦而高度特化的物種,就像熊貓為了吃竹子有很多奇怪的特征一樣。
3、穴居動物洪澇的時候怎麼辦?
動物會有很多不同的巢穴,有一些動物選擇把巢穴安在地下。
地下的巢穴冬暖夏涼,同時還可以很好地阻擋大型捕食者進入,很多人可能都想過這些挖洞築巢的動物,要是出現洪澇怎麼辦。
好吧,其實會築巢的動物都不傻,它們給自己築巢就像我們建房子會看風水一樣,會選擇更好的地點挖洞,防水就是它們會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而言,穴居動物會把洞打在相對高的土坡上,以防止洪澇時,積水直接灌入洞穴。
如果隻是普通下打雨的話,大部分穴居動物都會把土抛出來擋住入口,以此來保持洞穴的幹燥。
雨水比較大的的時候,真的灌入很多水的話,也基本不會把它們真正居住的地方打濕,因為許多穴居動物除了會設置多個入口外,還會搭建“U型”洞穴,它們會向下挖一定深度之後會再向上挖一定距離,以此确保灌入的水更難到達自己所在的地方。
有些動物,比如土撥鼠,它們甚至還會挖一個污水處理的坑洞,讓灌入的水盡可能地留在下方。
大部分穴居動物都比較聰明,所以不用擔心下雨時灌水。
4、山羊的攀岩能力
山羊被認為是最會攀爬的大型動物,他們經常爬上很高的懸崖吃上最新鮮的草,以及舔舐最優質的含鹽石頭。
之所以山羊擁有超高的攀爬能力,主要的秘密就在于它們的蹄子上。
它們的蹄子分成兩部分,這樣它們就能張開兩部分抓住更大的岩石表面,然後蹄子底部有橡膠墊,就像專業攀岩鞋一樣給山羊提供更大的牽引力。
同時,裂蹄能夠以向後的“V”形分開,幫助它們找到立足點或在岩石地形上突然停止。
除此之外,山羊的身體也十分纖細,可以在攀爬的時候盡量靠近岩石,避免摔下去。
山羊擁有如此高超的攀爬技術,被認為主要是為了躲避捕食者,但是随着大型捕食者逐漸消失,墜落懸崖成為山羊的主要死因。
一起欣賞下各種山羊的攀爬身姿吧!
5、保持社交距離的樹木
保持一定距離,有時候好像對于任何生物而言都有好處,包括樹木。
有些種類的樹木,在樹冠的地方會有意避開同類,這會在森林的頂端形成一個像是有通道穿過頂棚,并允許光線穿過,在地上看的話顯得很奇怪。
這種現象被稱為“樹冠羞避”,在同一種植物中表現得尤為明顯,而在不同植物中也偶有發生。
關于這種有趣的現象現在有許多種解釋:
包括樹木在控制寄生蟲遷徙,樹木間物理的隔開可以避免交叉感染;以及樹木為了讓樹葉更好地進行光合作用,留有一部分距離可以更好地利用陽光。
不過,這兩個假設暫時都沒有太多的證據做支撐。
目前唯一有證據得到證實的假設是:樹冠羞避現象是樹木在有意避開彼此刮擦而造成損失。
如果彼此接觸的話,那麼在刮風的時候,其它樹的樹枝就會打到樹冠,從而對樹冠上的樹葉造成物理損害。
這一假設的證據便是,當研究人員人為地防止樹冠在風中碰撞時,樹木便會逐漸填充樹冠間隙。
樹冠之所以可以做到樹冠羞避,目前也已經找到原因,那就是植物存在光感受器,而相互的光感受造就了這一不太現實的現象。
下一篇
公文寫作要邏輯清晰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