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史上最工整的一首小詩,被譽“一字難改”,點石成金成千古經典

史上最工整的一首小詩,被譽“一字難改”,點石成金成千古經典

王建,字仲初,許州颍川人(今河南省許昌市),唐代詩人,從小家境貧寒,“終日憂衣食”,直到中年才入仕途,最高官職“司馬”。

其實“司馬”在唐朝是一個有名無實,但是待遇卻不錯的官職,白居易曾被貶江州,任江州司馬,他在《江州司馬廳記》曾經評價司馬一職,“為國謀,則屍素之尤蠹者;為身謀,則祿仕之優穩者。”

說司馬這位職位,從國家的角度而言是屍位素餐,但從個人角度而來,司馬的俸祿最為優厚,地位也很穩當。

或許正因為王建出身貧困,所以對人情世故有着深刻的體會,也因為“王司馬”這個清閑又待遇好的職位,他有更多的時間來記錄生活、發現生活。

他有一首經典名作《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寫盡人間中秋之夜的思念之情。

而他還有一組小詩一共三首,用最平凡最樸素的筆調,記錄下了唐時的婚禮現場,也記錄下詩歌史上最聰慧最機靈的新嫁娘,成為流芳千古的名作。

我們先來看看前二首:

鄰家人未識,床上坐堆堆。

郎來傍門戶,滿口索錢财。

唐:王建《新嫁娘詞·其一》

新娘家來了很多親朋好友,相互之間有的都不認識,熱熱鬧鬧地擠在床上坐成一堆,新郎官剛要進新娘屋,就被人叫住索要喜錢:“新郎官,不給紅包不讓進!”

史上最工整的一首小詩,被譽“一字難改”,點石成金成千古經典

錦幛兩邊橫,遮掩侍娘行。

遣郎鋪簟席,相并拜親情。

唐:王建《新嫁娘詞·其二》

婚禮的現場布置得很是華麗漂亮,兩邊都用錦緞做了裝飾,美麗的新娘用扇子掩面,讓新郎官鋪好簟席,兩人一起叩拜父母!

三首中最被人們稱道的是第三首,可謂短小精悍,點石成金,用短短20個字,對新嫁娘的心理活動進行惟妙惟肖的描摹,讓人讀完不禁為這位聰慧的女子點贊。

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嘗。

唐:王建《新嫁娘詞·其三》

“三日入廚下”,三日,是唐時的新婚習俗,新過門的媳婦要在新婚後三日到廚房親自做飯菜。

這位新娘子新婚三日,自然也要入鄉随俗,準備下廚房,在夫家一展自己的廚藝。

“洗手作羹湯”。做飯之前,她先把手洗幹淨了,從這一句就能看出新婦在娘家也是麻利勤快的人,不是那種沒幹過活的扭扭捏捏的大小姐。

羹:泛指做成濃湯的菜肴。她想做一道美味可口的羹湯,給婆家人嘗一嘗。

“未谙姑食性”,做湯對她來說不是一件難事,但是有件事卻讓她犯難了,她不知道婆婆的口味啊!喜歡吃甜的還是鹹的,口輕還是口重?這就讓她犯了難!

想一想,這是新婚後的第一頓飯,自然想要博得婆家人一個好印象,日後相處起來也更加融洽,總不能讓婆家人笑話自己什麼也不會,那以後在婆家還怎麼立足呢?

“先遣小姑嘗”。很快她就想到了一個解決辦法,家裡有個小姑子,把她叫過來問一問不就知道了?

人們可能會問,為什麼不直接叫自己的丈夫呢?首先,在那個男主外,女主内的時代,家裡做飯的這個時間段,男人很可能不在家中,找不到他。

另一方面,男人一般來說都大大咧咧,很少心細到熟悉母親的口味,還不如叫小姑子,女孩子細膩,與母親經常一塊幹活,想必更加了解母親的習性。

史上最工整的一首小詩,被譽“一字難改”,點石成金成千古經典

于是這位小姑子,就被新嫂子抓來廚房一起幹活,順便讓她試着嘗嘗菜的口味。

“遣”,這個字用得極為恰當,長嫂如母,身為長輩,自然能夠差遣小姑。

全詩以一個“嘗”字結尾,詩到這裡嘎然而止,但是卻讓人覺得意蘊悠長,回味無窮,這頓飯婆婆滿意嗎?想必不用說,自然是點頭含笑。

這位新嫁娘入婆家後的第一個難關,就被她這樣輕松化解,以她的機靈和勤快,從此開啟人生的幸福生活。

沈德潛在《唐詩别裁》高贊這首詩:“詩到真處,一字不可易”,也就是說“一字難改”。

您是否喜歡這首小詩呢?

end

點個在看你最好看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