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痰多、四肢無力的陰陽兩虛,13味中藥,滋腎陰、補腎陽,化痰開竅

中醫認為:舌強而不能言語,足廢而不能行走,是因為下陽虛衰,虛陽上浮,痰濁随之堵塞竅道所緻。而腎主骨、下元虛衰,就會導緻筋骨無力,甚至導緻行走費力;而腎虛,精氣不能上承,就會導緻言語不清,加之虛陽,上浮痰濁,随之上泛堵塞心之竅道,還會加重言語不清的症狀。而四肢冰冷無力是腎陰不足,虛陽浮越的表現。

因此此時的治療方法應當選擇:溫補下元,并且兼顧化痰開竅。

此時使用的中藥有:熟地黃、巴戟天、山茱萸、肉苁蓉、附子、五味子、肉桂、茯苓、麥冬、遠志、石菖蒲,此13味中藥組合在一起,就是中醫經典《聖濟總錄》以及《黃帝素問宣明論方》之中的傳統中藥:地黃飲子。

地黃飲子之中的:熟地黃、山茱萸可以補腎填精,肉苁蓉、巴戟天可以溫壯腎陽,4個中藥一起使用,可以治下元虛衰之本,是地黃引子之中的君藥;附子肉桂可以助陽益火,還可以幫助肉苁蓉,巴戟天溫暖下元,補腎壯陽,并可以引火歸原;石斛、麥冬:滋陰益胃,補後天以充養先天;五味子可以酸澀收斂,還可以幫助山茱萸固腎,并且還可以協助肉桂納氣歸腎;上述五味藥物可以幫助君藥,滋陰溫陽補腎是地黃飲子之中的臣藥;石菖蒲、遠志、茯苓可以化痰開竅,可以治療痰濁阻竅之标,而且還可以上述補腎藥相配伍,達到交通心腎的目的,是地黃引子之中的佐藥;在熬藥的時候再加上少許的姜和棗,以達到和胃補中、調和藥性的目的。上述13味中藥一起使用,可以達到陰陽雙補的目的,使得下元得養,水火相濟。

雖然地黃飲子配伍精妙,标本兼治,上下兼修,以治本為主,補中有斂,開中有合,滋而不膩,溫而不燥,但是我們還是不建議自己用藥。

因為首先兩本中醫經典《聖濟總錄》,以及《黃帝素問宣明論方》之中地黃飲子略有不同。《聖濟總錄》之中的地黃飲子是上述13味中藥,而《黃帝素問宣明論方》之中,在13味中藥基礎上又增加了薄荷,以達到疏郁利咽、清輕開竅的作用。

其次,如果是腎虛較重、痰多火旺的患者,我們要将方中的肉桂、附子減去,改為:浙貝母、鮮竹瀝、膽南星以增加清化痰熱的作用;氣虛較重的患者還要酌情增加:人參、黃芪,以達到益氣補虛的作用。

最後還要提示,如果是火氣逆生,肝陽偏亢的患者是不建議使用地黃飲子的。

因此我們在使用中藥之前一定要到公立醫院,由醫生望聞問切之後再用藥,千萬不要自行用藥,因為中藥雖好也是是藥三分毒,嚴格的辨證論治,才可以使藥效發揮到最大,不良反應降到最低。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