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古人的智慧——兒童穿衣服的原則(上)

前言:兒童具有哪些顯著的生理特點?什麼樣的養護方式更有利于他們的生長發育和健康成長?這些問題并不是現代醫學才有研究,我們的祖先經過上千年的觀察和實踐,對此早有很多總結和論述,可惜現代人對先輩古老的智慧反而變得非常生疏和陌生,甚至很多人會覺得,那些老掉牙的東西早過時了。


可是,大家是否想過,人類雖進化了幾千年,但人體結構和髒腑功能卻并未發生根本性變化,祖先用無數代人積累和驗證出來的經驗和知識,真的全都無用嗎?
從今天開始,我們嘗試摘取古代一些著名兒科典籍的經典内容分享給大家,值不值得借鑒,大家不妨自己去嘗試、觀察和思考。

先給大家看兩段古人育兒的總原則: 《乳子護持歌》養子須調護,看承莫縱馳;乳多終損胃,食壅則傷脾;衾濃非為益,衣單正所宜;無風頻見日,寒暑順天時。——明 李榳 《醫學入門》
忍三分寒,吃七分飽。頻揉肚,少洗澡。及要背暖肚暖足暖,要頭涼心胸涼,亦至論也。——宋 陳文中 《陳氏小兒病源方論》
這兩段說的是兒童日常養護中最重要的吃和穿的原則。首先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古人的穿衣之道。
新手媽媽們經常覺得迷惘,要怎麼給孩子穿才合适?總說要三分寒,那什麼是三分寒?我們今天就試試來分析一下。
中醫認為人的身體有汗無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判斷标準。比如我們如果摸到孩子的腋下是澀手的,沒有水,那就是微微有汗;如果摸他腋下,再撚我們的手,像沒摸以前一樣滑,那就是無汗。
我們看孩子穿衣合不合适,可以先摸後背,如果後背澀手,那就是有汗,就不用再摸腋下;如果背不澀手,摸摸腋下,如果澀手那是有汗;如果腋下摸上去,手的濕潤度沒有變化,那就是無汗。穿衣的時候,穿到孩子腋下微微發澀就可以了。
後背可以無汗,腋下微微發澀,差不多是剛好的穿衣準則。 當然這指的是平時健康狀态時的參考标準,生病的時候,出汗情況會随病情變化,比如發燒了,可能怎麼也不出汗,就不能用這條去衡量了

再看看更細緻的原則。 要背暖肚暖足暖,要頭涼心胸涼。
“為什麼背要暖”?大家都知道脊椎裡面有脊髓,是大腦和身體信息溝通的通道。脊椎深層有督脈,脊椎兩側各有兩條膀胱經,五髒六腑的腧穴都在膀胱經上。腧穴是五髒六腑跟腦聯系的樞紐,五髒六腑的信息通過經絡傳達給腦,經過腦處理分析之後,大腦再發布指令,協調五髒六腑之間的關系。

所以背部曆來就受到古代醫家的重視。背要暖,如果寒氣侵襲到背部的督脈或者膀胱經,局部的氣血受到阻滞,就會産生信息溝通的障礙。寒氣一吹,血管經絡一收縮,應該傳達的信息沒有傳達,應該下達的指令沒有下達,五髒六腑就會混亂,所以要注重背部的保暖,盡量不要讓它受風寒。
其次要肚暖。我們的消化道消化食物的時候需要溫度,肚子吹了風之後,消化食物的溫度達不到,就容易拉肚子,或者用中醫的話來說會完谷不化,吃什麼拉什麼,大便裡有未完全消化的食物,所以要注意腹部的保暖。古代孩子們經常都會穿個肚兜,護住肚子就是這個道理。
另外還有足暖。寒從腳下起,喜歡中醫的朋友會知道膀胱經的全稱叫太陽寒水,它正經過我們的腳外側,同氣相求,寒氣也喜歡從這裡進入人體,所以注意腳的保暖可以減少受寒幾率。
要頭涼。大腦為諸陽之會,熱量高了大腦就容易不清醒,不要讓它太高溫。
心胸涼。中醫講的心,是有形無質的東西,它确實存在,但看不到,心藏神,神就在這。心是陽氣發動的地方,要保證它的清涼。它原本陽氣太盛、不能讓它過熱,所以古人給小朋友戴長命鎖,玉石或者金屬的,來幫助這個地方散熱。


另外,小兒純陽之氣,嫌于無陰,故 下體要露,使近地氣以養其陰也。——明 萬全《小兒初生養護門》
“蓋下體主陰,得寒涼則陰易長,得溫暖則陰暗消。是以下體不與帛絹夾厚溫暖之服,恐妨陰氣,實為确論。”——元 朱丹溪《格至餘論》
這兩段話其實講的是民間習俗給小男孩穿開裆褲的理論依據,放在現在很多媽媽會嫌開裆褲不衛生,但我們仍然可以去理解這其中的原理,給孩子選擇合适的褲裝。

下體主陰,人肚臍以下部分,是陰氣所主。什麼道理呢?
人身上最容易熱的地方是頭,頭部的氣血帶着熱氣往下降,降到會陰穴,氣血在會陰穴冷卻了,再帶着這個冷卻的氣血往上升,供給腦。
如果腦得不到降溫的話,就要死機——驚厥,這和電腦是一樣的道理。降溫全靠我們肚臍以下的部分,下焦的腎來進行,心腎要相交,這是中醫的理論。心主火、腎主水,這個心火一定要進入到水裡去冷卻。腎水(下)是北方寒氣,可以冷卻南方心火(上)。小兒陽氣盛的火,要靠腎水來涼。腎,是補充物質能量的重要來源。這個地方需要涼和冷,因為他本來的屬性就是北方,自然的屬性就是這樣。
下體主陰,得寒涼則陰易長,因為陰本來就是向下的涼的,陽是熱的、暖的。得寒涼則陰易長,得溫暖則陰暗消。
如果在腎水裡,下體的溫度過熱的話,這個冷卻工作就做不好。下體溫度高了,心火再降下來的時候 就得不到充分的冷卻。心腎交通工作就會出問題,從而影響整個身體的運作和發育。
孩子小的時候氣血旺,陰常有所不足。 要養好陰,下體需要保持寒涼。尤其是小男孩,不能熱着小丁丁,對将來的生殖能力會更有好處。

當然保持寒涼不是說要凍着孩子,隻是下身可以比上身穿得再薄一點。比如說,上身穿了件秋衣加外套,下身再穿一條褲子就可以。大緻上,下身可以比上身少穿一件。
上面講的是兒童穿衣基本原則。那麼 我們再看看古人于四季之中是怎麼具體給孩子穿衣服的。

凡兒于冬月須着帽項之衣,夏月須着背搭, 及于當脊,襯綴一重,以防風寒所幹。凡兒于春時,不可覆頭裹足,緻陽氣不得出洩,則發熱矣。——宋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這兩段說的是:小兒冬天要穿有帽子和領子的衣服,夏天穿有背搭的,可以在脊柱地方多縫一層布,以免收風寒的侵襲。到春天就不要再“覆頭裹足”了,因為頭部為六陽之會,要保持清涼,以免捂陽發熱。
來看兩幅佐證圖:清代繪本《清平樂事 圖》,畫的是秋季的景象,大家可以看到在圖裡的小兒秋冬天的時候都戴着護住頸後的帽子:

還有這幅清代《歲朝歡慶圖》裡也是:

與風相關的很多重要穴位: 風池、風府、風門、翳風、秉風都在我們的頭項肩頸這一塊,有意識地保護好這一塊,充分符合内經裡說的“虛邪賊風,避之有時”的原則。
反觀現代人,秋冬白天不會護住脖頸不說,晚上為了涼快、透氣,經常室内開着暖氣,然後打開窗戶睡覺,讓賊風乘着人睡眠中抵抗力最低的時候悄悄潛入。 “風”為百邪之長,這樣給它大開方便之門,讓它能輕易進出你的“身體”,真的好嗎?

其實古人對風邪的重視不光表現在給孩子穿衣上,比如宋代的劉昉在《幼幼新書》裡說到:“兒母乳兒,三時摸兒項 風池,若壯熱者,即須熨,使微汗。”
兒母乳兒,三時摸兒項 風池,若壯熱者,即須熨,使微汗。

——宋 劉昉 《幼幼新書》 作者認為:孩子日常養護,需要常常留意 風池這個部位。當父母的可以每天多次,經常摸一摸小兒脖子後的風池穴,如果發現發熱厲害,就進行按摩、熱敷、吮痧,能夠出了身微汗就好了。
現代我們在應用時發現,其實不局限于風池,如果是發現孩子有受風的迹象,比如有鼻塞、流涕,可以捏捏腦後及肩頸上的風池風府風門這些穴位,如果孩子痛得躲,表示受風的可能性大,多揉揉,揉至不痛,往往風也就解了。
特别注意如果孩子已經有發熱的情況,風池、風市這兩個穴位因為在膽經上,膽經氣息為少陽相火,如果采取揉法,容易調動相火讓熱更往上竄,可能引起體溫升高,沒有把握的家長,在孩子發熱時不建議揉這兩個地方。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