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了企業“經營規劃”的“四個點”和“四條線”的基本原則,我們要回顧一下前面的讨論。資本是企業“夢開始的地方”,無論宏觀體系還是微觀基礎,經濟活動的出發點,都是從資本開始。
依據“先資本、後銷售”的基本邏輯,在正常情況下,企業的經營目标、銷售目标就和銷售市場無關,是所有企業和企業的從業人員,都必須時刻牢記的。
在制定“經營規劃”過程中,規劃路徑和規劃方法是貫穿整個流程的主線,每一步如何處理,自然是規劃中的重要内容。
現代我們讨論“算了再做、先算後做”的“财務管理2.0體系”中重要内容,“經營規劃流程”的“六步法”。
第一步,股東權益。
在前面對“四條線”的分析中,細心的朋友會發現,四條線的第一步,都是從股東權益開始的。
從産業投資的角度,理由是顯而易見的,因為,所有企業産生的第一步,就因為投資者“出錢投資”。
我們讨論資本國家化、資本産業化、資本社會化,分析傳統的自然經濟、工業化早期、工業化後期,都是圍繞一條主線,資本形成能力。
在任何時候,資本規模決定生産規模,是最簡單的原理;多大的資本決定多大的生産規模,是一個硬道理。
第二步,企業負債。
企業的産權比例必須在合理的範圍之内,财務杠杆太高,會産生過高的财務費用、财務風險、經營風險。形成合理的财務杠杆,是設計杠杆性指标的初衷。
任何企業投資和經營活動,無論是短期資本、長期資本、永久資本,必須有合理的“資本結構”,是公司理财理論的最基本要求。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一本類似于史蒂芬·羅斯主編的《公司理财》之類的教科書,看看“M&M理論”,很快就能理解,企業負債必須與股東權益相匹配。
第三步,經營資産。
按照借貸法則和權責發生制,資産負債表的借方和貸方應該相等,隻有有了“貸方”的資金來源,才有可能有“借方”等量的經營資産。
企業的融資水平決定了企業的總資産水平,第三步幾乎無需計算,是自然而然地産生的。
需要考慮的是資産形成過程中的投資效率和投資周期,公司理财中的“營運資本管理”理論和“資本預算”原理,主要就是為了解決短期經營資本的管理和長期投資資本的決策(也許後續讨論)。
經營資産形成以後,客觀上就決定了企業的生産能力,沒有生産機會,就不形成企業資産,是企業經營管理的“鐵的紀律”。隻要不是亂投資,不可能形成“過剩産能”(後續讨論),第三步完成了。
第四步,銷售收入。
資産水平确定以後,依照銷售百分比法,生産的産量和銷售的銷量自然決定,銷售收入也就确定下來。
特别強調,企業的銷售增長有“四條線”,除了出現銷售市場的“異常情況”的“萎縮增長”,超常增長、正常增長、内含增長等三種情況下,企業的實際銷售狀況都和銷售市場無關。
必須記住,一旦出現企業的銷售增長與銷售市場相關的情況,說明市場機會已經不存在了,也就是前面分析過的,四大靠山中“市場靠山”已經倒了,不能再依靠了。
如果企業無法形成新的技術創新、團隊創新、資本創新優勢,繼續投資一定是“無效投資”,而根據投資有效性标準,無效投資的唯一選擇,就是“停止投資”。
第五步,成本費用。
同樣,根據銷售百分比法,成本費用和銷售量和銷售收入直接挂鈎,根據正常總量決定銷售收入以後,需要核算成本和費用。
對于“短期經營”所需要的短期成本和費用,“長期投資”需要的長期成本和費用,“永久創新和發展”所需要的成本和費用,主要根據“曆史數據”進行計算,然後按供應鍊管理的原理,測算市場“變化程度”。
第六步,企業利潤。
銷售收入和成本費用确定以後,就到了經營和财務規劃的最後一步,核算企業利潤。
企業利潤是企業經營、投資、發展的根本基礎,按照“一緻性原理”,企業的投資也是投資,沒有任何特殊性,需要按“市場有效标準”、“産業有效标準”、“投資有效标準”進行比對。
比對公式非常簡單,就是前面提到的“M系數”。M>1,符合有效投資标準,繼續經營活動;M<1,不符合有效投資标準,停止經營活動。
按照“六步法”,我們可以來個“順口溜”,“一看權益,二看負債,三看資産,四看銷售,五看成本,六看利潤;繼續不繼續,效率說了算”。
“六步法”,從企業投資的“原始出發點”權益投資開始,直到企業投資的“最終目标”利潤結束,最後反映了企業投資和經營管理的基本目标,“股東權益收益最大化”。
用“結果/原因”,“權益收益率=利潤/權益”,簡單明了地反映了産業投資的因果關系,反映了産業投資的基本邏輯。
在“全面預算管理”的思想影響下,許多企業,事實上走的是“先訂單、後資本”财務規劃路徑。
從“第四步”銷售收入出發,為了完成銷售目标,必須走“第三步”經營資産,擴大經營資産規模,擴大資産規模,必須有資金投入,于是,就有了“第二步”負債融資。
基本路徑為“銷售收入-經營資産-負債融資”,最後導緻财務杠杆過高,資本結構不合理,資金鍊斷裂,隻能破産倒閉。本人把這種現象歸納為“三步倒”,可以用三句話描述,“有訂單就接,跟着訂單走,搞點錢就死”。
“六步走”還是“三步到”,反映了不同的經營理念、不同的規劃路徑、不同的決策方法,最後是不同的投資結果。
在“六步法”基礎上,我們可以總結财務管理2.0體系的“基本特征”,就是“算了再做,先算後做”,事先規劃、事後執行,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主要是執行事先就已經做好的經營和财務規劃。
整個财務規劃體系,可以簡單總結為“531體系”,也就是“5個規劃、3張報表、1個控制體系”的總體的财務規劃體系。
第一個層面,是做好五個方面的财務規劃,設定基本的“管理目标”。
五個方面的财務規劃是指第一步和第二步形成的“融資規劃”;第三步完成的“資産規劃”;第四步完成的“銷售規劃”;第五和第六步完成的“利潤規劃”;另外,還要完成“現金規劃”(後續讨論)。
做好了“五個規劃”,就有了企業的融資活動目标、資産規劃目标、市場銷售目标、經營利潤目标和現金管理目标。完成了企業經營管理的目标設定,使企業各方面的管理可以做到“目标導向”,所有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第二個層面,是做好三張預計的财務報表,形成具體的“控制方向”。三張預計的财務報表是指預計資産負債表、預計利潤表、預計現金流量表。
在完成各個主要方面的财務規劃後,“融資規劃”和“資産規劃”合成“預計的資産負債表”;“銷售規劃”和“利潤規劃”,合成“預計的利潤表”;而“現金規劃”,則做成“預計現金流量表”。
“三張報表”,反映的是企業将來的财務狀态,如果财務狀态不滿意,可以事先采取措施,尋找對策。先有報表、後執行,這就是财務管理2.0體系的核心思想。
第三個層面,是形成有效的“财務控制體系”,控制日常的企業活動(後續讨論)。在做好的三張預計的财務報表基礎上,形成了财務控制的“具體方向”。
企業的實際經營管理活動,是按預計的财務報表執行的。隻要企業的實際财務狀态沒有失控,就嚴格按報表執行。如果實際财務狀态失控了,再想辦法解決問題,形成有效的财務控制體系。
“5個規劃、3張報表、1個控制體系”的總體的财務規劃體系,就是 “531體系”。可以防患于未然,有效控制企業的經營風險和财務風險。
要點
1.“六步法”,權益-負債-資産-銷售-成本-利潤;
2.“531體系”,5個規劃-3張報表-1個控制體系。
上一篇
當資本掌控一切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