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本來單純》是豐子恺先生的一部散文漫畫集,但這簡單六字同樣也可以說是他的人生注解。
在豐先生的眼中,單純不是幼稚的天真,而是一種超越了世故,知道人世間種種矛盾、種種問題之後去達觀看待這個世界,然後遊戲其間。
在同時代的畫家或者藝術家中,豐子恺的漫畫自成一派,讓人過目不忘。
他的畫可分兩類,一類關心時事、針砭時弊,比如充滿了悲憤與憂情的抗日宣傳畫;另一類極盡能事地描繪了日常的溫情、詩意與情趣,現在看來,就好像是那個的時代親切留影。
因為受良師弘一大師的影響,豐子恺與佛結緣,在29歲生日的時候,他皈依佛門并取法名“嬰行”,之後便以居士自稱,用修行踐行着佛家大義。
平民藝術家,世俗的丈夫、父親,佛家居士,豐子恺在這多重身份中曾矛盾迷茫,但卻以一己心力做到不負衆人;曆經年輕時的戰亂頻仍,晚年的無情迫害,他卻依舊給世人留下了那麼多的愛與慈悲。
豐子恺有自己的處世哲學,那便要回到開頭六個字,“活着本來單純”,親近孩童和心系平常就是其中法門。
赤子之心:“天地間最健全的心眼”
豐子恺曾在《兒女》一文中說道:“我的心為四事所占據了:天上的神明與星辰,人間的藝術與兒童。”
豐子恺養育了三子四女。每次做完事,他就投身到孩童們的世界裡,不亦樂乎。天真爛漫的兒童也成了他不竭的靈感來源。
孩子擁有“天地間最健全的心眼”,這是與生俱來未蒙塵埃的“赤子之心”。童心這東西雖為嬌弱的孩子所有,卻擁有着無比巨大的力量。
譬如能夠最簡單地享受當下。
豐子恺講述過一段在動蕩時期和孩子們一起臨時避難的經曆,當大人們提心吊膽、愁容滿面地度秒如年時,孩子們卻在救濟場所的涼亭、草坪裡玩得暢快盡興,仿佛在進行一次家庭短途旅行。
“不知者無畏”,但是明白戰争殘酷、世事難料的大人們就必須滿腹憂愁了嗎?
學會像小孩子一樣放松下來吧,縱使俗事纏身、煩惱無數,但永遠緊繃着神經根本于事無補,就别再錯過了眼下的風景吧。
再譬如寬容。
小孩子自然不懂什麼叫寬容和原諒,但是他們的記憶總是很短暫,并且多數“隻記好不記壞”。委屈、責怪以及一些成年世界的無意中傷在他們這兒都化作澄澈雙眼的幾滴淚珠,灑向大地。或許隻有這麼及時地清除污穢,才能為心靈騰出地方,去盛放更多美好的東西吧。
學會像小孩子一樣忘掉那些讓人不開心的事情吧。日子總是像從指尖渡過的細紗,在不經意間悄然滑落。那些往日的憂愁和哀傷,在似水流年的蕩滌下随波輕輕地逝去,而留下的歡樂和笑靥就在記憶深處曆久彌新。
對于童心,白岩松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其實童年隻有幾歲,真正該萬歲的是童心。我看到過很多優秀的中年人和老年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旺盛的童心,他們都經曆過風風雨雨,卻像未曾被‘污染’過,眼睛裡依舊灼灼生輝。”
如果說與生俱來的赤子之心是上天賜予的珍貴禮物,讓每一個人能更好地去認識和感知這個世界;那麼,曆經歲月淘洗和世事打磨之後,能夠再次去尋回童真,則是一種豁達态度和超然智慧。
“這世界是有心人的世界”
“不亂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來,不念過往,如此,安好。”這句很有分量的雞湯也是出自豐老之口。對待當下的生活應當盡力地沉浸,過好每一個瞬間。如果總是把目光投射在遠方或者過去,就難以把精神集中在當下的事物中,去創作,去品味,去沉澱。
“這世界不是有錢人的世界,也不是無錢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有心,是對尋常事、尋常人處處留心,相信萬物有靈且美,相信平凡之中亦有震撼。
一次,豐子恺覺得家裡的自鳴鐘太過單調,便動手改造起來。他将表盤描繪成藍天草地的景象,又補上幾根楊柳枝,更神的是他在兩指針的尖端貼上了黑色小飛燕剪紙。這樣一來,時鐘和分鐘走動時,就變成一雙飛燕在垂柳中互相追逐了。
在生活中汲取靈感,進行适當的加工和創造,再融入到日常之中,便可制造驚喜和妙趣。每一個活在當下,用心感受生活的人都有這種“移花接木”的本領,把眼前所得的歡喜,内化于心,外化于物,既豐盈自己,也回饋周遭。
—FIN—
照片丨網絡
排版&編輯丨叢林君
▼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