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個人越成熟,越能發現一個道理:
現實中很多事情往往不是非黑即白/對錯;
現實中很多人往往不是善就是惡/朋友就是敵人。
極右是錯的,極右是對的;黑的極緻是白,白的極緻是黑。善惡遵循這個邏輯。世界上沒有絕對的東西,一直在循環轉化!
所以,如果單純以“對”與“錯”來判斷事物,總是有失偏頗的。而把握好“尺度”遠比明辨是非重要!
中國人凡事講“度”,“度”字體現了中國人最大的智慧。淺嘗辄止,就是程度太淺,不能從根本上改變事物。
但是,物極必反,樂極必反,這就告訴我們,過了那個度,一切都會向相反的方向發展。所以才會有什麼都隻要八毛錢的說法。
很多人能成功,不僅僅是因為他們能明辨是非,而是因為他們知道什麼是恰當的,什麼是不偏不倚的,他們總能找到那個平衡點!
做人的本質在于把握“度”,善于把握分寸,這是人生最重要的藝術。
西方是一個二元社會,很多事情都是對立的:不是對就是錯。而中國則有二、二、三、三生。我們有一個三,所以很多東西不是對立的,而是共存的。
所以西方人做事總要問對錯。中國人做事總是在把握分寸,做人的本質在于把握尺度。
記住這句話,可以讓你瞬間明白很多以前想不通的事情。
讓我們來看看中國智慧的起源:
八卦告訴我們,陰中有陽,陽中有陰。
很多人和事往往是非黑即白,非白即黑,或者黑到一定程度就是白,白到一定程度就是黑。
現實中,沒有完全的對錯。好事和壞事,好人和壞人,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有時候,好事做絕了就成了壞事,壞人做到了極緻就成了好人。
以吵架為例。西方人處理吵架的時候,總是分清誰對誰錯。中國人不一樣。比如兩兄弟吵架,如果非要分清是非,結果是明了的,但是兄弟倆的心卻是散了。
就算對錯,但感情有落差,又有什麼意義呢?
所以在中國,大人處理兄弟吵架,老師處理同學打架,領導批評員工糾紛,肯定會說你們倆都有錯,你們倆都要挨罵。然後,要告訴他們互相反省,互相道歉,互相認錯。
所以中國人講究彼此的妥協。夫妻之間,兄弟之間,同事之間,同學之間,如果非要分清誰對誰錯,最後還是會脫離德國。雖然天天生活在一起,但有時候不如路人。
就算你有理,就算你有理,就算你主動,你還是不能無理取鬧,不饒人。你必須經常檢讨自己的缺點。沒有人是完美的。你要看自己怎麼才能進步,哪怕是想讓對方和你一起進步。這是大局。
比如很多人認為自己做的事情是對的,然後就卡在了死胡同裡,對别人寸步不讓,表現得好像自己走遍天下,咄咄逼人。
還有很多人講道理不等人,但最後往往殺敵1000賠800。這是一種雙輸。隻是雙方輸得更慘的問題。甚至可以驅使對方與你同歸于盡。何必呢?
也有很多人因為一些功勞而以自己為榮,讓周圍的人很不開心,然後不得不在自己的正确和别人的錯誤之間劃清界限。
以上這些人,往往被别人讨厭,被别人算計。古往今來,這件事牽扯的人太多了。
所以,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控制分寸,你做得越對,你就會得罪越多的人。因為你總覺得自己是對的,不會讓任何人得到半分,你就和周圍隔絕了。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看到這樣的人。他們隻是不知道如何改變事情。最後,他們的親人隻能成為路人,甚至是敵人。
人與人之間,如果非要争是非,結局一定是兩敗俱傷,就看誰輸得更慘。
所以和諧才能賺錢,和諧是一切的重中之重。
三
西方人做事的過程中總是追求公平。做事的過程和手段一定是公平的,但最後的結果不一定是公平的。
比如總統選舉,看起來每個人都有投票權,所以選舉過程是公平的,但是每個人都可以投票,這也意味着每個人的權力很容易被幹擾和轉移,所以金錢和輿論可以在背後發揮作用。
而中國人做事一向追求公平。不管采用什麼樣的方法,哪怕是灰色的,最後的結果總是公平的。
西方很多事情都是靠法律解決的。法律相對客觀,但結果往往不公平,因為在自由市場經濟中,法律必須優先為富人服務。
中國很多事情都是靠江湖規則解決的,江湖規則往往是灰色的,但最後的結果永遠是公平的,因為江湖規則的本質就是各種力量的相互制衡,最終弱者會變強,強者會變弱。天道,損有餘而不足。這是公平的。
中國人之所以總要把握尺度,是為了結果的公平。我們可以允許别人在過程中犯錯,不要對别人要求太高,對很多就在我們眼皮底下發生的事情視而不見。隻要結果符合人的意願,就可以适度放手。
這就像任的那句話:“不要嫉惡如仇,非黑即白……幹部有一些想法或問題很正常,沒有人沒有問題。”可見,任才是真正的“人性大師”,他非常明白灰度思維的價值和意義。
一條河流可以千回百轉,但最終還是彙入大海。人也是如此。過程可以迂回,方法可以多樣,但結果一定要順應潮流。
四
真正有能力的人,在任何時候都能做到以下兩點:
第一點叫“上下兼容”,指的是對高低層次的人的包容性。他可以随時和各種層次的人分享同一個頻率。
第二點叫做“左右和諧”,指的是在對與錯之間找到最合适的點,往往是灰度,這是對度最準确的把握。
換句話說,真正有才華的人是可以随時融入周圍環境的,而不是被所有人排斥的。
但是,一個人要真正達到這種智慧的境界,就必須能夠随時放棄或者壓抑自己的很多東西,包括很多先天的偏見,還有先天的悟性和能力。
今天,我們必須明白一個真理:
1.灰色思維是生活的常态;
2.灰色地帶是社會的常态。
生活的本質就是在灰度中尋找光明。這個世界上隻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看透了這個世界的真相,還愛着這個世界。能帶領大家從絕望中看到希望的人,才是這個世界真正的英雄。
所以,有大智慧的人,從來不會簡單地以“對”與“錯”來判斷事物,而是不斷地平衡那個“度”。把握好“度”,大局就不會亂。
灰色思維是最高的思維方式。把握好尺度是我們努力的重點。
《金剛經》說,“萬物有為,如夢、露、電等。”。含義:世間萬物變化無常,變化快如閃電。我們不要執着于它的表象,或者被各種表象束縛于我們的認識。我們不要面面相觑,被表象所迷惑。
金剛經也說:一切表象都是虛幻的。若相見,則見佛。意義:一切表象都是我們心中的想象。如果你能看到各種表象背後的本質,你就會充分意識到它們!
也就是說,在正常生活中,我們看到的都是黑白的,隻是表象而已。不要執着于這些表象,也就是所謂的“異相”。你應該能從表象中看出真相。
所以有這樣一句話:檢驗一個人能力的标準,就是看他腦子裡能不能同時有兩個相反的想法,并保持正常行動的能力。
其實,人生最難得的,不是你曆經風雨後,看透了真相。
人生最難得的是,當你看透了真相,還能保持初心。
世界上最貴的稅是“認知稅”。人一輩子都在為認知買單!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