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五苓散治療腹瀉

導讀:五苓散的化氣利水兼解表的功用已被世人普遍認識,但因此而使五苓散的其他諸多功用得不到醫者的應有的重視,實為一大損失。

論五苓散的臨床應用

著/裴永清

五苓散始出于《傷寒論》第71條,用以治療因太陽表邪不解而随經入腑,阻礙膀胱氣化,緻發水飲内停的太陽蓄水證。五苓散的這種化氣利水兼解表的功用已被世人普遍認識,但因此而使五苓散的其他諸多功用得不到醫者的應有的重視,實為一大損失。鑒于此,現僅據仲景運用五苓散的經驗,談談該方的臨床應用。

五苓散治療腹瀉。

《傷寒論》第159條雲:“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鞭,服瀉心湯已。複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複不止者,當利其小便。”

本條在學習時可以認為是傷寒誤治後出現下利的病人,又經醫生一誤再誤緻下利的治療記述,同時亦可以把它活看成是仲景對一個下利證的辨證論治:脾虛兼寒熱錯雜心下痞的下利,用甘草瀉心湯治療;中焦脾陽虛寒下利,用理中湯(丸)治之;下焦滑脫不固的下利,用赤石脂禹餘糧湯治之;非寒非熱,非虛非實,用上述方法均不可治愈的水瀉,用利小便的藥來治療,仲景未明言其方藥,餘體會可選用五苓散治之。


換言之,對于一個腹瀉病人,和之不愈,溫之不止,固之不瘥的腹瀉,即當考慮是否是水飲犯于胃腸之腹瀉,“當利其小便”,所謂“利小便以實大便”的方法。此法所治之腹瀉,是以腹瀉之物以水為主,又稱水瀉,兼小便不利是該種腹瀉的特點。仲景隻言利小便治法,未明言其方藥,其中必有寓意。因為利小便之方有寒熱之分,偏熱者可以六一散治;偏寒者可用真武湯;偏熱而見陰傷水停者又當用豬苓湯治;沒有明顯寒熱之分的水飲犯于胃腸之腹瀉即當用五苓散治之。

《傷寒論》霍亂病篇雲:“霍亂吐利,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亦反映了五苓散治療水瀉之意。分消走洩,開其支河,利小便以實大便之法是治療水瀉的良策。仲景不出固定方藥,意在示人随證變通其利小便之方藥。


餘本仲景此法,用五苓散治愈水瀉之人甚多,體會有五:一是腹瀉以水為主;二是兼見小便少;三是無明顯寒熱之情;四是兼傷食者用五苓散加焦三仙;五是水瀉之證多見于現代醫學診為急性胃腸炎或急性腸炎病人中,符合上述一、二、三項者即可用五苓散加減治之,效果可靠,而錯用溫、清、補、澀等法絕無效。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