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母嬰育兒 > 正文

父母對孩子最大的殘忍,不是吼罵,不是離婚,而是……

電視劇《加油媽媽》中,一個孩子的哭訴讓人心酸破防。

面對将要離婚的父母,一直覺得父母更偏心弟弟、沒有安全感的小夫誤以為自己是那個“不被父母選擇”、“沒有人願意要”的孩子,情緒徹底崩潰失控。

“原來你們都覺得我不争氣,我早被你們放棄了。”

“真的要二選一,我和弟弟,你會選我嗎?!”

“我學習不好、性格不好,已經沒救了!你不用為難,帶弟弟走吧!走!”

“是我不要你們了……我誰都不要了……”

父母此時才意識到自己對孩子心理狀态的忽視。

那個“日漸叛逆”的孩子原來心裡憋着這麼些委屈,長期被忽視、被壓抑的情感一股腦湧出來,把孩子徹底壓垮。

《被忽視的孩子》一書作者、臨床心理學家喬尼斯·韋伯曾提出一個概念:

童年期情感忽視,是指一種由于父母沒能給予孩子足夠的情感回應所造成的創傷。

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感受視而不見,孩子抛出的情感長期得不到回應和滿足,将會給孩子的成長留下巨大隐患。

父母對孩子最大的殘忍,不是吼罵,不是離婚,而是……

“情感忽視”這個詞聽起來很令人警醒,但實際上,它的發生卻并不容易察覺。

電影《奇迹男孩》中,身為姐姐的維娅一直是個懂事的孩子。

比她小4歲的弟弟因為面部缺陷而經常需要就醫手術,也更需要家人的關心照顧,全家人的重心幾乎都轉移到了弟弟身上。

父母對孩子最大的殘忍,不是吼罵,不是離婚,而是……

她很愛弟弟,也很體恤父母的不容易,因此無論是對弟弟,還是對父母,她都不曾有過半分怨言。

在外人眼裡,他們是團結有愛的一家人。

在父母眼裡,維娅是最最體貼的好孩子。

就連維娅自己也自覺地安排好自己的一切、幫着父母照顧弟弟、懂事到不曾讓父母有過一絲擔心。

然而,情感的缺失卻在這個懂事的孩子心裡悄悄埋下了種子……

父母對孩子最大的殘忍,不是吼罵,不是離婚,而是……

她也想要每天能得到爸爸的悉心問候,她也想要偶爾能出現在媽媽的畫作裡,可她最終什麼都沒說。

不是因為她“不需要”,而是她認為自己“不該要”。

維娅心裡總有一個聲音在提醒自己:“弟弟更需要照顧”、“自己不能再給父母添麻煩了”。

可惜,疲于生活和照顧兒子的父母,從未留意到懂事的女兒也需要自己的“照顧”。

懂事如維娅,也隻是個尚未長大的孩子而已……

父母對孩子最大的殘忍,不是吼罵,不是離婚,而是……

英國精神分析學家唐納德·溫尼科特說過:

“撫養一個孩子成長為情感健康、可與他人形成健康連接的成人,需要父母給予一定量的情感互動、共情和持續地關注作為燃料。

而缺失這種必要的情感連接,孩子也許還會成功,但會感覺自己内心空虛,像缺失了什麼必要的東西,他們苦惱而掙紮,卻沒人看得到。

無疑,大多父母都是愛孩子的,“忽視”并非有意為之,

隻是他們自己也并未察覺、他們也是這樣長大的、他們也曾是“被忽視的孩子”。

那被情感忽視的孩子呢?

長大後即便表面看起來如常,但内心那個“空殼”依然在發揮作用。

他們會習慣與付出、卻很難學會接受,很難敞開心扉,也導緻其他人難以察覺他們真實的需求和渴望。

父母對孩子最大的殘忍,不是吼罵,不是離婚,而是……

在情感忽視中長大的孩子,往往容易出現這些迹象。

1. 麻木離群:找不到人生的目标和意義

情緒感受是生命的燃料,如果孩子在成長時期沒有得到充足的養分,長大後很容易活在空虛感中,缺失目标和意義。

不懂得表達自己,也不會甚至是抗拒向他人求助,情緒全部悶在心裡,凡事習慣了一個人扛。

他們無法對自己做出正确評價,總是誇大自己的弱點,淡化自己的優勢,甚至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2.自我歸因:發生問題一定都是我的錯

情感被忽視的孩子并非都是“冷血”,相反,他們通常會是很好的傾聽者。

他們能夠共情所有人的難處和不容易,對他人滿懷同情,卻唯獨不同情自己。

無論在生活中遇到什麼困難,都更易傾向于責怪自己。

被忽視的孩子無法識别情緒,也不會應對情緒,甚至會因為情緒的産生而責備自己。

普通人的自然情感體驗會在情感缺失的孩子心裡産生一種難以啟齒的羞恥感。

3.述情障礙,難以維持健康的親密關系

每一個經曆過情感忽視的成年人或多或少都存在述情障礙,他們無法辨認自己的情感,也無法辨認其他人的情感。

所以,他們很難向他人投以情感上的關愛,也極難找到維持親密關系的舒适位置。

述情障礙的人總是給人“不會好好說話”的印象,不是真的脾氣差,而是不懂得辨認情緒和表達,最終就會以憤怒的形式表現出來,傷害到身邊的人。

武志紅說過:“一個人的脆弱,很少是寵出來的,大多是幼時被情感忽視造成的。”

缺少情感滋潤的孩子,容易一個人活成一座孤島,内心壓抑的情感總有一天會把自己壓垮。

父母對孩子最大的殘忍,不是吼罵,不是離婚,而是……

兒童精神病學家唐納德·溫尼科特始終強調一點:

撫養孩子成長為一個健康快樂的成人并不需要教育大師和聖人,更不需要擁有一個心理學博士學位。

孩子的健康成長,隻需要父母多一些細心、多一些關心、多一些用心。

1. 優先孩子的感受,和孩子共情

當孩子産生情緒時,家長首先要做的不是教導,而是承接。

心理學家比昂提出過一個“容器理論”:

如果我們能作為一個大的容器去包容孩子的情緒,

接住他的眼淚,悲傷,無力,甚至是攻擊,能夠共情地去理解他的情緒,

而不是抽身離開,或是攻擊回去,

這樣,你就能看到他情緒外表下隐藏的脆弱。

接納這部分脆弱,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有建設性的。

家長為孩子做好這個“心理容器”,幫他确認自己的情緒、肯定自己的情緒、并引導他接住自己的情緒,才是回應的第一步。

2.約束孩子的行為,接納不完美

操控不是愛,同樣,放任也不是愛。

其實,重視孩子的情感表達,并不是說事事順着孩子、不能夠拒絕孩子、對他提出要求;

而是說,在對孩子提出要求、給與教導的同時,要顧及到孩子的感受,給孩子的情緒一個銜接點,讓他知道自己始終是被愛着的。

接納孩子的不完美,然後給予孩子正确的管教約束,溫柔而堅定地教給他為人處世的規範,這才是父母的職責所在。

要知道,“有被好好教導”也是孩子感受到“被愛”的重要一環。

3.安撫孩子的情緒,教他愛自己

《被忽視的孩子》一書中有這樣一個觀點:

如果在孩童時期父母對孩子的感受有足夠的共情,成年後孩子也會這樣善待自己。

如果孩子時期父母和孩子的關系足夠親密,足夠關心和接納孩子,那麼成年後孩子也會更善于建立親密關系。

誠然,愛人先愛己,學會被愛才能學會如何去愛,

而孩子能夠好好愛自己的底氣,就來自于父母“無條件的愛”。

養育孩子不容易,天下沒有百分百完美的父母,

同樣,也沒有哪個孩子的童年是百分百完美的,即便出現了“忽視”的問題,也還有補救的機會。

要知道,滿足孩子情感需求的最佳時間是出生時,其次,是現在。

作者 | 莫米,兒童心理研究愛好者,探究成長每一步,共同治愈,共同成長

圖片 | 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