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是中高考出結果的時間,有人歡喜有人愁。
而兩年前火爆全網的少年“鐘美美”鐘宇升,迎來了好消息,他考進重點高中——哈爾濱市第三中學國際部。
哈三中,是黑龍江省級重點中學,于1923年建校,至今近百年曆史。哈三中每年考入清華北大的人數也不少,是當地學生和家長的關注點。
不僅學業上收獲了果實,他還客串了正在熱映的電影《人生大事》,圓了一回自己的演員夢。
對于演戲,他對采訪的記者說:“演戲還挺過瘾的,沒演夠。”
“自我依舊熱愛表演,但第一身份是學生,将把學業放在首位,希望未來能把演戲當成副業。”
他爐火純青的演技,曾經引起大家的熱議,模仿老師上課、班主任接電話、老師生氣發飙,責罵差生,數落談戀愛的學生…….和真實的老師一模一樣。
導演苗九齡誇贊他,節奏感小天才。
還有人願意出1500萬與他簽三年合同,附贈一套北京朝陽區三室兩廳的房子。
大家都以為他會走捷徑,沒想到卻在學習路上努力耕耘,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
鐘美美拒絕了簽約,稱自己不想做個工具人。
鐘美美實現考入心儀學校的目标後,媽媽也十分開心。
而鐘美美說:“她不會像電影中小武的媽媽一樣,因為學習成績而暴跳如雷,也沒有要求我必須考某一所學校。”
《兒童教養中的細節》書籍中說:
我們要真正了解孩子、愛護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發現孩子潛能,尊重孩子,給他們自由飛翔的廣闊天空。鐘美美的媽媽就是,用尊重和支持發展孩子的内驅力,讓他自由飛揚;然後引導孩子學習、思考自己的未來。
1.被父母尊重的孩子也會尊重父母
鐘美美剛走紅的那段時間,學生和做網紅就是一念之差。
每天有超過6個小時都是合作的電話打進來,網上各種贊美和宣傳,不過,幸好鐘媽媽明智。
她既鼓勵和支持孩子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幫忙孩子拍攝作品,又在做選擇時當孩子的指路明針。
而鐘美美在母親開朗的态度中,即使初中叛逆的青春期,和母親也像是朋友一樣。
“自己不會為了流量刻意做什麼,在通告選擇上,也會跟媽媽一起商量。”鐘美美說。
所以在爆火的時候,鐘美美删掉了全網視頻,沒有走上網紅的道路;
在有熱度的時候,沒有接吃爛飯的推廣,每一個活動都要求是正能量的;
在中考之時,拼盡全力考上好的高中,先完成學生的使命。
尊重孩子的父母,換來了一個尊重父母的孩子。
其實在2020年爆火的時候,鐘美美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說要做演員,想考北京電影學院。
而兩年後他的想法發生了轉變:
“還是要在學習的基礎上工作,未來我想把演戲當成一個副業,因為我什麼都想去學。”
“學生一定是第一位,目前正在準備考雅思。進入哈三中國際部之後,除文化課之外,我也會選修其他課程,比如西餐禮儀、學術英語閱讀等。”
母親在表演興趣上的尊重,所以他也尊重母親,沒有放棄學習,等自己中考後再做決定。
耐心地等一等,鐘美美等到了更加成熟的自己。
對于鐘美美來說,鐘媽媽的尊重就像釀酒的酒曲,越久越激發他的醇香。
心理學家德西認為的,所有人包括孩子,都有的三個基本心理需要是:歸屬感、自主感、勝任感。
歸屬感:父母的接納認同和包容,孩子感覺自己無論做什麼,遇到什麼情況,父母都會包容和支持孩子。歸屬感被充分滿足的孩子,才會用心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自主感:孩子對自己的行為有了完全的掌控權,想做什麼就能做什麼,這樣他才會想到努力做好什麼。
勝任感:做自己擅長的事情,獲得别人的認可和喜歡,這是人性的特點。小孩也是這樣,擅長的事情很喜歡去做。因此,父母鼓勵應比批評多。
當這三個基本心理需要得到滿足後,孩子的成長更加自信從容。
而且,歸屬感和自主感強的孩子,他做什麼都更容易成功。
鐘美美在中考前3個月從寶泉嶺轉學來到哈爾濱市沖刺備考,第一次模考成績并不理想,理科也比較薄弱,但是他發現了差距之後,有規劃、有針對性地學。
“每天抓緊時間去做題,後期是每天做一套往年的模拟卷。晚上7點半放學後,回到家會學到12點。”
這股學習勁兒就像他去表演的那股勁。
被父母尊重的孩子,他的潛力可以發揮到最大化,無論在哪一行都比較容易成功。
2.被父母遙控的孩子終不會如父母所願
被尊重的孩子,幸福自由地成長;
而不被尊重的孩子,被家長控制着,無法自主,具有"傀儡型心态",他們宛如磨道上的驢,被人鞭策着,痛苦地生存。
還記得節目《少年說》讓人感到心痛的一幕,女孩站在高處,猶如失去靈魂的傀儡想要讨回說法,她鼓足勇氣大聲控訴父親:
“爸,你這樣把的我的小說和這些東西給摧毀了,我就感覺我那段時間,我就像失去了靈魂一樣。”
女孩從三年級開始寫小說,至今寫了56本,有30多萬字。
因為寫小說的原因,女孩子的文科成績都不錯,但是理科成績就不是很理想,學起來也很吃力。
于是,父親認為孩子理科成績不好是小說惹的禍。
那天放學,從來沒有幫女孩提過書包的爸爸,把書包提進了房間,把女孩一筆一劃寫出來的50多本小說,在房間一窩端了,全部撕掉,甚至把其他課外書用膠帶封了起來。
于是,她鼓起勇氣站在講台想要父親認錯,父親卻還是“爸爸相信你,先把理科成績提上去。”
走下講台,女孩的臉上滿是心碎和絕望。
失去了興趣的孩子,他的未來又有什麼動力變得優秀?
《有請主角兒》節目中出現過一個女孩,她說“大年初五,我又離家出走了,我再也不想回到那個家。”
女孩從小學習舞蹈,每天壓腰壓腿,刻苦訓練。
即使女孩的條件不好,柔韌度差,每次訓練都很辛苦,她依然堅持,還在腰上系了一根繩子,維持自己的體重。
畢業後,她興沖沖跑到父親說出了自己的夢想,“我要做一名專業舞蹈者”。
但是父親卻說“你和我回團隊裡學習雜技吧!”
女兒震驚和反對,但是父母說“我們是為你好,舞蹈工作有什麼出息!”
不顧一切,父母把她帶回了團隊裡學習。
“鞋子舒不舒服,隻有自己知道。”
女孩迷茫無助,她覺得自己的人生失去了目标,也失去了意義。
但是她依然不想屈服父母,她用離家出走,不學無術來反抗父母。
在《自驅型成長》一書中提到,一個人過不上自己想過的生活,他就會以自己決定的形式,來毀掉自己的生活,因為他想要證明“我的生活還在我的掌控之中”。
父母越控制,孩子越失控。
心理學家李雪說:
一個身體隻能承受一個靈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風,孩子實際上已經精神死亡。
所以我們不要做“導遊式”父母,沒有興趣就沒有教育,孩子的生長,源自于内在生命潛力的發展。
我們要做一個“非焦慮臨在”父母,讓孩子一見到你,就特别安心。
《自驅型成長》書籍分享了成為“非焦慮臨在”父母重要的三個方法:
一.用欣賞的眼光看孩子,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尊重和認同,産生由衷地喜悅,産生勝任感、
二。不懼未來,父母不要恐懼孩子未來沒有出息。現在看到的孩子的狀态,并不一定是他未來的狀态。比如,一個成績普通的孩子,将來可能是一個出色的運動員或歌手。
三.控制和調整自己的情緒,父母在焦慮的時候,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傳染給孩子。比如通過運動或者唱歌釋放壓力,也讓孩子學會自我控制。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有自己的優秀的地方,父母的尊重就是孩子最好的營養劑。
我們不要嘗試去控制孩子,木偶似的人生,沒有意義。
“喜歡就去做吧”
“孩子,你做得真棒!”
“我們相信你。”
願我們都能成為孩子麥田的守望者,守望孩子健康成長,尊重孩子的成長軌迹,讓他翺翔在廣闊的天空。
“您的分享,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青榄家長地帶(ID:educool):100萬中小學生家長聚集地,傳播科學的教育理念、實用的教育方法,讓育兒變得更輕松;研發并提供各學科趣味小課,讓孩子愛上學習。作者:青榄君。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