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疊概念的提出
2006年8月,谷歌首席執行官埃裡克·施密特在搜索引擎大會首次提出“雲計算”概念。2009年,美國國家标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了雲計算的定義和内涵。NIST認為,雲計算是一種基于互聯網的,隻需最少管理和與服務提供商的交互,就能夠便捷、按需地訪問共享資源(包括網絡、服務器、存儲、應用和服務等)的計算模式。根據NIST定義,雲計算具有按需自助服務、廣泛網絡接入、計算資源集中、快速動态配置、按使用量計費等主要特點。NIST定義的三種雲服務方式是:①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為用戶提供虛拟機或者其他存儲資源等基礎設施服務。②平台即服務(PaaS),為用戶提供包括軟件開發工具包(SDK)、文檔和測試環境等在内的開發平台,用戶無需管理和控制相應的網絡、存儲等基礎設施資源。③軟件即服務(SaaS),為用戶提供基于雲基礎設施的應用軟件,用戶通過浏覽器等就能直接使用在雲端上運行的應用。
折疊形成和發展
早在雲計算概念提出之前,亞馬遜已經在公司内部進行了雲計算部署實踐。亞馬遜設計了雲服務(Amazon Web Service,AWS),這項服務主要是把平時閑置的IT資源利用起來。在随後的時間裡,亞馬遜陸續推出了包括彈性計算雲(Elastic Compute Cloud)、數據庫服務(Simple DB)等近20種雲服務,逐漸完善了AWS的服務種類。2007年,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推出藍雲(Blue Cloud)服務,為客戶帶來即買即用的雲計算平台。2008年,谷歌推出Google Chrome平台,發布以谷歌應用程序為代表的基于浏覽器的應用軟件,将浏覽器融入了雲計算時代。微軟緊跟雲計算步伐,2008年在其開發者大會上提出了全新的雲計算平台計劃,并于2010年正式推出了自己的雲計算平台(Microsoft Azure),主要目标是為開發者提供一個平台,幫助開發可運行在雲服務器、數據中心、Web和PC上的應用程序。2008年,IBM與無錫市政府合作建立了無錫軟件雲計算中心,開始了雲計算在中國的商業應用。随後越來越多的信息技術企業參與到雲計算應用行列。百度、阿裡、騰訊、浪潮等國内企業紛紛布局雲計算,分别從不同的角度開始提供不同層面的雲計算服務。
雲計算的快速發展及其廣闊前景引起了衆多國家政府的高度關注,美國、歐盟、日本、韓國、印度等國家和地區都紛紛通過制定戰略和政策、加大研發投入、加快應用等方式加快推動雲計算發展。我國政府對雲計算也極為關注,積極布局發展。2010年10月,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的決定》,将雲計算定位于“十二五”戰略性新興産業之一。随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關于做好雲計算服務創新發展試點示範工作的通知》,确定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無錫五個城市先行開展雲計算服務創新發展試點示範工作。2015年1月,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雲計算創新發展培育信息産業新業态的意見》。2017年3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雲計算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指出到2019年,中國雲計算産業規模将達到4300億元,突破一批核心關鍵技術,雲計算服務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雲計算在制造、政務等領域的應用水平顯著提升,成為信息化建設主要形态和建設網絡強國、制造強國的重要支撐,推動經濟社會各領域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
折疊意義和影響
雲計算能夠提供可靠的基礎軟硬件、豐富的網絡資源、低成本的構建和管理能力,是信息技術發展和服務模式創新的集中體現。在雲計算模式下,軟件、硬件、平台等信息技術資源以服務的方式提供給使用者,有效解決政府、企事業單位面臨的機房、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和信息系統運維難、成本高、能耗大等問題,改變傳統信息技術服務架構,推動綠色經濟發展。
雲計算引發軟件開發部署模式的創新,并為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的發展提供基礎支撐,催生出強大的産業鍊和産業生态,将重塑新一代信息技術産業格局。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