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者乘生氣也,天之靈氣所鐘,不啻萬殊,而人事亦如之,豈得有常法乎,是法者糟粕也,臭腐也,理者神明也,奇也,顧神明固不在糟粕而舍糟粕更無以覓其神明,然則神明也糟粕也存乎其人,有其人則能貫通乎,法之中更能變化乎,法之外無其人則人為地害者固多,而地為法害者尤多,乃知人存則臭腐可化為神奇亦化為臭腐。
審諸穴場之體段而用法者凡四,穴場生氣有大小淺深之不同,而葬法因之,其大小有相去什佰淺深,有相去咫尺,當相其體段,消息始生氣得乘,而生人受蔭,不則乘死氣矣,謂之與棄屍同奚疑。
1、大葬法
生氣闊大,則靈氣之乘亦大,良由星晨高大龍虎寬舒而融結此闊大生氣,拘小葬之,則星辰龍虎内堂之靈氣所凝結者大,而穴小不足以收,則滿而溢于穴外矣,向能返氣納骨耶,大者大其羅圈塚堆也,雖無定式,而大略權衡于十尋五尋間。
2、小葬法
生氣小,葬法亦宜小,而塚墓不出二尋一丈之間;蓋小穴其星辰龍虎内堂大都俱小,亦居于大局之中者,必大局中已有微茫小局在,故融結此穴,但有影無形,而心粗氣淬者,不能察耳,葬得其法發揚極快,苟失其法,則滿棺蟻水,而冷退絕丁。
3、淺葬法
仰掌之脈氣輕清,而靈光寒于皮土,鋤一二尺土色佳,三四尺以下便砂石矣,若置棺于砂石之中,則泥水浸,而骨黑爛。
4、深葬法
厚重之質,其氣深釀,平岡上皆鬆散土,山隴上皆砂石,土失之于淺,則白骨爛而不及,放深則未納盡其氣,僅小發而已,江北平岡有深至數十丈,江南山隴未有深至十丈者,而江南平岡與江北又大異也。
取諸四勢而用法者凡二,垣局有大小,則化工之寓不薄厚,得其大鐘大福,小鐘小福,若氣不與棺相應,造化何能相屬。
5、厚葬法
厚葬者塚墩土厚也,但局寬廣,則氣寬,須土厚以納之,薄則靈氣遊而不宿,不宿則棺内烏有得氣。江北平岡龍虎動經數十裡,故深葬而不去其土,良有以也。
6、薄葬法
垣局緊小,靈氣亦薄,須薄土以發越極快,不耐久耳。土培墳,則氣僅凝于塚土,而不入棺。中氣不入棺,何異鼠穴存金。
審諸生氣之質性而用法者凡十五。天地交而萬物生,交者陽噓陰吸之候,中和之境也,陽一噓而陰得承,陰一吸而陽得施,造化唯一中和者。中之者其賦于形質者,有其清、其濁、其厚、其薄,而剛柔強弱之病形焉者,兩儀之有象也,若夫默默運于穆穆之中,目所不能視,手所不能指,而實先天地而常存,後天地而固有者,太極之無形也。然太極之無形,則在兩儀之有象處求之,而交即見端于不交,自可由不交以求其交中,即隐于不中之中,自可由不中以适其中得其交,而陽噓陰吸之情當矣。夫人之葬也,豈真藏也。雲夫乃葬夫天地之交也,葬大天地之交之中也。
7、吞葬法
入首開窩,大深乎太陽在内,外太陰,陰陽相接有微突,少陰之胎,太陽凝少陽之氣,從陽入聚,氣猶如人之吞物,穴體微小,不宜打破,如損壞立見天之四勢平夷,右加塚,因于其上則氣來乘風散,而陽噓陰吸之情泯矣,故用吞法葬之,其法于微凸下穿一小孔洞将棺相值,則内之山靈氣,由外之堂氣而凝如法則法福大,而綿遠,如明堂傾散不用。
8、吐葬法
太陰之脈,峻且強少舒,太陽便成穴,要知胎自太陰成,雖經變化,氣還急,葬法用吐氣始和淺井放棺毋淺入,人吐元氣,還到辰聚,氣俱喉裡出,後岡劍嵴,化出陽氣,少許雖已成穴,而氣尚未和,湊之則骨黑爛,而速禍,離之則氣脫,而冷退絕丁,氣不離棺,棺要得氣,棺氣相值,富貴始得故以吐法葬之,其法有橫吐,直吐,斜吐之不同,真以太陽旺處分葬而截其上截之近太陰者,至一空圹而下截,稍鋤尺許,結圹置棺與上空圹相連,則殺氣和,而生氣接矣,大抵太陰之脈必大舒陽氣,殺氣方盡,如其不爾,則置棺于皮土之上,今見陽氣尚少,而四勢又無容,用載故用也,必形體闊大穴場寬廣,土質深膩者,始可以吐法葬之,不然一塊豬羊右吐之禍生旦夕。
9、斜葬法
穴場窄了,直葬則上下難容,生氣稍斜,故放棺亦斜,若直兩圹,或橫放其棺,不用斜法,非首受殺,則足就冷矣,橫必稍闊為喜。
10、啣葬法
花将放時曰啣蕊,靈氣雖發,尚未散噓,吸之情自昭然,神明若隐又若現,不解,但有人啣物重則入口,輕則脫,入首星辰大開陽面,卻橫身俱靜而死,隻有微微一點昭然,此真天精天粹之極妙也,非至貴之地,極秀者不能有此,若逗号一點之中,則靈氣放,而滿棺泥水雖雲一點之外,則靈氣脫,而冷退絕丁,卻以啣法葬之,卻與含不同,含者含在口内,啣者啣在口,緻半在外,其法将棺半入脈内,半安脈外,不可用磚砌圹,即灰葬亦不可過厚,蓋此一點真靈之氣,寸土即寸金也,倘用大磚結砌與打破何異,附烏樟樹葉搗汁,和灰周棺三寸許萬年不朽。
11、息葬法
星辰雄大,元武粗重,殺氣直奔入于穴中,合口雖有一分之馀,生氣的,居極旺之中,若不阻卻其來,烏能沖和其止,息者憩也,止也休也,經曰地氣行乎中其行也,因地之勢其聚也,因勢之止,又曰,宛而中蓄然則葬也者,葬夫止也,今見主欠端嚴,龍處把衛,明堂朝對,俱休一定垂頭粗重峻急,而無止處,故以息法葬之,蓋粗重峻急之氣,稍憩,則殺氣休,而生氣止矣,其法于穴後大開平基,将粗之體,伐成天輪形樣,以作近身蓋氣,複鑿一深大之并于蓋氣之下,而立穴氣,空圹之前培削,相其形勢,大抵息法與借法相同落坪之借不須息高山之息須用借,而亦有不借者,而深葬必無。
12、閃葬法
純陰木化渾身死出身俱是貴格龍,端巧明堂不在中,巧拖閃法有神功,橫施之勢可追蹤,直就之情細研窮,閃者,躲避而複窺竊之意,垂頭孤曜渾身之殺犯其當頭主屠戮之禍若龍其局備,則近身左右必有明堂十分端巧,當就有堂一邊立穴,然猶殺未盡更以閃法葬之,其法挨實處作一空圹,不鋤寸土或更培土,而與無脈處結井,放棺兩圹并立,稍開一尺而合塚為一,更于穴右殺出其水星天輪形,則逼身之煞百出,而龍局之貴氣納矣,此等穴格的主威勢,倘穴則閃,而不以閃法葬之雖貴而難光于形,大抵閃之脈與吐之脈相似,吐真受而閃旁竊,故異各也,閃之機與吐之機不同,吐以迎其吉閃以避其兇,故異法也,三者俱劍嵴龍,主損地師,富預定穴基定分全而去,不可見破土,與土升棺尤忌。
13、浮葬法
天氣下降,要得地氣上升接天,得地交不與地交,偏陽亢孤,向以不交,體厚之故,少陽之脈,氣本淺凝,乃天氣下降而成者也然必借地氣之上升,而後陽得陰吸而交通,今茲少陽之體而得厚重之形,則天氣降,而地氣之升尚未和,不和則天氣不與地交,犯陽孤絕,往往有龍真局備,而結少陽厚重之穴,本當奕世富貴,而僅小發則絕者,蓋因此也,欲得陰吸之情,必引其上升之氣故以浮法葬之,其法,深鑿全井,結空圹于底,而置棺于空圹之上,則地升氣而與天降之氣者接矣,出人秀穎,早登科甲、勳垂竹帛。
14、沉葬法
地氣上升,要得天氣下降,升與降,接地得天交,不與地交,偏陰毗孤,何以不交,勢勝之故,少陰之脈,氣本深藏,乃地氣上升而成者也然必借天之下降,而後陰得陽噓而交通,故少陰之脈,多用阖開局面,作深大塚堂倘審諸四勢而又高厚完固,則又不可闢,闢則陷而囚矣,若置棺于土皮之中,則氣從下過小發而止,竟深葬,則下之生氣,不受天陽鬱結木得舒,生氣便為殺氣,至生人颠沛而絕。語雲善葬者甯失之淺,毋失之深,正謂此種穴法也,欲盡地之力量,當以沉法葬之,其法深鑿金井,結圹置棺,再加空圹于上,實以納其地氣之升,虛以接其天氣之降,則生氣沖和而富貴得矣,往往見接天之地,詢之俱係絕塚者葬之不得其法也。
15、虛葬法
峻極星辰落大坪,靈神瀰漫無栖止,龍真局備造化全,細看明堂交含水,週虛真井以住婦,夫便留兮交媾成,此等星辰鋪出大坪,而界水分明,元辰交合,此是太陰竟變太陽,乃擎天勳業之地,其穴固在水交之上,而葬之卻成蟻水穴者何哉,良以無婦則然耳,蓋太陽之結地,氣絕無全是天氣之聚,故名氣穴影穴,一陰一陽之謂道,天下豈有無婦而夫福者乎,故必鑿一大井,淺深相其形勢,而結一大圹高丈讦,廣數丈,再結小圹,于中以置棺,而上下前後左右俱虛,使地之上升者,得有所納,則天氣自凝,而交媾成矣。
16、懸葬法
龍秀砂拔砂軟媚外山外特來會入穴,那堪是純陰,打去石尖懸葬法,女淑自然遇良人,陰煞潛消陽自降,懸法之葬理元微,明堂須要十分奇陰來陽受此定論也,乃有來龍出身甚貴,入首星辰聳技清秀,龍處曲抱有情,且外局更水交山會,其為真氣之聚,無疑陰吸觀其穴所,上則嵯峨陡峻,下則巅尾鎗頭吐葬立傷人口大兇,閃葬則明堂不納,靈氣不聚,冷退絕丁,當以懸法葬之,其法将鼠尾鎗頭石塊盡行打去,以吉土培作平基,厚簿相乎形勢,而造圹石屋于平基之上棺用銅鍊懸挂于中,六合俱懸空而不着實,外封土而成墳,則陰殺僅侵石屋下腳而不結于棺,天賜之氣得納,而富貴得矣,蓋純陰之穴,純是砂石,每逢天雨則水,從砂裡石縫中熘出,所謂殺矣,懸則水侵棺,而殺出矣,故有龍真穴的,而穴場是細砂者,亦用懸法以避水也,懸與虛相似,而所施不同,虛于入穴之純陽,而懸施于入穴之純陰。故用虛者,無礙于用懸,而懸者斷不可用虛,懸以避水,虛以注氣,苟不細究其立法之義,安能動收其用法之功效。
17、通葬法
入穴生氣濁大,則獃滞而不靈動,雖能處元武與外之砂水甚秀,甚貴,終出人粗,久而不發富貴,當以通法葬之,大開羅圈,半圈放棺,半圈深鑿一洞,用磚砌如圹樣,以通其氣,棺在左通其右,棺在右通其左,無則左右俱通,更甚者則通其後,通者獃滞之氣使之流行通明也。法與閃相似,而閃以避其煞,以行其氣,理與吐相似,而吐,用于氣之直,通用于氣之斜。
18、從葬法
從者從也主居正位而門下從之,則曰從者生氣福大,宜大葬以收其氣,若徒其大圈塚而棺不靈,則天靈之氣,乃凝于塚,而不入于棺,終不發福,且多阻滞,故以從之,其法大造羅圈,将正棺葬于的穴之處而左右前後多葬無嗣之棺以從之,蓋從棺得氣,則正棺之氣愈旺矣,此等地昭穆葬,而有數十世富貴者俱以地氣闊大,葬者俱得生氣故也。
19、鋤葬法
有大龍來,四山拱衛,入首跌斷特起成柳篙星辰,勢上聚而不開口,然後龍趺特起,地氣成由下而升上,天氣下降而凝于土皮,深不過五六尺,淺葬地氣不得接,深葬天氣不得納,若闢其頂而葬之,則造化以來,所凝之靈氣盡闢而去之,甚為可惜,且四山雖拱衛,而稍遠闢,則天氣收而豈能頓聚,初年必陷,陰結之殺,故當鋤法葬之。其法于山頂受穴處,大開其井,而結圹直棺于平鋪,樹木之上壅土成墳,山頂如舊,其井深數丈,至嫩石為止,将難朽之木,橫直層鋪,填平大井。葬後日久,木漸朽爛則塚與圈漸陷四圍漸鋤去之。初年納天氣,而地氣未嘗不升,且得地氣,而天氣亦凝結而不散。葬後滿床兒女簪纓奕世,萬不失一,形似照天蠟燭。
20、堕葬法
龍氣深厚闊大,淺則犯陽流之煞,深葬而井小犯陰結之殺,皆主兇,當以堕法葬之,其法大關金井,深數十丈許,造石屋于下,中具兩石凳,蓋石平而棺擱于上,理與通相似,而通則淺而小,堕則深而火,法與懸略同,而懸則幽于地上,堕則入于地中,江北平岡土厚水深,氣沉脈大,多用堕法,江南萬中之一。
21、倒葬法
倒騎龍湧泉受氣則穴居,當春形體固是平夷,而質性尚屬堅硬,無法以葬之,一發便瘟火而絕,法當腳後與兩旁棺底,俱砌一空圹于貼脈處挂鈎之結,不當以倒騎論。
22、洩葬法
龍脈飽旺雄實,葬後多生瘟火,形戮須以洩法葬之,其法葬後擇一吉日指出棺木以洩其氣,甚者再抽一次至第三次,然後葬真骨,始無兇禍而永福。便法将牛骨入圹中,初次牛骨黑如赤漆,初次為灰白色,二次漸有紅潤色,方可辨真骨。審諸穴場之生死而用法者凡十一,生氣之乘法多端,而承棺之八尺最切,蓋此八尺,乃造化之所凝,而以骨乘之者也,其凝也固無方體之可拟,而要木出星辰五行之性,與體段之質,以宗剛柔厚薄之情,使八尺之棺,居于生氣之處,自然生人受福。
23、沿葬法
倒地木星,形體固巳嫩小,而生氣仍如轉,反則穴在夾堅夾軟之處,闊氣多許正葬,止一棺沖和,兩棺便多偏枯,故以沿法葬之。沿者仍循其氣而依之也,其法将棺斜放,更參差以接生氣,外則合塚立碑,以受堂局,出人清秀、聰明,少年發達,苟失其法,難免瘋疲痼疾,孤寡僧道之患。
24、頂葬法
倒地木星鍬皮穴也,木體橫身是硬,便渾身是死,若是真龍,背面分明,其開面一邊,有木皮拖出,形如魚腹樣,正百死中之一生也。若單葬一棺,上下猶自有馀,正葬兩棺,左右便見不足,故以頂法葬之。其法就生氣鑿一長井,兩棺一直而葬,頂者下棺之頭頂,上棺之腳也,須陽在下而陰上,陽作塚,而陰藏形,蓋天氣重于地氣而男勝于女骨,故更有橫受于皮,或棺腳相頂,俱看生氣。
25、坡葬法
有等平岡體闊大瀰漫如鋪氈,展席之式大則數百畝,次則百馀畝,小亦數十畝,四周俱是界水蟠繞,此是平坡穴也,當認掌心窩中,但形體散漫其的處非日力所能測,法以夏秋之候用壟糠偏灑兩週,看糠聚處以得局,特異者為真穴。稍去浮土五六十、磚砌封墳過二三年後,地氣升足,然後擇日進棺,形如錦被藏珠,蓋珠圓而走,遇凹則住,亦輕浮若坡也故名。
26、佩葬法
入穴處必邊厚簿,然後有生死動靜之分,而棄死接生之法始得行焉當嵴受煞此定論也,乃有真龍局備而入穴卻是中嵴分略無偏勝之勢,而體又窄小,非旁穴結兩穴之格,故以佩法葬之。其法在中嵴作準立圈,而置棺于圈之兩翮,将中嵴空中而結空圹于土皮之上,合塚成墳以納堂局主産社稷名臣,神靈血食苟失其法清鋒不免矣,佩卸佩玉佩帶之佩,垂于四旁亦淺露而不深藏之意。
27、比葬法
有等窩穴,堂氣正中,而生氣止得一邊正葬則犯冷而偏葬又堂局不合,棺内又無生氣故以比法葬之。比,堂也,法将滿窩作圈,而置棺于有生氣處,其死氣處砌一空圹較實圹更深尺許,外則合塚,以接堂氣,發福極快,但當貴人俱土偏生。
28、析葬法
書曰:厥民析,久者形分散,而實相合之謂也,穴雖不甚大,又非藏車隐馬者比,則氣在兩旁,而中槽冷死,葬之必死絕,故以析法葬之,将棺葬于兩旁,而中槽掘一大溝,闊三尺許,深五尺許,直通出與橫池而以粗砂和灰填實,複用石闆蓋而結空圹于上,使陰殺從溝中滲出則生旺矣。中空者借天陽之光消陰殺也。
29、橫葬法
橫者腰受氣之穴也,立體極高勢峻,直葬則首剛而足冷,故橫放其棺,橫龍貼嵴亦然。眠體漸旺,氣闊橫騎當嵴者亦然。
30、立葬法
此葬石壁之法,大貴之龍遙奔江湖之中而開石壁,壁立難容立足者,然中有縫,吞啣借倚各葬俱不得,以立法葬之,立者棺直立也,形如橫壁飛蛾,閩越徒山高崖,用瓶盛骨而葬,亦即此義。
31、併葬法
抛地直珠固衆大葬特小,衆小葬特大,或三台葬口或兩突葬頸然有等怪穴,大小不可,口頸無足憑,當用併法葬之,其法将中登交處,立标上山認定靈氣以立穴,将穴前亂堆挖去,更開出一小明堂,與前之中堂相應,穴後将客土堆一大頂,兩腳抱穴如矢輪影樣,則參形雜勢之殺出,而金水之清不淆矣。但遇此等怪欠,須細心揣摸,萬物無穴情方用此法,不然佳地,損于彫琢之手,豈非造化之罪人。
32、寄葬法
寄者以托也,即寄物寄居之寄,不是營造之謂。大幹融結件件貴徵,而穴場卻是一石洞,寒天入洞煖如火燠,法當置棺洞内,而以吉土封洞門,内不作圹,外不作塚,如寄迹然,故曰寄。
33、奇葬法
來龍入格,元武正直,左右龍虎,明堂、界水、分合,件件合法,乃落穴之處,是一水潭,名為天池穴,法當葬于潭中,不用磚砌,不用土培,得氣,則水自乾。後水潭漲起,而屍變化而去。此等大地,故所稀有,亦所稀藏,而發富貴極速。納星辰之秀而用者凡四,氣之有無審諸勢山與水交不交也,氣之美惡貴賤,審諸形貌之靈秀與粗濁也,然靈秀與粗濁固有本之失天,而後天無可挽者,亦有先天藏其體,必假後天以伸其用者,荊山之璞,非良工便不得為瑚琏之氣。
34、破葬法
頭面星辰微有肩翅,而不大開口,或是巒石皮則難下手,然之四勢穴确在中,故以破法葬之,其法于受穴處,用人丁打開,裁成大窩,而葬其弦,收山者,必有佳土方真,收局者,不計其土色,蓋此星辰含蓄靈秀于中,為重濁之質所蔽,如王藏石中,必破石而玉始見,此非至貴之龍不能融聚,倘蠻鑿無用之處,則受禍最慘。
35、速葬法
頑星穴抛在角,大葬之法不可用,何也,穴在中氣盛,在旁則氣微,大葬則生氣淺矣故用速法葬之,速即邀速之速,賓原有會主之意,而主更速之使會也,其法小開金井,灰築成墳,不用磚砌,初年不宜放水,及至得氣之後始可放水,亦須淺溝小圈為是,法與攢相似,而攢用于穴之陽,速用于穴之陰,攢以避風,速以納氣,故法同而各異也。初年不放水,以體不可傷也,增土作圈,便非速法。
36、載葬法
載者負者也,寓也,如舟之載物,舟與物本非一物,而賞相終始,有葩豔文質,靈光散靈散露于外,不可鋤掘寸土,如倒地木星微起即泡,而穴于節泡之下者,如天财微窩,而窩心藏穴者,俱不動寸土,不用磚砌,封土成墳得法則發,福大而且久。
37、肥葬法
元武龍虎,内堂俱闊大寬厚,而穴基窄小,落頭細瘦,無法以葬之,則不發而絕,當以肥法作之,肥者厚重其落頭,廣增其穴基也。葬局之法凡五,宇宙一太極,天者大圈也,合之統體一太極也,地之一物具一太極,與天之統體一太極,交則有氣入之葬也,葬于天地交之中,則便成生氣,今之深葬者,鑿煖如火澳,豈真地氣有來路乎,亦盡皆日月之照臨,五星之纏次而聚之耳,往往見以頂脈為得氣而葬之,盡為絕塚可笑。
38、培葬法
平洋田壟俱培葬,亦陽來陰受,使之隆然而起,愈高愈妙,然田壟掘寸土則寸水,掘尺土則尺水,勢不得不培,乃有山壟之穴,來龍入格,砂水會合,元武龍虎俱特異可愛,隻入穴之處,渾是大石,審中氣起在何處,将竹竿立定,看水長水落有多少高低,便于氣起之處,立壓與落水相平,壓上蓋石闆,闆上培土,較長水更高數尺,砌圹安棺,壘土成墳,其水仍在壓下流去,其氣在,壓土透入,葬後發富貴綿遠,俗呼明珠出海,又曰平與合同一理而異法也,蓋水有必歸于北,而别無他洩者,則合用法有勢歸于此,而尚有他道得洩者,則用于法,何也,咀于此則水于彼也,故當用合者無礙于用乎,而不必用平,當用平者,用合為易而斷不可用合。
39、實葬法
有等寬大空窩,絕無弦稜湧凸,此是純陽無陰,葬之則為蟻窟。若果龍真局備,當以實法葬之。其法略去浮土一二尺,将佳土堆成一泡上具化生腦,下具唇氈則界合分明矣。然不可随堆随葬,以初堆土未堅,仍有水無氣也。實者本虛窩,而使之實非,理與借相似,借用于陰之峻,實用于陽之夷,借以補陽,實以補陰,故施功之有異者也。
40、架葬法
上聚之穴,高山深窩,卻是石窟,當以架法葬之。法于石窟之旁立石柱築諸四勢,非破露之格,亦用培法葬之,更有穴基本是佳土,築貴平基,隻堆龍虎太高或太緊,培葬使出囚壓之殺,其法取佳土築寔平基,後則三五尺,薄則五六寸,而置棺于上,壘土成墳,發福極大極小。
41、借葬法
龍虎砂小俱貴,而元武峻瀉無受穴處,立穴于山上則陟,立穴于山下則濕,故以借法葬之。法于受穴處築成闊大平基,而葬于平基之上,借者借穴星以收堂局也,三局具有,為收襟之局發稍遲以順局也,三停有借,而泥将之穴力更大于低處也。
42、攢葬法
局甚佳,而聚處是一深窩,不可埋葬,以囚殺故也,須以攢法作之,于深窩處培一深高之基,造一石屋,門可啟閉,而棺閣于中,名為鄉堂。攢後至人财大旺,百馀年,加土封成墳,頓生災禍而絕。避水之法凡三,葬必求穴中之有生氣,而氣與水不同途,有水無氣,有氣則無水,故有龍局真備,而穴場是水窟者苟不避其水,氣何能納,若能避其水,何喚不納氣。
43、合葬法
有穴場,住水中,四時有氣起透天,是每月水中之氣,沖透合月宮,然水面一望無際,況有水深難葬,故以合法葬之。其法将土築起半月形,選擇每月初三後至十四前十二日内擇吉日葬之,将天上半月,合照水中,培起半月,共成一局,發富貴而悠久。
44、平葬法
有山水會合,而穴場住水中,四時氣透。将土培起,則氣便旁浮四散,故以平法。葬之,看水作牆,而以大石闆蓋于石牆之上,前開一隙,令水仍流出,置棺石闆之上,壘土成墳,立催富貴。
45、漏葬法
地有兩脈相合,而穴居中者,形喝「玉箸箝饅頭」,故以形狀名,亦以力之所到在此處也,然竟造墳于中,後面水無出處,當以漏法葬之。于受穴處,造一溝在下。上以石闆蓋之,然後填基砌圹而成墳,使從溝中隐于潢池,則二龍之氣自凝,如規模宏大者,用石闆砌成橋,高大可容人出入,非欲其水之去速而然也,亦以消其陰濕之煞耳,二龍五龍皆依此法。出煞之法。宇宙無他,生與殺而已,地道生機,人道殺機,天道兼之,出身加民而用殺者,皆天也,地也者承天以生人,以為天者也,故有生氣随有殺氣,而得其生者自生,得其殺者自殺。出乎殺之上自能役殺,入乎殺之中自能受殺,今觀六合之内何莫而不相搏擊兼者乎,乃知生之殺之,亦宇宙自然之氣也,若曰神珍鬼秘以待有福造化亦何心哉。
46、露葬法
有等大地穴場是塊巒石,縱工深鑿,并無寸土,當以受穴處将頑石盡鑿去,以抖其煞。天雨,則水從石縫中流出,所謂殺也。待太陽照臨數年,陰殺消,而水自止,然後将吉土培之。再數年土堅實,擇日葬之。此等地多是收水之結,而收山之結,閒或有之。今人動日鑿石逢土而葬,不知地真,何必問土,若無地之處而鑿石得土,亦可葬耶。
47、屏葬法
屏者,逐之使去也,傳曰屏諸四夷,不與同中國。凡見大地龍局,甚是可愛,而穴場甚多砂石,則以屏法葬之。其法将砂石盡行撒去,而以吉土培足,少待數年,然後葬棺,使殺氣不侵,生氣自旺。
48、衣葬法
有龍穴甚佳,龍虎元武近桉,或渾身是黑石,縱極貴之地,兇徒之産在所不免,若穴禀天地之正氣,而有此,則有刑戮之禍矣。欲去其殺,須掩其形,故以衣法葬之。其法将草蓋于石上,以極細黃泥薄舖,累經雨過,以松子偏撒之。數年後,鬱然青翠。木蓮、蒲子亦可。青紫石不必衣。取諸龍虎而立法者凡九。夫龍虎者上所以衛生氣,下所以聚明堂,即太極圈也,欠缺不齊天工,人其代之。
49、鑽葬法
小巧陽窩,當以鑽法葬之。深開金井,築土堅固,小起墳堆,何以故?龍虎低也。語雲:藏車馬不畏寒,藏隐二字最有味。如實平其陽窩,氣便遊散。鑽者,鑽入于下也,亦彌堅之意,必土質佳者,若是一塊鬆砂,鑽之必絕。
50、翼葬法
亦如羽翼之翼,水木行龍,到頭結穴,借外山作龍虎,以關堂氣,本為佳地,隻是兩肩無蓋,穴于風吹,生氣便散,雖龍真局備,亦不發福。揚各土增起兩蟬翼砂,便得此等穴。雖葬後亦可知工,但久遠之墳,修之無益,以骨被風吹,久則日爛故也。
51、壅葬法
龍格貴,局勢秀,砂水交。隻是入穴處是一片石,圓者如頓鼓,長者如冬瓜竹筒,無近身龍虎,又不容于裁窩。用客(土)壅成小龍虎以護穴。形喝「飛龍嘯天」。蓋龍嘯則氣噴狀,其不深藏也,雲從龍狀,其壅成龍虎以衛穴也,又仰高穴,故曰嘯天。
52、圍葬法
有等大地在平洋處,羅城甚是固密,隻嫌其無近身龍虎,而大寬,又無近身界合,則周圍打牆,以圍其氣,凡圍三匝,出入門路俱三奇定法。
53、凹葬法
結穴處,或左或右有凹缺,則賊風射入,須于凹法葬之。于當凹處,砌一空圹,與正穴相連,淺深同之,更或入他骨于中,又于圈外堆一小山,以蔽其凹,則房分均而福力大。
54、伏葬法
龍虎貴相讓,鬥便不佳,然可以人力伏之。其法有二,一則削平之,便無鬥射之形,一則聯為一内堂蓄水,從左右九曲放之,稍擎拳者,更于壩上造屋聯之。若南離之向,而高擎拳,亦無可如何也。
55、曲葬法
龍虎要曲,曲則有明堂,有交媾,财祿方裕。倘兩臂直出,極大之地,亦飲食難娘,離鄉得福。山壟無可施工,平岡平洋掘之使曲可也。
56、閤葬法
下砂不足,而用人工補出,謂之閤之義,即陰吸之情也,非下手寬而僅築堤閉塞之也。
57、闢葬法
上砂有馀,而用人工掘去,謂之闢,闢之義即陽噓之情也,非嫌其砂之順水而去也。取諸穴前小明堂而用法者凡九。穴前小明堂與穴内生氣相表裡,所謂外接堂氣者,正接此小明堂之氣也。地固有龍真穴的,而近身元辰不交者,終少年阻滞,衣食艱難。語雲:山管人丁水管财祿,然有明堂而無毬簷,葬得其法亦主财丁;有毬簷而無明堂,法無可施者,雖是大富貴之地,亦主衣食艱難,離鄉發福。則知堂氣勝于生氣。
58、注葬法
龍勢闊大平,元辰交遠,立穴于盡氣則氣薄。立穴于氣旺之處,則龍氣不住,故以注法葬之。其法于氣旺立穴,而于穴前開一小明堂,用時築砌,或方或員,大倍于穴,較井深一二尺,将穴兩旁裁出微微蝦鬚水以會之,擇吉方放出,或隻引一邊近身而界水灣環穴前流下平而去,複以薄石闆蓋其深堂,使外視與金井底磚平,而石下虛空,注水流通,無非脈遇水止之意。
59、隐葬法
龍脈到頭,氣旺已止,而馀氣尚去。注水之處堂局極佳,立穴于氣旺之處無其堂則可惜,立穴于受堂之處,脫其旺氣更不是,故以隐法葬之。其法于氣旺處立穴放棺,不起墳茔。于受堂處作一假墳,放水立碑。亦生氣貫棺不貫冢,山水朝冢不朝屍之意。
60、兜葬法
穴有傾瀉,則勢便不止,不止則氣便不聚,主傷小口,而艱于衣食。法當于數丈前堆一小桉,或眠弓或蛾眉或玉尺随其五行及形勢作之,可救其失。
62、裁葬法
元武嘴長高裁,宜剪去其火嘴,所謂剪火挨金也。曰裁者,不獨以掘去為義,有增之成之裁成輔相之意。
62、明葬法
明堂固貴團聚,尤貴舒暢,若團聚而不舒暢,則頑蠢瞽目,衣食艱難。法當于穴前水聚處開一深池,則光明軒豁,使富貴文秀,無不如意。
63、制葬法
貴龍結穴,鋪出裀褥,成乎地火星,或二三或四五,此是貴秀所锺,裁之固非,然終為尖利之殺,聽之亦初年欠利,法當以穴前開一方堂,引随龍水會之,注水五六寸,(以)又擇吉方出水,蓋内堂明淨則外之尖利為權柄。制者制伏尖殺也。
64、蓄葬法
元辰直出固無害真龍之結,若明堂寬曠而内堂又直出,終為美玉之瑕。故築壩蓄水,以聚其氣,發越極快。
65、清葬法
有等大地,入穴是一片牛皮,細審之,則兩旁有微分龍虎,中有微起脈氣,隻因口中腮中福而大多故難入目也。清其界水、明堂,則穴内生氣自旺。形如「蝶撲梨花」,有生死動靜之義。
66、潴葬法
一泓箭射,定是孤寒。倘龍真穴的,宜鑿一大池潴之,蓋水得潴則直射之水煞脫矣。大江洋潮不謂之沖正,以形闊則煞散矣。控制山川之法凡五,經曰:氣之盛雖流行,而其馀者猶有止,則地固不在窮盡處也,雖零散而其深者猶有聚,則生氣全以積蓄而聚也。又有在天成衆在地成形,而人遇之則成事,則知吉兇美惡自有預定,而大醇小疵者亦可以人力修之,而不使歎世界之缺陷也。
67、阻葬法
龍已結穴,而馀氣複去,似乎腳重身輕。法于去山不止處,深鑿溝井,使山去之形有止蓄之意,則氣亦止。蓋形止則氣亦止,形行則氣行,豈真有路以穿去乎。有以大塊砂石枯炭填實滿井者俗見也。
68、留葬法
龍有穴真,而去山不相回顧,則破其反面,堆其鈎腳,使去山有衛我之情,而妻孥無執拗之病。留與阻多用于鬼劫之龍,而去勢重者用留,輕者用阻,留則高堆岡埂,阻則深鑿溝井。
69、揜葬法
揜不善而着善也,亦遮寒也。有兇煞惡水,或種樹造屋亭台揜之。
70、招葬法
招者導之使來也。有吉水而不入口,則鑿去攔阻而使之到堂。有秀砂而不顯出,則削去障蔽而使之昭明。常有近桉醜而遠朝,削平其近桉,固是改近處之頭面,亦以招遠方之秀氣。
71、席葬法
經曰:山嶽鐘靈,産豪毓秀。山川聚氣,發富發貴,乃知富貴豪傑之家,俱由山川秀氣所凝聚而得之也。有等大地山圍水會,而穴處擴大瀰漫,則靈氣亦遊散,而無的聚之處,如用虛、圍、懸、壅等法葬之,俱不發越,以無真明堂故也,當以席法作之。于大穴前開一小明堂,而旁開微茫蝦鬚水會之。其外原基,即作近身龍虎本桉,富貴便得。席即筵席之席,所以會聚佳賓好友之處也。法與注相似,但注以正氣,席以邀局。理與招相似,而招則去濁迎清,席則作主正客。此多在山岡騎龍成十面星辰,而近身無龍虎,内堂隻是龍真局備,彼以知為真結也,造化元機出于作者之乎,非聖人而能若是乎。
打動龍神之法凡三。陵谷變遷,山川改色,固天運之開通乎,亦人力為之也。雖天氣動于上,而人為應之,有莫知所以然而然者,若神明之師則能迎天運而佐之,蓋天運到,人力至;人力盡,天運開。天乎人乎,共相需并列者乎。
72、開葬法
萬仞山巅,窮源僻塢,高邱大塚,突裀稀少,則靈氣為草木蒙澤所薮,雖有佳地,葬之不發。開者,開其境界,而使之通明也。法當于深秋久旱之時,縱火烈焚,後以人力開之,使陽光照臨,陰暗潛消,富貴自得。
73、鑿葬法
水為山之神,每見其方,泉源多出則繁茂,舊泉乾渴則消索,故水靈山亦靈,水滞山亦滞,蔔地首嚐泉,信不誣也。而打動龍神,以水泉為首務,金陵疏秦淮而王霸兆基,吳山開六井而人文濟盛,閩越人才文明亦如是。故知龍真穴的,而近地無泉者,當于少祖「足共」峽受胎之處,左右各開一池,如龍神靈動,葬之發福。不然橫禍立生,是以免災禍當疏泉流。
【葬法七十二,各有所宜】
其審穴場之體段用法者,凡四:
(1)大葬法。生氣闊大,令氣之乘亦大,故大其羅圈,冢堆也。
(2)小葬法。生氣小,葬法亦宜小。冢墓不出二尋、一丈之間。
(3)淺葬法。仰掌之脈,氣輕清,而靈光凝于土皮。鋤一、二遲土色佳。四、三尺下砂石矣。葬深,則骨黑。
(4)深葬法。平岡上,土皆松散。上壟上,土皆砂石。若失之淺,則白骨矣。江北土厚塵深。江南難土薄潮多,宜淺。
取四勢,而用法者凡二:
(1)厚葬法。藏平岡者,應厚墩以蓄聚天和也。平岡易招攝而難蓄聚。
(2)薄葬法。藏山谷者,宜薄堆以招攝天和也。山谷易蓄聚,而難招攝。
審生氣之質性而用法者凡十五:
(1)吞葬法。穴體微小,不宜打破,于微凸下,穿一小孔洞,将棺送入洞内,以厚土封固。洞口外作假茔。則其内,山靈之氣由外之明堂而凝,發福大而綿遠。
(2)吐葬法。有“橫吐”“直吐”“斜吐”之不同,俱以太陽脈之旺處分葬,而截其上,截之近太陰者,砌一空曠而下截,稍鋤尺許,結圹、置棺,與上空圹
相連,則殺氣和,而生氣結矣。“斜吐葬法。”穴場窄小,直葬則上下難容,稍斜其棺,全棺俱入于生氣之中,法奇而理常。
(3)吃葬法。入首星辰大開陽面,卻橫身,俱靜而死,隻有微微一點真靈之氣。不可脫,亦不可破。其法,将棺半入脈内,半安脈外,如人吃物,重則入,輕則脫矣。
(4)息葬法。息者,止也。于穴後大開平基,将粗重之體,裁成天輪形體,以作近身蓋氣。複鑿一深大之井,于蓋氣之下,而立穴空圹之前。空後餘土,以息其粗峻惡氣,亦急來緩受之意。
(5)閃葬法。龍真局備,然猶煞氣未盡,更以閃法。挨實處,作一空圹。而于無脈處,結井放棺。兩圹并立。稍開一尺,而合冢為一,逼身之煞自出,龍局之貴氣納矣。倘穴宜閃而不閃,雖貴難免于刑。閃與吐相似,吐以迎其吉,閃以避其兇也。二者俱劍脊龍,主損地師。當預定穴基而去,不可見破土,上升棺尤忌。
(6)浮葬法。龍真局備,而結少陽厚重之穴。欲得陰吸之情,必引其上升之氣。故用浮法。深鑿金井,結空圹于底,置棺于空圹之上,地氣升與天氣接矣。出人秀穎,早登科第,勳垂竹帛。
(7)沉葬法。少陰之脈氣本深髒,必借天氣下降,而後陰得陽噓而交通。而沉法,深鑿金井,結圹于上,實以納地氣之升,虛以接天氣之降。生氣沖和,而富貴得矣。
(8)虛葬法。陽坪闊大,不能收拾。視其龍真穴真,作一大圹以鎮壓之,内複作小圹以放棺。則地氣上騰,天氣下降矣。
(9)懸葬法。外局山交水會,視其穴上,則嵯峨陡峻,下則鼠尾槍頭。當用懸法,将鼠尾槍頭之石打去,以吉土培作平基,造石屋于其上。棺用銅練懸挂于中,六合俱懸空,而不着實。外堆土成墳,則陰煞僅侵石屋下角,而不及于棺,天陽之氣得納矣。蓋純陰之穴,純是砂石,天于則水從石縫中流出;水不浸棺,而煞出矣。懸與虛相似,虛用于穴之純陽,懸用與穴之純陰。虛以注氣,懸以避水也。
(10)通葬法。入穴生氣濁大,則獸滞而不靈動。主出人粗蠢,以法通之。大開羅圈,半圈放棺,半圈深鑿一洞以通其氣。棺在左通其右,在右通其左,甚則左右具通。更甚,則通其後。獸滞之氣,悉化矣。法與閃相似,閃以避其煞,通以行其氣。理與吐相似,吐用于氣之直,通用于氣之斜。
(11)從葬法。主居正位,而門下從之,則曰“從”。蓋生氣闊大,大造羅圈,正棺藏于的穴之處,左右背後多葬無嗣之棺,以從之。從棺得氣,正棺愈旺矣。
(12)鋤葬法。于山頂受穴處,大開其井,深數丈,至嫩石而止。将難朽之木,橫直層排,填平大井而結圹,置棺于其上,壅土成墳。山頂如舊,日久不朽,冢圈漸陷,四圍漸鋤去之。初葬,受天氣。葬久,受地氣。形喝“照天蠟燭”。朱子增祖母金鬥穴,五星聚講處,深開其井,壓以巨石。是受地氣,後收天和之法,與此互發明。
(13)隧葬法。龍氣深厚,澗大,須開金井。深數十丈,造石屋于下,具兩石凳于上,理與通相似。通則淺而小,隧則深二大,法與懸略同。懸則幽于地上,隧則入于中。
(14)倒葬法。穴居當脊,必将腳後與兩旁棺底俱砌一空圹。以沖和其氣而倒收之也。
(15)洩葬法。龍脈飽旺、雄實,恐後多生瘟火、刑戳。須抽出棺木,以洩其氣。甚者,再抽一次,第三次乃葬真骨,始無兇禍,法将牛骨入圹中,初次黑如灰漆。二次加灰白色,三次漸有紅潤聲色,方可葬真骨。
審穴場生死而用法者,凡十一:
(1)沿葬法。倒地木星,形體固已嫩小,穴在夾堅、夾軟之處。正葬止一棺,沖和兩棺便有偏枯。乃将棺斜放,沿其氣而葬。出人清秀聰明,少年發達。苟失其法,難免瘋痼孤寡,僧道之患。
(2)頂葬法。倒地木星,鍬皮穴也。生氣在一縷線之中,就生氣鑿一長井,兩棺,一直而葬,下棺之頭,頂上棺之尾。須陽在下,而陰在上,陽作冢,而陰藏形。
(3)坡葬法。有一平岡大數百畝,小亦樹十畝,四圍俱是界水盤饒,此平坡穴也。當認掌心,窩中去浮土五六寸,磚砌封墳。過二三年後,地氣升足,然後擇日進棺。形喝“錦被藏珠”,蓋珠圓而走,遇凹則住也。
(4)佩葬法。入穴在龍中脊平分,當脊葬則受煞,故就中脊作準立圈。而置棺于兩側,将中脊空中而結空圹,合家成墳,以收堂局。主生社稷名臣,苟失其法,清峰不免矣。
(5)比葬法。有等窩穴,堂氣中正,生氣隻得一邊,若正峰則犯冷,偏葬又堂局不合,棺内又無生氣。比法将滿窩作圈,置棺于生氣處,于死氣砌一空圹,更深一尺,外則合家,以接堂氣,歪福極快,但富貴人俱主偏生。
(6)析葬法。窩穴兩邊界水從中走,或中有泉滲流,用析法将棺藏于兩旁,中槽掘一大溝,闊三尺、深五尺,直通出與橫池相接,而以粗砂和灰填實。複用石闆蓋之,而結空圹于上,使陰煞從溝中滲出,則生氣旺矣。
(7)橫葬法。腰受氣之穴也,立體、吊息、勢峻,直葬則剛而足冷,孤橫放其棺,挾水倚龍。
(8)立葬法。此葬石壁穴之法,大貴之龍逆奔江湖之中,而開石難容。立足中與土縫,立其棺以葬之。形喝“橫壁飛峨”。
(9)并葬法。明堂、龍虎、來脈、朝局俱真,而無可立穴,遂将亂堆挖去,更開出一小明堂,與中堂相應,穴後将客土堆一大頂,兩腳抱穴,則參形雜勢之煞出,而金水清不淆矣。
(10)寄葬法。龍止氣蓄,結成石洞,入洞暖如燠,置棺洞内,以吉土封洞門,内不作圹,外不作家,與寄居同。
(11)奇葬法。龍脈、明堂、界水、分合,件件合法,乃落穴之處是一水潭,名為天池穴,葬于潭水中,得氣,則水自幹。
納星辰之秀,而用法者四:
(1)破葬法。穴不開口,穴确在中,用工打開,葬之收山者,必有佳土,收局者不計土色。此星辰含蓄于中,為重濁之質所蔽,如玉韫石中,必用玉人雕琢也。
(2)速葬法。即速客之速,頑星穴抛在角,法宜小開金井,灰築成墳,初年不宜放水,得氣之後,始可放水。
(3)載葬法。氣浮上面,勢成中聚,稍窟寸土,便犯低濕。故不動寸土,封土成墳,得法則發福大,而且久。
(4)肥葬法。穴基窄小,落頭細瘦,不足以配四應,當以肥法作之,厚重其落頭,廣增其穴基比。
葬局之法,凡五:
(1)培葬法。山壟之穴,來龍入格,砂水會合,隻入穴處渾是大水。須看水長、水落,于氣起處立樁,上蓋石闆,闆上培土,較水長更高數尺,砌牆安棺,壘土成墳。其水在樁下流出,其氣在樁上透入,俗呼“明珠出海”,作法驚人,非真仙不知,非有福之家不能用也。
(2)實葬法。龍真局備,結穴是空窩,此純陽無陰,氣不蓄聚,須将佳土堆成一泡,上具化生腦,下具唇氈,則氣聚而穴不空矣。
(3)架葬法。穴情低,而四勢高,宜架。四時水流不斷,而穴中濕更宜架。
(4)借葬法。龍虎砂水俱貴,而玄武峻瀉,無受穴處,故築成闊大平基,而葬其上,借穴星以收堂局也。
(5)攢葬法。局甚佳,而聚處是一深窩,不可埋葬,須培一深高之基,造一石屋,門可啟閉,而棺閣其中,名為 卿堂。攢後人财大旺,加土成墳,頓生夾禍而絕。蹭,迫急也。
避水之法,凡三:
(1)合葬法。有穴場,住水中,每月有氣沖透月宮。其法,将土築起半月形,選上弦時之吉日葬之,将天上半月,合照水中,培起半月,共成一局。亦可大發。
(2)平葬法。有山水會合,而穴場住水中,四時氣透。将土培起,則氣便旁浮四散,故用平法。看水作石牆,而以大石闆蓋牆上,前開一隙,令水仍然流出。
置棺石闆之上,壘土成墳,立催富貴。
(3)漏葬法。地有兩脈相合,而穴居中者,形喝“玉箸鉗饅首”,若造墳于中,後面水 辦出可出,當于受穴處,造一溝。上蓋石闆,然後砌牆成墳,則陰濕之煞消矣。
出煞之法,凡三:
(1)露葬法。穴場是石,深鑿亦無寸土,當将頑石帶去,以抖其煞。天雨,則水從石縫流出,所謂煞也。天陽照臨數年,然後煞消,而水自止,再用吉土培之。又數年,然後葬之。
(2)屏葬法。大地龍局甚是可愛,穴場多煞石,須盡行屏去,以吉土培足,少待數年再葬,使煞氣不侵,生氣自旺。
(3)衣葬法。有龍穴甚佳,渾身是黑石,兇徒之産,在所不免。衣法,以草蓋石上,鋪極細黃泥,經雨,偏撒松子。數年後,若然青翠可愛,木蓮、蒲子亦可。
取龍虎而立法者,凡九:
(1)鑽葬法。小巧陽窩,開深金井,築土堅固,小起墳堆,以龍虎低故也。
(2)翼葬法。龍到頭結穴,借外山作龍虎,以關堂氣,隻有兩肩無蓋,穴被風吹,生氣便散。将客土增起兩蟬翼砂,便得。
(3)壅葬法。龍格貴局勢,秀砂。自是入穴處,一片平石,無近身龍虎,又不容于裁。窩用客上,壅成小龍虎,以護穴。形喝“飛龍嘯天”。
(4)國葬法。平洋處,羅城固密,隻無近身龍虎,又無近身界合,則周圍築牆,以圍其氣。凡圍三匝,出入門路俱三。奇定法。
(5)凹葬法。結穴處,或左或右,有凹處,則賊風射人,須于凹處砌一空圹,與正穴相連,淺深同之,又于圈外,築一小山,以蔽其凹,則房分均,而福力大。
(6)伏葬法。龍虎貴相讓,鬥便不佳。可以人力伏之。有二法:一則創平之,一則聯為一,内堂蓄水,從左右九曲放之。
(7)曲葬法。龍虎要曲。曲則有明堂,有交媾,财祿方裕。倘兩臂直出,極大之地,亦衣食維艱,離鄉得福。
(8)阖葬法。下砂不足,用人工補出,謂之阖阖,即陰吸之情也。
(9)辟葬法。上砂有餘,用人工掘去,謂之辟辟;即陽噓之情也。
取穴前小明堂,而用法者,凡九:
(1)注葬法。龍勢澗大,元辰交遠,立穴盡處,則氣薄。穴旺處,則龍氣不住。注法,于氣旺處立穴,前開一小明堂,或方,或圓,大倍于穴,較金井深一二尺,将穴雨旁,裁出蝦須水,以會之,複以薄石闆,蓋其深堂,外視與金井低平,而石下注水流通,脈遇水止意也。
(2)隐葬法。龍脈到頭,氣旺已土,而餘氣尚去。隐法,于氣深旺處立穴,放棺,不起墳。于受堂處,作一假墳,放水,立碑。亦生氣貫棺,不貫家。山水朝家,不朝屍之意。即内接生氣,外受朝堂之旨耳。
(3)兜葬法。穴有傾瀉,則勢不止。主傷小口,而艱于衣食。法當于數丈前,堆一小案。兜之,可救其失。
(4)裁葬法。龍真穴的,砂有微疵,可以裁取。
(5)明葬法。明堂團聚,而不舒暢,則頑蠢瞽目,衣食艱難。法令于穴前水聚處,開一深池,則光明軒豁矣。然可用于正局,不可用于零局。
(6)制葬法。貫龍結穴,鋪出姻褥,成平地火星。當于前開一方池,引随龍水會之。擇吉方出水,則尖利之砂可制伏矣。
(7)蓄葬法。外堂寬闊,内堂又直出,終為美玉之暇。故築壩蓄水,以聚其氣。
(8)清葬法。有等大地,入穴是一片牛皮,細審之,兩旁微分龍虎,中有微起脈氣。清其界水、明堂,則穴内生氣自旺,形喝“蝶撲梨花。”
(9)潴葬法。一泓箭射,定是孤寒。宜掘一大池,酷之,則直射之煞,脫矣。
控制山川之法,凡五:
(1)阻葬法。龍已結穴,而餘氣複去,法當深鑿溝井,使山去之形有止蓄之意。形行則氣行,形止則氣止也。
(2)留葬法。龍有真穴,而去山不相回顧,則破其反面,堆其鈎腳,使去山有衛我之情,而妻孥無拗别之病。
(3)挨葬法。有兇煞惡水,或種樹造亭台挨之,即仙家避劫意。
(4)招葬法。有吉水,而不入口,則除去其阻,有秀砂而不顯出,則削去其障。常有近案醜,而遠朝秀,削其近醜,以招其遠秀。
(5)席葬法。席者,有其地而無幾,無座也。設幾、設座,客之來即主之迎矣。其受穴出,澗大彌漫,故于前開一小明堂,兩旁開蝦須水會之。其外原基,即作近身龍虎本案,富貴便得法。與注相似,注以止氣,席以邀局也。理與招相似,招則去濁迎清。席則作主迎客也。
大動龍神之法,凡二:
(1)開葬法。刀仞山巅,靈氣為草木蒙蔽,雖有佳地,葬之不發。開法,縱火焚烈,使陽光照臨,陰暗潛消,富貴自得。
(2)鑿葬法。蔔地首嘗泉,真龍穴的,而近地無泉者,當于少祖跌峽受胎處,左右各開一池,則龍神靈動,葬之發福。
如金陵疏準,而王業肇基。吳山開六井,而人文跻盛。皆是天氣動于上,而人為應于下。惟神明之師,乃能以應天也。此非 憑空謬撰,隻玄空捉定。
嘗見蔓之有瓜也,枝之有果也,其綿綿而累累者,本為保全其子實而廣大生生,非為供人食料也。而人之見之者,不食其蔓,不食其枝,偏獨食其瓜,食其果。是知,瓜果為至精美,至清新之品。山水之結穴亦然,當其未結之時,不知幾經陰陽之交媾,始有此一種固結莫解之真氣,凝聚于其間。不能必其頻為結,亦不
能禁其永不結也。天方寶貴,秘惜之不暇。夫豈為葬人計哉?而久之蔔葬者,不葬其山,不葬其水,不葬其砂,獨葬其穴,是奪天地之精英,山川之靈秀,而以蔭先人者,蔭後人也。“魯頌”曰:“俾爾熾而昌,俾爾壽而臧”,吾為若人詠之矣。
宋淳熙時,民有兩造争墓,其奪墓之人,因見旁有大地一穴,奪墓占山,預測志石,用火薰舊。陰下墓前,以為确據,後宮啟墓勘驗,依石判斷其人訟勝,遂茔新冢。時朱子善于地理者也,一日登新冢,而評曰:“此地不發,是無地理。此地若發,是無地理。”未幾,奪墓占地之家,俱滅絕,此地理又不勝天理也。
本文由整理發布轉載請注明出處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