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 > 正文

巴蜀辭賦學院楹聯班預備課第十講 對聯的造句模式

巴蜀辭賦學院楹聯班預備課第十講 對聯的造句模式

主 講:辛 勤

上一講我們讨論了句子結構和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等句子成分的組合方式。

這一講讨論對聯的造句模式與特殊句式。

一、單句的造句模式

單句:由短語或單個的詞構成的句子。

單句隻有一個層次的主謂賓結構,或甚至隻有主謂賓中的某個部分。有時可以省略某些句子成分。

1、偏正結構的詞組句

例1:題揚州卞園王世禛

梅花嶺畔/三山月,

宵市樓頭/一草堂。

聯中前四“梅花嶺畔”、“宵市樓頭”分别對應修飾後三的“三山月”、“一草堂”。此為名詞性偏正結構的七字句。

2、省略動詞的單句

如:(師)位卑(者)則足羞,(師)官盛(者)則近谀(省略謂語動詞)

例2:題金鳌玉蝀橋趙翼

玉宇瓊樓天上下;

方壺員峤水中央。

不難發現,聯中省略了存在動詞“在”。關于省略某些句子成分,在詩詞賦的作品中經常見到。如:

庖丁解牛/先秦:莊周

如土委(于)地

怵然為(之)戒,視為(之)止,行為(之)遲。

括号中的字就是省略字。

3、主謂型句式

這個句型常見,我們來着重說一下常見的主語類型:

①主語為專有名詞或單字名詞:

例3:太白樓何紹基

詩猶稱弟子;

酒不讓先生。

聯中“詩”對“酒”,為主語,單字名詞。

②主語為并列的聯合短語:

例4:題滄州滄浪亭梁章钜

清風明月/本無價;

近水遠山/皆有情。

上下聯主語分别為為“清風明月”、“近水遠山”,為并列結構短語。

③主語為偏正結構的詞或者詞組:

例5:莫愁湖李堯棟

一片湖光比西子;

千秋樂府唱南朝。

聯中主語“一片湖光”、“千秋樂府”為偏正式短語。

例6:榮寶齋高其佩

軟紅不到藤蘿外;

嫩綠新添幾案前。

聯中“軟紅”、“嫩綠”為偏正式詞組,在聯中做主語。

④省略主語的主謂句:

例7:風洞聯張祥河

到清涼境;

生歡喜心。

聯中主語雖被省略,但是可以唯一補出,主語為聯者。

又如:(其,指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省主語)

⑤主語為動賓結構的詞或詞組:

例8:題淡靜樓孫家鼐

煮石清三徑;

彈琴韻半樓。

煮石:舊傳仙人、方士燒煮白石為糧,後指淡泊名利、摒棄喧嚣與浮華的行為。

彈琴:古人認為琴有“禁人邪惡、歸于正道”的功能。

這裡指這類的行為,做主語。

⑥主語為主謂結構的詞或詞組:

例9:《紅樓夢》聯

世事洞明皆學問;

人情練達即文章。

“世事洞明”、“人情練達”均為主謂結構短語,在這裡做主語,指這類的行為。

(2)主語+謂語

“主語+謂語”形成的主謂形單句,也是我們對聯創作中常見的一種類型。在其主要結構前,加上相應的成分,就可以擴展成這樣的句式:

(定語/狀語)+主語+(定語/狀語)+謂語。

例10:題河北承德避暑山莊乾隆 

窗間樹色連天淨;

戶外岚光帶水明

聯中的主要結構為:樹色淨、岚光明。

“窗間”、“戶外”,我們可以看做“定語/狀語”成分,“連天”、“帶水”,我們可以看做是動賓結構詞組,在這裡做“狀語”的成分,修飾謂語“淨”、“明”

(3)存在句

存在句:也叫存現句,存在句是表示什麼地方存在什麼人或物的句式。

其基本結構為:處所名詞+動詞+名詞。此結構中的表處所名詞被認為是主語

例11:李漁廬山絕頂聯中的對句:

足下起祥雲;

眼前無俗障。

例12:關口逢徐邁 ·盧綸

酒裡唯多病,

山中願作鄰。

4、兼語句

如何判斷兼語句,既是前面部分的賓語也是後面部分的主語。如:

例13:七言 其二十一 ·呂岩

時弄玉蟾驅鬼魅,夜煎金鼎煮瓊英。

上聯中的玉蟾”,既是前面部分“時弄玉蟾”中的賓語,也是後面部分“玉蟾驅鬼魅”的主語,這樣的句子,是兼語句。

下聯中“金鼎”,既是前面部分“夜煎金鼎”中的賓語,也是後面部分“金鼎煮瓊英”的主語,這樣的句子,也是兼語句。

例14:笠翁對韻:

雪點寒梅橫小院;

風飄弱柳覆平橋。

上聯中的“寒梅”,既是前面部分“雪點寒梅”中的賓語,也是後面部分“寒梅繞小院”的主語,這樣的句子,我們說是兼語句。下聯同理,上下聯均是兼語句。

5、連謂句:

顧名思義就是一個句子中有兩個及兩個以上的謂語。其最大特點是隻有一個主語,動作是由主語發出。

例15:笠翁對韻

舉杯邀月飲;

騎馬踏花歸。

我們以上聯來說明連謂句的特點:

①兩個謂語有同一個主語

此句中三個動作都是由同一個人發出。

②兩個及以上謂語有時間先後順序,不能颠倒

舉杯、邀月、飲。三個動作連續發生,次序不能颠倒。

③兩個謂語之間有方式或目的關系。

下聯也是一樣的,對仗工整、精巧,天衣無縫。

區别兼語式和連動式的特征是:兼語式前一個謂語和後一個謂語的主語不同,前一個謂語的賓語是後一個謂語的主語。連動式的兩個謂語是同一個主語。分成兩句的單句和兼語式單句,常常是流水對的主要形式。以後的課程我們會繼續讨論的。

二、複句的造句模式

複句:把兩個或兩個以上在意義上有密切聯系的句子組合在一起,叫複句,也叫關聯句。複句通常用一些關聯詞語來連接,表達一個完整意思的句子。組成複句的每個句子都叫分句。複句的每個分句都有自己的主謂結構。但是每個分句都不能表達完整的意思,需要把各分句聯系起來,才能完整表達整個複句的意思。

複句可以用關聯詞聯系各個分句。也可以不用關聯詞,這時要根據分句的句意和分句之間句意的關聯來确定是什麼關系。

在詩詞聯中,因為句子篇幅短小,往往采用濃縮或省略。因此有時候一句話不一定是單句,而是複句。

複句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作為聯接分句、标明關系的詞語,關聯詞語總是标明抽象的關系,可以作為某類複句的特定的形式标志。

第二,關聯詞語性質複雜。

第三,說話時很容易發現必須帶有的一到二個詞語,雖然意思不同,但連在一起無論是說還是聽都覺得很舒服。

根據分句之間的句意關系,我們把複句可分為以下兩大類别:

1、聯合複句:組成聯合複句的兩個分句的關系是平等的,沒有主從之分。

常見有以下幾種類型:

(1)并列關系複句:

兩個(或多個)分句分别陳述兩種事物,或一種事情的兩個方面,分句之間意義平等、無主從之分,是平行相對的并列關系。

常用的關聯詞語有:有的……有的、一方面……一方面、有時候……有時候、那麼……那麼、既然……又、一邊……一邊、也、又、還、同時。

例16:大明湖小滄浪亭 劉鳳诰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上下聯都是并列關系複句:“四面荷”與“三面柳”并列;“一城山”與“半城湖”并列。

(2)承接關系複句:

兩個分句,一個接着一個地叙述連續發生的動作,或者接連發生的兩件事情。

分句之間意義平等、無主從之分,但有先後順序,分句的順序不可颠倒。

常用關聯詞語有:才(剛)…又(就、便)…、起初…然後…

承接關系複句有幾個方面的承接特征:

1)時間的承接

兩件事前後發生,前分句給出發生在前的事件;後分句給出發生在後的事件。

例18:自題李鴻章

受盡天下百官氣;

養就心中一段春。

此聯自嘲“先受氣”然後“養就春”,上下聯為順承關系。兩句之間不能颠倒。

2)空間的承接

兩件事在不同的空間先後發生,前分句給出先發生的事件所處空間;後分句給出後發生的事件所處空間。

如:她白天忙學校,晚上又忙網校。

3)事件的承接:

兩件事之間有關聯,并先後發生,前分句給出先發生的事件,後分句給出後發生的事件。如:

我看完征稿啟事,立馬就創作了一首律詩。

4)邏輯事理的承接:

兩件事之間有邏輯關聯,并按邏輯關系先後發生的順序。前分句給出先發生的事件,後分句依據邏輯關系給出後發生的事件。如: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承接關系往往是時間承接與其他承接内容的組合。時間承接是承接關系的基本要素,任何承接關系複句,都有時間承接因素。空間、事件承接和事理承接,則分别與時間承接複合。

如: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杜甫《聞官軍收複河南河北》)

咱們看這聯,就是各種承接關系的綜合:

①時間順序:“即……,便……。”這是時間承接的關聯詞,表示先後時間承接。

②空間順序:“巴峽”、“巫峽”、“襄陽”、“洛陽”,是按時間順序,從四川到洛陽的空間承接。

③事件承接:“從巴峽穿巫峽”,指走水路順長江而下;“下襄陽向洛陽”,指在襄陽下船走陸路到洛陽。這是交通工具事件的承接。

④邏輯事理承接:“從巴峽穿巫峽,下襄陽向洛陽”是在當時的交通條件下,最便捷的路線圖。所以也是邏輯事理的承接。

(3)解說複句

也稱總分複句,又叫解釋關系複句。由總提和分述兩部分組成。由三個或以上的分句組成:總提用一個分句,分述用兩個或更多分句解釋總提。總分關系複句沒有固定的關聯詞。

我們應該知道“對聯是由兩句話組成,兩句話既要詞語對舉,又要句意關聯。”

第一分句是總提,後面兩個分句是對第一分句的解釋。要求“上下聯既要詞語對舉,又要句意關聯,這就是對聯。”前兩個分句是分述,第三分句是總提。

(4)遞進關系複句

由兩個有遞進關系的分句組成,後一個分句表示意思比前一個分句進了一層,由淺入深,層層推進。

常用的關聯詞語有:不但……還、不僅……還、除了……還有、不但……而且、不但 (不僅、不光)……而且(并且)、不但……還(也、又、更)、何況、而且、況且、尤其、甚至。例如:“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前分句是說道理存在的地方,後分句則是說老師所在的地方。後分句比前分句遞進了一層。

(5)選擇關系複句

兩個分句分别說出幾種情況,要求從中選擇一種。表示“或此或彼”、“非此即彼”、“與其這樣,不如那樣”等意思。

端正好·上高監司

〔倘秀才〕或是捶麻柘稠調豆漿,或是煮麥麸稀和細糠,他每早合掌擎拳謝上蒼。一個個黃如經紙,一個個瘦似豺狼,填街卧巷。

常用關聯詞語有:是……還是、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麼……要麼、與其……不如、甯可……也(決)不。

選擇關系有三種情況:

①兩個分句給出的情況都選擇:我寫詩,也填詞。

②兩個分句給出的情況都不選:我不跳舞,也不唱歌。

③兩個分句給出的情況,隻選擇一項:你要麼寫詩,要麼填詞。

2、偏正複句:

偏正複句由正句和偏句兩個部分組成,正句為複句的主要意思。

常見有以下幾種類型:

(1)因果關系複句

形成正句和偏句之間語義關系為原因和結果的關系。因果關系複句,兩個句子可以倒置。即既可以前因後果,也可以前果後因。偏句說明原因,正句說明結果。

常用的關聯詞語有:因為……所以……;由于……因此……;既然……那麼……

①前因後果

例17:題冬花庵奚岡

冰壺在懷清可濯;

石泓為友交最深。

聯中前四為因,後三為果。

②前果後因

例18:題自然庵鄭燮

山光撲面因新雨;

江水回頭為晚潮。

(2)條件關系複句:

形成正句和偏句之間的語義關系為條件和結果的關系。偏句指出一種真實或者假設的條件,正句指出這種條件産生的結果。

常用關聯詞語有:隻要┅就能(便能)┅、隻有┅才能(方能)┅

這兩組關聯詞不能混用。

例19:自題聯 梁同書

能受苦方為志士;

肯吃虧不是癡人。

上下聯都是條件關系複句:(隻有)能受苦,方為志士;(隻要)肯吃虧,(就)不是癡人。

例20:清代張問陶讀書聯

官久方知書有味;

才明敢道事無難。

上聯:隻有做官久了,才能意識到讀書比做官更有味道。

(3)目的關系複句

形成偏句和正句之間的語義關系為行為和這種行為的目的的關系。偏句表示一種行為,正句表示這種行為的目的。

常用關聯詞語有:以便,以,用以,好,為的是;以免,免得,省得。

如:你快讓他進去,以免鬧情緒。

例21:題園圃聯 馮

為恤民艱看菜色;

欲知宦況問梅花。

上下聯都是目的關系複句,目的在前,行為在後:為體恤人民的艱辛,察看人民是否面如菜色;要知道管治的狀況,問官吏是否具有梅花清正無私的品德。

例22:自題陸潤庠

欲除後悔先修己;

各有來因墨羨人。

上聯指出為了避免事後後悔,就應當注重道德的修養。目的是“不後悔”,行為是“修己”。下聯尾因果關系複句,前因後果。

目的關系複句,行為為正句,目的是偏句。

(4)轉折關系複句

形成正句和偏句之間的語義關系是相反的關系。一般情況下,前面分句提出某種事實或情況作為前提,但後面分句轉而述說與前面分句相反或相對的意思。後面分句才是說話人所要表達的真正意圖。

常用關聯詞語有:不是...而是...盡管……可是……雖然……但是……

……卻……;……然而……

例23:理發店聯
雖為毫末技藝;
卻是頂上功夫。
聯中有明顯的關聯詞。上聯為偏句,下聯“頂上功夫”才是此聯真正要表達的意思。
24:題得月樓陶澍
樓高但任雲飛過;
池小能将月送來。
這也是一個轉折關系複句,後面的意思沒有順着前面的意思繼續描寫下去,而是寫到了相反的一面。
遞進關系和轉折關系,都是後分句不再與前分句并列發展。而是發生了轉變。
遞進關系的後分句是在前分句的基礎上,向更高、更深的層次發展。轉折關系的後分句則是向前分句相反的方向發展。
5)假設關系複句
由兩個有假設關系的分句組成,前分句假設存在或出現了某種情況,後分句說明由這種假設的情況産生的結果。
常用關聯詞語有:如果……就……假使……便……要是……那麼……

例25:自題聯 陳锷
事能知足心常惬;
人到無求品自高。
上下聯都是假設條件複句:(如果)事能知足,(就能)心常惬;(如果)人到無求,(就能)品自高。
6)讓步關系複句:
前分句給出一個讓步條件,後分句給出在這個讓步條件下都會出現的結果。
常用關聯詞有:就算(縱然,即使,哪怕)┅也(還是)┅
如:“就算你不叫我,我也不會睡過頭。”
“即使你不愛聽,我還是要把話說完。”
條件關系、假設關系、讓步關系都是叙述在一定條件下,會出現的結果。他們之間的區别在于:
條件關系給出的是結果産生的必要或充分條件。在這些條件下,結果的出現是符合邏輯的。
“隻要堅持不懈,就能學好詩詞。”這個句型,給出了結果必要條件。
“隻有多讀多積累,才能學好詩詞。”這個句型,給出了結果的充分條件。
在這兩個條件下,結果的出現是合乎邏輯的。假設條件關系給出的是一種假想的條件。如果沒有這種假想的條件,結果是不會出現的。
“如果再讓我操作一次,我就一定能成功。”換言之,沒有這個假設條件,結果就不會出現。
讓步條件關系,其實也是假設條件的一種。與假設條件的區别在于,不管這個讓步條件是不是存在,結果都會出現。“就算你不叫我,我也不會睡過頭。”換言之,“不會睡過頭”是一定的。

三、對聯中的特殊句式

現代漢語語法中,語序有着靈活、自由的特點,結合對聯的高度凝煉概括性,形成了特殊句式,下面我們主要來分析因語序而形成的特殊句式:前置與後置。
(一)前置:置…于某物之前或面前,特指置(如一小品詞)于語法上有關的詞的前面。
賓語前置:

例26:拂水山莊柳如是
淺深流水琴中聽;
遠近青山畫裡看。
正常語序應該為:
琴中聽淺深流水;
畫裡看遠近青山。
賓語被動詞支配,一般放在動詞之後,形成動賓結構,聯中賓語“淺深流水”放在謂語之前,有強調的作用。賓語前置句如:

(1)何為其然也? (何為應為“為何”)

(2)而今安在哉?

(3)而又何羨乎!

(4)則衆何為而不洶洶然。(何為應為“為何”)

(5)子卿尚複誰為乎。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子卿尚複為誰乎”。

(6)何以汝為見。賓語前置句和介賓倒置句,正常語序“以何見汝為”

(二)後置:一語法成分的後放,置于一語法上有關系的詞之後。
1.定語後置
27:中嶽嵩山絕頂亭聯
翠色千重包楚塞;
黃河一線下秦川。
這聯描寫中嶽嵩山絕頂風光的正對聯。定語一般都放在中心詞的前面,起修飾限制的作用。如果定語出現在中心詞之後,一般是為了強調、突出定語。聯中突出了“翠色”、“黃河”風物景象之氣概,讀了使人能感受到眼界之開闊,胸懷之開張。

定語後置句常用在在文言文中,如: 

1)有不見者,三十六年

2)淩萬頃之茫然

3)客有吹洞箫者

4)至于怨诽之多(“多”作定語後置)

(5)送匈奴使留在漢者。定語後置句,正常語序“送留在漢者匈奴使”。

募士、斥候百餘人俱。 定語後置句 ,正常語序“募百餘人士、斥候俱”

2、狀語後置

狀語是和謂語搭配的,一般放在謂語之前,其描寫和限制的作用,如果狀語出現在謂語之後,一般是為了突顯和強調狀語。
例28:題大觀亭李振鈞
秋色滿東南,自赤壁以還,與客泛舟無此樂;
大江流日夜,問青蓮而後,舉杯邀月更何人。
聯中“大江流日夜”,正常語序應該是“大江日夜流”,這裡為狀語後置,為了強調長江奔流不息,更是深感歲月流逝,知音難覓之意。

狀語後置句,如: 

(1)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于朝廷”作狀語後置)

(2)受命于人主 (“于人主”作狀語後置) 

(3)為降虜于蠻夷。狀語後置句,正常語序“于蠻夷為降虜”。

(4)若知我不降明。狀語後置句,正常語序“若明知我不降”

(5)遊于赤壁之下 (狀語後置)

(6)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狀語後置(被動句)

3.介賓倒置句

(1)何以複加。介賓倒置句,正常語序“以何複加”。

(2)雖董之以嚴刑,振之以威怒。介賓短語後置

(3)農人告餘以春及(即“以春及告餘”)介詞結構後置

(4)将有事于西疇(即“于西疇有事)介詞結構後置

(5)尋程氏妹喪于武昌(即“于武昌喪”)介賓結構後置

(6)問征夫以前路(即“以前路問征夫”)介賓結構後置

其中,還有介詞結構後置(狀語後置),如:

1)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夫

2)架梁之椽,多于機上之工女

3)釘頭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4)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帛縷

5)直欄橫檻,多于九土之城郭

6)管弦嘔啞,多于市人之言語

5、主位成分後置

主位成分放在全部的謂語或賓語之後,不包括賓語前置和主謂倒置的情況,如:
例29:與韓鎬論文
删繁就簡三秋樹;
領異标新二月花。
主語作為被陳述的對象,一般都放在句子開端。聯中主語放在由兩個動賓結構組成的并列詞組之後,以簡單的比喻說明複雜的藝術理論:主幹鮮明、标新立異。

(三)倒裝
1、主謂倒置
例30:孫公園蘭韻堂聯
匝地清陰三伏候;
參天老樹百年餘。
聯中正常語序應為:
清陰匝地三伏候;
老樹參天百年餘。
聯中,“匝地清陰”、“參天老樹”為主謂倒置的現象。主語+謂語,是我們常用的一種句式,有時候謂語放到了主語之前,我們稱之為主謂倒置。在主謂倒置中,謂語提前,是為了突出和強調謂語。

例31:興化李園五角亭聯 前

種十裡名花何如種德;

修萬間廣廈不若修身。

聯中,種十裡名花”、“修萬間廣廈”為主謂倒置的現象。

文言文中主謂倒裝句,如:渺渺兮予懷。

2、主賓倒置

32:題雲南劍川石鐘寺楊九齡
香浮院落風初動;
影到門庭月半斜。
聯中“香浮院落”正常語序應為:院落浮香,理解時需要把主語和賓語位置互換才能表達得通順明白。

例33:八十自壽 袁

桑榆晚景休嫌少;

日落紅霞尚滿天。

聯中“日落紅霞”正常語序應為:紅霞落日,和例32是一樣的需要把主語和賓語位置互換才能表達得通順明白。像這樣的聯句或律句,更有詩情畫意,也深受大衆的喜愛!其實,我們的作品的要學會這樣使用這樣的句式,增加作品的耐讀性!

本講提綱:

一、單句的造句模式

二、複句的造句模式

三、對聯中的特殊句式

同學們,截止今晚,咱們聯班的預備課知識就學習了十講,接下來就是升級到初級班,正式學習楹聯知識。

下課了,布置今晚的作業!


巴蜀辭賦學院第十講作業:
1、指出下聯是存在句還是兼語句。

①宿關西客舍·岑參

(引用典故:嚴子 許由)

灘上思嚴子,山中憶許由。

七言 其二十一 ·呂岩

時弄玉蟾驅鬼魅,夜煎金鼎煮瓊英。

2.指出下聯中的特殊句式,分析聯意
①題山東濟南大明湖小滄浪阿林保 
煙水此間真酒地;
風光今日是詩天。 

②題北京頤和園
捧日雲霞三島見;
随風珠玉九霄聞。  

3、指出上下聯中的動詞,分析是屬于兼語句還是連謂句,分析聯意。
焦山自然庵鄭闆橋
汲來江水烹新茗;
買盡青山當畫屏。

附:

常見關聯詞可分為以下幾類複句:

一、聯合複句

1并列關系中的關聯詞有:有的……有的、一方面……一方面、有時候……有時候、那麼……那麼、既然……又、一邊……一邊、也、又、還、同時。

2選擇關系中的關聯詞有:是……還是、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麼……要麼 、與其……不如、甯可……也()不。

3轉折關系中的關聯詞有:可是、但是、雖然……可是、雖然……但是、盡管……還、雖然(雖是、雖說、盡管、固然)……但是(但、可是、然而、卻) 、卻、不過、然而、隻是。

4因果關系中的關聯詞有:因此、因為……所以、既然……就、因為(由於)……所以(因此、因而)、之所以……是因為、既然()……就(便、則、那麼)

5條件關系中的關聯詞有:隻要……就、隻有……才、凡是……都、不管……總、隻有……才、除非……才、隻要……就、無論 (不論、不管、任憑)……都(也、還)

6遞進關系中的關聯詞有:不但……還、不僅……還、除了……還有、不但……而且、不但 (不僅、不光)……而且(并且)、不但……還(也、又、更)、何況、而且、況且、尤其、甚至。

7假設關系中的關聯詞有:如果……就、要是……就、即使……也、哪怕……也、如果 (假使、假如、要是、倘若、要是)……那麼() 、即使(就算、就是、哪怕、縱使) ……也(仍然、還是)

8取舍關系中的關聯詞有:甯可……也不、與其……不如。

9并列:……又……又…………一面……一面……、……有時……有時……

……一會兒……一會兒……、……既……又……。

10承接:……一……就……、……首先……然後……、……便……、……于是……、……才……、……接着……

11遞進:……不但……而且……、……不僅……還…………不但不……反而…………連……也…………何況…………甚至……

12選擇:……不是……就是……、……或是……或是……、……甯可……也不……、……還是……。

13轉折:不是...而是.........盡管……可是……雖然……但是…………卻……

……然而……

14假設:如果……就……假使……便……要是……那麼……

15條件:隻要……就……隻有……才……無論……都……不管……也……

16因果:因為……所以……由于……因此……既然……那麼……

17目的偏句表示一種行為,正句表示這種行為的目的。 以便,以,用以,好,為的是;以免,免得,省得。例:你快讓他進去,以免鬧情緒。

18取舍:在兩件事情中衡量得失,選擇其中的一件,舍棄另一件。與其……,不如(無甯、甯可);甯可(甯願)……不(不願)

二、其次了解關聯詞語誤用情況:

一個複句,用不用關聯詞語,用哪個關聯詞語,是單用還是成對地配合着用,用在什麼位置,都有一定的規則。關聯詞語的正确使用是靠語境判斷,仔細推斷出來的。關聯詞語在使用上存在如下毛病:

1、錯用關聯詞語

例:宋朝皇帝隻知道吃喝玩樂。為了喜歡踢球,就把一個流氓擡舉為殿師太尉。(應把“為了”改為“因為”)

2、關聯詞語搭配不當

例:隻有你意識到這一點,你能深刻地了解我們戰士的胸懷是多麼寬廣。(“隻有”與“才”搭配,去掉“)

3注意辨别非關聯詞的連續語:

有些短語看起來比較像關聯詞,但是并非關聯詞。譬如像“一邊……一邊……”“一下子……一下子……”等等,這些都不是關聯詞,也不是排比句。排比句是擁有三個或三個地方以上的相同詞語連成的詞語。像這種詞語相同卻不到三個的詞語隻能算是連帶詞或者連續詞。

4常見關聯詞:

因為……所以、不但……而且、與其……不如、甯可……也不、甯可……也、之所以……是因為、如果……就、隻要……就、既然……就、即使……也、無論……都、不管……都、不僅……還、不僅……而且、不但……還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