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針灸止痛,你的功力修煉到了第幾層?

在我國,針灸在許多社區、基層醫療機構運用十分廣泛。許多老醫生說,以前經濟比較困難的時候,藥品也比較稀缺,所以隻能活用一手針灸技術,而且臨床療效好,許多病人都仰仗它。如今針灸的療效也依舊不減當年。

普通人的想法是,找到穴位,學習針灸似乎就能快速上手,但最後止痛效果怎麼樣,不同的醫師就有不同的療效。

在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針灸科的主任醫師莊子齊教授,多年來,一直潛心研究針灸,在師承全國老中醫藥專家賴新生教授學術思想的基礎上,結合現代人常見痛症,遵循針灸治療疾病的總的原則——平衡陰陽,融彙古今地獨創了“通經絡、通髒腑、通元神”的“三通針法”。

三通針法的形成

調和陰陽·通經絡

針灸的獨特之處就在于,根據人體經絡進行取穴,加上獨特的針灸手法,所達到的治療效果亦是顯而易見。

所謂“經脈所過,主治所及”,循經取穴常以經絡為依據。經絡是運行全身氣血、聯系髒腑形體官竅,溝通上下内外,感應傳導信息的通路系統。

經絡通調有多重要呢?《黃帝内經·靈樞》“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強調了經脈運行通暢的重要作用。

經脈不通,其病因無外乎外感和内傷。風、寒、暑、濕、燥、火等外邪侵犯人體肌膚經絡,而緻經絡氣血阻滞導緻疼痛。莊教授認為,其病位表淺,故可通過循經取穴以疏通經絡氣血,達到通則不痛的目的。

現在許多人都知針灸通經絡,卻很少有人會提及調陰陽。《黃帝内經·根結》當中就有強調,“用針之要,在于知調陰與陽。調陰與陽,精氣乃光,合形與氣,使神内藏。”

廣東中醫師承教育研究中心·莊教授上課剪影

人體生命的根本在于陰陽二氣的協調,陰陽失調,導緻機體功能活動失常,氣血失和,經脈不利,髒腑功能紊亂而諸證百出。因此治病的根本在于“平衡陰陽”。

《内經》将針灸師分成三類,“上工平氣,中工亂脈,下工絕氣危生”,這裡所說的是,醫術高明的醫生能夠調理陰陽,使之平衡。一般的醫生常常擾亂經脈,低劣的醫生則有可能耗絕精氣而危害生命。可見知經絡,不可忽視調和陰陽。

三通針法,突破了以往沿用的四肢經穴即為循經的局限,采用背部督脈腧穴配合腹部任脈腧穴治療痛證,莊教授正是立足于對髒腑陰陽之氣不平衡的狀态進行調節,在陰陽、表裡、虛實、寒熱辨證基礎上的循經取穴方法。

任督二脈圖

以任督二脈為中心,從經脈循行的角度看,督脈總督一身之陽,行于後正中線,為“陽中之陽”、“陽脈之海”;任脈總任全身之陰,行于前正中線,為“陰中之陰”、“陰脈之海”。

二者都是胞宮,與腦緊密相連。構建了頭腹兩大取穴區域前後兩線取穴平面的空間充分發揮奇經八脈中任督二脈的經絡治療優勢以調節陰陽。

三通針法:通任督脈的簡單舉例

俞募配穴·通髒腑

人體想要保持健康,一個大前提就是五髒六腑安和,因為髒腑是氣血生化、納藏的場所。

髒腑氣血虧虛,肌肉、筋骨等失去濡養,故“不榮則痛”。髒腑氣血陰陽虧損,氣機運化失常,痰、飲、瘀血阻滞,故“不通則痛”,病位較深。

髒腑針灸治療以疏通髒腑氣血為原則,辨證取穴,達到通則不痛、榮則不痛的目的。

《靈樞﹒衛氣》雲:“氣在胸者,止之膺與背俞。氣在腹者,止之背俞……”說明了髒腑之氣可以通過氣街與其俞、募穴相聯系。

背俞穴歌訣和所在膀胱經位置

背俞穴是髒腑經氣輸注于腰背部的一類穴位,屬陽。其治療特點為扶正補虛,“逢虛必補俞”,偏治髒病。

而募穴是髒腑經氣輸注于胸腹部的一組穴位,屬陰,其治療特點是偏于祛邪瀉實,可通調髒腑,行氣止痛,偏治腑病。

《難經﹒六十七難》“陰病行陽,陽病行陰。故令募在陰,俞在陽”,即說明背俞穴可治五髒病證。

臨床上常常将病變髒腑的俞、募穴配合應用,以發揮其協同作用,稱之為“俞募配穴”。《素問﹒奇病論》載:“口苦者……此人者,數謀慮不決,故膽虛,氣上溢而口為之苦,治之以膽募、俞。'即是最早記載的俞募配穴法的具體運用。

俞募配穴,加原穴、合穴、郄穴等

取經配穴·通元神

人們鮮少關注針灸當中的調和陰陽,其實不然,針灸在治療痛症的過程,通神的作用亦是許多人所忽視的;'神'是針灸防病治病之關鍵。

現代醫學認為,疼痛是大腦産生的感受,影響人的情緒。感受、情緒屬中醫“神”之範疇,故中醫理論認為疼痛與神不安相關。可見“安神”在痛證治療中的重要性。

腦為元神之府、又為奇恒之腑,與經穴治療效應密切相關,無論是内髒的疼痛還是經絡的疼痛均由腦所控制,從中醫角度來講,就是腦主元神,五髒六腑及經絡均由腦所主。故而莊教授的三通針法重在通元神。

重視針腦部諸穴是三通針法的特點之一。

三通針法:通元神

針刺麻醉真的存在嗎?

通元神類似于“中樞鎮痛”的作用。過去也有針刺止痛、針刺麻醉的例子,被衆人傳得神乎其神。許多針灸人在學習針灸的程當中也都會由此疑惑——針刺麻醉真的存在嗎?對于這一問題,莊教授是怎麼作答的。

病案一例

歐某,女性,28歲,白領。

2019年2月19日 初診

主訴:右側腰骶疼痛,伴右下肢麻木疼痛半月餘。

現病史:半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右側腰骶部疼痛,放射至右側大腿後側及腘窩部疼痛伴麻木,咳嗽症狀加重,腰部活動受限,無頭暈頭痛,無雙下肢乏力。納可,眠差,入睡困難,二便調。有腰部外傷史。

查體:腰部生理曲度變直,L5/S1棘突間壓痛,左直腿擡高試驗 70°(-),右直腿擡高試驗 60°(+) ,加強試驗(+),坐骨神經牽拉試驗(+),4字試驗(-),病理反射(-),雙下肢肌力、皮膚感覺正常。舌暗紅,苔薄白,脈弦。

輔助檢查:腰部CT:腰4-5椎間盤膨出;腰5-骶1椎間盤向右後突出0.7cm,硬膜囊受壓明顯。

MR結果

診斷:中醫診斷:痹病(氣滞血瘀)

西醫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症

治法:通絡止痛、行氣活血、通督調任,三通針法治療

處方:

通經絡:

通任督二脈:大椎(下病上取)、命門、腰陽關、列缺(通任脈)、後溪(通督脈)、中脘、氣海。

通太陽、少陽經:委中(合穴)、外丘、金門(郗穴)。

通髒腑:腎俞、膀胱俞。

通元神:百會、印堂、神門。

手法:補虛瀉實,頭部穴位平補平瀉,補陰瀉陽,委中刺血,隔天一次。

共治療3次,患者腰骶部疼痛及右下肢麻痛症狀基本消失。同時囑患者休息,适度功能鍛煉,避免久坐及搬運重物。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