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觀察中醫付罐靶向透皮給藥療法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臨床療效。方法對32例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均采用付罐靶向透皮給藥。結果治愈24例,好轉8例,無效 0例,總有效率100%。結論中醫付罐靶向透皮給藥療法臨床療效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付罐靶向透皮給藥療法; 風濕性關節炎
付罐療法是付文心教授研制的一種新型罐療法。筆者在臨床中,自2000年以來采用付罐靶向透皮給藥治療風濕性關節炎32例,療效滿意,值得推廣。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32例患者均為我院門診病人,男性9例,女性23例。年齡31~64歲,平均年齡42歲。病程6個月~1年16例,1~2年11例,3年以上5例;均符合風濕性關節炎的診斷标準。
2 治療方法
2.1 透皮給藥外用付罐中的體區罐,根據部位選取大小不同的型号。罐内加入溫度控制在50~60℃之間的中藥煎劑,罐内負壓控制在0.02~0.04 mpa之間。穴位拔罐,留罐15 min ,2次/d。
2.2 取穴主穴、大椎、風市、血海、足三裡、肝俞、腎俞、三陰交。配穴:肩關節痛加肩髃、臂臑,肘關節痛加曲池、天井,腕關節痛加陽池、手三裡,髋關節痛加環跳、秩邊,膝關節痛加膝眼、陽陵泉,踝關節痛加昆侖、太溪、懸中,脊柱痛加委中、身柱。
2.3 藥物均采用防己黃芪湯加味治療:木防己12g,黃芪15~60 g,甘草10 g,白術10 g,生姜4片,大棗1枚,桂枝10 g,茯苓10 g,川芎10 g,羌活10 g ,秦艽15 g ,獨活10~20 g。風邪勝加防風、海風藤;寒邪勝加制附片、細辛;濕邪勝加蒼術、木瓜等。
3 治療結果
3.1 療效評定标準及結果治愈(症狀消失,關節活動正常)24例;好轉(症狀明顯好轉)8例;無效(症狀無進步)0例。總有效率100%。
3.2 典型病例女,33歲。2003年初診。患者6個月前因人流術後感受風寒,此後覺右側肢體麻木,重着,尤以膝關節為重。遇涼加重,平素汗多。(排除腦血管疾病),曾多次服用祛風化濕之品而無明顯好轉。15天來伴有雙下肢輕度浮腫,神疲乏力。脈沉而弱,舌質淡白,邊有齒痕。辨證屬濕痹表虛型。治以益氣祛風除濕。予付罐靶向透皮給藥治療。藥物選用防已黃芪湯加味治療:木防已12 g,黃芪30 g ,甘草10 g,白術10 g ,生姜4片 ,大棗1枚, 桂枝10 g, 茯苓10 g, 川芎10 g,羌活10 g, 秦艽15 g,水煎外用,3日1劑。付罐内加入溫度控制在50~60℃之間的中藥煎劑,罐内負壓控制在0.02~0.04 mpa之間。穴位拔罐,留罐15 min ,2次/d。取穴:大椎、肝俞、腎俞、患側風市、血海、足三裡、肩髃、曲池、手三裡、膝眼、陰陵泉、昆侖。治療6 d後,訴雙下肢浮腫消退,右側肢體麻木,重着感減輕。汗已明顯減少。上方加入伸筋草10 g,獨活10 g,制附片(先煎)10 g,繼前法治療1個月,患者症狀消失,覺身體輕快,行動自如。随訪1年,未複發。
4 體會
付罐療法較之傳統的罐療法能通過對罐内微環境的調控而達到多方面的作用[1]。本法通過對罐内藥液溫度、負壓的調控而産生了溫炙、藥敷、拔罐、透皮給藥等作用。其中付罐靶向透皮給藥據本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持續支持研究發現:付罐作用下,皮部産生均勻散在的龜裂樣縫[2],通過這些裂隙可以大幅度提高藥物透皮吸收率[1]。經自然型電鏡觀察測定,可穿透角質層,經放射性同位素法測定可提高其透皮率3.8倍[3]。通過付罐靶向透皮給藥不僅避免了藥物對肝髒的首過作用,也避免了口服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作用,更消除了患者對針刺及口服藥物的恐懼心理。
付罐的施術部位是皮部。《素問·皮部》說:“凡十二經絡脈者,皮之部也。”十二皮部通過十二經脈溝通内外上下與五髒六腑、五官九竅、皮毛、肉、筋骨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在氣血津液的共同作用下,保持人體髒腑陰陽的相對平衡[4]。付罐療法通過對皮部的作用使皮部對體内外環境物質及信息的交換能力提高,在排毒的同時也增加了皮部對藥物的吸收[5],從而達到激發經氣,調整髒腑陰陽的治療作用。
風濕性關節炎屬祖國醫學痹證範疇。《濟生方》雲:“皆因體虛,腠理空虛,受風寒濕氣而成痹也”。《素問·痹論》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由此知本病主要是氣血不足,腠理空虛,禦外無能,加之風寒濕邪侵襲肌表,入于經絡關節,氣血運行不暢而緻筋脈關節疼痛、腫脹、屈伸不利,其本在氣血不足、腠理空虛,其标在筋肉關節。根據該病病因病機,運用付罐療法通過對經穴的刺激,激發經氣,另通過付罐靶向透皮給藥外治皮部疏通經絡,辨證論治,内治髒腑行氣祛邪排毒,共同促使氣血運行,達到調整髒腑經絡活動而恢複陰陽平衡的目的。此法簡便易行療效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本文承蒙付文心教授指導,特此感謝!
【參考文獻】
[1] 付文心.付罐療法[M].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0:21,34.
[2] 梁 俊,付文心.對付罐作用下家兔表皮形态的電子顯微鏡觀察[J].貴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15(12):130.
[3] 張永萍,林亞平,邱德文,等.罐療提高鹽酸維拉帕米透皮吸收的研究[J].中國藥學雜志,2003,38(12):930.
[4] 吳敦序.中醫基礎理論[M] .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133.
[5] 陳築芳,邱德文,付文心,等.罐療及其研究的曆史與現狀[J]. 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01,23(1):1.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