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絡的大總管:大包穴

人體身上有365個穴位,有沒有像像開關一樣重要的穴位呢?有,就是下面介紹的大包穴。

大包,别名大胞,是足太陰脾經最後一站,但這一站卻非同小可。如果把十二經比作全國的高速公路,鄉鎮道路就是十二經的分支:絡,那麼大包就是管這些絡的一個總開關。

大包,在黃帝内經經脈第十是這樣說:脾之大絡,名曰大包。出淵腋下三寸,布胸脅。實則身盡痛,虛則百節盡皆縱。此脈若罷絡之血者,皆取之脾之大絡脈也。

人體身上的經與經之間都有絡,所以才會有表裡的現象出現,經和髒也有絡,髒腑交接也有絡,所以絡是布滿全身的,主幹道是經,次要是絡。黃帝内經上面那段話的言下之意是,大包總管全身的絡。倪海廈稱之為脈絡主管。

大包穴的位置在在第六肋間隙,手臂往後屈,就在胳肢窩底下,正下六寸。由于此穴位置離内髒較近,不可深針。

這個位置很敏感,是人體的軟肋,是不能受重擊的。過去是武術家攻擊敵人的穴道的一個重點位置。受重擊後會造成對方全身癱瘓,對方會倒下去。所以很多格的架式要求沉肩垂肘,就是要保護這個穴位。因大包穴是脾之大絡,絡是聯絡的意思。經絡髒腑之間不能溝通時,要大包讓他協調,它受傷了,絡的系統會遭受重創。

黃帝内經講它為脾之大絡還有二層意思,一是因為脾髒就好像水壩,水壩從供水到種田,都很重要,這個管道就是大包,都是大包在管。所以脾髒能管五髒,是因大包穴的存在,大包起到溝通五髒六腑奇經八脈十二經的作用,正所謂大包大攬。二是人體内從胃一直到十二指腸、小腸、大腸,胃旁邊的脾髒,脾髒有一個血管到胃的下方, 胃下方的甜肉,中醫叫做膵肉,就是西醫的胰髒,中醫的觀念認為胰髒是脾之大絡, 脾之大絡會在大包穴,就是在極泉下六寸,淵液下三寸,就是大包穴, 所以大包穴在管胰髒。

由此可見,此穴對脾的影響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内經講此穴“實則身盡痛,虛則百節盡皆縱”。雖然現代針灸講此穴是治氣喘,哮喘,胸悶,心内膜炎,胸膜炎,肋間神經痛,胸脅病等呼吸系統疾病,但實際上是虛實均治。凡是繃緊的都是實,松開來的稱虛。實症的時候很緊,虛症的時候很松弛。病人手一拿起來就掉下去,松馳的時候是虛症。大包穴虛實都可以治。倪海夏舉例講中風的人,手不能拉平大包可以治,不能握拳還是大包可以治。《針灸學簡編》講配三陽絡穴、陽輔穴、足臨泣穴治胸肋痛;《增訂中國針灸治療學》講配脾俞穴、章門穴配伍治;配足三裡還可以治四肢無力。

中醫認為脾為中土,而大包為脾之終點,統管陰陽之絡,針灸此穴的價值重大。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