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4日就業,光明日報報道了北京大學關于“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調查”的調查結果。該課題組于2021年6月起,對高校畢業生進行問卷調查,從東、中、西部地區的19個省份,34所高校取樣,樣本量超過2萬人。結果顯示,2021年博士、碩士、本科、專科的月起薪算數平均數分别為14823元、10113元、5825元、3910元。
數據一經公布,立即引發熱議。有關本科生工資水平的讨論更是一躍沖到了熱搜榜第二名的高位。
那麼我們可以想一下,為什麼本科生這一群體會引發如此巨大的關注呢?為什麼每次有關畢業生薪資的讨論總是可以引發強烈的共情呢?
為了對此加以解釋,有一些現存的明顯的情況值得我們先了解一下。
一、大學生群體比重的擴大。
高校畢業生人數逐年上升
據統計,全國2021年的高校畢業生約為909萬,同比增長了35萬,近20年來持續上漲,增幅高達795萬人。而日前教育部公布的信息,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076萬人,同比将增加167萬人,規模和增量均創曆史新高。
畢業生人數的上漲也相應的帶來了就業難度的增加,加之疫情帶來的産業結構的調整,使得新時期就業崗位的供需關系嚴重失衡。這也導緻了更多的應屆生選擇升學的道路,以此緩沖即将面臨的就業壓力。而不夠活躍的經濟環境,也讓更多的非應屆生選擇“二戰”、“三戰”,甚至辭掉原本的工作,重新走上考研、考公的道路。
教育部公布的2021年考研報名人數的統計,2022屆研究生報名人數高達457萬人,比去年增加了80萬人,報名人數和增幅同樣創造了曆史新高。
二、理想與現實差距甚遠。
面對巨大的就業壓力下,相當一部分畢業生不得不調整自己原本的薪資預期,以求盡快獲得一個能夠滿足溫飽之需的崗位。而這一點也使得企業在招聘時設置的招聘要求更加肆無忌憚,要麼大幅度提高應聘标準,要麼極端地壓低工資水平,再或者通過一些隐形的手段榨取畢業生更多的剩餘價值。
前幾日在某信息平台,竟然出現了洗碗工“本科學曆”的廣告。我們不禁要質問一句:十八年寒窗苦讀的少年,最後竟然隻是為了成為一個洗碗工?
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差距,讓很多畢業生心生厭惡卻又自感無能為力。
坊間流傳着一句話:“3000塊錢還想找個農民工?3000塊錢隻能找個大學生。”
這聽來像一句戲話,但同時也是一句實話。
我身邊有很多的本科畢業生,拿着兩三千的工資,幹着一萬塊錢的活,每天都是忙忙碌碌,左右奔波的日子讓很多人焦頭爛額,但又缺少跳出“苦海”的勇氣。同時期社會中成功學的盛行也給衆多缺乏自主意識的畢業生洗腦式的灌輸:“努力就一定會成功”、“今天的痛苦是為了明日的歡愉”、“要想人前顯貴,就得人後受罪”……
環環相扣的情節就像一個産業鍊,從畫大餅到PUA,從鼓勵到打擊,從“好好幹啊,加油!”到“你以為你是誰啊,滾!”,把一個個懷揣夢想的少年逐漸變成雙目無神,苟且生活的打工機器。而當你同他們談論起工作中的種種不滿時,竟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工作嘛!本來就是這樣。”
三、就業結構不合理
從收入反映的就業質量來看,人力資本對畢業生起薪影響顯著,擁有高學曆的人往往能夠獲得更高的收入。從畢業生的就業結構上看,非均衡化的特點愈發明顯,畢業生的就業地點、行業、工作類型差異顯著,而結構性問題也是導緻高校畢業生就業率下降的重要原因,不同經濟基礎的地區對應着不同的高校畢業生的供給和需求,無法契合的供需關系導緻了嚴重的就業問題。
受疫情的影響,許多傳統型産業被時代的洪流所淘汰,由此也引發了更為普遍的失業現象。與傳統産業的衰落同時并進的是互聯網産業迎來了機遇式的發展就業,在線教育和在線招聘不斷增長,數字經濟等新業态帶來了新的工作崗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那些因傳統産業需求而培養的傳統型人才又該如何補充新興産業帶來的巨大的勞動力缺口呢?
四、總結
雖然疫情增加了勞動力市場的競争性。但同時也催生了許多新的變化,教育部出台了大量的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新舉措,比如校園與網絡招聘市場的建設,鼓勵中小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等,助力營造更充分和高質量的就業環境。那麼作為勞動力市場的重要參與者,新畢業的大學生又該如何做好自己的求職定位呢?
第一, 先就業,後擇業
找工作這件事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要想得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更是能力與運氣缺一不可。年輕人都渴望進入一家知名大企業,崗位光鮮,收入豐厚,然而事實上,即使有幸進入了夢想中的大廠,工作也未必就如自己所預期的那般滿意,996的強度你要适應,007的日子你要理解,頻繁又嚴苛的考核指标讓許多人不勝其煩。
因此,新畢業的大學生可以适當調整自己職位預期,擺正心态,如果有機會進入自己理想的企業當然最好,但若是沒有好的機會,那麼選擇加入一家朝氣蓬勃的新企業也未嘗不可。
第二, 考研深造,提高能力
這裡要切記,考研的最終目的應該是提高自己未來參與就業時的核心競争力,而不是去逃避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從近幾年企業的招聘趨勢上看,本科生已不再具有明顯的就業優勢,而針對社會需求,教育部也漸次出台了一系列有關碩士研究生擴招的教育政策,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考生的競争壓力,拓寬了畢業生的晉升渠道,同時也能夠滿足當前社會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推動我國教育、科技、經濟和社會的高質量發展。
因此,以提高個人能力為目的,把握成長時機,努力求學,提升學曆水平,也是一個理想的選擇。
最後,在這裡也給應屆畢業生一點建議:
1. 找工作切忌操之過急,不要敷衍了事,雖然過高的要求不可取,但毫無要求也不應該。
2. 适當的就業壓力是好事,但不要負擔過重,畢竟背着包袱前行并不是一件易事。
3. 若想要借助中介公司尋找合适工作,那中介的選擇一定要謹慎,仔細考察,謹防受騙。
4. 專業與工作不完全對口是常态,但盡可能與自己所學沾邊,帶着科班的背景會有更好的競争力。
5. 不要在最開始就把職位定的過高,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腳踏實地才能走得更長遠。
6. 要培養強大的自信心,永遠保有試錯的勇氣,矛盾是永遠存在的,如何解決它才是關鍵。
7. 開始做職業規劃,給自己的未來發展找一個基本的定向,有方向的船和沒方向的船是兩碼事。
8. 對于剛剛畢業的人兒,大家都是十字路口的伫立者,之後有人會向左走,有人會向右走,也有人會在路口繼續徘徊一陣兒,但無論做什麼事情,最重要的是要在行動的過程中聽到自己内心的聲音。請注意,這裡是要在“行動的過程中”傾聽,而不是“停止下來”去尋找,因為一旦停止,便很有可能失去全部的前進的勇氣。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