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都不知道河南河北到底以什麼分界的,一般都會認為兩省分界線是自然而然是黃河,黃河之南是河南,黃河之北是河北,傳統觀念就是這麼認為的,而且最早的時候也的确如此。
公元627年,唐太宗李世民将如今的黃河下遊一帶的地區以黃河為界劃分為河南道和河北道,河南河北由此得名,河南道包括今天的,河南,山東,江蘇,安徽省的一些地區,河北則包括河北、山東以及今天河南的一些地區,那麼很顯然,黃河也就是河南河北的分界線了。
到了元朝末年,徐達率軍北伐的時候,渡過黃河到達漳河邊上就停了下來,轉而去山西陝西一帶和元軍作戰,為了方便管理,并就将漳河以南已經占領的區域劃為河南布政司。
到了清代雍正時,為了解決河南的漕運問題,清廷将屬于直隸的滑縣和浚縣劃到河南,分屬河南的衛輝府和彰德府,但屬于彰德府的磁州(今磁縣)劃給直隸,這樣就導緻河南河北以河為界的傳統不明顯了,到了建國初期為了治理黃河又曾經短時間設立了平原省,包括新鄉,安陽,濮陽,聊城,菏澤和湖西六地,三年後取消,原屬河北的濮陽沒有回歸河北,而是被劃到河南,但原屬河南的涉縣,武安和臨漳卻沒有回歸河南。
但是這樣一來,黃河北岸還有大片的土地屬于河南省,所以再以黃河為界劃分河南河北省就不是那麼恰當了,反而是以漳河來作為兩省的界限比較合适,不過漳河也并不是兩省的真正界限,因為漳河大部分流經河北省境内
河南和河北雖然得名于黃河,但由于曆史上行政區劃一直在變,而且黃河也有南北滾動的變化,并且河南與河北省的名字在曆史上也有變化,唐朝時有河南河北道,後來又取消,明朝時有河南行省,而明清兩代的河北都稱為直隸,民國時才設立河北省。而且雖然現在河南和河北的分界線為漳河,但是在人們的印象中,或者說傳統觀念中,河南河北兩省仍然是因為黃河而得名的。
所以如果往前追溯,濮陽人可以說自己曾經是河北人,而邯鄲的磁縣、臨漳、武安、涉縣可以說自己曾經是河南人。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