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周初地理考,10

(十八)禹治水功績,其最先傳說當在山西之蒲解。

《逸周書·度邑解》有這樣的記載:“從洛水以北直到伊水以北,地勢平坦而無險固,那曾是夏人的居地。我從那兒向南望過三塗山,向北望過太嶽山,從都鄙回頭後望過黃河,順勢望去,望過伊水、洛水,這兒離天室嵩山不遠。”這其實說的是有夏一代的疆域,從伊水、嵩山開始,止于冀州,這同樣是大禹治水的行迹所至。

禹的行迹既已明确,他治水的功績就可以明确了。《孟子》說:“大禹疏通九河,疏浚濟水與漯水,使它們注入東海,疏通汝水和漢水的水道,排解淮河與泗水,使它們注入長江。”這種說法很荒誕,固然不可信。就像《屍子》②所說:“古代龍門還沒有鑿開,呂梁山也沒有開鑿,黃河從孟門之上流出,河水逆行泛濫,所有的土丘、土山、高一點的丘陵,全部被淹,稱為洪水。”這麼大的水利工程,恐怕不是大禹一個人的能力所能及的吧。

《孟子》引《尚書》:洚水是上天的警告。洚水就是洪水。晉人的國都是绛,洚水大概就在晉绛附近,那麼洪水所波及的災區也可以推知了(知伯說:绛水可以灌平陽)。

以今天的情形推斷,古代大禹治水的傳說,是否從蒲解(今永濟和解縣)之間開始的呢?蒲解這塊地域,東西北三面都是高地,隻有南面地勢低下。黃河在此轉了一個彎,從蒲州和潼關以下轉往陝縣的砥柱。上面是湍急的水流,下面是複雜的漩流。水流回轉激蕩,已經足以造成水患,當涑水水位暴漲之時,水浪滔天,河道無法容納。等到山洪怒發,河水肆意沖蕩,蒲解之地的人民必定深受其害。堯舜的故都正位于此地,所謂洪水之患,大概就在此了。

賈讓①說:“大禹治水,鑿龍門,劈伊阙,分開砥柱,破開碣石。”按實情分析,大禹治河,上不會到龍門,下不會到碣石,應該隻是在伊阙和砥柱之間而已。

蒲解地區、砥柱伊阙、龍門在壺口瀑布、碣石在渤海黃河入海口

①賈讓:中國西漢籌劃治河的代表人物,生卒年不詳。針對漢代黃河河患頻發的原因,賈讓提出了以“寬河行洪”思想為主的全面治理黃河的上、中、下三種不同對策,上策主張滞洪改河,中策提出築渠分流,下策則為繕完故堤,賈讓還對此進行了對比選優和評估。賈讓的治河三策,是中國最早對黃河下遊興利除害的治河文獻,被完整地收錄在《漢書·溝洫志》中,對後世産生了重大影響。

②《屍子》:《漢書·藝文志》著錄《屍子》二十篇,列為雜家。根據班固的記載,屍子名佼,魯國人,是商鞅的師傅。劉向說:“楚有屍子”,又說他為“晉人”,是商鞅之客,“衛鞅商君謀事劃計,立法理民,未嘗不與佼規也。商君被刑,佼恐并誅,乃亡逃入蜀。”屍佼逃往蜀後,寫作《屍子》書。他的思想,融合了儒、墨、道、法各家,和孟轲、荀卿、商鞅、韓非等人的思想都有相通處;對農家許行也有影響,在思想史上是個重要環節。

(十九)稷教穑,禹治水,地望相毗,皆在河東洮域。

夏禹治水的功業既已确定,那麼後稷教導稼穑的地點也可以推知了。《吳越春秋》:“堯的時代遭遇大洪水,洪水泛濫,人民逃到高處居住,堯聘用棄讓他教導人民在山上居住,根據地形開挖灌溉溝渠,研發在樹上建屋的技術,三年後,拜棄為農師,把邰封給棄。”這雖然是想象的言辭,但是洪水泛濫,人民居無定所,下等的辦法是搭一個鳥巢一樣的窩,上等的辦法是營造洞窟,上山或者上樹,不管怎樣,總是要逐高而居。

《隋圖經》窦蘋說:“稷在稷山播種百谷,在安邑西南六十裡。”(引見《通志·古迹考》一)大概禹和稷同時在虞舜的朝廷為官,禹負責治水,稷負責教導稼穑,都是當時急需的大事。禹的都城在安邑,稷被封在邰,位于今天的聞喜,這兩個地點相近。蒲解一帶的人民,受困于黃河、涑水的水患,逐高而居,向北翻越中條山,逆涑水而上,在介山、稷山一帶高處的平地上耕種,情形相似。

所以《閟宮》①歌頌說:“姜嫄生下後稷,教導百姓種莊稼,擁有天下的土地,繼承大禹的功業。”如果後稷所封的邰遠在陝西扶風,哪裡說得上“擁有天下的土地,繼承大禹的功業”呢(奄有下土,缵禹之緒)?

《周頌·思文》②也提到說:“思文後稷,克配彼天,立我烝民,莫匪爾極,贻我來牟,帝命率育,無此疆爾界,陳常于時夏。”夏就是華夏的土地,時夏為是夏。後稷教導稼穑,不分疆界,推廣他永恒的功業給所有華夏的土地,所以說他“奄有下土,缵禹之緒。”

《逸周書·商誓》也提到說:“昔日我們周族先祖後稷,順應天命,成功地播種百谷,趕上了大禹的功績,凡是天下的民衆,無不用先祖後稷的嘉谷去祭祀、去食用。”這和《思文》的内容幾乎一樣。以大夏、太原、實沈、台骀的地望來考證,參考詩、書、百家之言,凡是涉及到禹和稷的,可以确知後稷教稼穑,一定是在晉冀,不在秦雍。

① 閟bì:同祕,神的意思。閟宮:後稷母親姜嫄的廟。

② 《周頌·思文》的譯文:想起有文德的後稷,功德能配上蒼,養育我們百姓,誰沒有受你的恩賞,留給我們麥種,天命充民供養,農政不分疆界,全國普遍推廣。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