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社會 > 正文

“海底蝗蟲”又來了!海星“大舉入侵”青島膠州灣:已泛濫成災?

據《科技日報》報道,青島膠州灣海域漁民在近期一次海底養殖區的巡查中發現了最令人恐懼的一幕:10米深的養殖區水下布滿了海星,這種海生棘皮動物曾在去年大爆發,像蝗蟲一樣把養殖的貝類一掃而光,養殖戶損失慘重!

青島膠州灣海星再次爆發:能吃嗎?

日前在紅島漁港的碼頭上,10多艘漁船陸續回港,但他們帶回來的不是魚蝦,而是滿船的大海星,漁民則在碼頭現場分揀海星,将其按大小類别分别裝框,這個景象不由得讓大家想起2021年膠州灣海星泛濫的“慘劇”!

漁民在分揀人工潛水捕撈的海星。圖片來源:大衆網

去年也是在3月初,膠州灣的漁民們潛水查看海底養殖的牡蛎、蛤仔等水域突然發現養殖區域出現了大量的海星,密密麻麻,簡直讓人爆炸,漁民們知道,這些海星是經濟貝類的克星,盡管它們行動緩慢,但所經之處就像鬼子進村一樣,所有放養的貝類蕩然無存。

到了3月10日左右,膠州灣海底的海星已經到了絕對泛濫的程度,以下數據可以讓各位感受以下當初漁民們絕望的心情:

3月12日,膠州灣畔的紅島漁港碼頭上靠港的都是滿船的海星,漁民們都說現在的養殖海域的海底全都是海星,鋪在蛤蜊上面厚厚的一層,放眼望去就像鋪在海中的地毯一樣。漁民們戴好潛水裝具下去幾分鐘就能帶上數上百斤海星。

《光明網》在3月16日報道,此次海星爆發的區域集中在膠州灣海域牡蛎、蛤仔底播海區,粗略統計密度約為平均50個/平方米,這個密度用地毯形容一點都不過分,甚至有的區域還因為海星太多層層疊疊,看的人頭皮發麻。

總受災面積約10萬畝,預計造成經濟損失約1億元,截止3月16日,漁民們捕撈的海星已經超過45萬斤,青島市海洋發展局的專家赴紅島街道實地查看情況後已經允許漁民在海星敵害暴發期間,在特定海域使用大網目地籠網或拖網進行捕撈。

“我包了幾百畝就是為了養海蛎子掙點錢,這麼一弄幾乎全賠進去了!”養殖戶王先生告訴記者,他前前後後投入了170多萬元,讓海星這麼一弄說不定血本無歸。“雇的船撈海星,一天一艘船就得1000元!”王先生無奈地說。

确實很讓人絕望,養殖的漁民一年的收入就看着這個收獲季節,半路卻殺出一個“海星”,真是讓人欲哭無淚。

2022年3月1日,全國水産技術推廣總站資源養護處處長羅剛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青島海星泛濫品種是'多棘海盤車’”

多棘海盤車呈五角星狀,所以被稱為海星,估計這可能是大家認識的第一種海洋生物,背闆結成緻密網狀,背棘短小,分布不很密,各棘末端稍寬且扁,帶細鋸齒。體型最大可達14厘米,非常善于捕食海洋貝類。

是我國黃海沿岸常見的冷水性海生棘皮動物,最适宜生長溫度為15℃~20℃,适溫上限25℃,每年10月至次年1月進行繁殖,一隻雌海星一次能抱卵兩千萬顆!

随着氣溫、海水溫度的升高會逐漸減少。但問題是每年的3月是蛤蜊養殖收獲和放苗的季節,這個時候爆發海星,簡直就要了漁民們的親命。

海星有價還能買,但“資不抵債”

海星能吃,而且營養和味道還可以,比如2021年3月份膠州灣海星爆發時在紅島漁港的碼頭上的收購價為4塊錢一斤,一船海星上萬斤,收入好幾萬,簡直就是好買賣不是嗎?

但各位想錯了,因為海星的食量極大,一隻海星初長成需要數十倍于體重的食物。也就是說當你抓到一斤海星時,它可能已經吃了好幾斤漁民們養殖的經濟貝類,比如一般的蛤蜊都要十幾塊一斤,用十幾塊一斤的“飼料”來養殖4塊錢一斤的海星?

這絕不是一筆劃算的買賣,上文也說了,雇人雇船捕撈海星也是一個花大價錢的問題,每天得花1000塊,捕撈海星銷售隻能說挽回一點損失。

海星能吃卻不宜多吃

去年爆發海星時在紅島碼頭,有人帶着丁烷爐現場就煮食海星:

“味道挺好吃的,我以前就吃過!”

不過海星還有多種異種蛋白,過敏體質的人需要注意,而且吃多了容易消化不良,不是所有人都是有福消受海星的,當然能吃的朋友也不宜多吃。

膠州灣海星再次泛濫:究竟是什麼原因?

海星對環境比較敏感,對水溫要求比較高,幼體在海洋中天敵比較多,但一旦成年後幾乎就沒有天敵,海星還是過去的海星,但最近幾年為什麼就突然爆發了呢?

原因在幼體階段,這個階段的幼體海星大部分都被天敵給吃了,所以海星難以泛濫成災,而近些年來由于過度捕撈,失掉了這個平衡,海星在3月初時爆發,今年比去年還早那麼幾天。

全國水産技術推廣總站資源養護處處長羅剛表示,除了過度捕撈以外,另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是過度養殖,貝類密度過高也是造成重大損失的另一個原因,另外羅處長還表示海洋鹽度和PH值的變化更适合海星的繁殖。

因此這個海洋環境失衡也是另一個問題,全球變暖海洋酸化,冬季水溫偏高等,這些都會影響海星,剛好這些變化是适合海星生存,那麼就為大規模爆發打下了基礎。

據調查,2021年膠州灣海域的海星捕撈量高達120萬斤,受災面積約十萬畝,一畝海域蛤蜊苗成本3800元,正常畝産3000斤,如果爆發海星,那麼2000斤都不到,十萬畝損失估計各位就能算出來了,差不多是個天文數字!

但今年的海星危害已經開始顯現,到底規模有多大,可能誰也說不清!

如何避免海星泛濫?

海星天敵不多,但還是有的,比如人,當然這是開玩笑了,有人列舉了海星治理中的人工捕撈的方式,這種方式顯然是最直接的,除了捕撈外還有施以“注射死刑”,但無論是人工還是水下機器人執行的成本都很高!

大法螺捕食海星

事後的問題處理起來成本實在太高,沒有事前的嗎?海星的天敵是大法螺和釉彩蠟膜蝦,用生物防治成本是低了,但見效慢而且生态評估成本很高,一旦投放的新物種泛濫,那就按下葫蘆浮起瓢,所以一個物種一旦開始泛濫,想要防治就難了!(完)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