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别的孩子能說會道,當小主持人、講故事樣樣拿手,羨慕不已;
看到别的孩子到哪都能暢意表達,一會兒功夫就跟周圍打得火熱,從不擔心人際關系;
再看看自己家孩子的差距,心裡不免有些着急。
語言是孩子的第一表達方式,而很多家長卻忽視了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優勢。
孩子出現語言障礙,跟父母的帶養方式有很大關系,這幾種常見的錯誤示範,你家有這樣的情況嗎?
情景一:電子産品代替陪伴
孩子拿着書找媽媽。媽媽對孩子說:“媽媽忙,我給你找個音頻故事聽。”媽媽打開了電視機,給孩子播放着電視機裡的動畫片。
媽媽育兒靠電子産品,而忽視了語言環境的培養,這樣的情況下,孩子就會出現說話晚,說話口齒不清的情況。
正确做法:父母要親自講故事、随機編故事更有樂趣。因為父母的聲音,勝過一切音頻和電視。
很多父母認為,動畫片和音頻故事裡有豐富的語言和詞彙,比自己講得更專業,但其實它缺少了一樣學習最重要的因素:情感,語言表達能力隻有在情感的互動中才會吸收發展。
情景二:預判孩子行為意圖
大部分家庭就一個孩子,全家老小都圍着孩子轉。當孩子咿咿呀呀地說着自己的訴求,甚至是不說話用手指,家長(尤其是老人)立刻明白意思,幫助完成指令。
“你是要喝水嗎?媽媽馬上去拿。”
這樣就失去了在語言環境下鍛煉孩子的最好機會。
正确做法:父母應耐心等待孩子說完清晰完整的句子。
當孩子咿咿呀呀地表明自己要喝水時,不要急于滿足她的需求,家長此時可以說:“不着急,把你要說的事情清清楚楚地講一遍。”
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多給予孩子說話表達的機會,如果孩子的表達不完整,或者發音不清晰,可以做一遍示範,再耐心等待孩子模仿重複。
情景三:把孩子當“小孩”
家長在聊天說話時,孩子因為好奇,會像十萬個為什麼一樣去咨詢家長,“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要喝水?”
家長的狀态不好,或是家長太忙,會跟孩子說:“現在跟你解釋你也不懂,等你長大就知道了。”、“大人說話,小孩别插嘴!”、“你說得不對!”
家長的強勢會讓孩子直接地感受到這種距離感。一旦有這樣的距離感,孩子就不願意再跟家長說話。
正确做法:尊重平等
“這個我也不知道是什麼原理,我想可能是…你覺得呢?”
“這是我的想法,如果你有不同意見,請來說服我。”
給孩子“知情權”、“選擇權”、“決策權”。
除了要注意日常與孩子的交流方式,還可以利用碎片時間,與孩子玩一些有趣的語言類小遊戲。
1、貪吃的小動物
準備:動物卡片若幹。
玩法:家長随機抽出一張動物卡片,在抽取卡片的過程中,家長和孩子可以一起唱“逛一逛,動物園,寶貝你要認真看,動物愛吃什麼飯”,随後讓孩子大聲讀出卡片上動物的名字,并說出該動物喜歡吃的食物,如熊貓愛吃竹子,小馬愛吃草等。
2、正聽反說
玩法:爸爸或媽媽說一句話,讓孩子反着說出來,比如:原句是“熊大”,那麼孩子就要說“大熊”;原句是“爸爸媽媽愛寶寶”,孩子就要說“寶寶愛媽媽爸爸”。字數盡量由短到長,從簡單到困難,以免打擊孩子的積極性。
3、猜猜“我”是誰
準備:一些動物、植物、水果卡片,也可以用紙片随機寫上一些身邊的物品,最好是孩子認識和接觸過的。
玩法:爸爸或媽媽先做示範,拿出一張卡片,并用句子形容這一卡片上的物品,讓孩子來猜,等到孩子了解規則後,讓孩子叙述物品特征,家長來猜是什麼。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