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母嬰育兒 > 正文

過早給孩子立規矩到底對不對?立規矩不僅很重要而且要趁早

要不要給孩子要立規矩?

有了孩子,許多家長看着可愛的小寶寶,是怎麼看怎麼喜歡。孩子甜甜一笑,簡直太暖心了。家長們對她們有一種“含在嘴裡怕化,捧在手裡怕摔”的感覺,真的是寶貝得不行,于是對孩子是有求必應,無條件滿足和服從。

這樣的心态和教養方式最容易養成嬌養的兒童,使兒童慣于自以為且錯誤地認為他們具有無上的權威,而實際上,這些孩子性格是父母的溺愛和嬌慣所造成的。

這樣的性格一旦形成,那是最危險不過的事。性格對一個人的發展是能起到很大影響的,性格就是一個人對待外界的看法和感受,它對人的思維是具有指導意見的,因此孩子有無紀律這一回事,在兒童時代,家長已替他鑄定了。

嬌養的兒童,生活在一個被家長虛構出來的世界之中,孩子相信,他們的一颦一笑,一怒一哀,足可以激起别人的同情或注意。他們要無條件地被愛,如他的過于聽話的父母一樣愛他們。

然而這些孩子卻不知道的是:社會是不會慣着你們的!同樣,他們的父母也沒有告訴孩子這件事。

所以家長必須要在孩子們開始對世界有探索的欲望和淺薄的認識之初,教他懂得規矩,因為規矩是可以規範一個人的行為。

所以個人認為,立規矩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必須要趁早!因為人生和社會自有它們不可動搖的鐵律,而教會孩子規矩則是要他們認清這個事實,不至于以後吃了大虧。

孩子願意遵守你立的規矩麼?

我們都知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有些家長給孩子設置了每天看20分鐘動畫片的規矩,但時間超過了,孩子依然不肯離去,嘴裡隻會說“好的,知道了”、“我馬上就關”、“别催了行不行”,更有甚者直接不理睬家長,等時間到了1個小時,孩子還在那邊看電視,家長強行關掉電視,孩子就開始哭鬧,是不是這樣的情況經常發生?

這就說明,這些家長定的規矩根本不奏效,家長定的規矩是“每天隻能看20分鐘動畫片”,但孩子很明顯不買賬!

許多家長就崩潰了“難道我說的話不管用?”、“難道我定的規矩不奏效?”

于是乎家長們為了使自己的規矩能夠對孩子奏效,就開始采取“強制措施”:語氣開始變得嚴厲起來;眼神之中充滿怒氣;強行要求孩子遵守規定;強行奪走孩子的東西;懲罰孩子。

雖然采取“強硬手段”效果可能會在短時間内奏效,但一旦家長不在旁邊,那麼孩子依舊是不會遵守規矩的。隻要家長不在家,或者去廚房幹活,那麼這段時間對孩子來講就是他們的“自由時間”,他們依舊會悄悄地打開電視、偷吃零食......

你知道孩子為什麼不遵守規矩麼?

明明給孩子立了規矩,但孩子就是不遵守,針對這個問題,家長以為是自己不夠嚴厲,孩子不懼怕自己,要是孩子懼怕自己的威嚴,那麼給孩子定下的規矩就會奏效。

但如果孩子根本不懼怕家長,或者随着孩子的年齡增長家長的威嚴不再具有威懾性的時候,那麼這些規矩對孩子還有作用麼?

那麼家長在着急的同時有沒有靜下心來反思一下:為何孩子不遵守規矩?

許多家長在立規矩的時候很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想法和辦法簡單、粗暴,沒有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量身定制!

這些家長通常采取的是:制定規矩——孩子執行;違反規矩——懲罰孩子。

立規矩需要量身定制

就好比做衣服一樣,随便那一套衣服給你,那肯定是不合适的,因為每個人的體型是不一樣的,最好的辦法就是量體裁衣、量身定制!

那麼給孩子立規矩也是這樣的道理,比如你給孩子立下的規矩是“一天看電視時間不能超過20分鐘!”但這些孩子們連時間是什麼概念都不知道,家長讓他們遵守時間,這不是癡心妄想麼?

針對連時間概念都還不知道孩子,家長完全可以将時間限制用沙漏或者定時器來代替,将抽象的時間表象化具體化,這不僅能加深孩子對時間概念的理解,還能使得父母給孩子立下的規矩更容易被孩子理解和接受。

孩子不遵守規矩,大部分是不理解、不明白家長定的規矩究竟是什麼!

這個問題就好比現在依然有些漁民不理解為何要禁止電魚的道理一樣,從他們的角度出發,這是有人專門和他們過不去,他們根本想不到也不能理解電魚會對生态環境造成嚴重的影響。

反過來講,家長給這些連時間概念都不知道孩子立抽象的時間規矩,在孩子們的眼裡,那就是爸爸媽媽在故意搞事情!

立規矩的目的絕不是懲罰孩子

很多家長立規矩的出發點就錯了,當孩子太過調皮的時候、當孩子寫字不認真的時候、當孩子看電視的時候,你叫孩子,但沒得到回應的時候......,這個時候家長就會不自主的産生要懲罰孩子的想法,因為孩子的這些舉動超出了家長的可控制範圍,沒有做到令家長滿意。

家長想要立規矩來規範孩子的這些行為習慣,但如果出于這個目的而立規矩的話,那麼出發點就完全錯了,這是變相懲罰孩子不聽話、違背自己意志的行為!

給孩子立規矩,目的絕不是為了懲罰孩子,而是能讓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以便于更好地适應當今這個社會,認清這個社會的規章制度。

所以我們立規矩的時候,必須要和孩子講明我們立的規矩的目的是什麼,讓孩子清楚地知道立規矩并不是懲罰他們,而是為了能讓他們規範自己的行為。

如何正确給孩子立規矩呢?

1、立規矩最好的方法就是形成習慣

家長給孩子立好規矩之後,要時刻提醒,因為孩子的主觀能動性真的很差,必須要時刻監督,并且逐漸融入孩子的日常生活。

家長不要指望規矩立好之後就萬事大吉了,那根本不現實,别說孩子了,就好比“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這個規矩,難道聽得還少麼?還不是有那麼些人不自覺願意以身試法?

2、千萬不要以恐吓威脅的方式來給孩子立規矩

很多家長還是錯誤地認為嚴厲的呵斥,會讓孩子迅速地聽從自己的指令,這隻是家長一廂情願的想法而已。

為了不讓孩子看電視,有些家長就會以言語呵斥“再看電視,我就把電視砸了!”、“你再不守規矩,我就把你關小黑屋!”、“你再看電視我就打斷你的腿!”。

這樣的恐吓或許能能吓住孩子,但造成的後果卻是很嚴重的,家長采用這樣的恐吓方式不僅會給孩子幼小的心靈帶來傷害,而且會使得你和孩子之間的親子關系變得緊張。

家長是不是忘了一件事:孩子能看得懂動畫片,難聽不懂你在恐吓辱罵他們麼?

3、規矩面前人人平等,家長要以身作則

很多家長自己讓孩子養成某個好的習慣,但自身卻做得一塌糊塗。給孩子立規矩不準長時間看電視、不準吃飯的時候看電視、吃飯之前不允許吃甜食。

但這些家長平時自己是怎麼做的呢?刷抖音一刷就是半天、吃飯之前必來一杯奶茶、一邊吃飯一邊追劇,同時嘴上還教訓着孩子“要遵守規矩!”,諷刺麼?

規矩面前,人人平等,家長在要求孩子的同時,自己的一言一行也要嚴格要求,要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

你想想家長一到家就洗手,然後将自己的鞋子擺放整齊,來到書房看書,長期這樣下去 孩子也會耳濡目染,好的習慣不就是這麼養成的麼!

4、規矩的養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切不可操之過急

量變引起質變,這需要一個過程,比不是一蹴而就的,好比打籃球,難道籃球技術在一天就能習得?還不是從基本功慢慢磨出來的?

那麼規矩的養成更是這樣,要時時刻刻觀察孩子的行為習慣,一旦取得進步,就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家長的每一次肯定,都是孩子進步的動力。

“寶貝兒,你今天真棒呢!隻要爸爸媽媽催了兩次,就主動關了電視”,第二次“寶貝兒,今天真的是超級棒,隻要爸爸媽媽提醒了一次,就主動關了電視”,第三次“寶貝兒,你真的是棒棒的,今天竟然主動的關了電視,爸爸媽媽為你感到驕傲!”,那麼以後孩子隻要一到時間,就會主動關了電視。

5、在立規矩的時候,孩子一旦出現情緒波動,要立刻停止互動

千萬不要和一個情緒激動的人講道理,情緒很激動的時候,說明孩子很不喜歡當前的狀況,他們需要釋放負面情緒。

就比如孩子看電視,家長給孩子們立下的規矩是,每天隻能看20分鐘,時間一到就必須要停止觀看電視。

但孩子正看到精彩的地方,他們不想現在就停下來,家長認為孩子這是在耍無賴,不遵守規矩,就開始采取“強硬措施”,比如呵斥、搶奪孩子的遙控器、強行關掉孩子的電視、将孩子從電視機旁直接拖走.....然後孩子就會還是哭鬧。

孩子們在哭鬧的時候,他們的想法就是“爸爸媽媽你們快停止現在的做法,我很不喜歡”、“我需要爸爸媽媽的關注”、“爸爸媽媽你們現在說話方式吓到我了”,隻不過孩子們不會表達出來而已,他們隻能通過哭鬧的方式将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

家長要麼抱着孩子安慰,要麼靜靜地等在一旁,等孩子情緒穩定下來再來聊聊剛才的事情。

如果在孩子情緒激動的時候,家長強行呵斥幹預,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

規矩是死的,但方法是活的,隻要家長靈活運用,那麼孩子就會很容易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育娃革命尚未成功,寶爸寶媽繼續努力!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