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甲級聯賽初賽B組第一場比賽
辯題:童話是成年人僞裝給孩子看的黑暗故事/童話是成年人為孩子編造的美麗夢境
正方:小龍蝦吃什麼口味才隊
上場隊員:
一辯:吉一鳴;
二辯:陳帥;
三辯:姜琳
反方:摸仙堡之大中華區總堡
上場隊員:
一辯:趙馨;
二辯:潘月;
三辯:殷祯
獲勝方:反方(正方得票1:反方得票2)
最佳辯手:反方三辯 殷祯
評委:申繼武,許成宇,趙恩廉
正方辯詞
感謝主席,問候在場各位。
童話是兒童文學的一種。根據兒童的特點,通過幻想、誇張和拟人化的手法來展開情節,塑造形象,反映社會生活。
童話所包括範圍極廣,現今童話受主要受衆是兒童,所以我們就以格林童話和安童生童話等孩子接觸到的童話作為代表展開讨論。
僞裝的黑暗故事指經過了隐藏和包裝的直接反應社會中的殘酷和人性中的惡的故事,但卻并不包括血腥暴力等成分。
同時僞裝的黑暗故事不如說為,大人們運用某種寫作手法使殘酷的黑暗現實披上了一層朦胧的紗,蓋上了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這樣子的頭套 ,更利于孩子們接受。
而編織的美麗夢境是精心營造出隻存在真善美的夢幻世界,無論是過程還是結果都是美好的夢境。以下是我方論證。
第一,童話是幻想與現實的結合,在故事中皆暴露出現實社會裡存在的人性之惡。童話使用豐富的幻想,誇張,象征,拟人等手法塑造出一個個區别于現實的世界,這些寫作手法就是僞裝的手段。
成年人與孩子眼中的童話是不一樣的。
比如《醜小鴨》中對醜小鴨的歧視僅僅是因為他是一隻與衆不同的天鵝,以普通鴨子為代表的某些所謂高尚者的虛榮和冷漠,傷害了不被重視的人,反應了深刻的社會性主題。
作者安徒生是丹麥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他的作品大多是反諷當時黑暗的社會背景,而他自己出身貧寒,被有錢的紳士收養,供他完成學業。
美人魚對人類的向往,便是安徒生對貴族權勢的羨慕,為了進入上流社會,他像小人魚一樣行走在刀刃上。他抵擋着嘲笑、诽謗和侮辱,忍受内在的痛楚,寂寞等精神折磨,像小人魚一樣為世間所不容。
醜小鴨變身天鵝背後是不問是非的歧視和偏見,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童話不過是經過僞裝之後給孩子看的,它近乎完美的結局并不影響童話的本質所要表達出的現實中的黑暗。
第二,作者同時在童話中反應出社會的善與惡,基于社會偏見和對于社會的态度用童話的文學形式傳遞給孩子,從而可能間接給孩子留下刻闆印象。
童話是大人給孩子看的,教育孩子明辨善惡是非,同時也使孩子通過童話來認知世界。
因此将現實元素加工後出現形象鮮明的人物。繼母,大灰狼,巫婆等往往代表邪惡,王子和公主,小動物,花朵等又代表善良。
就像我們一提到後媽,腦海裡就會出現一個尖酸刻薄的形象,這與童話中的後媽形象不無關聯。
《灰姑娘》,《白雪公主》中的後媽都扮演壞人角色,社會中的偏見間接的傳遞給了孩子,使得人們在童年就可能留下後媽是壞人的刻闆印象。
無論如何僞裝,童話中反應出的黑暗一面都會被人們解讀出來,甚至孩子都會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綜上所述,我方認為童話是被僞裝的黑暗故事。
結辯
所以今天我方希望這個孩子在長大的過程中可以一點點領悟黑暗故事的本質,越長大一點,越将黑暗故事的僞裝撕開一點點。
直到他明白童話這個黑暗故事所要告訴它的!而您方将孩子放在蜜罐中,突然把再放在社會上,是否太過殘忍了呢?
我方今天希望孩子在長大的過程中可以将黑暗故事僞裝一點點撕去,自己明白社會的黑與白對與錯。您方直接把孩子放在社會上,孩子對于一些險惡的認知存在不足,希望您方後續可以給出解決力!
所以來看我方第一個點,大部分童話的創作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反映社會現實與抒發作者自己的情緒,醜小鴨這個作品的主題是為了揭示西方社會的歧視和偏見。
并且,“醜小鴨”作為一個天鵝所受到的的種種歧視和欺淩。它也反映了某些所謂高尚者的虛榮和冷漠。
再比如海的女兒,它的創作與作者自身的精力有着密不可分的關系,安徒生出身貧寒,由于他的才華導緻他被丹麥有錢的紳士所收養。
海的女兒對人類的向往,便是安徒生對貴族權勢的羨慕,為了進入高等社會,他像人魚一樣每一步都如行走在刀刃上,抵擋着诽謗和侮辱,寂寞與失敗等痛苦,像小人魚一樣為世間所不容。
童話中反映了社會殘酷的現實與人性惡。孩子所看到的不過是經過僞裝之後給的,它近乎完美的結局并不影響童話的本質所要表達的另外一層黑暗的東西。
所以您方今天将孩子放在蜜罐中的教育理念,我方不敢苟同。
童話是是伴随孩子長大的兒童文學,作者在寫的時候是基于當時的社會背景創作而成,而并非僅是憑借夢境所創作而成。
作者在創作作品對于社會黑暗的寫實和來自于自己所輕身經曆過得悲慘遭遇都毫無保留的暴露了出來,隻是礙于此類黑暗現實會影響孩子的世界觀,給孩子造成影響 而給他們披上了卡通人物的外衣。
孩子的内心是脆弱的同時也是堅強的,我們成人再告訴孩子世界是充滿愛與自由的同時也要告訴孩子不要被壞人欺騙了善良。
世界固然美好但是同時也要警惕那些唱着小兔子乖乖把門開開的大灰狼們,讓孩子們知道“不開不開我不開媽媽沒回來”是自己在不斷長大,在自我保護。
童話的現實意義并不單單是讓孩子們快樂的,其中的教育意義才是最關鍵的因素所在。
成人通過童話傳達給孩子的并不是你躺着沉睡就可以獲得美麗愛情的夢境,而是更多的讓孩子辨明是非,明确黑白,同時具有警惕預防心理,在面對這個黑暗現實的危險的時候有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同時即使認清了現實,但是面對現實時而多了一份從容和淡定,用童話人物中的善良和堅毅來勇敢的面對這個被黑暗包裹但又包含着美麗的世界。
孩子不僅僅是一個家的希望,更是一個國家的未來。天命之味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少年強則中國強!
反方辯詞
一申:
謝謝主席,大家好。
今天我方的觀點是童話是成年人為孩子編織的美麗夢境。(美化)
童話是通過豐富想象塑造人物,展現曲折劇情的故事,注重情感教育。它随着時代的變遷和人們思想觀念的變化不斷演變。
例如随着對于女性的觀念的變化,童話中的女性形象也産生了像《冰雪奇緣》中艾爾莎這樣的獨立自強的角色。
美麗夢境是通過理想化的情節設置使故事的走向符合人們心中對于真善美的期待。
黑暗故事則是恐怖壓抑,給人以絕望破碎的感覺的故事。
因為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使人們的價值觀逐漸變化,童話的價值觀也始終處于變化的過程中,難以通過評判價值觀的正确與否來判定童話的功能。
因此我方認為童話的功能并非在于促使孩子聽話或者服從某一種價值觀,而是讓孩子得以從童話中培養獲得緩解情緒違常的方法。
童話中的情節構造通常遵循一個模式,很久很久以前,善良純真的主人公本來快樂地生活着,但邪惡的反派角色的出現使主人公陷入了危險,主人公靠着自己的反抗或者朋友的幫助,最終戰勝了反派,迎來了美好的結局。
第1,在這個模式中,孩子所認同的主角成為了孩子内心的投射。
主角所經曆的種種負面事件,比如醜小鴨因為長相而被欺負,白雪公主和小紅帽因為輕信他人而陷入危險。
這些情緒上的體驗都是孩子可能會在日常生活中所經曆的,孩子在童話中與主角共情,體驗主角所經曆的情感,并和主角一起探索這些情感的出路。
童話構建了理想化的劇情設置,通過消滅或者懲罰代表嫉妒和虛榮的皇後,代表貪欲和欺騙的大灰狼,并且善良的主人公獲得最終的勝利,來使孩子心中的良善的自我得到肯定。
趕走邪惡的自我,正面的自我站了上風,也建立起孩子面對不良環境時積極樂觀的心理态度。
童話是孩子内心的心理劇,在閱讀童話時,孩子在理想化的劇情中獲得了真實的情感體驗,在最終美滿的結局中疏導了他們于現實中的不良情緒,化解了成長過程中的迷茫和沖突。
童年時積極的情感體驗奠定了人良好的心理基礎,即便在成年後面對變化無常的社會環境,也延續着它積極的影響。
第二,童話為了适應孩子的認知水平,避免孩子陷入連成年人也無法解決的道德上的迷茫和沖突,在劇情的規避道德的困境。
比如童話故事中的主角可以親手懲罰反派角色,但當反派角色是主角的親人時,主角不必陷入殺死至親與殺死邪惡之間的道德困境,而是由意外事件或者他人來完成這樣的懲罰。
《睡美人》故事中的婆婆因為自己邪惡的計劃失敗自己跳入沸湯,《獅子王》中叔叔刀疤在與辛巴的搏鬥中自己摔下懸崖而死,這些最終的懲罰并不是由主角親手完成的。
童話故事的最高原則是小孩子不可以殺害自己的血親。
主角可以殺害女巫、惡魔、魔法師,甚至後母,但不可以殺害親生的父母。這樣理想化的設置為孩子創造了一個相對安全和清晰的環境,讓孩子更容易完成心理的成長。
因此我方認為童話是成年人編織給孩子的美麗夢境。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