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一百二十六、脾虛

經方常見疾病治症:脾虛

【治病策略】

1、脾病在一日中未時(下午1~3點)會有明顯的症狀,日出之時會較嚴重,傍晚時趨于平靜。脾氣過亢時,立刻給予甘味之物來減緩,甘味可以健脾,苦味可以燥脾之過濕。

2、脾陽虛者症見面萎食少,納減腹脹,腹中冷痛,喜溫喜按,四肢不溫,大便稀溏。甚則完谷不化,舌淡白,脈虛弱無力。

3、脾虛的五個症狀

(1)食欲下降。大多數人在夏季濕熱的環境中,都會出現食欲和消化功能下降。但也有一些人食欲不受影響,有較強的饑餓感,可是吃了東西後卻有飽脹的感覺,這也是胃強脾弱的表現。

(2)舌苔有變化:如果舌頭邊緣已經出現明顯的齒痕,那說明身體機能已經出現問題了。如果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濕潤,則說明體内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發膩,則說明體内有濕熱;如果舌質赤紅無苔,則說明體内已經熱到一定的程度傷陰了。同時,在夏季,脾濕的人也常常感覺口内粘膩,面色晦暗發黃。

(3)濕氣重:濕氣重的人還可能在短期内體重明顯增加,嚴重時會出現下肢水腫等問題。身體肥胖的人,90%都是體質虛弱者。體虛是身體脾胃功能減弱衰退導緻的。體虛會導緻新陳代謝減慢,機體活力減弱,從而消耗營養的能力減低,營養不能消耗掉于是堆積在體内,形成肥胖。

(4)早起不适:清晨起床,如果感覺胸悶氣短、頭暈腦漲時,說明脾胃功能較為虛弱。脾氣一虛,肺氣先絕。也就是說脾與肺的功能是相互影響的。脾虛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肺金失養,就容易出現氣短,動則氣促等肺氣虛的表現。

(5)入廁宿便異常:如果出現宿便形狀軟爛、黏膩即為脾濕的症狀,說明消化功能出現異常現象。

4、脾氣虛者症見食欲不振,飲食減少,食後胃脘不舒,平素四肢困乏,懶于言語,色萎便溏。舌淡苔薄,脈軟無力。補氣的藥物可選用人參、黃芪、黨參等。

5、脾胃俱旺,則能食而肥。脾胃俱虛則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雖肥而四肢不舉,蓋脾實而邪氣盛也。又有善食而瘦者,胃伏火邪于氣分則能食,脾虛則肌肉削,即食亦也。

6、齒痕一般是脾虛、腎虛。

7、脾胃虛寒,多因過食生冷或受寒所引起。寒為陰邪,易傷陽氣,久病則虛,故形成虛寒。症見腹痛喜溫喜按,納差便溏。若見舌苔黃者,是脾不散精,不能上榮,郁而成熱所緻,可用理中丸加黃連,以清熱燥濕;若伴有大便幹燥者,是精不榮于下之故,可用理中丸加大黃以通之。

8、(1)脾經虛熱——發熱惡寒,口幹喜湯,食少體倦。

(2)脾經濕熱——舌本作強,腮頰腫痛。

【辯證診斷】

1、


總則

肝虛則恐,實則怒。

肝病者,必兩脅下痛,痛引少腹。

虛則目無所見,耳有所聞,心澹澹如人将捕之。氣逆則耳聾,頰腫,治之取厥陰、少陽血者。

邪在肝,則兩脅中痛。中寒惡血在内,則善瘛(痙攣),節時腫。取之行間以引脅下,補三裡以溫[胃]中,取耳間青脈,以去其瘛。

心虛則悲不已,心實則笑不休。

心病者,心胸内痛,脅下支滿,膺背肩胛間痛,兩臂内痛。

虛則胸腹脅下與腰相引而痛。取其經手少陰、太陽,及舌下血者。其變,刺郄中血者。

邪在心,則病心中前,善悲,是眩仆(暈眩跌倒),視有餘不足崦調之。經雲:“諸邪在心者,皆心胞代受,故證如是。”

脾實則腹滿,殓洩;虛則四肢不用,五髒不安。

脾病者,必腹滿腸鳴,溏瀉,食不化。

虛則身重,若饑,肉痛,足痿不收,行善瘛,腳下痛。

邪在脾,則肌肉痛,陽氣不足,則寒中,腸鳴,腹痛;陰氣不足,則善饑,綿調其三裡。

肺虛則鼻息不利;實則喘咳,憑胸仰息。

肺病者,必咳喘逆氣,肩息,背痛,汗出憎風。

虛則胸中痛,少氣,不能報息,耳聾,咽幹。

邪在肺,則皮膚痛,發寒熱,上氣喘,汗出,咳動肩背,取之膺中外腧,背第三椎旁,以手按之快然,乃刺之,取缺盆以越之。

腎氣虛則厥逆,實則腹滿,面色正黑,泾溲不利。

腎病者,必腹大胫腫,身重,嗜寝[寐];

虛則腰中痛,大腹小腹痛,尻陰股、膝攣,足皆痛。

邪在腎,是骨痛,陰痹。陰痹者,按之不得,腹脹,腰痛,大便難,肩背項強痛,時眩仆,取之、,視有餘者盡取之。

2、脾虛:晨起胸悶氣短、頭暈腦漲,脾胃功能較為虛弱。脾氣一虛,肺氣先絕。脾虛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肺金失養,就容易出現氣短,動則氣促等肺氣虛的表現。

3、人身相火之氣,燔灼不及,則現下寒、腎寒、脾胃衰弱、二便不固等病。燔灼不及者,相火的本氣少也。相火無燔灼太過之病,有相火不降之病。相火降于水中,水中有火,則生元氣。相火不降,則燔灼于外,而發燒熱也。外之燒熱愈大,内之相火愈少也。

4、(1)舌形扁為血虛,舌形胖為氣虛。

(2)舌頭太大是血虛(心陰虛);如果有時肥大,是心陽虛。

(3)一般舌體增大是血瘀症、水濕過剩;齒痕一般是脾虛、腎虛。

(4)舌頭瘦小一般是長期疾患造成體虛,多見于慢性消耗性疾病。

5、虛痨乃五髒俱虛:

(1)頭目時眩,不能久視,為肝虛;

(2)食減,或有微熱,為脾虛;

(3)精神憊倦,為心虛;

(4)不能久坐及操作,為腎虛;

(5)口幹不欲飲,為肺虛。

6、(1)氣虛:肺氣虛者症見短氣、自汗、氣怯音低,時寒時熱。可兼咳嗽,易總感冒。舌質淡,脈軟無力。脾氣虛者症見食欲不振,飲食減少,食後胃脘不舒,平素四肢困乏,懶于言語,色萎便溏。舌淡苔薄,脈軟無力。補氣的藥物可選用人參、黃芪、黨參等

(2)血虛:心血虛者症見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夢紛紛,面色少華。舌淡,脈細或結。肝血虛者症見頭暈目眩,耳鳴脅痛,易于驚惕。婦人月事不調,甚者經閉。舌淡,脈弦細或細澀。補血的藥物可選用當歸、阿膠、熟地、桑椹子等。

(3)陽虛:陽虛是氣虛的進一步發展。心陽虛者心悸、氣短,動則氣促,神倦嗜寐,心胸愁痛,面色蒼白,舌淡或紫黯,脈細弱或結而無力,或虛大無力。脾陽虛者症見面萎食少,納減腹脹,腹中冷痛,喜溫喜按,四肢不溫,大便稀溏。甚則完谷不化,舌淡白,脈虛弱無力。腎陽虛者症見面色蒼白無華,形寒肢冷,腰膝冷痛,陽痿早洩,或五更洩瀉,尿多或小便失禁。舌體淡胖,邊多齒印,苔白,脈沉遲。補陽虛的藥物可選用紅參、杜仲、肉桂、附子等。

(4)陰虛:肺陰虛者症見幹咳,少痰,咽燥口幹,潮熱盜汗,甚則失音或痰中帶血。舌幹少津,甚則舌紅無苔,脈細澀,或細數。腎陰虛者症見眩暈耳鳴,其則耳聾,潮熱顴紅,腰膝酸軟,口幹不欲飲,咽痛舌瘡,甚則失音羸瘦,兩足痿弱無力。舌幹少津,甚則舌紅,脈沉細無力。補陰虛的藥物可選用生地、麥冬、玉竹、珍珠粉、銀耳、冬蟲夏草、石斛,龜闆等。

(5)兩虛:體虛者亦常出現兩虛之體:氣陰兩虛:既有氣虛又有陰虛,其主要表現為;既有頭暈、乏力、腿軟等氣虛表現,又有升火、咽幹、舌紅等陰虛表現,但沒有慢性疾病,進補宜采用益氣養陰之補法,即在進補時應同時考慮補氣和補陰。陰陽兩虛:既有陰虛又有陽虛,稱陰陽兩虛,其主要表現為;既怕冷又怕熱,冬天特别怕冷,夏天又特别怕熱,這是陰陽失調或陰陽兩虛之體質,進補宜采用陰陽并補,養陰溫陽和滋陰壯陽等補法。氣血兩虛:氣血兩虛一般出現在貧血、白細胞減少症、血小闆減少症、大出血後、婦女月經過多者等,其主要表現為;既有氣虛的表現,又有血虛的表現,進補宜采用益氣生血、培補氣血、氣血并補。相應膳食:氣血:鲫魚豆腐湯;氣血雙補湯;藥膳雞。

7、脾病在一日中未時(下午1~3點)會有明顯的症狀,日出之時會較嚴重,傍晚時趨于平靜。脾氣過亢時,立刻給予甘味之物來減緩,甘味可以健脾,苦味可以燥脾之過濕。

8、脾胃俱旺,則能食而肥。脾胃俱虛則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雖肥而四肢不舉,蓋脾實而邪氣盛也。又有善食而瘦者,胃伏火邪于氣分則能食,脾虛則肌肉削,即食亦也。

9、(1)脾經虛熱——發熱惡寒,口幹喜湯,食少體倦。

(2)脾經濕熱——舌本作強,腮頰腫痛。

10、腹診:腹正中線的縱向筆芯樣條索狀物,出現在臍下提示腎虛(男子腎虛,陽痿遺精,桂枝龍骨牡蛎湯證),臍上提示脾虛。

【辯證治則】

1、伏卧當是脾胃虛寒,當以溫中燥濕、健脾助運之人參理中丸。

2、腹診臍底動,按之堅痛,外證熱腫、口舌幹,肌膚枯燥者,為脾虛,用貞元湯(熟地10,炙甘草3,當歸3)。

3、脾胃虛寒,多因過食生冷或受寒所引起。寒為陰邪,易傷陽氣,久病則虛,故形成虛寒。症見腹痛喜溫喜按,納差便溏。若見舌苔黃者,是脾不散精,不能上榮,郁而成熱所緻,可用理中丸加黃連,以清熱燥濕;若伴有大便幹燥者,是精不榮于下之故,可用理中丸加大黃以通之。

4、與一切脾虛水腫,與痰飲咳嗽都可用到苓桂術甘湯。

【辯證比較】

1、(1)氣虛者,用六君子湯、四君子湯。

(2)血虛者,用四物湯。

(3)腎虛無火者,用腎氣丸;腎虛有火者,用六味地黃丸。

(4)肺虛者,用生脈散。

(5)心虛者,用歸脾湯或天王補心丹。

(6)肝虛者,用建中湯(小建中湯)。

(7)胃虛者,用四君子湯。

(8)脾虛者,用補中益氣湯。

(9)郁症,用消遙散。

(10)傷風,用小柴胡湯或參蘇飲。

(11)有熱者,用二黃湯。

(12)胃熱甚者,用竹葉石膏湯。

【經典回顧】

《黃帝内經—素問》:

1、脾病者,身重,善饑肉痿,足不收行,善瘈,腳下痛。虛則腹滿,腸鳴飧洩,食不化。取其經太陰、陽明、少陰血者。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