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愛不釋手:一張“順胃氣”的方子!治胃痛、反酸,肝火降,胃氣就順

(本文僅供學習、參考,不能替代醫囑和處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劑,必須在中醫師當面辨證指導下來借鑒、應用,切勿盲目嘗試。)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方劑學》、《中醫内科學》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今天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胃痛、胃反酸的事兒。

你知道嗎?在我們的一身髒腑中,有一個髒器,常常會欺負我們的胃。

誰呢?就是肝。

肝屬木,脾胃屬土。木克土。肝和胃,天生就是一對歡喜冤家。

平時,兩家倒還相安無事。一旦因為各種原因,導緻肝火旺了,那好,肝就把火氣撒在了胃身上。胃氣因之受到影響,通降不及,于是出現各種問題,比如脹痛、反酸、納呆、嘈雜不适等等。

來吧,我還是給你講個真實的醫案故事。

話說有這麼一個男子,當時年紀是40歲了,初診時間為1992年的2月20日。

他從一年前開始,就間斷地出現胃部不适了。反酸、吃飯脹、便幹尿黃等現象,都先後出現過。經過檢查,是胃窦炎。不過在當時,症狀尚可以忍受,他在經過簡單治療後,也就得過且過了。

後來,這個毛病又複發過幾次。此患用從前的藥頂一頂,也就好轉了。

可是,最近這半個月,其症狀開始加重。胃痛難忍,而且大口反酸,經常幹嘔。胃裡頭嘈雜不适,說不上有什麼東西在裡頭“攪和”。整個人在病痛折磨下,變得心煩急躁。這時候再用之前的藥,根本沒效果。

怎麼辦?隻好再次到醫院就醫。這一次,他投的是中醫。醫家,恰是李振華教授。李師,我國首屆國醫大師稱号獲得者,在中醫脾胃病治療方面,有很高的造詣。

刻診,見患者脈象弦,舌紅,苔黃,面色萎黃,身體消瘦。

了解到患者的情況以後,李師提筆書方一首。但見:

黃連(姜制)10克,吳茱萸5克,柴胡6克,白芍15克,青皮10克,川楝子10克,枳實10克,龍膽10克,栀子10克,黃芩10克,知母10克,竹茹10克,甘草3克。

所有這些,水煎服,一共是12劑。

李師囑咐,回去以後,務必保持心情舒暢,同時要忌口,不吃任何辛辣刺激的東西。

結果如何?患者複查時表示,用藥後反酸嘈雜之感減輕,口苦口幹消失,食欲開始增加。

于是,效不更方,繼續投5劑。

用藥後,患者表示,胃痛基本消失,吃東西不再胃脹,其它症候也趨于平緩和消失。這時候,李師囑咐,可以用舒肝丸和香砂養胃丸善後調理。

這就是基本的醫案經過。它最初刊載于2009年的《遼甯中醫雜志》。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去看一看。

現在,我建議讀者朋友,掏出紙筆,對上文所述的方藥,加以記錄。我認為,它是非常實用的方子。

你看,這個患者,胃痛、反酸、納呆,甚至幹嘔。這說明啥?是不是說明胃氣不得通降啊?

我們的胃,天職是把食糜往下輸送。所以說,胃氣降,才算正常。現在,患者反酸、納呆、幹嘔,可見胃氣不降反升。胃部氣血失和,故而患者胃痛。

問題來了——患者的胃,為啥會出現這個狀況?

我們從中醫辨證的視角來看,就是所謂肝火犯胃。

你看這個人,就診當時,性情急躁易怒,舌紅,苔黃,口苦,脈弦。這是不是典型的肝火旺啊?

方才我說過了,肝和胃,是歡喜冤家。肝火一旺,他就拿脾胃撒氣。胃氣就天然地受到影響,導緻胃氣失常。肝火犯胃,就是這麼形成的。

因此,從整體症候來看,患者的問題,就是肝火犯胃,胃失和降。我們看當時李振華教授是如何遣方,解決這個問題的:

黃連(姜制)10克,吳茱萸5克,柴胡6克,白芍15克,青皮10克,川楝子10克,枳實10克,龍膽10克,栀子10克,黃芩10克,知母10克,竹茹10克,甘草3克。

這裡頭,黃連和吳茱萸,是左金丸的應用。它是治療的關鍵。

左金丸,出自《丹溪心法》,基本構成就是黃連配吳茱萸。它幹啥的呢?就是治療肝火犯胃。其中的黃連,清胃火。姜制以後,降逆止嘔之效有所提升。吳茱萸,疏肝下氣,降逆止嘔,制衡黃連的寒性,同時還引黃連藥性入肝,起到清肝火的作用。這兩個配合起來,清胃疏肝,下氣降逆,十分關鍵。

接下來,看柴胡和白芍。它倆搭配,用于疏肝柔肝,化解肝郁。龍膽草、栀子、黃芩跟上,用于清肝火。

青皮、枳實、川楝子,可以理氣止痛。

最後,加一個知母清熱滋陰,以免諸多苦寒之品傷陰。再用竹茹清胃熱而止嘔。

就這樣,患者胃火得降,肝火得清,肝胃之氣得以調和,胃氣得以順降,一切不适也就随之化解了。

這其實是左金丸和柴胡疏肝散的加減,很有代表性。

其實,這種肝火犯胃所緻的胃疼,在日常生活中是十分多見的。左金丸配柴胡疏肝散加減,算是成型的治療思路。文老師将李振華前輩的驗案解讀一下,目的是向有此類困擾的朋友,展示中醫的調治之道。你要是覺得好,就抄錄下來,日後有機會,在中醫師辨證指導下來借鑒、加減。其适應症,前文醫案已述,非常詳盡,您可以反複閱讀揣摩。

關鍵是,我們應該對肝火犯胃這一基本病機,熟練掌握。肝和胃,這一對基本矛盾,如果處理不清,将來後患無窮。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要想養胃,必須養我們的性情,避免肝郁化火、生氣着急。情志上的不舒暢,是胃病難以控制的基本原因。這是養生的規律,我們必須遵守它。

好了。這個事兒,我就說這麼多吧。文老師感謝你的閱讀。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