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 > 正文

​哈佛新生家庭背景數據:如果别人的起點就是你的終點

文丨優寶


每年的開學伊始,哈佛大學都會對新入學的學生做一個全面的調查,并在校報 Crimson 上發布關于新生的數據。 這些數據不僅給到了我們翔實的背景分析,更是對來年的申請人具有極強的指導意義。


而在上一個申請季中,全球共有57,435名高中畢業生向哈佛大學遞交了申請,結果共有1968名學生被錄取,錄取率為3.43%,為曆史最低。 這不禁讓人好奇,被哈佛錄取的“天之驕子”都是什麼樣的孩子呢?

偏愛富二代和校友
在哈佛大學發布的2021屆新生家庭背景數據報告中顯示,從人種上來看,白人占52.1%,亞裔占23.8%,而非裔美國人和西班牙裔或拉丁裔加起來隻有21.6%的比例。 而這些新生的種族和父母的收入也有關。 在各種族中年收入超過25萬美元的家庭,白人有42%,西班牙裔和拉丁裔有24%,非洲裔有22%,亞裔有35%。 相對于白人和亞裔受訪者來說,黑人和拉丁裔中來自家庭年收入低于4萬美元的家庭的比例相對也高一些。


受訪學生中大約17%(約六分之一)的學生來自家庭年收入50萬美元以上的超級富豪家庭,而隻有12%的學生來自年收入不到4萬美元的家庭。 在諸多詳細的圖标和數據信息中,除了家庭收入,還有一點最值得關注,那就是校友錄取。 如果你對美國高校體系稍有了解,那麼你就知道“校友錄取”(legacy preference)早就是個不成文的規定了,說得直白點就是“一代藤校,代代藤校”。 因此你會發現,這一屆的新生中,有近30%的家庭中至少有一位親戚曾是哈佛大學校友。


而在非校友子女的學生中,隻有9%的人來自年收入超過50萬美元的家庭,而在校友子女的學生中有46%的家庭收入都達到了這個水平。
父母的學曆越高,經濟能力越強,所能夠獲得的教育資源就越好,也有更大的概率會成為精英。 甚至有人這樣戲谑地概括美國教育,稱其為“貧困階層的無底洞,富貴階層的保險櫃”,在某種程度上,這句話極為犀利地點出了美國高等教育的情況。 精英的成功從來不隻是讓自己受益,他會讓自己的整個家庭都像他所選擇的方向發展,這個家裡的孩子就會自然地模仿與學習,沿襲他所用的思維方式和處事方法。 可真正的精英教育到底在教孩子什麼?你又真的了解嗎?

階層難以跨域,但理念可以
很多人都覺得,自己的家庭這輩子都與精英無緣,自己隻是個普通人。的确階層這玩意是很難跨越的,但也要清楚一點——“硬實力”永遠是教育的根基。 但這并不是指語數外得了多少分數,也不是物理化做了多少實驗,史地政背了多少書本。 它指的是更加人文和嚴謹的綜合知識結構,有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上半年很火的英王室,在大家吃皇家的撕X大瓜時,也有媒體扒出了“夏洛特公主的小學課表”。 夏洛特公主已經跟随哥哥喬治王子的步伐,入讀托馬斯巴特西小學(Thomas'sBattersea)——一所位于倫敦的男女混合私校。


該校的上課時間從上午8點30分開始,學前班下午3點20分下課,但是别看授課的時間段,教學的内容其實非常全面。 除了最基本的英語、數學和科學,夏洛特公主還要學習法語、電腦、音樂、美術、喜劇、體育、芭蕾和宗教。 在這些繁多的課程裡,我們不僅看到對動手能力、通信技術的早期培養,人文藝術方面的熏陶也顯得至關重要。 據課表介紹,學校想通過教授戲劇,慢慢讓孩子們學習溝通技巧協作技能、身體意識、空間意識、自我表達、移情、富有想象力及創造性的技能和決策技巧等等。


而在中國公立教育體系裡不配擁有姓名的體育,在倫敦這所學校可是門主課。 分為遊戲、體操和競技3大類,除了基本的運動技巧,還要學習逃脫和防守等技能,甚至還要學習體育道德等等。 正如英國知名教育家 Ken Robinson 認為:高度體制化、機械化的現代自然科學和人文社科學“訓練”和為了應試的“重複”,應該讓位于更加綜合嚴謹和有人文氣息的課程。 在自動化和AI不斷發展的今天,讓孩子出類拔萃的早已不是考試成績,而是更加完善和個性化的培養。 父母必須認識到:孩子是一個獨立的人,他有自己的路要去走,有自己的決定要去做,有自己的錯誤要去犯,隻有這樣,孩子的人生才是完整的。

所謂的精英教育 精英家庭之所以培養精英,不全靠着金錢和人脈關系,究其根源,他們的教育就是在好的氛圍裡,增長見識和打開眼界,過程中會有修剪的調整,也會有淳樸的放任。


優家教育創始人吳臻老師 曾說過一個故事: 主人公的名字叫克林特,他是一個十歲的小男孩,有着一個大家都無法忍受的壞毛病。 課堂上他會不由自主地用手敲打桌子,乒乒乓乓的聲音讓老師無法講課,同學也受到很大幹擾。 直到有一天,老師傑森先生下課後把克林特獨自留在了教室,但他卻沒有對克林特發火,而是說:“克林特,你不是個壞孩子,你可能天生是個鼓手。” 傑森先生從辦公桌的抽屜拿出了一副鼓槌,也從此開啟了克林特嶄新的人生。從那天起,克林特再也沒有放下過鼓槌,直到他成為了一名知名的鼓手去世界各地巡演。 克林特不僅靠敲鼓支付整個大學的學費,後來還成了一名勵志演講家。每次演講他都會提到自己的這段經曆,他說:“人生的轉機有時候就發生在幾秒鐘,而傑森先生那幾秒便改變了我的一生。” 看到此我不禁想說,作為老師家長,我們是不是也可以用我們的眼睛和心靈去發現孩子身上獨特的光芒,也可以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貴人傑森先生。


真正的人文和素質教育,不是随時展示的才藝,也不是通向高薪工作的途徑,而是指向一種長遠的人生境界。 個體不斷完善自己,時常對自己的目标和價值觀做自我拷問,并對自我與世界關系進行不斷反思和調适,才是你安身立命的根本,才是你心之所向的命脈。 隻有這樣,你的人生才不是盲目的,才不是随波逐流的。 隻有到了那一刻,你才能真正地觸碰到教育的核心,成為“精英教育”完完全全的受益人。 願每個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對待!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