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 > 正文

我女兒的博士成長之路

“王老師,你的孩子是怎樣培養成博士的,我們現在被孩子搞得兩個人經常吵架,沒想到孩子的教育成了我們家庭中最煩惱的問題”,我的同事夫妻倆都是博士,有一天兩人下班後找到我,非常揪心的談起他們孩子培養的問題。我當時開玩笑地說:“這個還用來問我,你們自己問一下自己是怎麼成為博士的,答案不就出來了嘛。”他們說:“現在孩子成長的環境都和自己上學那時都不一樣,加上現在疫情影響,學校網上授課,孩子的自制力也比較差,你說怎麼辦。”通過進一步了解,原來他們的孩子上初四了,今年準備中考,現在的成績,能否順利考上高中都是問題,所以非常焦慮。

聽了他們的一席話,我當時就一針見血地指出,時代雖然不一樣啦,但是教育的理論和方法都是基本相通的,你們的主要原因在于生怕孩子沒有你們優秀,于是就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孩子便不再是孩子,因為孩子就是你們的替身、你們的複制品,稍有不慎,稍有不順,你們就會焦慮,你們的焦慮傳導給孩子,又變成了孩子的焦慮,你們的壓力大,孩子的壓力自然也越來越大,最終使孩子越來越沒有信心,一個你們不願意看到的孩子就這樣培養出來了,就像墨菲定律說的那樣,怕啥來啥,你們期望的越高,失望的就越多。說到此,現實生活中,我見到的父母優秀,孩子成長一般的情況還真不少,看來還真是有必要來探讨探讨。

首先,孩子的未來到底屬于誰?

事實上,我的同事提出的孩子的教育問題,是當今中國社會的一個普遍問題,天下做父母都望子成龍,但是我們忘記了孩子的未來到底屬于誰?望子成龍的概念是因人而異,因材施教,量體裁衣,成為自己本來的樣子,而不是父母所必須期望的那樣,成為父母内心希望的樣子。

在和同事談起我的女兒是怎麼培養的問題上,我說确實沒有那麼多的條條框框,想起來更多是在個人價值觀上、自己的言傳身教上做得多些,對孩子成長過程中真沒有着過高的期望。我對女兒培養的想法和方向就是希望她将來能夠擁有一技之長,能夠在這個社會上獨立生存就可以了,所以在她小時候就向她灌輸自立的觀念,做什麼事不要靠父母,因為你的父母也很普通,幫不了你什麼忙,記得當時女兒考上了博士後,她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說自己将來要當科學家了。

所以,如果問我最深刻的體會就是,最好的教育莫過于就是讓孩子成為他本來的樣子,做一個淡定的父母。父母是孩子一面鏡子,父母越淡定,孩子往往越從容、越優秀,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去發展。但是我們如今的社會恰恰相反,淡定的父母越來越少,總是羨慕别人家的孩子,卻對自家的孩子不滿意;總是讓孩子以超越别人為目标,卻沒看到孩子自己與自己比所取得的進步。想一想,每個孩子從出生時的基因到後天成長的環境、條件都不一樣,為何就必須要求自己的孩子就一定要比别人的孩子優秀呢?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讓他自己去尋找和發現,活出自我,長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其次,我們現在究竟是怎麼對待孩子的?

在實際生活中,客觀上受到我們成人自身職業焦慮的影響,生怕孩子現在學得不好、将來找不到好工作,所以無形之中就給孩子的成長增加了許多壓力。我們往往總是盯着孩子的錯誤,卻很少去發現孩子的優點,我們總是用成人的标準去要求孩子幹着幹那,卻忘了他們還隻是個孩子,忘記了我們當初是孩子的樣子,我們當孩子時的想法和特點。總之,我們太容易被這個功利的世界所左右,為虛榮攀比而焦慮,更忘記了短暫人生對我們每個人來講,意義和價值到底是什麼。還有人說,我們給孩子快樂的童年,誰給他快樂的成年,聽起來都很有道理的,但事實上往往走向反面,因為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比所謂的成功更重要。不管怎樣說,孩子成長的不好,主要還是我們家長自身做的還是不夠好的緣故,欲速則不達,道理很淺顯,做起來特别難,特别是輪到自己身上就更難了,因為我們輸不起,所以最終可能就輸了,反而時見報端的農民夫婦把一家幾個孩子培養成碩士生、博士生的倒不少見,難道不能從此中給與我們深深地啟示嗎?

最後,我們應該怎麼成就屬于孩子自己的人生?

我們大家都知道,每個人的道路最終還是要靠自己去走的,即使跌倒了、摔跤了,也要自己爬起來,自己去面對,這才是真正的成長;人生的酸甜苦辣鹹,要自己親自品嘗其滋味,這才是真正的人生。俗話說,不經曆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最主要我們對成功的概念首先要定義準确,我認為考上大學讀本科、碩士和博士是成功,到職業學院學一門技能和手藝也是成功,學做銷售到市場去做個小生意是成功,自己練就了本事去下海創業更是成功。所以說,如果不是身體等特殊原因,失業本身就是個僞命題。一個人總可以憑着自己的一技之長去謀生、去生活,去找到屬于自己的人生,同時為社會、為他人體現出自身活的價值所在。

那麼,回歸正題,談起我的同事問我如何對女兒進行培養的,我找出了當時在她上小學四年級時,班主任于老師讓我交流一下家教經驗的講話稿,記得當初我還真是有點受寵若驚,因為自己覺得對女兒的教育沒有格外的付出更多,更談不上什麼經驗。那麼,下面我就結合現在的實際,稍微補充完善了一下,保持原汁原味,也讓大家知道我當初培養孩子的真實的所思所想,願抛磚引玉,不當之處請予賜教。

第一,從培養健康人格開始,教育孩子學會做人。

盡管每個家長都望子成龍,而望子成龍的前提首先就是要教育孩子學會怎樣做人,在對孩子的培養上,我和愛人非常注重從自身做起,我們首先為孩子創造了一個和睦、溫馨的、民主的家庭環境。實踐證明,人做不好,事業難成,更不用說成龍了,這樣的例子不枚勝舉。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可見做人是一輩子的事情,有道是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少年兒童的成長時期是一個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教育的潛移默化在這段時期内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為孩子的天性就是善于模仿,父母的言行及其所接觸的社會人和事,都在悄無聲息的影響着孩子的所思所想所做。

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的責任自然不可懈怠,我們從日常孝敬老人、待人接物開始,時時刻刻注意用文明的語言、健康的思想和行為來告訴孩子何為對何為錯,什麼是道德的什麼是非道德的,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告訴他應當怎樣從點滴做起,棄惡揚善,不要“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告訴她怎樣才能成為一個有健康人格、健全良知的人,最重要的是要培養她富有愛心和責任心,比如主動捐款幫助困難同學、路見社會流浪者要有恻隐之心,使他懂得愛别人就是愛自己,有責任心才有希望。在這樣的氛圍下,她的情商也提高了,說句實在話,相比學習成績,我更關心的是他和老師、同學相處的怎麼樣,現在看來,她很大氣、人緣不錯,老師和同學們也很喜歡他,我就特别放心,因為情商高的人,一方面自己活得開心,另一方面不管到哪裡去,都不愁沒飯吃,因為别人喜歡她,就像西遊記裡的豬八戒,盡管有這樣那樣的小毛病,但是他是一個開心果,團隊裡需要這樣調節氛圍的人。一句話,做好人,人生就已經成功了一半,因為這是一個人的人生方向問題,方向對了,路找到了,就不怕路遠。

第二,從平等溝通入手,成為孩子的心靈朋友。

人與人之間隻有在民主、平等、寬容、和諧的氛圍裡才更容易走近,更容易溝通、交流和理解。為什麼我們多數成年人不願和上級進行溝通,主要是因為有距離感,距離雖然可以産生美,但不能産生信任。換位思考一下,我們大人也曾經是孩子,孩子為什麼心裡話不願和家長說,也正是如此。我常對孩子說,這個世界上最心疼最關心你的就是父母,有什麼事情一定要和爸媽說,不要藏着掖着,習慣了之後,孩子不管什麼時候有想法,都會主動和我們去溝通交流,即使在現在我女兒都有個要求,就是讓我看到好的、有思想、有價值的觀點文章,一定要轉給她一起分享一下,因為我有常年堅持讀書學習的習慣,客觀上也影響女兒形成不斷讀書上進的良好習慣。所以,要和孩子拉近,成為孩子心靈的朋友,家長首先就要以朋友的平等身份,善于從孩子的角度去審視他們的内心世界,去體味他們的一言一行,成為他們可以信任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循循善誘,适時正确引導,有的方矢地做好孩子的思想教育工作,讓孩子一路健康走好比什麼都重要。

第三,從快樂成長做起,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在企業裡我們提倡快樂工作,在學校裡我們就應提倡快樂學習,特别是對這些少年兒童來說,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至關重要,變“要我學習”為“我願學習”,讓孩子從學習中找到快樂,體味到成長的樂趣。所以不要把孩子的學習成績看得太重,唯分是高,重要的是看孩子是否努力了、認真了,關鍵是要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對孩子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要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脫離實際人為拔高讓别人成為自己不适當的參照物。不善于講究方法,不善于啟迪,最終使孩子喪失了對學習的興趣和動力,這對孩子來說是一生最大的損失,因為現在的社會是一個需要終身學習的社會,如果孩子把學習看成是一件累贅和負擔,那就為時已晚,後悔晚矣。所以我們要培養孩子終身學習的興趣,使其在學習中感到快樂,産生滿足,帶來希望,願意學習,逐步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價值。

第四,從素質教育着眼,提高孩子的生存能力。

知識經濟和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使人們越來越感受到能力的重要性,而不是分數的重要性。大學生畢業即失業、工作生活不順心、想不開得抑郁症、甚至尋短見的現象也不鮮見,傳統應試教育的高分低能現象終将随着社會競争的日趨激烈成為過去,新的素質教育、能力教育時代已經大踏步走來。挖掘孩子的智能潛力,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形成認真做事的習慣,提高孩子的生存能力,是當今父母和學校、社會應當追求的成長價值觀,特别是要把培養孩子在社會立足紮根的生存能力,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作為第一位要考慮的事情,而不是眼下存在的那些“吃父母、住父母”的“啃老族”、依賴社會、總也長不大的一代“社會巨嬰”。要轉變對孩子的成功觀、成才觀的認識,最為關鍵的就是要樹立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對社會有用就是有價值的,能發揮自身特點的價值才是最重要的,能在平凡的崗位上用心認真地做出不平凡的業績就是偉大的等觀念,而不是一味讓孩子追求學曆高、掙錢多、作用大、地位顯、影響遠,追求光宗耀祖,好高骛遠,讓孩子反而成為社會競争的犧牲品和淘汰者,在這個角度來講,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适時地給孩子做好人生定位,讓他們快樂的成長,最終尋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的環境和平台是包括父母在内的整個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所以,有的朋友問我,在孩子的成長路上,你都做了些啥讓孩子變得如此優秀。事實上,我并不覺得女兒是多麼的優秀,隻不過是她選擇了适合自己成長的道路,她通過自己的努力,得益于輔導員老師的指點,善于和博士導師做好溝通,才由本科直接獲得全額獎學金留美讀博的。我和她媽媽也隻不過是充當孩子健康成長的引路人而已,也沒有給與她更多的期待,隻是希望她成為一個能夠自食其力、享受人生樂趣、對社會有用之人。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孩子五彩斑斓夢想的實現才是我們國家全面振興的希望所在。解鈴還須系鈴人,努力做淡定的父母,是天下父母的必修課。請相信孩子,也相信我們自己,孩子有自己的人生,他的路就讓他自己走吧!

您好!我是王老師,感謝您的關注與轉發,期待您的交流與分享。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