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這兩天,有個新聞,事兒不大,影響挺大,全網讨論得非常熱烈。
重慶蔣女士原本想辦婚禮,就在婚紗店交了3500元的定金。
後來,蔣女士又不想辦婚禮了,想把定金要回來:她懷孕後,肚子越來越明顯,人也胖了不少。
但婚紗店以“把定金已支付給主持、攝影等工作人員,況且當時雙方合同約定,定金概不退還”為由,拒絕退還定金。
蔣女士先後幾次索要定金無果。
婚紗店退一步,給出了别的選擇:比如,把這筆錢換成将來寶寶拍照的費用,或者如果有朋友要結婚,蔣女士也可以轉給朋友。
但蔣女士不同意,就要退定金。
婚紗店堅持不退。
雙方僵持不下。
蔣女士越想越生氣,就拿着剪刀,跑到婚紗店,氣鼓鼓地朝挂在店内的一件件價值不菲的婚紗剪去。
一剪刀一剪刀下去,一共剪爛了32件婚紗。
蔣女士剪婚紗時,錄像留證據的店員提醒她:“這些(婚紗)都是幾千幾萬哦,你可要想清楚。”
蔣女士正在氣頭兒上,直接怼回去:“幾萬,十萬都可以,你敢欺負老子……”
盛怒之下,霸氣側漏。
随後,婚紗店報了警,并把這段視頻傳到了網上。
警方介入後,認定蔣女士剪爛的這些婚紗,價值6.74萬元。
警方希望蔣女士和婚紗店好好溝通,達成賠償協議。
蔣女士拒不賠償。
婚紗店老闆要走法律途經。
這件事兒鬧到網上後,很快就沖到了熱搜第一。
全網一邊倒地認為:
因為3500元的定金,蔣女士一怒之下,剪掉人家32件婚紗,太沖動了。
一直到今天中午,雙方就賠償問題,也沒談妥,蔣女士認為最多賠3萬。
而婚紗店卻不接受:重新買需要6萬多,剩下的難道要店員貼?
幾番周折,終于,今天傍晚雙方在派出所談定賠償5萬元。
整個事情看下來,僅僅是情緒沖動的問題嗎?02
有個年薪100萬 的公司高管,要出門見客戶,公司的車壞了,他就和下屬一起去坐地鐵。
坐地鐵時,他的腳不小心被前面一個年輕人踩了一下。
年輕人不僅不賠禮道歉,還回頭罵了高管一句:“蹄子怎麼放的?沒長眼睛嗎?”
高管還沒有說話,他的下屬站出來,要和年輕人争論:“怎麼說話呢?要說沒長眼睛,也是你沒長眼睛吧?”
高管一把将下屬拉到一邊,給罵他的年輕人賠不是:“我的錯,我的錯,您千萬别生氣啊。”
這事兒就這麼過去了。
下了地鐵後,下屬問高管:“X總,明明是他的錯,他踩了您,您怎麼還說您錯了!您在公司說一不二,出來了怎麼這麼慫?”
高管說——
“是非對錯,并不是我們占理,我們就是對的。
你看啊,表面看,他踩了我,是他的錯。
但他踩了我,他還罵我,說明他是一個極其沒有修養的人。
他眼神兇狠,打扮寒酸,糾纏下去,他很可能對我們動手或動刀子。
我們的命,比他的命值錢啊,不能和他糾纏。
這是其一。
另外,我們今天要見的客戶,是每年給公司帶來1000萬 訂單的客戶。
如果,因為和他糾纏,耽誤了我們見客戶,那我們就對客戶失信了,就可能失去合作的機會,這多麼得不償失。
我們的時間比他值錢。
這是其二。
既然,我們的命和時間都比他值錢,我們為什麼要僅僅因為他踩了我一腳,和他較真呢。
做人也好,做事也好,都不能局限于表面的是非對錯,要洞見對錯背後的邏輯:誰損失大,誰就錯。”
下屬一聽,差點給高管獻上膝蓋:“X總,您說得可太好了。原來,是我的錯!”
高管微微一笑:“這一招,我也是向别人學的。”
然後,高管又給下屬講了大佬的著名往事——
03
香港李首富的大兒子,曾被悍匪張子強綁架。
最終,李首富以10.38億港元的贖金,把大兒子贖了回來。
這段堪比警匪大片的往事,很多媒體都報道過。
其中,首富和綁匪的一段對話,很多人都忽略了。
綁匪問首富:“你如果敢報警,我就撕票。”
首富說:“我不會報警,我錯了,這次真的是我錯了。”
綁匪又問:“你錯在哪裡了?”
首富誠懇地說:“我這麼大的企業,這麼高的身價,卻一個保镖都沒有。我出門打球,上班開會,全是自己開車。我不僅不保護自己,連家人也沒有保護。我錯了,我真的錯了。”
綁匪一聽,首富态度誠懇,而且願意給贖金,那就等他乖乖把錢送來,把他兒子放了吧。
不難想象的是,如果首富說:“你們不知道我是首富嗎?你們不知道我和警方關系很好嗎?你們竟敢綁架我的兒子,你們太膽大了!”
那麼這樣,他就成不了首富,也可能永遠失去兒子。
首富又為什麼承認自己錯了呢?
第一,他和家人在安保措施上,的确存在疏忽。
第二,他深谙“誰損失大,誰就錯了”的對錯邏輯。
明明是綁匪犯法了,綁架了他的兒子,勒索他的錢财,但相比綁匪的爛命,他兒子的命顯然更值錢,而相比失去10多億元,他失去兒子損失更大。
所以,他承認自己錯了。
因為如果處理不好,他損失更大。
這就是底層邏輯中的“對錯原理”,也是心理學上著名的“課題分離”:人生的悲劇,往往是陷入了是非對錯的情緒裡,而忘記了去分清什麼是“我”的課題,什麼是“你”的課題。
綁匪違法犯罪,是綁匪的課題。
因綁架而承受損失,是首富的課題。
如果“我”的課題帶來的損失,比“你”的課題大,那“我”就錯了。
“我”就為“我”的課題買單負責。
04
回到開頭重慶蔣女士怒剪32件婚紗的事情上來:
不管合同有沒有約定,也不管這約定是不是有效,退還3500元的定金,都是婚紗店的課題。
但,懷孕挺着大肚子,馬上就要生孩子,連婚禮都舉辦不了了,沒法再穿婚紗和拍婚紗照,是蔣女士的課題。
因為這3500元定金,蔣女士大鬧婚紗店,怒剪32件婚紗觸犯法律造成更大損失也好,一不小心肚裡的孩子有個閃失也好,哪一項的損失都大于3500元。
所以,她錯了。
她的錯,沖動是表象,認知是深層。
她如果提前認識到自己的錯,好好在家安心養胎,等寶寶健康出生後,去給寶寶拍周歲照。
這3500元錢依然有效,何樂而不為呢?
可惜,她,還有很多人,都沒有這樣的認知。
這時候,有人要說了:“哎呀,當時在氣頭兒上,誰還能想這麼長遠?”
一定要想。
且要把這個底層邏輯,植入到腦海裡,變成下意識的行動,否則生活中,你很容易吃虧:
你開着奔馳車,去商場辦事,出大門時因為保安落杆太快,不小心碰到了你的車。
你的錯,還是保安的錯?
你的錯。
為什麼?
想想廣東保安怒殺奔馳車主一案就知道了:
一旦矛盾激化,你的損失大,連命就沒有了,當然是你的錯。
你在車站開一家面館,因為面粉漲價,你把一碗面的價格從4元提高到5元。
這時候,有3個落魄的年輕人來吃面。
吃完面結賬時,他們一碗面隻付4元。
你解釋說,現在是5元一碗。
年輕人生氣地說:“你門口招牌上明明寫着4元。”
你解釋說,還沒來得及改,現在都是5元一碗。
年輕人說,我們隻付4元。
你的錯,還是年輕人的錯?
你的錯。
想一想武昌火車站一碗面引發的血案,你就知道了:
你如果被砍了,店沒有了,家也沒有了,你的損失大,所以你的錯。
……
想想那些因為一杯奶茶、一個快遞、一個座位引發的諸多血案吧。
每一個都在诠釋着這個世界的底層邏輯:誰損失大,誰沉沒成本高,誰要認錯。
認了錯,就等于挽回了幾十萬、幾千萬、甚至一條命幾條命的損失。
這就是“幸福讓”:你幸福,你就學會謙讓。
也是“道德正确”和“生活正确”的區别:很多時候,即便你道德上正确,但如果不懂得生活智慧,也會跌落悲劇裡,變得不幸。
因為,在沖動之前,盛氣之下,你弄丢了是非對錯的底層邏輯,也沒有真正看重自己的損失。
生活是最好的老師,教訓裡有着底層邏輯。
點亮【贊】 【在看】,記住這句話,紛争面前,誰幸福誰讓路。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