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是中國書法一個極為重要的美學範疇,其藝術的内涵十分豐富,勢産生于氣,氣本于天賦,基于學力,成于修養,而流露于筆墨之間。
古人很早就觀察到自然界裡,有一種無形的東西在左右着一切事物的發展,自然界中的一切變化,如寒暑,風雨,生死,興衰,晦明等都按照自身的内部規律在運動着,這就是氣和勢的作用,老子《道德經》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其中所說的道即太虛,一即原氣,二即陰陽,三即陰陽的和諧,和則潤生萬物,變化出焉。這種樸素的辨證思想對中國的美學産生了極大的影響,古人又深刻地認識到,人的一切活動都必須順應自然的客觀規律,隻有這樣才能于規律中獲得絕對的自由,孟子首先提出吾善養乎浩然之氣,氣是潛伏于事物内部的一種客觀規律,因而很自然地被運用到文藝中,如曹丕《典論》中說:“文以氣為主。”在書法理論中,首先提出勢的概念的是東漢的蔡邕,他在《九勢》中說:“夫書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陰陽生焉,陰陽既生,形勢出矣。”構成書法藝術最本質的氣是由陰陽而産生出來的形和勢,這種思想實際西漢時王充《論衡》中早就提出“陽氣主為骨肉,陰氣主為精神”的論斷,而這種思想實際上是書法藝術中形質和神采的濫觞,因此研究形和勢的關系及其變化規律,正是我們在本章中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所謂筆勢就是研究用筆中點畫合乎情理的運行軌迹,這種軌迹雖然沒有固定的形狀,但它必須符合客觀的自然規律。
勢是由結構、行氣、章法所構成,點畫與點畫之間的内部聯系組成了結構,字與字之間的内部聯系組成了行氣,行與行這間的内部聯系組成了章法。
勢在書法中大都是無形的,在行草偶而顯露出勢的形迹,也隻是用虛的手法表現出來的,勢雖然隐以神運,大象無形,但在書法藝術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作小楷最要講究豐神,古人觀察到神與氣的關系最為密切,如苟悅《申鑒》中說:“凡言神者,莫近乎氣。“氣不但是生命運動中力的表現,也是一個人精神氣質的表現,包世臣《曆下筆談》中說:“字有筋骨血肉,以氣充之,精神乃出。”所以字有氣有勢,則整幅章法,精神貫注,意态活潑,一氣團練,藩籬完密。”雖然書寫小楷并沒有行草那樣磅礴萬物,揮斥八極,醋暢淋漓,氣吞河嶽的氣勢,但它卻潛伏于裡,于端莊靜穆中乃蘊藏着一種動勢,這與行草是一脈相通的。
小楷貴于自然,點畫與結字在形态上雖然千變萬化,但無法是因筆勢的作用而産生的,所謂因勢生形,故凡得勢的作品,分肌劈理,因勢利導,如風行水面,自然成文,風出岩間,無心而有态,它的每一個點畫都被安排在恰當的位置上,十分熨貼,合乎情理,操縱自如,造休在筆端也。“隻的合乎情理,順乎勢道的作品,才能合乎自然。
小楷難于生動,生動雖然涉及到用筆的規律,姿态的跌宕和筆力的充沛,但最關到霜的莫過于氣勢,氣盛則縱橫揮灑,筆機流暢,生發不窮,其間韻自生動焉,蔣衡〈拙存堂題跋〉中說:“夫書,必先意足,一氣旋轉,無論真草,自然靈動,若逐筆安頓,雖工必呆。”清代的館閣體小楷,雖以工整見長,隻是勢不靈動,字無姿态,至有算子之謂,故小楷最忌平闆無勢。
由上可見,筆勢是表現書法藝術内涵的空間意境,是氣韻生動自然的表現手法,下面我們就來談談小楷筆勢和貫氣的具體方法。
小楷的貫勢的基本條件
初學小楷,當以形求勢,得勢後方能因勢生形,以形求勢,首先要熟,熟在法而不貴熟在貌,筆法圓熟,方可入筆勢之門,方薰《山靜居畫論》中說:“收畫至神妙,使筆有運斤成風之趣,無它,熟而已矣。”熟則大小長短,高下欹整,随筆所至,自然貫注成一片段,而筆勢自生,古人作小楷,運筆如飛,而點畫周到,結字妥貼,行行有活法,字字皆生動,隻是一個熟字。
能字字用力,有勢則筆意酣暢生動,有力則點畫沉着飛翥,故學書者當首重氣力二字。
字欲有勢,必先意足,所謂意足,即在作書前,意在筆先,當先培養其興緻,興緻勃發,勢乃合拍,胸有成竹,至臨寫之時,興會之際,機神所到,随其意态,以成其妙,得勢則随意經營,生發無窮,失則極力收拾,滿幅都非,當其落筆之際,時覺手心間有勃勃欲發之勢,便是機神初到之兆,此時最要善于把握住這一稍縱即逝的創作靈感,這種方法在書寫行草時可以以揮得淋漓盡緻,但在書寫小楷時,亦當富有這種興緻,不可為法度所囿。
小楷貫勢的具體方法小楷字形孤立,雖不相連屬,但也要講究行氣,小楷的行氣主要是通過筆勢和體勢兩大方法來完成的。狹義的筆勢,實際上就是研究每個字中點畫與點畫之間内在聯系的方法,在楷書中主要的貫勢方法是度法,所謂度法,即《玉燕樓書法》中所說的:“一畫方競,即從空際飛度二畫,勿使筆勢停住,所謂形現于末畫之先,神流于既畫之後也。”意思是說當一畫寫好後,回鋒收筆時,筆鋒在離紙面極低的空中作一快速的聯系動作,使其鋒勢與下一筆發筆逆入時的鋒勢相呼應,這種隔筆取勢,空際用筆的方法,雖盤纡于虛,不見運行軌迹,卻有因勢利導,暗渡陳倉之妙,度法關鍵處在一個逆字,發筆時要逆,則筆有來曆,行筆時要逆,則筆中有物,收筆時要逆,則筆有回顧,逆則前呼後應,左顧右盼,上下連屬,雖筆斷而意連,實形離而勢貫,小楷收筆時,除出鋒之筆外,都藏鋒作收勢,此時最關緊要,凡勢欲向下,當作意于上,凡勢欲向右,當作意于左,使其勢從畫中貫,從大處從容來,向大外從容去,雖藏鋒遏勢,卻氣足神完,試觀王羲之的小楷,鋒藏畫中,力出字外,暗中貫勢,最足耐人尋味。
書寫小楷,在收筆時偶然因筆勢的往來,從不經意處帶出一縷墨痕,使其與下一筆的鋒勢遙相呼應,這種筆法在書法術語中又稱之謂牽絲,在楷書中運用得好,可以增添筆意的流動感,但必須注意,小楷筆意貴在勢從内出,以不露痕迹為上,故牽絲偶一為之尚可,絕不可多用,多用則意不持重。
書寫小楷,在收筆時偶而折鋒回筆,露出鋒芒使其與下一筆的發筆相顧盼,這種筆法謂之折鋒,小楷發筆時,則于筆勢的往來,逆入時偶然露出一個芒角,此謂之搭鋒,,這是一種很微妙的用筆方法,張即之,米芾的小楷最善此法,折搭得好,則字有精神。
書寫小楷,又要精于使轉,轉有二法,一在字内,即轉折之轉,二在字外,即使罰下場轉之轉。所謂使轉,即用腕法于空中作勢,聯絡點畫,使其筆意相貫,故作小楷,關鍵處筆勢要圓,腕法要活,這是一種無形的使轉,試觀威字,點畫之間,盤纡于虛,雖無迹可尋,但筆意連屬,神氣相貫,一枝筆在手腕中處處兜得轉,這種筆法在書法術語中又稱之謂卷法。蔣和《書法正宗》中說:“卷者,筆筆相生,意思連屬,勢如卷出,蓋力到筆到,旋轉如打圓圈也,知卷則字無不一氣貫注。”初學者練習此法,可從草書中探消息,草書以使轉為形質,盤纡于實,有迹可尋,此法運用純熟,方知卷法之妙。
宋倪思《評書》中說:“楷法貴于端重,又要飄逸,故難二全。”字要寫得飄逸,隻有平日于窗下将度、卷二法熟練地掌握,則筆勢自生,筆勢既生,則作楷之時,腕不停筆,筆不離紙,導之則泉注,頓之則山安,有不可阻遏之勢。
在書寫小楷時,還有一種趣長筆短的取勢方法,即應開者多合,應伸者多縮,應長者多短,留不盡之情,斂有餘之态,這種筆法,在書法術語中又稱之謂留法,能留得住筆,不盡展其勢,而采用斂蓄的方法,則勢愈斂愈足,氣愈蓄愈厚,往往可以産生奇特的效果。鐘繇、顔真卿、黃道周最善此法,宋曹《書法約言》中說:“魯公所謂趣長筆短,常使意勢有餘,字外之奇言不能盡。”這種小楷的取勢方法,能給人以一種蘊藉、樸茂、含蓄的藝術感受。
其實楷書與草書,雖然其形大相徑庭,但其鋒勢卻一脈相承,楷書盤纡于虛,草書盤纡于實,真書靜中寓動,血脈貫通,放之便是行草,行草動中寓靜,動必有法,整之便是真楷,故學書者當一以貫之。
書寫小要取勢的第二種方法即是體勢,所謂體勢,是研究結體姿态上的變化而産生的筆勢,也是行氣的重要組成部分。
書寫小楷,結字最忌平直相似,大小一等。勢在結體中的變化有向勢,背勢,開勢,合勢,平勢,斜勢,奇勢等,王羲之的小楷“狀若斷而還連,勢如斜而反正”,故體勢洞達,字姿生動,極無闆滞之狀。
小楷要富有行氣,關鍵在每個字的最後一筆,因此字之結束意味着下一個字的開始,是承上啟下的轉捩之處。真則字終而意不終,意不終者,即指态有餘勢之謂,故善取勢者,往往争此一筆,或藏鋒遏勢,或露鋒出勢,使其落和結字,上下相覆,下發承上,遞相映帶,則行氣自生。
以欹側取勢,是研究楷書行氣的重要方法。倪蘇門《書法論》中謂:“側筆取勢,晉人不傳之秘,蓋側筆取勢者,于結構處用筆一正一反,所謂鋒鋒相向也,此從運腕得之,凡字得勢則活,得勢則傳,徐欣二字,轉左側右,可悟勢奇而反正。”這一段話很有意思,所謂轉左側右即左右二停結構,微微地改變其角度,從而産生姿态上的變化,使其體勢,跌宕而下,但重心仍須保持平穩,于是在險絕的姿态中,産生了小楷的行氣,當然,轉左側右,隻是舉隅而已,學書者可舉一反三,靈活運用,下面我們就來談談欹側取勢的具體方法。
(一)橫勢所謂橫勢,即舒展其橫畫,體勢微扁而平正端莊,這種小楷的取勢方法,可以王羲之的《孝女曹娥碑》為代表,這種取勢一定要注意一行中參差開合的變化,字形雖微扁而平正,但于平正之中又要富有姿态的生動,此取勢法,每字主畫舒展,賓畫收斂,顯得弛張有緻,收之極圓,藏鋒畫中,勢從内出,顯得筆意蘊藉。
所謂縱勢,即縮短橫畫,并微微向右上欹斜,伸長豎畫,并微微向左側傾斜,從而形成一個左伸右縮的休勢。由于體勢偏狹長,如斜而反正,故稱縱勢,書寫這種體勢時,不容易掌握重心,因此筆力要沉勁,隻有沉勁,方能撐得住重心,另一方面要注意,切不可每一筆橫畫都朝右上作同一方向的欹斜,亦不可每一筆豎畫都朝左側作同一方向的欹斜,這樣又犯了齊平的毛病,需要于斜勢中時時改變角度,以調整一行中的重心,縱勢中,還有一種左縮右伸的體勢,這種體勢在小楷中被廣泛使用,即橫畫斜向右上,而豎畫微向右側傾斜,使其體勢向右稍偏,由于整個字勢向右欹側,從而在險絕的姿态中産生了一種體勢,顯得靈活而有變化。
(三)轉上側下,轉左側右勢
狹義的轉上側下和轉左側右則在于每一個字的字形結構中的上下左右二停的體勢變化,廣義的轉上側下和轉左側右,則又有現在上字與下字,左行與右行的體勢變化中。以上各種方法,在小楷中又可以穿插運用,至于向背之情,則又在于離合之勢,一般地說,書寫小楷以向勢居多,絕少使用背勢,以向勢結構有雍容寬綽之态,初學者當宜詳察。
總之,小楷的氣勢主要由筆勢和體勢所構成,勢也是一個綜合性的藝術效果,以上分析的方法隻不過是以形求勢的剖解之法,初學者雖能從理論上明白了勢的含義,但用之于實踐,未必能得勢,因其中還涉及到功力的精深和法度的圓熟問題,隻有通過不斷的實踐,才能有所悟通,一旦得勢,則可入從心所欲的自由境界,此外,志學者還要從學問中開拓自己的胸襟,不狃于規矩,不死守成法,靜氣運神,毋使有虛矯霸悍之态,則氣格雅正,又要從自然界中開拓自己的眼界,不狹于時俗,胸次廓微,則幽姿秀色,溢出于指腕間,而與天地造化相參,自然精神内蘊,氣脈貫注,信手拈來,才能頭頭是道。
下一篇
掌握方法,幹好工作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