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診斷學-名詞解釋彙總

來源:網絡

1. 問診(inquiry):

即病史采集(history taking),是通過醫生與患者進行提問與回答了解疾病發生與發展的過程.

2. 症狀(symptom):

是患者患病後對機體生理功能異常的自身體驗和感覺.如疼痛.瘙癢.

3. 體征(sign):

是患者的體表或内部結構發生可察覺的改變,如皮膚黃染,肝脾腫大.

4. 體格檢查(physical examination):

是醫生用自己的感官或傳統的輔助器具(聽診器、叩診錘、血壓計等)對患者進行系統的觀察和檢查,解釋機體正常和異常征象的臨床診斷方法.

5. 實驗室檢查(laboratory examination):

是通過物理.化學和生物學等實驗室方法對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洩物、細胞取樣和組織标本等進行檢查,從而獲得病原學、病理形态學或器官功能狀态的資料,結合病史,臨床症狀和體征進行全面分析的診斷方法.

6. 主訴(chief complaints) :

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顯的症狀或體征,也就是本次就診最主要的原因.

7. 現病史:

記述患者病後的全過程,即發生、發展、演變和診治經過.

8. 系統回顧:

指各系統疾病均有其各自的特有症狀,初學者必須按系統逐一詢問,以便了解病人過去的健康狀況和所患疾病.

9. 婚姻史:

指詢問未婚或已婚,結婚或離婚年齡,對方健康狀況,夫妻關系如何,若已故要詢問死因.

10. 發熱(fever):

當機體在緻熱源作用下或各種原因引起體溫調節中樞的功能障礙時,體溫升高超出正常範圍,稱發熱.

11. 中樞性發熱:

炙熱因素不通過内源性緻熱源而直接作用與體溫調節中樞使體溫調定點上移後發出調節沖動,使體溫升高,稱為.

12. 稽留熱(continued fever):

體溫恒定地維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達數天或數周,24小時内體溫波動範圍不超過1攝氏度,常見 于大葉性肺炎.斑疹傷寒及傷寒高熱期.

13. 弛張熱(remittent fever):

又稱敗血症熱型.體溫常在39℃以上,波動幅度大,24小時内波動範圍超過2℃,但都在正常水平.常見于 敗血症、風濕熱、重症肺結核及化膿性炎症等.

14. 波狀熱:

體溫逐漸上升至39度或以上,數天後又逐漸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續數天後又逐漸升高,如此反複多次,多見于布魯氏菌,稱.

15. 症狀(symptom):

患者主觀感受到不舒适或痛苦的異常感覺或病态改變稱症狀.

16. 體征(sign):

醫生或其他人能客觀檢查到的改變稱體征.

17. 水腫(edema):

人體組織間隙有過多的液體積聚使組織腫脹稱為水腫.

18. 咯血(hemoptysis) :

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經口排出者稱咯血.

19. 牽涉痛(referred pain):

是指内髒器官或深部組織的疾病引起的疼痛,可在體表的某一部位也發生痛感或痛覺過敏區.

20. 發绀(cyanosis):

又稱紫绀,是指血液中還原血紅蛋白增多,使皮膚、粘膜呈青紫色的表現.

21. 中心性發绀:

由于心肺疾病導緻SaO2降低所指的發绀.

22. 呼吸困難(dyspnea):

是指患者感到空氣不足,呼吸費力:客觀表現呼吸運動用力,重者鼻翼扇動,張口聳肩,甚至出現發绀,呼吸輔助 肌也參與活動,并伴有呼吸頻率,深度與節律的異常.

23. 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

由于睡眠中迷走神經興奮刺激冠狀動脈收縮,心肌供血減少或者仰卧時肺活量減少肺淤血加重,因這種呼 吸困難多在夜間睡眠中發作,故稱.

24. 嘔血(hematemesis):

是上消化道疾病(指屈氏韌帶以上的消化器官,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腸、肝、膽、胰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 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經口腔嘔出.

25. 腹瀉(diarrhea):

是指排便次數增多,糞質稀薄,或帶有粘液.膿血或未消化的食物.

26. 黃疸(juandice):

由于血清中膽紅素升高緻使皮膚,黏膜和鞏膜黃染的現象稱黃疸.它是症狀,也是體征.

27. 血尿(hematuria):

尿液離心沉澱後,鏡檢下每高倍視野有紅細胞3個以上,即為血尿.

28. 少尿(oliguria):

正常成人如果24小時尿量小于400毫升,或每小時尿量小于17毫升,稱為少尿.

29. 多尿:

正常成人24小時尿量超過2500毫升者稱為多尿(polyuria).

30. 尿三杯試驗:

患者一次排尿,将最初10~20毫升尿液留于第一杯中,中間30~40毫升尿液留在第二杯中,終末5~10毫升留在第 三杯中. 若第一杯尿液異常,病變部位可能在前尿道;第三杯尿液異常,病變在膀胱或後尿道;若三杯尿液均異常,病變在膀胱頸以上,稱.

31. 膀胱刺激征:

膀胱區或後尿道病變,出現尿頻、尿急、尿痛,也稱尿道刺激征.

32. 暈厥(faint):

由于一時性廣泛性腦供血不足所緻的短暫意識喪失狀态,發作時病人因肌張力消失不能保持正常姿勢而倒地.一般 為突然發作,迅速恢複,少有後遺症.

33. 昏睡:

指接近于不省人事的意識狀态,患者處于熟睡狀态,不易喚醒.雖在強烈性刺激下可被喚醒,但很快又入睡.醒時答話含糊或答非所問.

34.抽搐(tic):

指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非自主地抽動或強烈收縮,常可引起關節運動和強直.

35. 驚厥(convulsion):

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收縮表現為強直性和陣攣性時,稱為驚厥.

36. 意識障礙(disturbance of consciousness):

是指人對周圍環境及自身狀态 的識别和覺察能力出現障礙.多由于高級神經中樞功能活動受損引起.

37. 低熱:

體溫在37.3~38攝氏度.

38. 高熱:

體溫在38~40攝氏度.

39. 超高熱:

體溫在41攝氏度以上.

40. 放射痛:

某一器官有病變.除患病器官局部疼痛外,還可防射到遠離該器官的某部相應體表出現疼痛感覺.

41. 絞痛:

反腐劇烈疼痛及緩解交替出現.

42. 心悸(palpitation):

指患者自覺心中悸動,甚至不能自主的一類症狀.發生時,患者自覺心跳快而強,并伴有心前區不适感.

43. 惡心:

指上腹部一種特殊不适的主觀感覺.

44. 柏油便:

消化道或小腸出血并在腸内停留時間較長,則因紅細胞破壞後,血紅蛋白在腸道内與硫化物結合形成硫化亞鐵,使得糞便 呈黑色,更由于附有黏液而發亮,類似柏油,故又稱柏油便.

45. 體格檢查(physical examination):

是醫生運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簡便的檢查器具(如體溫表、血壓計、叩診錘、聽診器、檢眼 鏡等)來了解和評估機體健康狀況的一系列最基本的檢查方法.

46. 檢體診斷(physical diagnosis):

通過體格檢查提出的臨床判斷稱為檢體診斷.

47. 視診(inspection):

是以視覺來觀察患者全身或局部表現的診斷方法.

48. 觸診(palpation):

是應用觸覺來判斷某一器官特征的一種診法.

49. 叩診(percussion):

是用手指叩擊身體某部表面,使之震動而産生音響,經傳導至其下的組織器官,然後反射回來,被檢查者的觸覺 和聽覺所接收,根據震動和音響的特點可判斷被檢查部位的髒器有無異常的一種方法.

50. 清音:

頻率約為100-128次/震動持續時間較長的音響.是正常肺部叩診音.

51. 聽診(auscultation):

聽診是醫師根據病人身體各部分發出的聲音判斷正常與否的一種診斷方法

52. 生命征(vital sign):

是評價生命活動存在與否及其質量的指标,包括體溫、脈搏、呼吸 和血壓,為體格檢查時必須檢查的項目之一.

53. 熱型:

許多發熱性疾病時,體溫曲線的形狀可有一定規律性,稱為熱型.

54. 嗜睡(somnolence):

是一種輕度的意識障礙.患者呈病理性持續睡眠狀态,經刺激可喚醒,醒後能回答問題,能配合體格檢查.刺激停 止後又複入睡.

55. 意識模糊(confusion):

是一種較嗜睡更重的意識障礙.患者雖能保持簡單的精神活動,但對周圍事物的刺激判斷能力下降,出現定 向力障礙,常伴有錯覺和幻覺,思維不連貫.

56. 昏睡(stupor):

是一種較嚴重的意識障礙.須強烈刺激方能喚醒,但很快又入睡.醒時回答問題含糊不清或答非所問,昏睡時随意運 動明顯減少或消失,但生理反射存在.

57. 谵妄(delirium):

是一種以興奮性增高為主的急性腦功能活動失調狀态,其特點為意識模糊,定向力喪失伴有錯覺和幻覺,煩躁不安, 言語紊亂.可見于急性感染的發熱期、颠茄類藥物中毒、肝性腦病及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等.

58. 被動體位(positive position):

病人不能自己調整和變換肢體和軀幹的位置,見于極度衰弱和意識喪失者

59. 強迫體位(compulsive position):

為了減輕疾病所緻的痛苦,病人被迫采取的某種體位,稱強迫體位.

60. 蹒珊步态(waddling gait):

走路時左右搖擺如同鴨步,見于佝樓病、大骨節病、進行性肌營養不良、先天性雙側髋關節脫位等.

61. 體型(habitus):

是身體各部發育的外觀表現,包括骨骼肌肉的成長與脂肪分布狀态等.

62. 二尖瓣面容(mitral facies):

面色晦暗,雙頰紫紅,口唇輕度發绀,見于風濕性心髒病二尖瓣狹窄.

63. 滿月面容(moon facies):

面圓如滿月,皮膚發紅,呈多血質表現,常有座瘡,唇可有小須.見于庫欣綜合征(cushing syndrome)及長期 應用糖皮質激素患者.

64. 甲亢面容:

面容驚愕,眼裂增大,眼球突出,目光閃爍,興奮不安,煩躁易怒,見于甲狀腺功能亢進,故稱.

65. 間歇性破行(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

病人行走過程中,因下肢突發性酸痛,軟弱無力,而被迫停止行進,需小憩後方能繼續走動. 見于高血壓、動脈硬化病人.

66.慌張步态(festinating gait):

起步困難,起步後小步行走,雙腳擦地,身體前傾,越走越快,有難以止步之勢,雙上肢缺乏擺動動作,見于 震顫麻痹.

67. 斑疹(maculae):

隻有局部皮膚顔色變化,既不高起皮面也無凹陷的皮膚損害,見于斑疹傷寒、丹毒、風濕性多形性紅斑等.

68. 丘疹(papules):

是一種較小的實質性皮膚隆起伴有顔色改變的皮膚損害,見于藥物疹、麻疹、猩紅熱、濕疹等.

69. 斑丘疹(maculopapulae):

在斑疹的底盤上出現丘疹為斑丘疹,見于猩紅熱、風疹及藥疹等.

70. 荨麻疹(urticaria):

又稱風團,是局部皮膚暫時性的水腫性隆起,大小不等,形态不一,顔色蒼白或淡紅,消退後不留痕迹,是皮膚速發 型變态反應所緻,見于異性蛋白性食物、藥物或其他物質過敏、蟲咬傷等.

71. 玫瑰疹(roseolas):

常于胸腹部出現的一種鮮紅色、小的(直徑多為2~3mm)、圓形斑疹,壓之退色.這是對傷寒和副傷寒具有重要診斷價值的特征性皮疹.

72. 瘀點(petechia):

皮下出血斑點直徑<2mm者,稱為瘀點.

73. 紫癜(purpura):

皮下出血斑點直徑徑為3~5mm者,稱為紫癜.

74. 瘀斑(ecchymosis):

皮下出血斑點直徑>5mm者,稱為瘀斑.

75. 血腫:

片狀出血伴皮膚顯著隆起者稱為血腫.

76. 蜘蛛痣(spider angioma):

皮膚小動脈末端分支性血管擴張所形成的血管病,形似蜘蛛,稱為蜘蛛痣

77. 肝掌:

慢性肝病患者的大、小魚際及指腹處,皮膚常發紅,加壓後褪色,稱為肝掌.

78. 直接對光反射:

用手電筒直接照射瞳孔并觀察其動态反應,正常人照射瞳孔立即縮小,移開光源後立即恢複,稱為.

79. 間接對光反射:

用手隔開兩眼,用手電筒照射一側瞳孔觀察另一側瞳孔反應,正常當一側瞳孔受光刺激,另一側也立即縮小,稱為.

80. 鎖骨中線(midclavicular line):

為通過鎖骨的肩峰端與胸骨端兩者中點的垂直線.即通過鎖骨中點向下的垂直線,左右各一條.

81.Louis(胸骨)角:

胸骨柄與胸骨體交接處向前突起而形成的夾角.

82. 腋前線(anterior axillary line):

為通過腋窩前皺襞沿前側胸壁向下的垂直線,左右各一條.

83. 腋後線(posterior axillary line):

為通過腋窩後皺襞沿後側胸壁向下的垂直線,左右各一條.

84. 肩胛線(scapular line):

為雙臂下垂時通過肩胛下角與後正中線平行的垂直線,左右各一條.

85. 肩胛間區(interscapular region):

為兩肩胛骨内緣之間的區域.後正中線将此區分為左右兩部.

86. 肩胛下角:

肩胛骨的最下端稱為肩胛下角.被檢查者取直立位兩上肢自然下垂時,肩胛下角可作為第7或第8肋骨水平的标志,或 相當于第8胸椎的水平.此可作為後胸部計數肋骨的标志.

87. 肋脊角(costospinal angle):

由第12肋骨與脊柱構成的夾角稱為肋脊角.此前為腎髒和輸尿管所在的區域.

88. 肋膈窦(sinus phrenicocostalis):

胸膜腔内每側的肋胸膜與膈胸膜于肺下界以下的轉折處稱為肋膈窦,約有兩三個肋間高度.由于其位置低,當深吸氣時也不能完全被擴張的肺所充滿.

89. 皮下氣腫(subcutaneous emphysema):

胸部皮下組織有氣體積存時謂之皮下氣腫.以手按壓可出現埝發感或握雪感.

90. 桶狀胸(barrel chest):

為胸廓前後徑增加,有時與左右徑幾乎相等,甚或超過左右徑,故呈圓桶狀.肋骨的斜度變小,其與脊柱的夾角 常大于45o.肋間隙增寬且飽滿.腹上角增大,且呼吸時改變不明顯.見于嚴重肺氣腫的患者,亦可發生于老年或矮胖體形者.

91. 佝偻病串珠(rachitic rosary):

在前胸壁沿胸骨兩側各肋軟骨與肋骨交界處肥大隆起,形成串珠狀,稱.

92. 漏鬥胸(funnel chest):

若胸骨劍突處顯著内陷,使胸廓呈漏鬥狀,謂之漏鬥胸.

93. 雞胸( pigeon chest):

胸廓的前後徑略長于左右徑,其上下距離較短,胸骨下端常前突,胸廓前側壁肋骨可凹陷,稱為雞胸.

94. 三凹征(three depression sign):

當上呼吸道部分梗阻,吸氣時氣體入肺不暢,呼吸肌收縮,肺内負壓極度增高,吸氣時間延長,發生吸 氣性呼吸困難.同時出現胸骨上窩、鎖骨上窩及肋間隙向内凹陷.

95.Cheyne-Stokes(潮式呼吸)呼吸:

是一種由淺慢為深快,達到最大呼吸後再由深快逐漸變為淺漫,直至呼吸暫停一段時間之後再開始由淺慢變深快,如此周而複始的周期性呼吸.每一周期持續30s至2min不等,其中暫停呼吸的時間為5~30s

96. 腹式呼吸:

呼吸以膈肌運動為主,胸廓下部及上腹部的動度較大,故稱為腹式呼吸,多見于正常男性和兒童.

97. 胸式呼吸:

呼吸以肋間肌的運動為主,稱為胸式呼吸,多見于女性.

98. 呼吸過緩:

呼吸頻率低于12次/分.

99. 呼吸過速:

呼吸頻率超過24次/分.

100.Litten現象:

Litten現象又稱膈波影,是借光線照射顯示膈肌移動的一種方法.檢查時被檢查者取仰卧位,光源置于被檢查者的頭部或足部,檢查者位于光源的對面或側面,視線與被檢查者前腹壁取平.被檢查者吸氣時可見一條狹窄的陰影由腋前線第7肋間向第10肋間移動:呼氣時陰影由下而上移動回歸原位.此現象系膈肌随呼吸而上下移動所緻,正常人移動範圍為6cm,其變異的臨床意義同肺下緣移動度.

101.Kussmaul呼吸:

嚴重的代謝性酸中毒病人為排出體内較多的二氧化碳,調整酸堿平衡,可出現深而快的呼吸,稱為Kussmaul呼吸 或深長呼吸.

102.Biots(間停呼吸)呼吸:

Biots呼吸又稱間停呼吸,表現為有規律地呼吸數次後突然停止呼吸,間歇短時間後又突然開始有規律地呼吸,如此周而複始.

103. 語音震顫:

被檢查者發音時産生聲波,沿氣管、支氣管及肺泡,傳到胸壁引起共鳴振動,可用手掌在胸壁觸到,故又稱為觸覺震顫 (tactile fremitus).根據其振動的增強或減弱,可判斷胸内病變的性質.

104. 間接叩診(indirect percussion):

檢查者一手的中指第1和第2指節作為扣診闆,置于欲叩診的部位上,另一手的中指指端作為叩診錘,以垂直的方向扣擊于扳指上,判斷由胸壁及其下面的結構發出的聲音.該法目前應用最為普遍.

105. 直接叩診(direct percussion):

檢查者用中指掌側或将手指并攏以其指尖對胸壁進行扣擊,從而顯示不同部位叩診音的改變.

106.Garland三角區:

胸腔積液時在Damoiseau曲線與脊柱之間可扣得一輕度濁鼓音的倒置三角區,稱為Garland三角區.

107. 肺下界移動範圍:

受檢者分别作深呼氣,後屏住呼吸,叩出的兩個最高和最低肺下界的之間的距離即.

108. 肺泡呼吸音:

肺泡呼吸音是由于空氣在細支氣管和肺泡内進出移動的結果.

109. 支氣管呼吸音(bronchial breath sound):

為吸入的空氣在聲門、氣管或主支氣管形成的湍流所産生的聲音,頗似将舌擡高後經口 腔呼氣時發出的'ha'的音響,該呼吸音強而高調,吸氣時相較呼氣相短.

110. 管樣呼吸音(異常支氣管呼吸音):

指在正常肺泡呼吸音分布區聽到支氣管呼吸音.

111. 支氣管肺泡呼吸音(bronchovesicular breath sound):

是兼有支氣管呼吸音及肺泡呼吸音特點的混合呼吸音.音調較高且較響亮. 但強度稍弱,音調稍低,管樣性質少些和呼氣相短些,在吸氣和呼氣之間有極短暫的間隙.

112. 齒輪呼吸音:

由于肺髒局部性炎症或支氣管狹窄,使空氣不能均勻地進入肺泡,引起斷續性呼吸音,因伴短促的不規則間歇,又稱齒 輪呼吸(cogwheel breath sound)音.常見于肺炎、肺結核等.但應與因寒冷、疼痛或精神緊張所緻的斷續性肌肉收縮時的附加音相鑒别,後者與呼吸運動無關.

113. 啰音(rale):

是呼吸音以外的附加音(adventitious sound),該音正常情況下并不存在,故非呼吸音的改變,按性質不同可分為濕啰音和幹啰音.

114. 濕啰音(moist rales):

是由于吸氣時氣體通過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如滲出液、痰液、血液、粘液和膿液等,形成的水泡破裂所産生的 聲音,故又稱水泡音(bubble sound).或認為由于小支氣管壁因分泌物粘着而陷閉,當吸氣時突然張開重新充氣所産生的爆裂音(crackles).

115. 幹啰音(rhonchi):

亦稱為哮鳴,是一種持續時間較長的呼吸附加音,其發生機理是由于氣管、支氣管或細支氣管狹窄或部分阻塞, 空氣吸入或呼出時發生湍流所産生的聲音.

116.Velcro啰音:

彌漫性肺間質纖維化患者吸氣後期出現的細濕啰音,其音調高,近耳頗似撕開尼龍扣帶時發出的聲音,謂之Velcro啰 音.

117. 撚發音(crepitus):

是一種極細小而均勻一緻的濕啰音.多在吸氣末易聽到.聽診時好象在耳旁用手指撚搓一來頭發所産生的聲音, 故稱撚發音.其發生機理是由于細支氣管和肺泡壁因分泌物存在而互相粘着陷閉,在吸氣時被氣流沖開而産生的高音調、高頻率的細小破裂聲.

118. 哨笛音:

即高調幹啰音(sibilant rhonchi),其音調高,其音頻率可達500Hz以上,呈短促的'zhi-zhi'聲或帶音樂性.用力呼氣時其音 質常呈上升性,多起源于較小的支氣管或細支氣管.

119. 鼾音:

即低調幹啰音(sonorous rhonchi),其音調低,其音頻率約為100~200Hz,呈呻吟聲或鼾聲的性質,多發生于氣管或細支氣管.

120. 胸語音(pectoriloquy):

胸語音是一種更強、更響亮和較近耳的支氣管語音,言詞清晰可辨,容易聽及.常見于更大範圍的肺實變區域.有時在支氣管語音尚未出現之前,即可查出.

121. 胸膜摩擦音:

正常胸膜表面光滑,在胸膜腔内有微量液體起潤滑作用,呼吸時髒、壁兩層胸膜無摩擦音響.當胸膜有炎症或其他因素使表面變粗糙,呼吸時可聽到兩層胸膜摩擦的聲音,稱為胸膜摩

122. 呼氣性呼吸困難:

下呼吸道阻塞患者,因氣流呼出不暢,呼氣需要用力,從而引起肋間隙膨隆,因呼氣時間延長,稱為呼氣性呼吸困難,常見于支氣管哮喘和阻塞性肺氣腫.

123. 貓喘:

震顫是觸診時感覺到的一種細小震動,此震顫與貓在安逸時産生的呼吸震顫相似,故稱.

124.GrahamSteel雜音:

二尖瓣狹窄造成嚴重肺動脈高壓者,在肺動脈區可聞及舒張期雜音,稱Graham Steell雜音.

125. 奔馬律:

系在第二心音之後出現的響亮額外音,當心率快時與原有的第一、第二心音組成類似馬奔跑時的蹄聲.

126. 重疊型奔馬律:

為舒張早期和晚期奔馬律在快速性心率或房室傳導時間延長時在舒張中期重疊出現引起,使此額外音明顯增強.

127. 心髒瓣膜聽診區:

心髒各瓣膜開閉時産生的聲音常沿血流方向傳到體表,聽診最清楚的部位稱為.

128. 大炮音:

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滞時房室分離,當心房心室同時收縮時可使第一心音增強,稱大炮音.

129. 心尖搏動:

心尖搏動主要代表左室搏動,心髒收縮時心尖向前沖擊前胸壁相應部位,使肋間軟組織向外搏動而形成心尖搏動.

130. 負性心尖搏動:

在心髒收縮時,心尖搏動内陷者,稱負性心尖搏動.

131. 擡舉性心尖搏動:

心尖擡舉性搏動是指心尖區徐緩、有力、較局限的搏動,可使手指尖端擡起且持續至第二心音開始.與此同時 心尖搏動範圍也擴大,為左室肥厚的體征.

132. 脈搏短绌:

在心髒聽診時,同時測定心率和脈搏,若脈率少于心律,這種脈搏脫落的現象稱.

133. 心率:

指每分鐘心搏次數.

134. 心律:

指心髒跳動的節律.

135. 期前收縮:

指在規則心律基礎上,突然提前出現一次心跳,其後有一較長間歇.

136. 二聯律:

期前收縮規律出現,可形成聯律.如每一次窦性搏動後出現一次期前收縮,稱二聯律.

137. 心音分裂:

第一心音或第二心音的兩個主要成分之間的間距延長,導緻聽診時其分裂為兩個聲音,即稱心音分裂.

138. 第二心音固定分裂:

房間隔缺損時,吸氣時血量回流多,分流少;呼氣時血量回流少,分流多,右室排血量及時間大緻穩定,第二心音 分裂幾乎不受吸氣呼氣的影響,分裂的兩個成分的時間距相對固定,故稱.

139. 額外心音:

指在正常心音之外聽到的附加心音,但與心髒雜音不同.

140. 開瓣音(二尖瓣開放拍擊音):

又稱,出現于心尖内側第二心音後0.07秒,聽診特點為音調高、曆時短促而響亮、清脆,呈拍擊樣. 見于二尖瓣狹窄時,舒張早期血液自左房迅速流入左室時,彈性尚好的瓣葉迅速開放後又突然停止所緻瓣葉振動引起的拍擊樣聲音.

141. 心髒雜音:

心髒雜音是指在心音與額外心音之外,在心髒收縮或舒張時血液在心髒或血管内産生湍流所緻的室壁、瓣膜或血管壁振動所産生的異常聲音.

142.Austin Flint雜音:

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時,由于主動脈血液返流,使左室舒張期容量增加,故二尖瓣一直處于較高位置而形成相對性二尖瓣狹窄,因此,心尖區可聞及舒張中期隆隆樣雜音,稱Austin Flint雜音.

143. 無害性雜音:

在頸根部近鎖骨處甚至在鎖骨下(尤其是右側)可出現連續性柔和雜音,系頸靜脈血液快速回流産生,又稱頸靜脈營 營聲.以手指壓迫頸靜脈,使血流暫時中斷,雜音即消失.還有在正常兒童及青年,鎖骨上可有輕而短的收縮期雜音,當雙肩向後高度伸張可使雜音消失.該雜音發生原理尚不明确,可能來

144. 心包叩擊音(pericardial knock):

縮窄性心包炎時,可在第二心音後約0.1s處出現一個較響的短促聲音.這是由于心包增厚,在心室 快速充盈時,心室舒張受限,被迫驟然停止,使室壁振動産生此聲音.

145. 毛細血管搏動征:

用手指輕壓病人指甲末端或以玻片輕壓病人口唇粘膜,可使局部發白,當心髒收縮時則局部又發紅,随心動周 期局部發生有規律的紅、白交替改變即為毛細血管搏動征.主要見于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等脈壓增大的疾病.

146. 水沖脈:

脈搏驟起驟落猶如潮水漲落,故名水沖脈.

147. 周圍血管征:

指是在某些疾病條件下檢查周圍血管時所發現的血管搏動或波形的改變,統稱為.

148. 奇脈:

正常人吸氣時由于胸腔負壓增大.回心血量增多,肺循環血流量也增多,因而左心搏出量無明顯變化.當有心髒壓塞或心包縮窄時,吸氣時由于右心舒張受限,回心血量減少繼而影響右心排血量,緻使肺靜脈回流入左心房血量減少,形成脈搏減弱,甚至不能扪及,故又稱“吸停脈”.明顯的奇脈觸診時即可檢知,不明顯的可用血壓計檢測,吸氣時收縮壓較呼氣時低10mmHg以上.

149. 脈壓:

收縮壓與舒張壓之比.

150. 槍擊音:

在外周較大動脈表面,常選擇股動脈,輕放聽診器鼓型胸件時可聞及與心跳一緻短促如射槍的聲音.主要見于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甲狀腺功能亢進和嚴重貧血.

151.Duroziez 雙重雜音:

以聽診器鼓型胸件稍加壓力于股動脈可聞及收縮期與舒張期雙期吹風樣雜音即Duroziez雜音.主要見于 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等脈壓增大的疾病.

152. 窦性心律不齊:

正常人心律規則,部分青年人可出現随呼吸改變的心律:吸氣時心率增快,呼氣時減慢,稱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齊,一 般無臨床意義.

153.二尖瓣面容:

面色晦暗、雙頰暗紅,口唇輕度發绀,稱二尖瓣面容.

154. 二尖瓣型心:

左房與肺動脈段均增大時,胸骨左緣第二、三肋間心濁音界增大,心腰更為豐滿或膨出,心界形如梨,常見于二尖瓣狹 窄,故又稱為二尖瓣型心.

155. 心力衰竭:

指在靜脈回流無器質性障礙的情況下,由于心髒損害引起心排血量減少,不能滿足機體代謝需要的一種綜合征.臨床 上以肺和/或體循環淤血以及組織灌注不足為特征,又稱充血性心力衰竭.

156. 闆狀腹(board-like rigidity):

急性胃腸穿孔或髒器破裂所緻急性彌漫性腹膜炎時,由于腹膜刺激而引起腹肌痙攣,腹壁常有明顯緊 張,甚至強直硬如木闆,稱闆狀腹.

157. 揉面感(dough kneading sensation):

結核性腹膜炎發展較慢,對腹膜刺激緩漸,且有腹膜增厚和腸管、腸系膜的粘連,故導緻腹壁柔 韌而具抵抗力,不易壓陷,稱揉面感或柔韌感,亦可見于癌性腹膜炎.

158. 反跳痛(rebound tenderness):

醫師用手觸診腹部出現壓痛後手指可于原處稍停片刻,使壓痛感覺趨于穩定,然後迅速将手擡起,如 此時患者感覺腹痛驟然加重,并伴有痛苦表情或呻吟,稱為反跳痛.

159. 肝頸靜脈回流征陽性:

當右心衰竭及心髒壓塞引起肝髒淤血腫大時,用手壓迫可使頸靜脈怒張更明顯,稱.

160.Murphy征陽性:

醫師以左手掌平放于患者右肋下部,以拇指指腹勾壓于右肋下膽囊點(腹直肌外緣與肋弓交界處),然後囑患者緩 慢深吸氣,如因劇烈疼痛而緻吸氣終止(不敢繼續吸氣)稱Murphy征陽性,見于膽囊炎症.

161. 胃泡鼓音區:

即Traube區.位于左前胸下部肋緣以上,約呈半圓形,為胃底穹窿含氣而形成,叩診呈鼓音,其上界為橫膈及肺下緣,下 界為肋弓,左界為脾,右界為肝左緣.

162. 移動性濁音(shifting dullness):

腹腔内遊離腹水在1000ml以上,病人移動體位時,液體因重力而移動,濁音區也随之變動,這種因體 位不同而出現濁音區變動的現象,稱移動性濁音.

163. 腹膜炎三聯征:

急性腹膜炎時,出現的腹壁肌緊張,腹部壓痛和反跳痛,稱.

164. 腸鳴音(gurgling sound):

腸蠕動時,腸管内氣體和液體随之而流動,産生一種斷斷續續的咕噜聲(或氣過水聲).

165. 振水音(succession splash):

胃内有多量液體及氣體存留時可出現振水音,檢查時患者仰卧,醫生以一耳湊近上腹部,同時以沖擊觸 診法振動胃部,即可聽到氣、液撞擊的聲音.

166. 杵狀指:

亦稱鼓棰指,表現為手指或足趾末端增生、肥厚、呈杵狀膨大稱為杵狀指.

167. 指鼻試驗:

被檢者手臂外展伸直,再以示指尖觸自己的鼻尖,由慢到快,先睜眼,後閉眼重複進行.

168. 偏癱:

為一側肢體(上、下)癱瘓,常伴有同側腦神經損害,多見于顱内病變或腦卒中.

169. 截癱:

為雙下肢癱瘓,是脊髓橫貫性損傷的結果,見于脊髓外傷、炎症等

170. 交叉癱:

為一側偏癱及對側腦神經損害.

171. 肌力:

指肌肉運動時的最大收縮力.檢查時令病人作肢體伸屈動作,檢查者從相反方向測試被查者對阻力的克服力量,并注意兩側 對比.

172. 肌張力:

指靜息狀态下的肌肉緊張度.以觸摸肌肉的硬度及伸屈其肢體時感知的阻力作判斷.

173. 共濟失調:

任何一個動作都必須有一定的肌群參加,這些肌群的協調一緻主要靠小腦功能,此外,前庭神經,視神經,深感覺,錐體外 系均參與作用,才能使動作準确協調,當上述結構發生病變,協調動作出現障礙,稱為.

174. 感覺性共濟失調:

指鼻試驗時小腦半球病變時同側指鼻不準:如睜眼時指鼻準确,閉眼時出現障礙則為感覺性共濟失調.

175. 淺反射:

刺激皮膚或粘膜引起的反射.

176. 深反射:

刺激骨膜,肌腱引起的反射是通過深不感覺器完成的,故稱.

177. 直接角膜反射:

囑被檢者向内上方注視,工程師用細棉簽毛由角膜外緣輕觸病人一側角膜,正常時病人該處眼睑迅速閉合,稱.

178. 間接角膜反射:

如刺激一側角膜時,對側也出現眼睑閉合反應,稱為.

179. 病理反射:

指錐體束病損時,大腦失去了對腦幹和脊髓的抑制作用而出現的異常反射.

180. 腦膜刺激征:

為腦膜受激惹的體征,見于腦膜炎、蛛網膜下腔出血和顱内壓增高等病況.

181. 中性粒細胞核左移:

周圍血中如杆狀核粒細胞增多,或出現杆狀以前幼稚階段的粒細胞,稱為核左移.

182. 網織紅細胞:

網織紅細胞是尚未完全成熟的紅細胞,在周圍血液中的數值可反映骨髓紅細胞的生成功能.

183. 類白血病反應(leukemoid reaction):

指患者在某些情況下出現外周血白細胞顯著增高(>50×10^9/L)和(或)存在有異常未成熟白細胞,與某些白血病相類似,故稱.

184. 選擇性蛋白尿:

腎小球病變較輕時,隻有中小分子量的蛋白質(以清蛋白為主,并有少量的小分子蛋白)從尿中排出,而大分子量蛋白質(如IgA,IgG等)排出較少,此種蛋白尿稱為選擇性蛋白尿.

185. 非選擇性蛋白尿:

腎小球病變較嚴重,濾過膜選擇性低,大分子蛋白質也能與中小分子蛋白質以同樣的速率通過,此時尿中出現大 分子蛋白.稱為.

186. 腎性糖尿:

是指在血糖濃度正常或低于正常腎糖阈的情況下,由于近端腎小管重吸收葡萄糖功能減低所引起的糖尿的疾病.

187. 貧血:

單位容積循環血液中紅細胞數,血紅蛋白量及紅細胞比積低于參考值低限,通常稱為貧血.

188. 增生性貧血:

由骨髓以外的病因導緻的貧血,故周圍血象雖見紅細胞及血紅蛋白減少,但骨髓象中則見紅細胞代償性增生,故稱.

189.A/G比例倒置:

慢性肝髒損害如慢性肝炎,肝硬化時,随病變進展,白蛋白的減少和球蛋白的增多可逐漸明顯,當A/G小于1時,稱 A/G比例倒置.

190. 漏出液:

由于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或毛細血管内流體靜壓增高,淋巴回流受阻所緻的非炎症性積液,稱為.

191. 心電軸:

指心室除極所過程中QRS波群的綜合向量在額面上投影的方向.心電軸所标記的度數,通常指該向量與I導聯正側端所 構成的角度.

192. 異常Q波:

在左室面導聯中,Q波正常時間不會超過0.04s,電壓不超過統一到臉的四分之一,若Q波超過以上數值或出現粗鈍,稱.

193. 二尖瓣型P波:

左房肥大時,P波增寬,時間大于或等于0.12s,此種P波見于肺源性心髒病,故稱.

194. 肺型P波:

右心房肥大時,P波高而尖,電壓大于或等于0.25mv,此種P波見于肺源性心髒病,故稱.

195. 過早搏動:

也稱期前收縮或早搏,由于窦房結以下某一異位起搏點的自律性增強,搶先發出一次搏動,稱.

196. 不完全性代償間歇:

過早搏動的前一個心動周期和後一個心動周期的時間相加,短于兩個正常心動周期的時間,稱.

197. 完全性代償間歇:

過早搏動的前一個心動周期和後一個心動周期的時間相加,等于兩個正常心動周期的時間,稱.

198. 陣發性心動過速:

實際上是過早搏動的連續狀态.當過早搏動連續三次或三次以上出現時,稱為.

199. 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

由于房型和交界性心動過速發作時,心率過快,不易判定其起源部位,,故統稱.

200. 高度房室傳導阻滞:

在二度房室傳導阻滞中,當方式比例超過2:1已上時,稱.

201. 文氏現象:

是傳導阻滞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是以相對不應期病理性延長為主的傳導阻滞.其基本規律是:激動在傳導過程中傳導時間逐漸延長,直至一次激動不能下傳而出現脫漏,漏搏後傳導阻滞得到一定恢複.如此循環出現,稱為文氏現象.

202.LGL綜合征:

又稱短P_R綜合征.心電圖表現為P_R間期<0.12s,但QRS起始部無預激波.

203. 逸搏心律:

一系列連續出現的逸搏稱為逸搏性心律或脫逸心律

204. 預激綜合征:

預激綜合征是指在正常的房室傳導途徑之外,沿房室環周圍還存在着附加的房室傳導束(旁路).其主要危害是常可引起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采用導管射頻消融術可對本病進行徹底根治.

205. 逸搏:

當高位節律點發生病變或受到抑制未能及時發出激動或節律明顯減慢,或因傳導障礙沖動不能下傳,以及某些因素造成長的間歇時,低位起搏點就會發出1~2次沖動,稱為逸搏.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