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大師章太炎早年鬧革命,十分貧困。民國建立後,成婚時連家具都是借來的,僅有的資财是孫中山、黃興、蔡元培等老朋友送的賀儀(禮金)。
到了20世紀20年代,北洋分裂,局勢動蕩,章太炎應聘到上海講學,收入微薄。章太炎聽從太太建議,賣字換錢,但有别于魯迅、胡适、郁達夫等晚輩出書掙稿費或版稅,而是專門寫壽序和墓志,索價奇高。
康有為是中國晚清時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資産階級改良主義的代表人物,康有為在倡導維新運動時,體現了曆史前進的方向,但後來,他與袁世凱成為複辟運動的精神領袖。
到了民國,康有為在文壇上的地位顯然比不了晚清時期,并被晚輩後起之秀多有批判,但沒有影響康老夫子利用名聲大發其财,成為民國時期最有錢的文人。
黃炎培是我國現代職業教育的首倡者和引領者,撰寫出版了大量有關職業教育的論文和專著,為推進我國職業教育發展功勳卓著。
1913年,黃炎培提出實用主義教育主張。他剖析了舊教育的弊端,認為有必要大加改造,并在上海創立中華職業教育社,任董事長,就此首創中國職業教育。
新中國成立後,黃炎培曆任政務院副總理兼輕工業部部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1965年逝世,享年87歲。
魯迅一向樂于講書籍借給别人閱讀,但是借書者必須在歸還時“一如既往”,如果書上有了破邊卷角等污損情況,魯迅會很不高興。
對于那種不知愛惜圖書的借閱者,魯迅甯願講書送他,也不忍再看到那被損壞過的書還回來。
魯迅時常将一些他認為是可閱讀的好書寄贈需要的人。當送出時,他會非常仔細認真地包裝妥帖。這種花在包書上的心力,是為了友人,也是對書的保護,更是對文化的敬畏。
陳寅恪學貫中西,融鑄今古,在曆史學、宗教學、語言學、考據學、文化學及中國古典文學等領域取得了罕有的成就,其中一些領域的研究,具有開拓性的意義。
季羨林被譽為“東方學大師”,是語言學家、文學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和教育家,曾經擔任北京大學副校長。
季羨林1926年在山東大學做學生。1991年,山東大學90周年校慶時,季羨林回母校參加校慶,坐在主席台上。他那一年80歲,是年齡最長的人。
山東大學請他緻辭,他講的第一句話就是:“我敬愛的母校的各位老師”。第二句話是:“我親愛的在台下坐的學弟學妹”。台下一片掌聲。
上一篇
人到中年,争什麼呢?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