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毒清熱飲(劉紹勳方) 【組成】金銀花、連翹、菊花各30克,桑葉20克,薄荷15克,柴胡10克,蘆根20克,甘草、黃芩、蟬蛻各15克,生石膏20~30克(先煎)滑石20~30克。 【用法】先煎生石膏20~30分鐘,然後下群藥煎。每日1劑,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 【功用】清熱解毒,辛涼透表。 【主治】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冒,無論高熱或低熱,均可服用。 【加減】如兼見咳嗽加前胡、杏仁各15克,橘紅20克;痰多者加川貝母10~15克,海浮石20~30克。 【方源】劉紹勳《名醫治驗良方》 2.祛痹通絡湯(劉季文方) 【處方】桂枝10克,白芍10克,麻黃6克,附子10克,蒼術12克,黃柏12克,知母12克,當歸15克,薏苡仁20克,防風10克,地龍10克,乳香10克,沒藥10克,蜈蚣2條 【主治】關節痛 3.劉氏痹證方(劉仕昌方) 【處方】秦艽15g,獨活、防風、牛膝、川木瓜、威靈仙各12g,生薏苡仁30g,茯苓25g。 【用法】 每日1劑,清水4碗煎至1碗半,分2次溫服。連服5~7劑為1療程,一般治療4~6個療程。 【功效】祛風祛濕,調和氣血,通痹止痛。 【主治】用于痹證。 4.健脾和胃方(劉保和方) 【處方】炒棗仁4.5g,夜交藤12g,菟絲子24g,竹茹12g,厚樸9g,砂仁9g,烏賊骨1.5g,浙貝母12g,吳茱萸6g,黃連3g,生白術12g,木香9g。 【用法】水煎2遍,分2次溫服。 【功效】 疏肝理氣,健脾和胃,清胃制酸,佐以養心益腎。 【主治】胃痛 5.心舒平( 劉唐堯方) 【處方】紅參10克 桂枝20克 丹參30克 寸冬20克 五味子10克 黃芪40克 郁金20克 川芎15三七面6克 炙草15克 【用法】水煎服,1日1劑。 【功效】益氣活血,養陰複脈。 【主治】冠心痛,心律不齊。 【加減】有胸悶痛者加瓜萎、薤白,繹香;少寐或心率快者加龍骨、牡蛎、炙棗仁。 6.紅凍瘡酊(劉斌桂方)
【處方】桂枝60克,紅花30克,當歸60克,川芎30克,川椒30克。浸泡在250毫升52度白酒中,7天後可用。 【用法】将經常患凍瘡的手或腳部,先用溫水浸泡,使得患處感覺較溫暖、紅潤,再用桂紅凍瘡酊,輕輕揉按局部,使得局部有溫熱感,每日2~3次;鼻尖、耳廓、顔面等處就直接塗藥治療。 【功效】溫陽活血,行氣通絡。 【主治】适用于凍瘡初期未潰爛的患者;或冬至後,易患凍瘡的患者。 【注意】皮膚已潰破者,不宜用此藥治療。 7.調搏增率湯(劉啟廷方) 【處方】淨蟬衣9克,炒萊菔子15克,車前子30克(包;組成柴胡10克,香附10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組成:當歸10克,白芍10克,枸杞子15克,菊花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 【主治】心動過緩 【加減】心虛膽怯者,加酸棗仁 15 克,琥珀 5 克;心脾兩虛者,加黃芪 20 克,龍眼肉 12 克;心血瘀阻者,加川芎 12 克,丹參 15 克;水氣淩心者,加幹 姜 12 克,白術 12 克;心陽虛弱者,重用桂枝、附子。 【簡介】劉啟廷,男,1934 年出生,江蘇省銅山縣人。現任山東省臨沂市中醫醫院 主任中醫師, 山東省中醫藥大學兼職教授。全國第三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 承工作指導老師、山東省名中醫。連續 9 年被評為臨沂市科技拔尖人才。從醫近 60 年,學識淵博,臨床經驗豐富。 9.十全大補湯加減(劉常春方) 【處方】黨參15克,黃芪30克,白術10克,當歸10克,白芍10克,熟地10克,熟附片10克,桂枝10克,雲苓10克,炙甘草10克,生姜3片,紅棗4枚 【主治】震顫 10.卵巢囊腫方(劉文圭方) 【處方】海藻12克,白芥子10克,三棱10克,苡仁20克,桃仁10克,夏枯草20克,南星6克,赤芍12克。 【功效】理氣行滞、活血祛痰、化瘀散結、軟堅消腫。 【主治】适用各種囊腫,尤其對卵巢囊腫、甲狀腺囊腫效果顯著,對子宮肌瘤、畸胎瘤、肝腎等囊腫也有一定的療效。 【用法】上藥水煎服,藥液為600毫升,每服300毫升,每日2次,10天為1療程,1~2個療程B超1次,如有療效,服藥可直到腫瘤消失為止。用藥3個療程,腫瘤繼續增大者為無效,可做CT檢查進一步明确診斷另做治療。 【加減】偏虛寒者加肉桂、炮姜、鹿角膠,偏氣虛者加黃芪、黨參、白術,偏血虛者加熟地、當歸、阿膠,偏痰濕者加雲茯苓、蒼術、土茯苓,偏血瘀者加水蛭、地鼈蟲、澤蘭,偏氣郁者加香附、郁金、橘核,偏郁熱者加丹皮、黃柏、大黃,偏痛重者加元胡、川楝子、乳香、沒藥、炮山甲,偏腎虛腰痛者加杜仲、枸杞等。如果突然出現小腹劇烈疼痛時,要及時做B超檢查看其瘤子有扭轉否,如有扭轉要及時手術治療。 11.回春飲(劉壽康方) 【處方】墓頭回15g,椿根皮15g,地丁草30g,敗醬草30g,烏賊骨15g,炙猥皮15g,白芨12g,丹參15g,當歸15g,制乳香6g(布包),制沒藥6g(布包)。 【用法】每日1劑,加冷水适量,浸泡半小時,武火煎25分鐘即成。1劑煎2次,早晚空腹服下。10劑為1療程。 【功效】清熱解毒,活血化瘀,去腐生新。 【主治】糜爛性子宮頸炎,症見白帶增多,如膿如涕,夾有血液,常伴下腹部隐痛。 【加減】出血較多,可加大薊、小薊各30g,腹痛較甚加醋元胡20g;舌苔白膩者,可加法半夏12g。服10劑後可去地丁草、敗醬草,加魚腥草30g、野菊花30g。一般服藥1~2個療程即可。 12.豬蹄湯(劉麗娜方) 【處方】當歸、川芎、白芍、黨參、白術、茯苓、熟地黃各6克,黃芪12克,漏蘆45克,炙甘草、陳皮、木通各3克,豬蹄2隻。 【用法】先用豬蹄煮汁1000ml,再用豬蹄湯煎藥服用。 【功效】調補沖任,通絡下乳。 【主治】主治缺乳,證屬沖任氣血虛弱者,症見産後乳汁少或全無,乳汁清稀,乳房柔軟,體倦乏力,頭暈心悸,惡露量少色淡,面色無華,舌質淡,脈細弱。 【加減】陰血虛甚者,可加阿膠、麥冬、五味子以滋補陰血;乳房脹者,可加柴胡、王不留行、穿山甲(代)以疏肝通絡。 13.溫肺健脾湯(劉福官方) 【處方】黃芪30g,黨參15g,白術15g,防風10g,蒼耳子6g,辛夷6g,白芷6g,薄荷(後下)6g,烏梅l0g,澤瀉10g,細辛2g,附子6g,肉桂(後下)6g,白扁豆20g,甘草l0g,狗脊15g,蟬蛻6g,地龍10g,茜草10g。 【用法】水煎分早晚各1次服,每日1 劑。 【主治】變态反應性鼻炎,陽氣虧虛,反複發作,病程長,舌質淡,脈虛細。 14.便秘熏洗方(劉長信方) 【處方】萊菔子 15克 大黃 20 克 枳實 20克 蘆荟 30克 當歸10克 陳皮 20 克 生黃芪10克 仙靈脾10克 砂仁10克 【用法】水煎,外用熏洗 【主治】便秘 【注意】 (1)養成定時大便習慣。 (2)治療期間忌食辛辣食物。 (3)多食水果蔬菜。 (4)大便通暢後,不宜繼續使用強瀉下藥物如大黃、蘆荟、番瀉葉 【簡介】劉長信,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教授 15.消癖靈煎(劉世葵方) 【處方】柴胡20克,青皮20克,郁金20克,莪術15克,荔枝核20克,王不留行15克,漏蘆15克,海藻15克,玄參25克,昆布15克,鼈甲珠15克,夏枯草25克,鹿角20克,沒藥20克,牡蛎20克 【用法】上藥水煎兩次,取汁250毫升,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 【功效】 疏肝理氣,活血化瘀,軟堅散結。 【主治】乳腺增生病,月經不調。 【簡介】劉世葵,1943年5月出生,遼甯省岫岩縣人。現為沈陽市第五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主任醫師,國家級科技評審專家,兼任沈陽市高級職稱評委。1970年畢業于遼甯省中醫學院醫療系,畢業後到岫岩縣第四人民醫院工作,後調到岫岩縣中醫院,先後任住院部主任、院長等職務,1978年在遼甯省中醫學院進修骨外科,1981年在中國中醫研究院骨科班進修,1991年調沈陽市第五人民醫院工作。 16.鼽鼻散(劉茂林方) 【處方】黨參30克,茯苓30克,炒白術30克,桂枝10克,炒白芍30克,炙麻黃8克,細辛5克,辛夷10克,蒼耳子12克,防風10克,炙甘草8克。生姜3~4片,大棗5~6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飯後1.5小時左右各服一次。 【功效】補脾益肺,調和營衛,除風祛濕,通達肺竅。 【主治】鼽鼻(過敏性鼻炎和大部分慢性鼻炎)。中醫辨證多屬脾肺氣虛,營衛不和,風寒濕侵襲,肺竅不利之證。 【加減】頭痛者,加川芎15克,白芷15克,藁本10克;清涕不止者,重用蒼耳子至15克,加烏梅15克,五味子10克;惡寒怕冷汗出惡風者,加生黃芪30克~60克,鹿角霜20克,炮附子8克;鼻塞嚴重者,重用炙麻黃至10克,細辛至8克,辛夷至12克,加炒荊芥10克。 【簡介】劉茂林,男,1937年生,山東人。河南中醫學院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全國第四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1964年畢業于河南中醫學院中醫系,曾任河南中醫學院針灸推拿系主任、金匮教研室主任、全國高等中醫院校針灸研究會常務理事、河南省針灸學會常務理事。主編《金匮闡要》、《高等中醫應試指南(針灸學》,參編中醫論著6部,發表論文30餘篇,獲科研獎6項,本人主持3項。臨證近50年,經驗豐富,以診治呼吸系統疾病和心腦血管疾病為特長,創立新方近20首,“鼽鼻散”治療鼽鼻(過敏性鼻炎)是其中之一。 (河南中醫學院三附院 葉險峰 劉明 整理) 17.歡天達郁安神飲(劉永年方) 【處方】合歡皮15克,景天三七15克,丹參10克,郁金10克,酸棗仁10克,夜交藤10克,龍齒15克,甘草3克。 【用法】上藥以清水1000毫升浸泡40分鐘,武火燒開,文火20分鐘,濾出藥汁;再加清水500毫升,複煎20分鐘,兩煎合一,分别于午後和睡前服用。睡前務必要做到身心放松,不要進行劇烈運動,不要看情節緊張的影視書籍以及長時間的上網聊天或娛樂活動,不要喝濃茶、咖啡等興奮性飲料。 【功效】疏肝達郁,和血安神。 【主治】 失眠肝郁神傷證,症見入睡困難,或多夢不實易驚,或早醒難以複寐;情志不舒,悶悶不樂,善太息,脅肋脹痛,胸悶嗳氣,脘痞納差,心煩不安,急躁易怒;舌質紅或暗紅,苔薄白,脈弦或細弦。 【加減】 兼口苦目赤、溲黃便結、脈象弦數等肝郁化火、上擾心神者,加桑葉、黑山栀、丹皮;兼口幹津少、耳鳴健忘、五心煩熱等火炎傷陰、心神失養者,加玄參、女貞子、龜闆;兼心煩不甯、心悸不安等心火上炎、心陽浮動者,加百合、蓮子心、牡蛎。 【簡介】 劉永年,男,1934年出生,江蘇省南京市人。現任南京市中醫院主任醫師,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第二、三、四、五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帖。 (吳同啟 整理) 18.通冠丸(劉國安方) 【處方】人參10克,麥冬10克,五味子10克,瓜蒌20克,薤白15克,枳實20克,桂枝10克,丹參20克,石菖蒲10克,三七粉3克,水蛭3克,炒棗仁30克。 【用法】上藥共煎煮,濃縮提取至濃縮丸,每丸0.2g,每次服20丸,每天3次,三個月一療程。 【功效】益氣養陰,化瘀祛痰。 【主治】冠心病、心肌炎所緻心悸、心慌、心絞痛、胸悶氣短,屬氣陰兩虛,痰瘀互結證。 【簡介】劉國安,男,1940年10月出生,河南淮陽人。甘肅省中醫院首席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第三、四、五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甘肅省名中醫,甘肅省優秀專家、甘肅省勞動模範。甘肅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副理事長、甘肅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老年學會專業委員會主任。 (甘肅省中醫院 李正軍整理) 【方源】 中國中醫藥報 名醫名方專欄 19.靈烏二仁膏(劉樹武) 【處方】首烏15克 靈芝15克 苡米仁10克 核桃仁10克 【制用法】首烏,靈芝,苡米仁反複濃煎收膏,将核桃仁研碎兌入即成。内服每次10克(也可用湯劑)。 【功效】補肝腎。 【主治】頭暈,失眠,心悸,咳喘。 20.八珍湯和三膠湯加減(劉雲龍方) 【處方】西黨參30克 炒白術15克 炙黃芪60克 當歸15克 熟地30克 炙甘草6克 附片15~30克 仙鶴草30克 雞血藤30克 三七5克 廣木香6克 鹿角膠15克(烊,沖) 阿膠15克(烊,沖) 龜闆膠15克(烊,沖) 【用法】水煎服,每日l劑。 【主治】治再生障礙性貧血。 【方源】《千家妙方》上冊 21.複方河車丸(劉大同方) 【處方】紫河車800克 鹿角膠200克 丹參25克 白芍 巴戟天各50克 陳皮 補骨脂 鎖陽各30克 生曬參 菟絲子 魚鳔各100克 附子 肉桂各20克 【用法】共研細末,煉蜜為丸,每丸10克。每服l丸,每日2~3次。 【主治】治療慢性再障屬于腎陽虛衰或病情穩定而血象久不提升者。 【方源】《當代中醫經驗選粹》 22.清腸消腫湯(劉嘉汀方) 【處方】八月劄、紅藤、苦參、紫丹參、鳳尾草各15g,廣木香、地鼈蟲烏梅各9g,白花蛇舌草、菝葜、野葡萄藤、生薏苡仁、瓜蒌仁、白毛藤、貫促草、半枝蓮各30g 【用法】水煎服。壁虎4.5 g,研成粉末,分3次吞服。并将本方煎劑的1/3(200ml)保留灌腸。 【主治】結、直腸癌。有理氣化瘀,消腫解毒的功效。 【加減】氣虛加黃芪、黨參、白術、扁豆;伴脾腎陽虛者,加補骨脂、菟絲子、藤薜荔果、益智仁、熟附子;血虛加當歸、白芍、阿膠;陰虛加北沙參、麥冬、川石斛、生地、鼈甲;便膿血加生地榆、槐花炭、血餘炭、烏蔹莓、黃柏;便次鑫加诃子、升麻、補骨脂、扁豆、赤石脂、禹餘糧、禦米殼;大便秘結體實者加生大黃、枳實、元明粉;體虛便秘加柏子仁、郁李仁、火麻仁;腹部腫塊加夏枯草、海藻、昆布、生牡蛎、木鼈了。(胡頤明) 【方源】中國中醫秘方大全 上海:文彙出版社,1990。771) 23.鈎藤蠶蠍湯(劉雲方) 【處方】鈎藤(後下)、金銀花、連翹、生地、丹參、當歸各10克,僵蠶、全蠍、石菖蒲、紅花各6~9克,枸杞子、黃芪各15克(此為10歲小兒劑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3次。 【功用】清熱熄風,滋陰活血,益氣開竅。 【主治】視神經萎縮。 【來源】劉雲《兒科學術會議論文資料彙編,1988年》 24.涼血疏風湯(劉雲龍方) 【處方】水牛角(先煎)30克,生地30克,赤芍10克,牡丹皮10克,黃連10克(研粉沖服),黃芩 10克,桑葉 10克,蟬衣 10克,當歸尾 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 1劑。 【功效】涼血解毒,活血疏風 【主治】面部痤瘡 【禁忌】忌食辛辣。 25.赤末散(劉遠祿方) 【處方】赤小豆10份,沒藥1份。 【用法】先以紫草油塗搽患部,再取适量沸水将赤末散攪拌成糊狀,攤勻在白皮紙上(白皮紙疊成2~3層均可。其面積應根據患處大小而定。亦可用皺紋紙或火紙)。速将攤好的藥糊貼于患處以繃帶固定之,每日換藥1次。 【功效】利水除濕、消腫止痛 【主治】适用于慢性膝關節滑膜炎。 【方源】劉遠祿.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1989 26.補腎固本方(劉熙政方)
【處方】菟絲子15g 覆盆子10g 枸杞子10g 車前子6g 川斷10g 紫河車10g 黨參10g 茯苓10g 白術10g 甘草6g 木香6g 砂仁6g 黃芪10g 陳皮10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健脾益胃,滋腎益精。 【主治】治療腎脾兩虛,腰酸腿軟,足膝浮腫,嘔惡便溏,經血不調,胎動不安,小産滑胎。此外還适用于堕胎後無器質性病變者。 27.天香湯(劉少林方) 【處方】天麻10克,青藤香20克,柴胡10克,當歸、丹參、白芍各12克,枳實4克,白芷2克,石菖蒲10克,雞血藤25克,馬蘭30克,白術20克,茯苓、砂仁各10克,木瓜12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3次。飯前吞服。煎藥方法:一次性摻水煎功效95%,二次摻水煎功效60%,三次摻水煎功效40%。因此,煎藥一次摻足水,服用3次,功效最佳。 【功效】調和肝胃,平肝熄風,祛瘀開竅,養血理氣,通絡祛濕。 【主治】眩暈症,頭暈頭痛,眩暈眼花,心煩耳鳴,失眠多夢,惡心嘔吐,軟弱無力,氣血虛弱(美尼爾氏綜合征)。 【加減】眩暈以天香湯随症加減;肝陽上亢型加石決明30克(先煎),夜交藤25克;氣血虧虛型加黃芪15克,首烏15克;腎精不足型加菟絲子20克,骨碎補10克;痰濁中阻型加遠志12克,清半夏6克。 【方源】劉少林《中國當代中醫名人志》 28.益氣活血湯 (劉博仁) 【處方】黨參20克 白術15克 茯苓20克 炙甘草5克三七(先煎)6克 丹參15克 麥冬15克 棗仁15克佛手15克 薤白15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益氣甯心,活血止痛。 【主治】心氣虛,心血瘀阻.心胸憋悶或疼痛,心悸。面白或晦暗,舌談有瘀點或瘀斑,苔白,脈沉緩無力。 29.健身湯 (劉乾和) 【處方】黨參15—30克(或人參6—9克) 黃芪15—30克炒白術9克 雲苓10克 川芎15克丹參15—30克牡丹皮10克 杞果15克 仙靈脾10克 制首烏15克桂枝6克 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1日l劑,1個月為l療程。 【功效】益氣活血,補腎健脾。 【主治】表現氣虛血瘀的冠心病、腦動脈硬化症。 30.治久瀉方(劉惠民方) 【處方】黨參15~24克,焦白術12~18克,白扁豆花、焦山楂各18克,炒故故紙12~18克,炒神曲、炒澤瀉各9~15克,吳茱萸、五味子各6~9克,炒白芍9~15克,诃子肉9~12、木香6克,砂仁6~9克,甘草6~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效】溫補脾腎、益氣固腸、止瀉。 【主治】慢性洩瀉、五更瀉。 【加減】服上方12~15劑,洩瀉不減、腹痛如故者,加醋炒禦米殼6~9克,煨肉豆蔻9~12克;虛寒甚而腹痛劇者,加幹姜、附子各6~9克,并加重黨參、白術之用量。 【方源】劉惠民《名醫特色經驗精華》 |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