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智者明(孔網店鋪:智者明的書攤)
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态我收藏了好幾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包括《白癡》《罪與罰》《少年》《群魔》《被侮辱被損害的》《卡拉馬佐夫兄弟》《賭徒》《死屋手記》《陀思妥耶夫斯基中短篇小說選》《陀思妥耶夫斯基書信選》等。另外還買了幾本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書,以助讀懂陀思妥耶夫斯基。
真正讀它們是2019年夏天,公司運作徹底停下來的時候,我休息在家,開始一套一套讀它們。有評論家曾經認為,“在這個世界除了高爾基把陀思妥耶夫斯贊譽為僅次于莎士比亞之外,還有一個人物也是這麼認為的,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
《外國文學參考資料》中記述,曆史上,在俄國,陀思妥耶夫斯基被譽為與托爾斯泰和普希金同等地位的人物。從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說的誕生開始,直到現在,還有很多人在贊譽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自成一體的小說筆法和思想。很多人都認為陀思妥耶夫斯是天才,高爾基則把他喻為“有毒”的天才,那是因為高爾基所處的社會環境造成的。更多人認為陀思妥耶夫斯是“病态”的天才。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主要涉及犯罪、虐待狂、年齡懸殊的性愛、失敗的愛情、奸污幼女、思辨中的反叛、偶合家庭等各種病态的社會現象。着力表現城市的病态,城市貧困帶給人們的心理變态和世紀末的惶恐。既是社會問題小說,也是心理學巨著,弗洛伊德的贊譽最能說明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說的心理學特點。
魯迅評價陀思妥耶夫斯基吋是怎麼說的:對于這位先生,我是尊敬、佩服的。但我又恨他殘酷到了冷靜的文章。他布置了精神上的苦刑,一個個拉了不幸的人來拷問給我們看。他竟作為罪孽深重的罪人同時也是殘酷的拷問官而出現了。他把小說中的男男女女,放在萬難忍受的境遇裡,來試煉它們,不但剝去了表面的潔白,拷問出藏在底下的罪惡,而且還要拷問出藏在那罪惡之下的真正潔白來。魯迅在雜文裡說過自己最敬仰的作家隻有兩位,一個是寫《神曲》的但丁,還有一個就是“病夫”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
陀思妥耶夫斯基生于1821年11月11日,15歲時母親因肺結核去世,16歲他的偶像普希金因決鬥死去,讓他悲痛了很長時間。17歲入軍事工程學校,過着誠惶誠恐的學習生活,畢業後隻任職一年就改行去寫作了。因為得了癫痫病,他每次在别人家留宿的話,臨睡前必須囑咐一下朋友親戚,假如我陷入了昏睡狀态,不經過三天不要埋葬我,因為我還活着。這樣的囑咐也讓他痛苦了很多年。陀思妥耶夫斯基繼承了他父親神經質的遺傳,胸襟狹窄、比較暴裂和易于沖動。因自幼就與貧窮與疾病交往,養成異常敏感和卑怯的性格。他是個外冷内熱的人,不善交際,尤其與異性接觸時,腼腆異常,不知所措,在34歲之前他還沒有談過一次戀愛。他念念不忘的很多都是兒時被恐吓或被玩弄的事。自卑和自虐一直陪伴着他的前半生。他唯一的一次狂嘯竟是因為癫痫發作而寫就的一部作品《窮人》,刺痛了很多人。
因為信仰空想社會主義,于1847年加入了彼得拉謝夫斯基小組。因為朗誦了别林斯基至果戈理的反農奴制的信而被捕,就在執行死刑前突然天下發招沙皇的特赦令,在萬發千鈞之際幸運地撿回了一條命,不過命是撿回了,但是罪責難逃,被流放四年。在流放期間,陀思妥耶夫斯基與大量的殺人犯、盜竊犯、瘋子們一起,而他本人是他們中間唯一的一個“貴族”,雖然陀思妥耶夫斯基被流放四年,然而實際上他在西伯利亞生活了十年,這給他埋下了大量的寫作資源。他的小說人物的原型基本來自這十幾年來的生活的所有遭遇,包括他的第一任妻子。整個流放的過程他寫出了被托爾斯泰贊揚的《死屋手記》。這部小說真實記錄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苦役犯惡劣的生存狀況,使讀到這本書的人會受到靈魂的震撼而戰栗。我讀到的是對細節的刻畫,對心理變化的演繹,底層人的苦難,大段大段呓語般的獨白……如果不借助很多資料,是難以進入陀思妥耶夫斯基筆下那個既沉重又壓抑,既善良又犯罪,人物心理矛盾重重,經常在“罪與罰”之間徘徊的世界裡的。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