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書法隻宜玩味,不可苦修

上帝賜予人類諸多美的東西,中國漢字傳統書法就是美的象征,此乃人之天性也,故欣賞、追求者衆多。然自古以來,大部分書者耗盡畢生精力卻從未曾進入真正意義上的書法創作,隻是在寫字層面上轉悠而已,遠未達到真正意義的書法美。所以,書法是基礎訓練周期最長、成才率最低的領域。

這是因為書法具有形式上的抽象性、文義上的模糊性、意境上的不确定性,使得書法充滿神奇的、變幻莫測的線條,書法作品中所蘊含的寓意,有一種難以表述的哲理、意境、氣質和美感。這一點連畢加索自己都承認。他曾說過:“我若生活在中國,将不是一個畫家,而是一個書法家。”

為了追求書法的飄渺之美,曆史上不知有多少文人雅士像追求一位心儀的美女一樣,終生苦苦求索。然而,最後能得到“金屋藏嬌”的卻寥寥無幾。這更增添了書法藝術的神秘性。

書法為什麼這樣難學?就是因為書法的抽象性太強,許多東西隻可意會不可言傳。搞書法的人能否達到同古人感受對接,不全在專注、苦修,更主要的是來源于悟性,隻有達到“心有靈犀一點通”的程度,才能得以同古人交流對話。曆史上練習王羲之《蘭亭序》的人何止萬千,但是,最後可與之比肩者能有幾人?

書法之所以難學,還在于人們無法理解和掌握那些縱橫交錯、形如亂麻的線條,不知道古人為什麼能把那些無序的線條寫得這樣精美絕倫。也就是說人們很難從那些非常抽象的飄忽不定的線條中發現書法的真谛。盡管古人為我們留下了無數浩如煙海的“書法理論”,但能夠被理解和消化的能有多少?誰又能知道如何才能做到?

由此看來,書法是一門可望不可及、令人遺憾的藝術。如何對待書法?本堂認為:書法隻宜玩味,不可苦修。玩味即心無挂礙、情暢意足,自得其樂,不太重視其追求的結果,但必須掌握領會書法的要義和精髓;而苦修者則不然,由于急于求成,所以不惜忍受孤寂、苦苦求索,結果搞得神魂俱傷、苦不堪言,有的甚至走火入魔。這就像兩個學生,一個知道學習的方法和訣竅,平時隻看到他在玩,而另一位學生不知道讀書的訣竅,隻知道拼命死記硬背,死讀書、讀死書,結果可想而知,一個成績優異、一個成績平平。

常聽一些比較有名的書法家說,練習書法必須“從有法度入,從無法度出,然後方能自成胸臆,自成家數”。他們還認為有些苦修者是熱情有餘而方法不足,他們最大特點是蠻幹而不會巧幹,使橫勁、出橫力,最後是吃力不讨好。看來,那些書法苦修者,臨萬卷帖而不能破,最終被那累累書帖給熬死。

練習書法追求出名,未必是件錯事。但是,書法藝術成就的突破不是在轟轟烈烈、急風暴雨的熱鬧環境中産生的,而是在寒來暑往、寂寞冷清的孤獨中形成的。

以上是本堂修煉書法的體會和管見,不知你有何感悟,歡迎評論。

以下是本堂近幾年在傳統筆墨書法的基礎上,抱着玩味的心态,探索在電腦屏幕書寫的電子書法作品《書法金句100句》(部分),若要收集全篇,請關注本堂),也歡迎點評指教!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