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思考中藥:白僵蠶

白僵蠶

【拼音名】

bái jiāng cán

【英文名】

White silkworm

【别名】

僵蠶(《千金方》),天蟲(《藥材資料彙編》),僵蟲(《河北藥材》),白僵蟲(《中華本草》)

【釋名】

白僵蠶的各種别名都突出“白”、“僵”、“蟲”三個關鍵字。

家蠶幼蟲在吐絲前因感染白僵菌而發病緻死的幹涸硬化蟲體,由于其體表密布白色菌絲和分生孢子,形似一層白膜,故名。

感悟:蠶《說文解字》解釋為:蠶,任絲也。任絲即吐絲。“蠶”字字形拆開為“天”、“蟲”。《易經·說卦》:“乾為天”。乾卦屬金,白屬金,僵硬亦屬金,故其名突出其“金”性,金有開破之力,故白僵蠶可開破邪毒。

家蠶在吐絲前因感染白僵菌而死,象人類被細菌或病毒感染一樣,所以認為僵蠶和疫毒之氣有同氣相求的作用,故可以治療邪毒感染類病症。

家蠶在吐絲前病死,故絲仍存于腹中,其絲本應作繭自縛,故僵蠶可以凝聚正氣。

蠶體僵硬可與僵硬性、強直性疾病同氣相求,如痙病、破傷風等,體現解痙的功效。此外,蠶體本柔軟,染病後僵硬,與強直性脊柱炎發病相似,可以治之。

僵蠶還可以開破局部僵硬之氣,故可以治療瘰疬痰核等。

【來源】

為蠶蛾科昆蟲家蠶蛾的幼蟲感染白僵菌而僵死的幹燥全蟲。

過去收集的僵蠶,均為自然病死者。近年來進行人工接種培養,方法是在蠶四次蛻皮後,将白僵菌用溫水或冷水調成菌液,用噴霧器均勻地噴到蠶體上,以蠶體見濕為度。

如果蠶未感染緻病,正常情況下是在完成四次蛻皮之後它們的身體會變為淺黃色,皮膚也變得更緊,這表明它們将會用絲繭來包裹自己,在繭中蛻第五次皮變态成蛹。

桑蠶屬寡食性昆蟲,除喜食桑葉外,也能吃生菜葉、柘葉、楮葉、榆葉、鴨蔥、蒲公英和莴苣葉等,桑葉是蠶最适合的天然食料。

蠶尿是混同蠶糞排出的,從外部觀察不到,所以一般認為蠶不排尿。蠶的幼蟲和成蟲,有一套與人體泌尿系統相類似的排洩系統──馬氏管。馬氏管的功能,可以調節蠶體水分平衡。當桑葉含水量大,環境潮濕,蠶體含水太多時,馬氏管就減少或不從直腸吸收水分,并将體液中多餘的水分排到消化管、随蠶糞排出。所以,熟蠶排糞終了後排出的綠色液體,一般稱為熟蠶尿,隻含少量尿酸,主要是消化管内的消化液。

感悟:家蠶在吐絲前因感染白僵菌而死,白僵菌的感染很難治療,隻能預防,且蠶與蠶之間互相感染,古人看到蠶得病往往都是一筐皆病,象人類得瘟疫一樣可以傳染,所以認為僵蠶和疫毒之氣有同氣相求的作用,類似瘟疫感染人類,故可以治療瘟疫類病症。

蠶蛻四次皮,河圖數4屬金,皮亦屬金,後作繭自縛仍為金性凝固之義,可以凝聚正氣。作繭後呈休眠狀态,故可安神。

桑葉性涼,蠶喜食桑葉,隻排糞便,不排尿,故蠶應具有火性,桑樹五行屬木,因此可以認為蠶禀受的是木火之氣。但蠶被白僵菌感染以後屍體變硬,其色白,故又禀受金氣。木柔金硬,故僵蠶可以破結滞,如瘰疬痰核等。綜合僵蠶與瘟疫邪毒同氣相求的認識,可以認為,其金性可開破結滞深入瘟疫邪毒之中,借火之性将邪毒“升發”而出,且因其木性而更适合“升發”肝木中之邪毒,所凝聚之正氣借火性驅邪外出,推知可以祛除肝炎病毒。

【性狀】

本品呈圓柱形,多彎曲皺縮,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平坦,色棕、黑不一,多光亮;被有白色粉霜狀的氣生菌絲和分生孢子。以條直肥壯,質堅,色白,斷面光者為佳。氣微腥或腐臭,味微鹹。

感悟:《黃帝内經·素問·金匮真言論篇》把五嗅與五髒相配應,即臊、焦、香、腥、腐與肝、心、脾、肺、腎相配應。僵蠶氣腥腐,故入肺腎,味鹹入腎,質硬色白入肺,總之僵蠶入肺腎。

【藥性感悟】

蠶喜食桑葉,隻排糞便,不排尿。正常情況下,蠶蛻四次皮後,作繭自縛再蛻一次皮後化為蛹,最終蠶蛹破繭而出成為蠶蛾。家蠶在吐絲前因感染白僵菌而死,白僵菌的感染很難治療,隻能預防,且蠶與蠶之間互相感染,類似人類得瘟疫一樣可以傳染。

白僵蠶主入肺腎肝,性溫,味鹹。可凝聚正氣,抗擊邪氣,深入邪毒内部以驅除之,尤其适合感染類疾病。鎮靜解痙,治僵硬之病。其開破之性,可破除結滞,如瘰疬痰核等。

【臨床例證】

1、祛風抗邪

治頭風:白僵蠶(去絲、嘴)、良姜等分。為細末。每服半錢,白梅茶清凋下,臨發時服。(《百一選方》)

治空洞性肺結核:白僵蠶、白芨各等分。共研細末;每次二錢,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藥》)

治風,遍身瘾疹,疼痛成瘡:白僵蠶,焙令黃色,細研為末,酒服。(《聖惠方》)

治野火丹從背上兩脅起:僵蠶二七枚,和慎火草搗塗之。(《産乳集驗方》)

治療急性乳腺炎:将生僵蠶5錢,研成細末,用陳醋調勻,塗發炎部位及其周圍,1日數次,保持濕潤,直至腫塊消散,一般症狀緩解為止。另以金銀花、蒲公英各2兩,分次煎服或代茶。曾治17例,多數為炎症早期,除1例發病第5日就診者仍化膿外,餘16例均消散而愈,其中2例曾并用青黴素。一般用藥2~3天症狀緩解,腫塊變軟,5~8天腫塊消失。(《中華本草》)

2、鎮靜解痙

治喉閉牙關不開者:白僵蠶,微炒為末,生姜自然汁調下一錢。(《中藏經》)

治中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白附子、白僵蠶、全蠍各等分(并生用)。為細末。每服一錢,熱酒調下,不拘時候。(《楊氏家藏方》牽正散)

治小兒驚風:白僵蠶、蠍梢等分,天雄尖、附子尖共一錢(微炮過)。為細末。每服一字或半錢,以生姜溫水調,灌之。(《本草衍義》)

治小兒撮口及發噤:白僵蠶二枚。為末。用蜜和,敷于小兒唇口内。(《小兒宮氣方》)

治纏喉風并急喉閉喉腫痛者:白僵蠶一兩(新瓦上炭火略炒微黃色)、天南星一兩(炮裂,刮去粗皮,锉)。為細末。每服一字,用生姜自然汁少許調藥末,以熟水投之,呷下,吐出涎痰即快,不時服之。(《魏氏家藏方》白僵蠶散)

治重舌、木舌:僵蠶一錢,黃連(蜜炒)二錢。為末,摻之,誕出為妙。(《積德堂經驗方》)

抗驚厥作用:(白僵蠶)10%煎液2g/kg給小鼠口服,對硝酸士的甯引起的驚厥有明顯的對抗作用。由市售白僵蠶、蟬蛻等組成的合劑(即五虎追風散的煎劑)能降低士的甯、戊四氮、可卡因,煙堿等引起小鼠驚厥的死亡數。人工白僵蠶煎劑亦有對抗士的甯所緻的小鼠驚厥的作用。(《中華本草》)

催眠作用:(白僵蠶)醇水浸出液對小鼠和兔有催眠作用,小鼠口服0.5g/20g,皮下注射0.25g/20g,約等于50mg/kg苯巴比妥皮下注射的催眠效力。(《中華本草》)

3、破除結滞

治瘰疬:白僵蠶,研末,水服五分匕,日三服。(《千金方》)

治婦人崩中下血不止:衣中白魚、僵蠶等分。為末。以井花水服之,日三服。(《千金方》)

治腸風下血:僵蠶(炒,去嘴、足),烏梅肉(焙)各一兩。為末,米糊丸,梧子大。每服百丸,食前白湯下,一日三服。(《衛生雜興》)

下奶:白僵蠶末兩錢。酒調下,少頃以脂麻茶一錢熱投之。(《經驗後方》)

治療糖尿病:内服僵蠶丸,輕度患者每次1克,每日3次,中、重度每次2克,每日3~4次。觀察9例,病程最長15年,最短8個月。經治2~5個月,全部病例的尿糖、血糖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自覺症狀消失,飲食及體重增加,全身有力,精神狀況顯着好轉。停藥或過度飲食及疲勞仍有複發的可能,故治療後需保持一定的維持量(2克/日)。遠期療效尚待觀察。(《中華本草》)

【各家論述】

《雷公炮炙論》:凡使白僵蠶,先須以糯米泔浸一日,待蠶桑涎出如蝸牛涎浮于水面上,然後漉出,微火焙幹,以布淨拭蠶上黃肉毛并黑口甲了,單搗,篩如粉用也。

《日華子本草》:入藥除綿絲并子盡,勻炒用。

《本經》:味鹹,平。

《别錄》:辛,平,無毒。

《藥性論》:微溫,有小毒。

《綱目》:厥陰、陽明。

《雷公炮制藥性解》:入心、肝、脾、肺四經。

《本經》:主小兒驚痫夜啼,去三蟲,滅黑黚,男子陰瘍病。

《别錄》:女子崩中赤白,産後餘痛,滅諸瘡瘢痕。未之,封疔腫,根當自出。

《藥性論》:治口噤,發汗,主婦人崩中下血不止。

《日華子本草》:治中風失音,并一切風疾,小兒客忤,男子陰癢痛,女子帶下。

《本草圖經》:治中風,急喉痹,搗篩細末,生姜自然汁調灌之。

《醫學啟源》:去皮膚間諸風。

《綱目》:散風痰結核,瘰疬,頭風,風蟲齒痛,皮膚風瘡,丹毒作癢,痰瘧癥結,婦人乳汁不通,崩中下血,小兒疳蝕鱗體,一切金瘡,疔腫風痔。

《本草正》:治小兒疳蝕,牙龈潰爛,重舌,木舌。

《玉楸藥解》:活絡通經,驅風開痹。治頭痛胸痹,口噤牙疼,瘾疹風瘙;燒研酒服,能潰癰破頂,又治血淋崩中。

《藥性論》:惡桑螵蛸、桔梗、茯苓、茯神、萆薢。

《本草經疏》:凡中風口噤,小兒驚痫夜啼,由于心虛神魂不甯,血虛經絡勁急所緻,而無外邪為病者忌之。女子崩中,産後餘痛,非風寒客入者,亦不宜用。

《本草新編》多服則小腹冷痛,令人遺溺,以其性下行而成寒也。

《本草經疏》:白僵蠶,《本經》味鹹,《别錄》辛平無毒,然詳其用,應是辛勝鹹劣,氣微溫之藥也。氣味俱薄,浮而升,陽也,入足厥陰、手太陰、少陽經。厥陰為風木之位,主藏血,小兒驚痫夜啼,女子崩中赤白,風熱乘肝髒也,産後餘痛,風寒入血分也,辛能祛散風寒,溫能通行血脈,故主如上諸症也。肺主皮毛,而風邪客之,則面色不光潤,辛溫入肺,去皮膚諸風,故能滅黑黚及諸瘡瘢痕也。男子陰瘍,風濕浸淫也,辛平能散風熱,兼能燥濕,是以主之。

《藥性論》:《日華子》、蘇頌、元素皆取其性屬陽,風熱為陽邪,能入皮膚經絡,發散諸邪熱氣也。

《本草求真》:僵蠶,祛風散寒,燥濕化痰,溫行血脈之品。故書載能入肝兼入肺胃,以治中風失音,頭風齒痛,喉痹咽腫,是皆風寒内入,結而為痰。合姜湯調下以吐,假其辛熱之力,以除風痰之害耳。又雲能治丹毒瘙癢,亦是風與熱熾,得此辛平之味,拔邪外出,則熱自解。

《本草思辨錄》:白僵蠶,味辛氣溫而性燥,故治濕勝之風痰,而不治燥熱之風痰。小兒驚痫夜啼,是肝熱生風,又為痰濕所痼而陽不得伸,是以入夜彌甚。僵蠶劫痰濕而散肝風,故主之。至男子陰瘍,女子崩中赤白,産後餘痛,無非厥陰之風濕為患,無他奧義。

張壽頤:凡小兒驚痫夜啼,多屬胎火上壅,郁熱不通,宜降宜清,庶乎有豸。《本經》以僵蠶為是症主治,其為清肅降火之義,蓋亦可想而知。《别錄》以治崩中赤白,則為下焦郁熱而設,清降之意,尤其昭然若揭。可知六朝以上是藥主治之大旨,并不以為祛風解表之品。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